图书介绍
农业物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业物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70/34365640.jpg)
- (日)八锹利助著;郭养淳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16119·558
- 出版时间:1965
- 标注页数:248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25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业物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太阳辐射1
1.太阳辐射1
2.太阳辐射量的日变化2
3.太阳辐射量的分布3
4.太阳辐射因大气而引起的衰减6
5.透射系数7
6.漫天空辐射9
7.日照时间和太阳辐射量…………………………1O8.地面的反射率11
9.积雪的反射率12
10.水面的反射率15
11.太阳辐射对积雪的透射17
12.太阳辐射在水中的吸收20
第二章太阳辐射的利用22
13.斜面上的太阳辐射22
14.畦的方向与日光以及太阳辐射的关系24
15.利用太阳热能的温水装置25
16.太阳光和光合作用27
射辐33
17.长波辐射33
第三章地面辐射和大气33
18.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34
19.夜间辐射(有效辐射)37
第四章地温(一)40
20.地温和作物40
21.地温的日变化40
22.变化幅度的缩减与最高温度开始时刻的推迟43
23.地温的年变化45
24.日本的地温分布46
25.地温的图示法47
26.覆被物和地温49
27.地表面的颜色和地温52
28.土壤的含水量和地温54
29.灌水和地温56
30.土壤的种类和地温58
31.客土和地温60
32.斜面的地温62
第五章地温(二)65
33.地下的热传导65
34.导热系数和导温系数66
35.土壤的导温系数和导热系数的计算67
36.热在地面的出入70
37.夜间地温的降低73
第六章土壤的冻结76
38.土壤的冻结76
39.土壤冻结的起迄日期76
40.土壤冻结的深度78
41.与冻结深度有关的几个因素79
42.土壤的冻结和冻胀82
43.农作物由于土壤冻结而遭到的损害84
45.河流水温的年变化87
44.河流水温的日变化87
第七章河流的水温87
46.河流水温的上升91
47.河流水温上升的机制93
48.源流区的河流水温上升的机制95
49.因通过隧道而引起的水温变化96
50.关于水温因流过隧道而引起变化的理论研究98
第八章湖泊和水库的水100
温100
51.湖泊水温的垂直分布100
52.水库水温的垂直分布101
53.湖泊和水库的水温103
54.日本水田水温的概况105
第九章水田的水温105
55.水田的水深和水田的水温107
56.灌溉和水田的水温108
57.水稻田里热量的收支111
58.灌溉水温和水田的微气象112
第十章水温的上升117
59.水稻和水温(一)117
60.水稻和水温(二)119
(1)温水田和迂迥水路121
61.灌溉水温的上升121
62.灌溉水温的上升123
(2)温水池和温水渠123
63.蒸发和凝结124
64.水温的上升126
第十一章蒸发129
65.蒸发的速率129
66.蒸发公式130
67.蒸发量的日变化131
68.从湖泊、水库水面的蒸发132
69.从土壤面的蒸发(一)133
70.从土壤面的蒸发(二)136
71.蒸发比138
72.从雪面的蒸发139
第十二章蒸发散141
73.蒸发散141
74.蒸发散量的观测141
75.蒸发散量的计算142
76.主要作物的蒸发散量147
77.蒸发散量的日变化149
78.土壤侵蚀的形式150
第十三章土壤的侵蚀150
79.雪和冻土的融化水所引起的土壤侵蚀152
80.由雨滴引起的土壤侵蚀的机制153
81.与土壤侵蚀有关的各种因素——降水157
82.地形158
83.植物159
84.土壤种类和侵蚀的关系162
第十四章土壤侵蚀的防止——土壤保全164
85.土地的区划164
86.轮作166
87.等高线栽培167
88.等高线带状栽培169
89.阶地170
第十五章防风林和防雾林172
90.防护林172
91.防风林周围的流线172
92.林的高度和防风的效力173
93.防风林的厚度和防风的效力176
94.下枝高度与防风效力177
95.风的紊乱和有效范围179
96.防风林和蒸发180
97.防风林的保温效力181
98.栅状防风林的防风效力182
99.防寒林和土壤冻结182
100.防雾林184
101.防雾的机制185
102.防雾林前后面的雾水量的分布186
103.防风林和作物增产的关系187
第十六章霜害和冻害191
104.霜害191
106.霜害的地区性193
105.结霜时的气象状况193
107.霜害的预防——覆盖法和包裹法196
108.熏烟法197
109.混和法和冷气的转流199
110.燃烧法和其他方法203
111.冻害206
(1)冻死的温度206
(2)冻害的防止208
112.下雪的开始与终止日期,最深积雪的分布210
进210
第十七章积雪和融雪促210
113.积雪的温度211
114.积雪的沉降力214
115.雪的融化216
116.促进融雪的方法218
117.积雪融化的机制220
118.融雪促进法和农业的关系222
第十八章电热温床224
119.电热温床224
120.覆窗224
121.绝缘层226
122.电热温床里的温度227
123.电功率容量228
124.在电热室内培育秧苗229
第十九章放射性同位素的利用232
125.原子的构造232
126.放射性同位素233
127.放射性元素的蜕变——半衰期233
128.放射线的种类235
(3)放射线能量的单位237
(2)放射线剂量的单位237
(1)表示放射性物质的量的单位237
129.放射线能量的单位237
130.放射线的探测238
131.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作示踪物242
(1)肥料实验方面的应用243
(2)光合作用244
(3)水的移动245
132.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作放射线源245
(1)放射线照射和突变245
(2)利用γ射线测定积雪的水当量——放射线雪量计247
(3)利用γ射线测定土壤的含水比和密度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