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脑磁共振局部解剖与功能图谱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脑磁共振局部解剖与功能图谱](https://www.shukui.net/cover/4/34283712.jpg)
- J.C.Tamraz,Y.G.Comair著;崔世民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45531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110MB
- 文件页数:346页
- 主题词:脑(学科: 人体解剖学 学科: 磁共振成像) 脑 人体解剖学 磁共振成像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脑磁共振局部解剖与功能图谱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脑横断面解剖的历史性回顾1
第2章 适合于神经影像检查的头部参考线11
Ⅰ 头颅的参考线和平面11
A 历史背景与概观11
B 共识和需要12
C 头部参考平面的分类12
D 命名的选择13
Ⅱ 脑水平参考线和参考平面13
A 双连合参考平面14
1 生物测量资料15
2 解剖与影像的相关性17
B Delmas和Pertuiset参考平面22
1 解剖与影像的相关性22
2 局部解剖测量结果22
C 神经一眼平面24
1 解剖与影像的相关性24
2 局部测量和生物测量的结果27
D 胼胝体平面28
1 生物测量结果29
E 交叉-连合平面29
2 解剖与影像的相关性31
F 解剖与生理参考平面35
1 “水平前庭平面”35
2 “眶轴平面”38
Ⅲ 脑的垂直参考线和平面39
A 前连合-乳头体平面39
1 连合-乳头体参考线39
2 连合-乳头体平面40
1 生物测量结果41
B 连合-脑闩参考平面41
2 解剖与影像有相关性42
参考文献48
第3章 大脑皮质和白质核51
Ⅰ 历史记录和里程碑51
Ⅱ 细胞结构和脑定位图51
A 大体形态学和脑裂的形态56
1 大体形态学56
1 大脑外侧裂57
3 脑沟和脑回的解剖57
2 脑沟的形成与分类57
B 大脑半球的外侧面67
2 中央沟(Rolando沟)69
3 额下沟74
4 额上沟74
5 中央前沟74
6 顶内沟74
7 颞上沟74
b 额中回78
d 中央前回78
c 额上回78
8 额缘沟78
a 额下回78
1 额叶78
C 大脑半球外侧面的脑回78
3 颞叶80
b 顶下回80
c 顶上回80
2 顶叶80
a 中央后回80
a颞下回81
b 颞中回81
c 颞下回81
4 枕叶81
5 脑岛81
1 扣带沟83
2 顶枕沟83
D 大脑半球的内则面83
3 距状沟85
4 喙沟86
5 大脑半球内侧面的脑回86
a 直回86
b 扣带回86
c 额内侧回86
d 中央旁小叶86
e 楔前叶87
b眶或眶额沟和回91
a 嗅沟和直回91
1 眶额叶91
E 大脑半球的基底面91
g 舌回91
f 楔叶91
2 颞叶基底面92
a 侧副沟和海马旁回93
b 颞枕沟和梭状回93
F 白质核和主要的联络束93
1 颈内动脉101
A 大脑的动脉血供101
Ⅲ 大脑的血供101
a 眼动脉102
b 后交通动脉102
c 脉络膜前动脉103
d 大脑前动脉103
e 大脑中动脉103
2 Willis动脉环105
B 后颅凹的血供105
2 小脑前下动脉110
1 小脑后下动脉110
3 小脑上动脉111
C 大脑静脉系统111
参考文献113
第4章 中央区和运动皮质117
Ⅰ 序言117
Ⅱ 运动感觉皮质的胚胎学117
Ⅲ 形态学和影像学117
A 中央沟117
B 中央前沟120
C 中央后沟121
D 局部解剖与功能解剖及影像121
1 第一运动感觉皮质或中央皮质121
a 第一运动皮质或中央前回122
b 中央后回125
c 第一运动感觉皮质中的运动和感觉代表区125
2 运动前皮质126
3 补充运动区128
Ⅳ 锥体束129
2 大脑半球内侧面的动脉血供133
1 大脑半球外侧面的动脉血供133
Ⅴ 运动感觉皮质的血液供应133
A 运动感觉皮质的动脉血供133
B 运动感觉皮质的静脉引流134
1 外侧静脉引流系统134
2 内侧静脉引流系统135
Ⅵ 中央沟的影像学定位方法135
参考文献136
Ⅱ Reil脑岛139
B 脑岛139
A岛前区139
Ⅰ 外侧裂与外侧裂周围岛盖139
第5章 外侧裂周围识别区139
C 脑岛的解剖关系142
D 脑岛的血管关系143
E 脑岛的功能145
Ⅲ 前说话区145
A 前说话区脑沟的解剖145
1 水平支145
2 垂直支146
3 中央前下沟146
Ⅳ 后说话区149
2 盖部149
B 前说话区脑回的解剖149
1 三角区149
A 后说话区的脑沟解剖150
1 外侧裂的第三段150
2 顶下沟152
3 平行沟后界152
B 后说话的区的脑回解剖153
1 HeschlL回的解剖153
Ⅴ 脑的不对称性156
3 后说话区的影像表现156
2 颞平面的解剖156
参考文献157
第6章 边缘叶和颞叶正中区161
Ⅰ 边缘或“边缘大叶”161
A 形态学与局部解剖学161
B 边缘叶的成像161
1 “穹窿平面”163
Ⅱ 颞叶内侧部的解剖163
A 颞极皮质163
B 鼻内区166
C 鼻周区167
D 杏仁体168
1 杏仁核的形态学、局部解剖学及影像学168
a 外侧基底核群168
b 内侧皮质核群169
c中央核群169
d 杏仁核的边界170
2 功能及临床方面的考虑170
3 临床考虑与目标171
a 脉络丛、脉络组织、脉络带和附着板172
2 形态学与影像学172
E 海马结构172
1 胚胎学172
3 海马结构的解剖174
a 海马本部174
b 海马头174
c 海马体174
d 海马尾174
4 细胞结构学与内在环路174
5 颞叶内侧(或中间)的血液供应178
6 功能和临床方面的考虑179
7 临床方面的考虑180
F 海马回钩180
参考文献181
第7章 前脑基底、间脑和基底神经节185
Ⅰ 间脑的局部解剖与影像185
Ⅱ 前脑基底及相关结构186
A 隔区187
1 形态学、局部解剖学及影像学187
2 功能和临床方面的考虑188
B 无名质190
1 形态学、局部解剖学及影像学190
2 功能和临床方面的考虑191
Ⅲ 丘脑191
A 局部解剖学与核团构成191
B 功能和临床方面的考虑199
1 丘脑辐射199
C 丘脑的血供199
Ⅴ 下丘脑200
C 后连合200
A 松果体200
Ⅳ 上丘脑200
B 缰200
A 下丘脑的细胞结构203
1 下丘脑内侧区203
2 下丘脑外侧区203
B 下丘脑的联系203
C 功能和临床方面的考虑204
A 底丘脑核(Luysi体)205
1 形态学和局部解剖学205
Ⅵ 底丘脑区、丘脑底部或腹侧丘脑205
D 下丘脑的血供205
2 功能和临床方面的考虑206
B 无名区206
C 红核前区206
D 底丘脑区的血供206
Ⅶ 基底神经节206
A 形态学与影像学206
C 尾状核的局部解剖207
B 豆状核的局部解剖207
D 功能和临床方面的考虑209
E 功能性神经外科学212
F基底神经节的动脉血供213
Ⅷ 内囊和辐射冠213
A 大体形态学与影像学213
B 局部解剖与功能解剖214
C 内囊的动脉血供216
参考文献216
从胼胝体膝部至前连合219
按后连合-闩(PC-0B)参考平面获得的间脑断层解剖概要图谱219
从前连合到后连合-闩的参考平面221
从后连合一闩平面至胼胝体压部222
缩写224
第8章 脑干和小脑225
Ⅰ 序言225
Ⅱ 脑干225
A 中脑226
1 中脑的嘴侧部:上丘水平227
3 中脑一间脑连接部228
2 中脑尾侧:下丘水平228
a 红核:形态学及功能解剖学229
b功能和临床方面的考虑229
c 黑质:形态学及功能解剖学229
d 功能和临床方面的考虑229
4 红核和黑质229
5 大脑脚233
B 脑桥233
1 菱脑峡部:脑桥上部水平233
3 在小脑展现部的脑桥水平234
2 三叉神经根水平的脑桥234
C 延髓235
D 脑干的网状结构235
1 形态学及局部解剖学236
2 功能和临床方面的考虑236
a 中缝核或正中区236
b 内侧网状区236
E 脑干的血供237
1 中脑水平237
c 外侧网状区237
2 脑桥水平238
3 延髓水平238
Ⅱ小脑238
A发育解剖学及种系发生238
1 形态学及局部解剖学239
a 结构的组成239
b深层小脑核241
2 功能和临床方面的考虑241
3 小脑血供248
参考文献249
第9章 神觉通路和纹状皮质253
Ⅰ 序言253
Ⅱ 视觉通路的解剖简史253
Ⅲ 个体发生、种系发生及畸胎学基础256
A 视觉系统的个体发生256
B 前视觉通路的种系发生257
1 眼257
5 视皮质258
4 外侧膝状体258
2 视神经258
3 视交叉258
6 磁共振成像对脑进化的探讨259
C 畸胎学基础:独眼畸形的病谱260
Ⅳ 视觉系统的形态学、功能解剖学及磁共振成像264
A 头部定向及视觉通路264
1 神经一眼平面264
a 解剖成像的相关性264
b 眼-眼局部测量264
a 解剖关系267
2 交叉-连合平面267
B 眼269
C 视神经269
1 眼内视神经269
2 眶内视神经269
3 管内视神经270
4 颅内视神经276
D 视交叉276
E 视束和外侧膝状体278
F 膝距束或视辐射281
G 视纹皮质(17区)284
H 纹旁(18区)和纹周(19区)皮质285
I 与视觉系统相关的上丘285
J 视觉通路的血供285
Ⅴ 神经-眼科疾病的磁共振方法289
A 眶区289
B 交叉区289
C 纹状皮质290
参考文献290
A 从额极到至胼胝体膝部(图10.3-10.10)295
第10章 脑断面解剖图谱295
Ⅰ 用连合-闩参考平面定位的断面解剖图谱(图10.1、10.2)295
B 从胼胝体膝部至前连合(图10.11-10.16)298
C 从前连合至连合-闩参考平面(图10.17-10.24)299
D 从连合一闩平面至胼胝体压部(图10.25-10.32)302
E 从压部之后至枕极(图10.33-10.45)305
缩写306
Ⅱ 按脑室参考平面定位的MR断面解剖图谱(图10.46-10.59)309
Ⅲ 用穹窿参考平面定位的断层解部图谱(图10.60-10.89)312
索引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