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路原理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路原理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4279300.jpg)
- 江泽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79
- 标注页数:445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4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路原理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
§1-1电路和电路元件1
§1-2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3
1-2-1理想电压源4
1-2-2理想电流源5
§1-3欧姆定律和一段有源电路的特性方程6
1-3-1欧姆定律6
1-3-2一段有源电路的特性方程8
§1-4电容元件的特性方程10
§1-5电磁感应定律14
§1-6自感元件的特性方程17
§1-7电路中的互感21
附从能量观点证明线性互感的唯一性(即M12=M21)26
§1-8克希霍夫定律27
1-8-1克希霍夫电流定律28
1-8-2克希霍夫电压定律29
§1-9电阻的串联和并联32
1-9-1电阻的串联33
1-9-2电阻的并联34
1-9-3简单电阻网络的计算36
§1-10电容的串联和并联40
1-10-1电容的串联40
1-10-2电容的并联42
§1-11有互感耦合的两电感元件的串联和并联43
1-11-1有互感耦合的两电感元件的串联43
1-11-2有互感耦合的两电感元件的并联45
习题47
第二章正弦交流电路59
§2-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59
2-1-1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59
2-1-2同频率正弦交流电的相角差63
2-1-3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65
§2-2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66
§2-3欧姆定律的相量形式71
§2-4电容元件的特性方程的相量形式72
§2-5 自感元件的特性方程的相量形式77
§2-6广义的欧姆定律·复数阻抗80
§2-7复数导纳及其与复数阻抗间的相互换算89
2-7-1复数导纳89
2-7-2复数阻抗与复数导纳的等效互换93
§2-8克希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简单阻抗网络的计算96
2-8-1克希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96
2-8-2简单阻抗网络的计算98
§2-9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101
2-9-1瞬时功率101
2-9-2平均功率和功率因数104
2-9-3无功功率和无功因数105
2-9-4视在功率107
2-9-5复数功率108
2-9-6功率因数的提高举例112
2-9-7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115
2-10-1串联谐振电路概论118
§2-10串联谐振电路118
2-10-2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126
§2-11并联谐振电路130
§2-12互感耦合电路139
§2-13三相电路142
2-13-1对称三相电压142
2-13-2三相制的星形联接144
2-13-3三相制的三角形联接148
习题152
第三章网络分析导论164
§3-1支路电流法164
§3-2迭加定理169
§3-3电压源和电流源173
§3-4节点电压法176
§3-5回路电流法184
§3-6理想电源的转移190
§3-7对偶原理和对偶网络192
§3-8替代定理199
§3-9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源定理203
§3-10三端阻抗网络的等效互换210
习题216
第四章网络拓扑和矩阵分析法227
§4-1网络拓扑导论227
4-1-1网络的拓扑图227
4-1-2树229
4-1-3割集230
4-1-4网络拓扑的基本定理232
4-1-5网络分析中的矩阵和矢量表示法233
§4-2关联矩阵和节点分析法234
4-2-1关联矩阵234
4-2-2典型支路的特性方程238
4-2-3节点分析法240
§4-3网孔矩阵和网孔分析法243
4-3-1网孔矩阵243
4-3-2网孔分析法246
4-3-3节点分析法与网孔分析法的对比249
§4-4基本回路矩阵和回路分析法250
4-4-1基本回路矩阵250
4-4-2回路分析法253
§4-5基本割集矩阵和割集分析法253
4-5-1基本割集矩阵253
4-5-2割集分析法256
4-5-3 B与Q之间的关系258
4-6-1特勒根定理261
§4-6特勒根定理261
4-6-2功率守恒定理262
4-6-3互易定理266
§4-7正弦交流网络的计算机辅助分析270
4-7-1基本公式271
4-7-2利用计算机建立节点方程273
4-7-3网络方程的数值解法282
习题295
第五章双口网络310
5-1-1用短路导纳矩阵表示双口网络方程311
§5-1 双口网络的短路导纳矩阵和开路阻抗矩阵311
5-1-2用开路阻抗矩阵表示双口网络方程314
§5-2双口网络的混合参数矩阵和传输矩阵317
5-2-1混合参数矩阵317
5-2-2传输矩阵319
5-2-3双口网络的不同矩阵参数的互换321
§5-3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324
5-4-1双口网络的串并联326
§5-4复合双口网络326
5-4-2双口网络联接的有效性328
5-4-3双口网络的级联332
5-4-4复合双口网络计算举例333
§5-5有载双口网络338
5-5-1有载双口网络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338
5-5-2对称双口网络的特性参数340
5-5-3双口网络的累接阻抗和对象阻抗343
§5-6受控源346
5-6-1晶体管的h参数等效电路347
5-6-2理想受控源348
5-6-3运算放大器349
5-6-4理想变量器和回转器351
习题356
第六章信号的频域分析370
§6-1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371
§6-2几种对称的周期函数373
§6-3傅里叶级数的复数形式379
§6-4周期信号的频谱381
§6-5线性电路对周期性激励的稳态响应的频域分析法390
§6-6周期性激励和响应的有效值和平均功率396
6-6-1周期性激励和响应的有效值396
6-6-2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中的平均功率398
§6-7傅里叶系数的数值解法401
§6-8傅里叶变换404
§6-9单位阶跃函数和单位冲量函数及其频谱409
习题416
习题答案422
中英文名词对照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