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巴东旧县坪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巴东旧县坪 上
  •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28247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614页
  • 文件大小:103MB
  • 文件页数:656页
  • 主题词:文化遗址-发掘报告-巴东县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巴东旧县坪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遗址篇3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3

第二节 发掘经过与工作方法4

一、发掘经过4

二、工作思路及发掘方法5

第三节 资料整理与报告编写体例6

第二章 地层堆积与文化内涵7

第一节 地层堆积7

一、商业区8

二、庙宇区10

三、仓储区11

四、官署区12

五、居民区14

(一)东居民区14

(二)西居民区15

第二节 文化内涵及其分布范围18

第三章 东周时期20

第一节 灰坑20

第二节 遗物24

一、生活用具24

(一)陶器24

(二)铜器25

二、生产工具26

(一)陶器26

(二)石器27

三、青铜兵器28

(一)戈28

(二)矛28

(三)箭镞28

四、建筑材料29

五、其他29

(一)鹿角29

(二)卜甲29

第三节 小结29

第四章 两汉时期31

第一节 遗迹31

一、陶窑31

(一)(西)Y131

(二)(西)Y231

(三)(西)Y332

(四)(西)Y434

二、灰坑35

三、窖穴35

第二节 遗物36

一、生活用具37

(一)陶盆37

(二)陶器盖37

二、生产工具38

(一)陶纺轮38

(二)陶拍39

(三)匣钵39

三、建筑材料39

(一)筒瓦39

(二)板瓦39

(三)瓦当39

(四)陶窖圈40

四、钱币41

(一)五铢钱41

(二)货泉41

五、其他42

第三节 小结42

第五章 六朝时期43

第一节 遗迹43

一、城址43

(一)城墙43

(二)城门45

二、灰坑45

(一)圆形45

(二)椭圆形46

(三)不规则形47

第二节 遗物48

一、生活用具48

(一)青瓷器48

(二)陶器51

二、兵器51

三、建筑材料52

(一)筒瓦52

(二)板瓦52

(三)瓦当55

(四)砖55

第三节 小结55

一、遗物的分期与年代55

(一)分期55

(二)年代56

二、遗迹的分期、年代与性质56

(一)城址的年代、性质及建筑特点56

(二)灰坑的建筑特点及其性质推断60

第六章 隋唐五代时期61

第一节 遗迹61

一、房屋建筑遗迹61

(一)官府建筑群遗迹61

(二)庙宇建筑遗迹65

(三)其他房屋建筑遗迹68

二、仓储区建筑遗迹70

(一)仓储区建筑的结构与布局70

(二)仓储区建筑的营造方法与技术77

三、其他遗迹78

(一)灰坑78

(二)沟渠85

第二节 遗物85

一、生活用具85

(一)瓷器85

(二)釉陶器111

(三)陶器112

(四)铜器113

(五)银器113

二、生产工具114

三、宗教遗物114

(一)陶质114

(二)石质116

(三)铜质116

四、建筑材料116

(一)陶质116

(二)石质127

五、钱币129

(一)隋五铢129

(二)开元通宝129

(三)乾封泉宝129

(四)乾元重宝131

(五)光天元宝131

六、其他131

(一)石砚131

(二)羚羊角131

(三)青瓷埙132

(四)鹿角器132

第三节 小结132

一、遗物、遗迹的分期与年代133

(一)遗物的分期与年代133

(二)遗迹的分期与年代146

二、遗物的演变规律及其陶瓷工艺特点146

(一)各类器物的特点及其演变规律147

(二)瓷器的胎釉、制造工艺及其窑口分析147

三、遗迹的性质及其特点149

(一)(东)F28的年代与性质149

(二)(西)F1Ⅰ的年代与性质150

(三)仓窖的年代与特点151

第七章 两宋时期153

第一节 遗迹153

一、街巷153

(一)东、西区第一期街巷156

(二)东、西区第二期街巷158

(三)东、西区第三期街巷164

(四)东、西区第四期街巷166

(五)街巷的建造和布局特点170

二、官署区建筑遗迹171

(一)官署区第一期建筑遗迹171

(二)官署区第二期建筑遗迹178

(三)官署区第三期建筑遗迹195

(四)官署区第四期建筑遗迹208

(五)官署区建筑的构筑特点226

三、庙宇区建筑遗迹228

(一)(西)F1Ⅱ228

(二)(西)F1Ⅲ229

(三)庙宇区的建筑特点230

四、商业区建筑遗迹230

(一)商业区第一期建筑遗迹230

(二)商业区第二期建筑遗迹234

(三)商业区第三期建筑遗迹243

(四)商业区第四期建筑遗迹246

(五)商业区建筑的特点249

五、居民区建筑遗迹251

(一)东居民区建筑遗迹251

(二)西居民区建筑遗迹278

(三)居民区建筑的特点292

六、仓储区建筑遗迹293

(一)第二期仓储遗迹293

(二)第三期仓储遗迹296

(三)仓储区的建筑特点297

七、供、排水设施297

(一)东区排水沟渠299

(二)西区供水与排水沟渠300

(三)沟渠的砌筑特点308

八、灰坑311

(一)第一期灰坑313

(二)第二期灰坑313

(三)第三期灰坑316

(四)第四期灰坑322

第二节 遗物329

一、生活用具331

(一)瓷器331

(二)釉陶器491

(三)陶器538

(四)石器544

(五)铜器550

(六)银器557

(七)铁器557

(八)骨器557

二、文化娱乐用具558

(一)瓷器558

(二)釉陶器565

(三)陶器567

(四)石器569

(五)蚌器573

(六)铜器573

(七)骨器574

三、饰品574

(一)铜器574

(二)银器577

(三)玉器577

(四)料器578

(五)玻璃器578

四、生产工具578

(一)陶器579

(二)石器580

五、建筑材料581

(一)陶器581

(二)琉璃器603

(三)石器604

六、钱币6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