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 徐崇温主编 著
  • 出版社: 海口:海南出版社
  • ISBN:7806459618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760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774页
  • 主题词:西方马克思主义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当前意义1

第一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状况7

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7

(一)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革命相继失败的思考和反应7

(二)对欧洲工人阶级未能制止希特勒法西斯主义崛起的思考和反应14

(三)对苏联模式忽视人及其需要的思考和反应19

(四)对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引起人道主义泛滥的思考和反应23

(五)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的检验26

(六)“五月风暴”以后31

(一)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及其主要代表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和布洛赫36

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流派划分及其代表人物36

(二)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及其主要代表--初期的法兰克福学派46

(三)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及其主要代表赖希、马尔库塞和弗洛姆57

(四)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及其主要代表梅劳·庞蒂、萨特、高兹和列斐伏尔63

(五)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及其主要代表德拉·沃尔佩和科来蒂70

(六)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及其主要代表阿尔都塞和普兰查斯75

三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80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产生和演变81

(二)扩大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主要原因84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特征的界定88

四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97

(一)给思潮性质定位的几种标准98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性质定位104

(三)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重提马克思表述的新世界观111

(四)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批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弊端116

(五)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考察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特征120

第二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理论126

一 异化问题126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形色色的异化普遍论126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新的异化形态的揭示137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是非得失145

二 合理性批判154

(一)韦伯的合理性概念154

(二)卢卡奇论合理化与物化160

(三)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的工具理性批判163

(四)马尔库塞的技术(工艺)合理性批判170

(五)哈贝马斯论工具性合理化175

(六)高兹的经济理性批判179

(七)超越浪漫主义和实证主义的社会主义论183

三 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184

(一)马尔库塞论科学技术统治人、奴役人185

(二)哈贝马斯论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成为意识形态190

(三)马尔库塞与高兹对科学技术中立论的否定201

(四)阿尔都塞论从意识形态到科学的“在认识论上的断裂”207

四 阶级问题213

(一)卢卡奇论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危机213

(二)赖希用性格结构论解释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危机221

(三)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论高科技与高消费导致阶级融合和阶级同化229

(四)马勒的新工人阶级论234

(五)普兰查斯论白领工人是新小资产阶级237

(六)高兹的“告别工人阶级”论249

五 国家问题258

(一)葛兰西论国家=政治社会+市民社会258

(二)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论265

(三)普兰查斯从国家的相对自主性论到国家是阶级间力量关系的凝聚论270

(四)哈贝马斯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干预保障了制度的稳定278

(五)奥菲论福利国家的矛盾284

六 危机问题296

(一)经济危机297

(二)合理性危机、合法性危机和动因危机307

(三)生态危机320

第三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333

一 对苏联模式的批评333

(一)马尔库塞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批评334

(二)梅劳·庞蒂对苏联模式历史决定论的批评341

二 社会主义要由科学到乌托邦论346

三 强调社会主义的生物学基础,认为意识变革、主观革命、本能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前提356

(一)马尔库塞的社会主义的“生物学基础”论358

(二)葛兰西的主观革命论363

四 日常生活批判应当成为社会变革的中心367

(一)赖希对苏联模式忽视日常生活的批判368

(二)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372

五 争取社会主义的新战略376

(一)葛兰西的夺取意识形态和文化上领导权的阵地战376

(二)赖希的性--政治运动378

(三)马尔库塞的“大拒绝”战略387

(四)马勒的无政府工团主义的文艺复兴战略390

(五)普兰查斯的把议会民主和直接民主结合起来的战略397

(六)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化战略403

六 社会主义革命的新主体406

(一)马尔库塞的“未被融合的局外人”论407

(二)哈贝马斯的“抗议潜力”论410

(三)高兹的“非工人--非阶级”论413

七 未来的社会主义的设想418

(一)柯尔施等人关于工人委员会的设想418

(二)列斐伏尔关于工人自治社会主义的憧憬423

(三)马尔库塞的“总体性社会主义”设想427

(四)弗洛姆的“人道主义社会主义”设想430

(五)高兹的“后工业社会主义”设想431

一 柯尔施对划分哲学基本问题的抨击437

第四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理论437

二 卢卡奇的实践本体论442

三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446

(一)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企图超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448

(二)葛兰西的实践哲学确立实践一元论以及它同马克思的思想的原则界限457

(三)国外学术界对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分析评价463

四 布洛赫的本体论唯物主义--思辨唯物主义468

(一)强调马克思是一个本体论唯物主义者468

(二)确认本体论唯物主义的若干基本原则469

(四)“其中没有主体之物的对立物”的物质观471

五 霍克海默的作为一种生活实践和生活方式的唯物主义观478

六 卢卡奇晚年的《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492

(一)《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的理论构思492

(二)《历史的阶级意识》与《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499

七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反映论的否定511

八 阿尔都塞的反经验主义认识论517

(一)把认识过程完全置于思想领域中的“理论实践”论518

(二)“两种客体”论和马克思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522

(三)真理本身是真理的标准论和斯宾诺莎主义526

(四)几点思考529

第五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理论532

一 从卢卡奇到施密特的辩证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论532

二 布洛赫的自然主体论546

三 萨特的“人学辩证法”550

(一)否定自然辩证法的客观实在性552

(二)阐释“人学辩证法”556

四 马尔库塞论马克思辩证法的特征及其与黑格尔的关系563

(三)同情地对待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570

五 德拉·沃尔佩论“科学辩证法”是“现代实验科学的唯物主义逻辑”576

六 科来蒂的“矛盾的对立”与“实在的对立”论591

七 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605

(一)多元决定论提出的缘由606

(二)多元决定论把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等量齐观610

(三)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与多元决定论619

(四)社会主义与多元决定论622

八 阿道尔诺的《否定的辩证法》626

(一)批判哲学对同一性的追求,强调辩证法的本质是否定627

(二)绕开辩证法的矛盾法则,落脚于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主题630

(三)举起反体系的旗帜,全力批判第一哲学632

(四)自由方便的立场,兼收并蓄的混合物634

第六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理论637

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人道主义与理论反人道主义637

二 弗洛姆的以人道主义为出发点的历史观641

(一) 人是中心:社会主义观念的重新阐释641

(二)人道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648

(三)实现人道主义社会主义的道路651

(四)弗洛姆人道主义历史观评价656

三 阿尔都塞的理论反人道主义658

(一)阿尔都塞提出理论反人道主义的历史背景660

(二)理论反人道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结构主义的主体移心论661

(三)人与生产关系孰为主体665

(四)历史是无主体过程吗669

(五)几点启示674

四 梅劳·庞蒂同萨特关于自由的个人如何创造人类历史的讨论676

(一)萨特的存在主义自由观677

(二)梅劳·庞蒂对萨特自由观的批评692

(三)萨特的反应696

(四)梅芳·庞蒂的再批评699

(五)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辩证理性批判》705

五 萨特的历史人学:抽象范畴与具体历史706

(一)关于社会集团形成和分解的“历史人学”707

(二)由抽象范畴走向具体历史715

七 布洛赫的希望哲学723

八 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737

(一)对社会劳动和类的历史概念的考察739

(二)对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原理的考察743

(三)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考察746

(四)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辩证关系和生产方式发展序列观念的考察752

结束语756

后记7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