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微处理机应用系统工程设计及其实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候伯亨,李伯成编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600123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29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微处理机应用系统工程设计及其实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微处理机工业控制系统概述1
§1-1微处理机工业控制系统的一般构成1
一、微处理机工业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1
目 录1
二、微处理机工业控制系统的软件组成3
§1-2微处理机工业控制系统的几种应用5
一、工业数据采集与处理5
二、直接数字控制6
三、监督控制7
四、群控7
一、操作性能要好9
二、通用性好便于扩充9
第二章微处理机工业控制系统设计概述9
§2-1微处理机工业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9
三、可靠性高10
四、设计周期短,价格便宜11
§2-2微处理机工业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步骤12
一、估价控制系统引入微处理机的必要性12
二、分析被控对象的要求12
三、选择微处理器和相应的外围设备12
四、确定整个控制系统的大体结构13
五、硬件和软件的具体设计14
一、系统总线的分类16
第三章 微处理机应用系统中常用的标准总线§3-1总线的一般概念16
二、总线结构的优点17
§3-2内总线18
一、S-100总线18
二、STD总线20
§3-3外总线22
一、IEEE—488总线22
二、RS232C总线26
三、CENTRONIC总线28
一、总线中的交叉串扰30
§3-4工程上的一些实际问题30
二、总线的驱动与总线负载31
三、总线的延时、反射与终端匹配网络32
四、总线的扩展34
第四章存贮系统设计36
§4-1概述36
一、常用存贮器分类及各类的应用场合36
二、存贮系统的几个主要技术指标37
三、存贮系统设计的主要步骤38
§4-2存贮器地址空间的选择方式39
一、线性选择方式39
二、全译码选择方式40
三、局部译码选择方式41
§4-3随机存贮器与微处理器的连接42
一、RAM与微处理器总线的连接42
二、随机存贮器连接中常见故障及其判别方法46
§4-4 EPROM与微处理器的连接48
一、EPROM的外部特性及编程步骤48
二、EPROM编程电路及其注意事项49
§4-5随机存贮器的瞬时掉电保护52
一、概述52
二、瞬时掉电保护电路实例53
一、键盘的基本结构55
第五章 工业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接口55
§5-1键盘接口55
二、键值的确定56
三、键盘接口58
四、键盘扫描及译码程序58
§5-2音频盒式磁带机接口60
一、音频盒式磁带机的记录格式60
二、音频盒式磁带机的接口电路62
§5-3打印机接口69
一、打印机接口总线69
二、打印机串行接口70
三、打印机并行接口72
§5-4 CRT显示器接口74
一、概述74
二、CRT显示器的显示格式75
三、CRT显示控制器(CRTC)76
四、CPU与CRT的接口电路79
五、CRT接口驱动程序80
§5-5光电隔离输入输出接口85
二、光电隔离输入接口电路86
三、光电隔离输出接口电路86
一、光电隔离器件86
四、光电隔离输入输出接口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87
§5-6数/模(D/A)和模/数(A/D)变换接口88
一、CPU与D/A的接口88
二、CPU与A/D的接口94
§5-7步进电机接口103
一、步进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103
二、脉冲分配器及驱动放大电路104
三、CPU与步进电机的接口105
四、步进电机的加减速107
五、步进电机加减速驱动程序实例109
二、驻留监控程序的一般结构115
一、概述115
§6-1驻留监控程序115
第六章小型工业控制机的软件系统115
三、驻留监控程序各层次包含的主要内容116
四、驻留监控程序实例116
§6-2实时监控程序119
一、概述119
二、实时监控程序的一般介绍122
三、实时监控程序的基本结构125
四、实时监控程序实例131
一、用户程序的基本要求147
§7-1用户程序的基本要求和开发过程147
第七章用户程序开发及程序设计技巧147
二、用户程序的主要开发步骤148
§7-2程序设计技巧161
一、伪指令及宏指令的使用161
二、子程序及子程序的再入164
三、高级语言与汇编语言的接口164
第八章系统的可靠性设计172
§8-1概述172
一、可靠性的基本概念172
二、故障来源174
一、系统的自检与诊断175
§8-2故障检测技术175
二、超时检测182
三、检错及纠错编码184
§8-3硬件可靠性设计189
一、影响硬件可靠性的主要因素189
二、硬件可靠性措施194
§8-4软件的可靠性设计199
一、软件故障及减少故障的方法199
二、利用软件手段提高系统可靠性201
一、主要干扰来源203
二、系统的抗干扰措施203
§8-5系统主要干扰来源及抗干扰措施203
§8-6可靠性的总体考虑207
一、设计过程207
二、可靠性的分配208
第九章系统的调试与检修211
§9-1概述211
§9-2测试仪器简介211
一、静态测试仪器211
二、动态测试仪器212
§9-3微处理机系统的开发过程219
一、静态测试219
二、动态调试220
§9-4系统的检修224
三、系统扩展的调试224
一、指导思想225
二、判断故障的部位226
第十章微处理机工业控制系统设计举例228
§10-1元件级上的系统设计228
一、分析设计任务228
二、设计方案的确定228
三、硬件电路设计229
四、软件设计233
五、系统调试233
一、系统的构成235
§10-2系统级上的扩展系统设计235
二、硬件设计与开发237
三、软件设计与开发242
第十一章微处理机工业控制系统实例243
§11-1微处理机控制激光加工系统243
一、系统的组成243
二、系统硬件说明245
三、系统的软件结构249
四、系统的可靠性措施254
§11-2微处理机控制加料系统256
一、系统的硬件构成及其功能256
二、系统的软件构成259
三、系统调试264
四、系统的可靠性措施264
第十二章多微处理机系统266
§12-1概述266
一、什么是多微处理机系统266
二、多微处理机系统的分类266
三、多微处理机系统的发展史268
四、引入多微处理机系统的目的270
§12-2多微处理器的连接方式与系统构成273
一、多微处理器的连接方式273
二、多微处理器的连接网络275
三、多微处理机的应用形态277
四、多微处理机系统的构成278
§12-3多微处理机系统的共享资源控制280
一、采用公共总线的方法280
二、采用多端口存贮器的方法285
三、利用软件来控制共享资源287
§12-4多微处理机系统的软件288
一、端口对端口的通讯软件289
二、共享存贮器通讯软件289
三、多微处理机系统的操作系统291
主要参考文献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