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神经科危重症监测治疗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神经科危重症监测治疗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5/34300827.jpg)
- 尤荣开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94084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77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594页
- 主题词:神经系统疾病-险症-诊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神经科危重症监测治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概述1
一、危重病监测治疗学1
二、危重病2
三、监测2
四、神经科危重症监测治疗学2
五、建立NICU的重要意义3
第二节 ICU发展历史4
一、ICU的起源及国外概况4
二、国内概况6
三、分类7
第三节 神经科重症监护室的设置与管理7
一、规模7
二、布局7
三、设备10
四、安全措施10
五、人员要求11
六、收治规定11
第四节 监护内容及监护分级14
一、基本原则与常用措施14
三、神经系统的监测15
二、监护对象的评估15
五、监测分级16
四、非神经系统的监测16
第二章 一般生命体征监测20
第一节 体温监测20
一、生理基础20
二、体温监测方法23
第二节 呼吸监测26
一、一般监测26
二、呼吸频率、节律监测26
三、通气量监测27
五、呼吸力学28
四、换气功能28
六、波形29
七、脉搏血氧饱和度仪30
八、二氧化碳31
第三节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32
一、原理32
二、临床应用35
三、影响SpO2监测的因素36
四、脉搏血氧饱和度仪监测的优缺点38
五、应用举例40
第四节 脉搏监测41
二、异常脉搏42
一、正常脉搏42
三、监测方法43
第五节 无创血压监测44
一、正常血压44
二、异常血压45
三、一般监测45
四、电子动态血压监测48
第六节 有创血压监测50
一、有创测压的历史50
三、动脉穿刺插管方法51
二、有创测压的指征51
四、测压装置55
五、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59
六、并发症及其预防61
第七节 心电图监测62
一、ECG的原理62
二、ECG监测的连接64
三、注意事项66
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66
五、心律失常的鉴别67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68
第八节 中心静脉穿刺插管和测压术68
二、穿刺插管技术69
三、导管的选择69
四、穿刺插管方法70
五、中心静脉压监测76
六、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78
七、并发症防治79
第三章 神经科危重症监测量表82
第一节 APACHE评分系统82
一、APACHEⅠ82
二、APACHEⅡ83
三、APACHEⅢ85
第二节 意识障碍量表91
一、格拉斯哥昏迷量表92
二、改良格拉斯哥昏迷量表93
三、Glasgow-Pittsburgh昏迷量表93
四、太田Ⅲ-3分段式计分法94
五、爱丁堡Ⅱ型昏迷量表95
六、小儿昏迷量表95
七、云南昏迷量表96
八、成都Ⅰ型昏迷量表96
九、运动反应脑干反射昏迷量表96
第三节 脑卒中评分98
一、欧洲评分标准98
十、神经系统衰竭诊断标准(草案)98
二、中国评分标准99
三、伴发疾病的评分100
四、既往史的评分101
五、临床疗效评定标准101
六、改良Rankin Scale101
七、Barthel Index及使用指南101
八、蛛网膜下腔出血HUNT-HESS分类102
九、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盟(WFNS)分级102
十、SPETZLER动静脉畸形(AVM)分级102
第五节 MODS诊断、评分标准103
十一、PAPILLE室管膜下出血分级103
第四节 植物状态评分103
一、婴儿及儿童标准104
二、成人标准104
第六节 其他评分量表107
第四章 颅内压监测术110
第一节 颅内压生理意义110
一、颅内压的形成110
二、影响颅内压的生理因素111
第二节 有创颅内压监测111
一、置入法111
二、导管法114
第三节 无创颅内压监测方法115
一、视网膜静脉压检测ICP115
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检测115
三、鼓膜移位法116
四、前囟测压法116
五、经颅多普勒无创性ICP监测技术116
六、生物电阻抗法117
第四节 颅内压波形117
一、正常波形117
三、异常波形119
二、压力波基线119
第五节 颅内压监测121
第五章 神经电生理监测127
第一节 常规脑电图127
一、频率、波幅和波形127
二、监测方法128
三、正常脑电图128
四、异常脑电图128
五、临床意义128
第二节 连续脑电图监测129
一、电极放置方法129
二、常用电极连接方法与步骤131
三、功能特性132
四、临床应用133
五、临床意义134
第三节 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135
一、原理135
二、传感器的放置136
三、数值范围参照标准136
四、频谱显示137
五、注意事项137
六、临床应用138
第四节 脑磁图监测139
第五节 诱发电位143
一、听觉诱发电位144
二、视觉诱发电位144
三、体感诱发电位145
第六节 脑涨落图分析技术146
第六章 颅脑影像学监测148
第一节 X线检查148
一、检查方法148
二、正常影像149
三、异常影像150
一、检查方法152
二、正常影像152
第二节 CT监测152
三、头颅异常影像154
四、脊柱异常影像156
第三节 MRI监测157
一、检查方法157
二、正常成像158
三、异常成像159
四、术中应用161
二、造影方法162
三、检查技术162
一、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162
第四节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162
四、临床应用163
第五节 核医学检查163
一、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164
二、放射性核素脑显像164
三、放射性核素脑池显像165
四、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165
五、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165
第七章 神经肌肉传递功能监测167
第一节 一般监测法167
一、意识清醒患者167
二、意识障碍患者168
第二节 肌电图监测169
第一节 脑血氧饱和度仪及其应用171
第八章 脑代谢监测171
第二节 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173
第三节 脑组织氧分压监测175
第四节 微透析神经化学监测176
第五节 经颅多谱勒监测178
第九章 神经系统常用穿刺引流术183
第一节 脑室穿刺引流术183
第二节 腰椎穿刺术188
第三节 小脑延髓池穿刺术191
二、后囟穿刺术192
一、前囟穿刺术192
第四节 前后囟穿刺术192
第五节 寰枢椎间侧方穿刺术193
第六节 硬脑膜下穿刺术194
第七节 脑活检术195
第八节 脑内血肿经皮颅骨穿刺抽吸术196
第十章 机械通气199
第一节 概述199
一、呼吸机199
二、切换方式199
三、呼吸机分类200
四、机械通气的影响200
五、机械通气的指标202
六、目的、适应证和禁忌证203
七、并发症204
八、监护205
第二节 机械通气的模式205
一、间歇正压通气206
二、间歇指令通气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207
三、分钟指令性通气208
四、压力支持通气209
六、呼气末正压210
七、高频通气210
五、持续气道正压210
八、低频通气211
九、压力控制通气211
十、压力调节容量控制211
十一、容量支持通气212
十二、反比通气212
十三、气道压力释放通气和间歇指令压力释放通气212
十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213
十五、控制频率通气和最小容量保证压力支持213
十六、分隔肺通气213
十七、其他模式213
二、吸氧浓度214
一、呼吸频率、潮气量和每分钟通气量214
第三节 呼吸机的调节214
三、吸/呼时间比215
四、通气压力215
五、高峰流速率215
六、灵敏度215
七、叹气功能216
八、吸气末停顿216
第四节 呼吸机撤离216
一、撤离指征216
二、撤离方法217
三、拔管218
第十一章 人工气道220
第一节 人工气道的建立220
一、一般方法220
二、经口气管插管221
三、经鼻腔气管插管222
四、气管切开术222
五、环甲膜切开术223
第二节 人工气道的套囊223
一、类型223
二、充气装置224
三、套囊内压监测与维护224
四、套囊定期放气226
五、套囊管理不当所致并发症227
六、套囊处理标准227
第三节 人工鼻228
一、正常气道的生理功能228
二、人工气道的影响228
三、原理及材质228
四、分类与使用229
五、常用人工鼻230
六、禁忌证231
第四节 拔管232
一、气管导管拔管232
二、气管切开导管拔管233
第十二章 冬眠疗法235
第十三章 脑功能保护242
第一节 概述242
第二节 氧治疗247
一、高压氧治疗247
二、携氧液治疗249
第三节 脑保护性药物的应用251
一、巴比妥酸盐疗法251
二、离子通道阻滞药252
三、兴奋性氨基酸(EAAS)受体拮抗药254
四、自由基清除剂和铁螯合药254
五、麻醉、镇静药物255
六、神经细胞活化剂256
七、神经营养药259
八、胆碱酯酶抑制剂、左旋多巴类及多巴胺能受体类药物260
九、改善脑微循环灌注262
十、中药及其他263
第十四章 意识障碍265
第十五章 脑水肿275
第十六章 脑疝289
第十七章 颅内高压综合征294
第十八章 颅内低压综合征301
第十九章 植物状态308
第二十章 脑死亡322
第二十一章 神经性呼吸肌麻痹335
第二十二章 延髓麻痹341
第二十三章 晕厥349
第一节 概述349
第二节 血管舒缩障碍性晕厥356
一、单纯性晕厥356
二、直立性低血压357
三、颈动脉窦性晕厥358
四、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358
五、晕厥型癫癎358
第三节 心源性晕厥359
九、运动性晕厥359
一、急性心脏排血受阻359
六、吞咽性晕厥359
八、咳嗽性晕厥359
七、排尿性晕厥359
二、心肌病变360
三、心律失常360
四、肺栓塞与晕厥362
第四节 脑源性晕厥362
一、脑血管病晕厥362
三、癔症性晕厥363
二、低血糖症晕厥363
一、过度换气综合征363
第五节 其他类型晕厥363
二、延髓性晕厥363
四、重症贫血晕厥364
五、高原晕厥364
第二十四章 闭锁综合征365
第二十五章 神经源性休克370
第二十六章 神经源性肺水肿373
第二十七章 癫癎持续状态378
第二十八章 重症肌无力危象388
第二十九章 运动神经元病394
第三十章 神经系统炎症399
第一节 吉兰-巴雷综合征399
第二节 急性脊髓炎408
第三节 重症急性病毒性脑炎411
第四节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417
第三十一章 脑血管意外422
第一节 垂体卒中422
第二节 急性脑出血427
第三节 重症脑梗死433
一、脊髓出血441
第四节 脊髓卒中441
二、脊髓梗死443
第三十二章 颅脑外伤447
第一节 重型颅脑损伤447
第二节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450
第三节 原发性脑干损伤461
第三十三章 脂肪栓塞综合征471
第三十四章 中毒477
第一节 毒鼠强中毒477
第二节 一氧化碳中毒485
第三节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498
第四节 神经毒性蛇毒中毒500
第三十五章 中暑506
第三十六章 自缢511
第三十七章 中枢神经疾病所致严重并发症513
第一节 中枢性高热513
第二节 中枢性尿崩症514
第三节 脑心综合征518
第四节 应激性胃溃疡520
第五节 脑耗盐综合征524
第六节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526
第三十八章 致神经系统危重症的常见疾病529
第一节 肺性脑病529
第二节 肝性脑病533
第三节 胰性脑病538
第四节 高血压脑病540
第五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脑病544
第六节 低血糖性昏迷548
第七节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性昏迷550
第八节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性昏迷554
第九节 恶性高热557
第十节 MODS的脑部表现560
第十一节 Reye综合征562
第十二节 危重病性周围神经病564
第三十九章 纳洛酮在神经科危重症中的应用566
第四十章 神经科危重症褥疮防治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