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孟子评传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孟子评传
  • 杨泽波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032972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51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540页
  • 主题词:孟子(学科: 评传)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孟子评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生平篇1

第一章 孟子生平事迹3

一、孟子的名字3

二、孟子的故乡6

三、孟子的先世10

(一)孟子的先祖10

(二)孟子的父母12

(三)孟子的丧父14

(四)孟子的母教15

四、孟子的师承17

(一)子思并非师承曾子辨18

(二)孟子并非师承子思辨20

(三)曾子、子思对孟子的影响26

(四)《中庸》作者考辨30

五、孟子的弟子49

六、孟子的游历60

(一)在邹出仕61

(二)威王时首次游齐62

(三)之宋过薛归邹赴鲁游滕71

(四)游梁79

(五)宣王时二次游齐84

(六)归邹91

七、孟子的生卒91

(一)孟子生卒的各种说法91

(二)钱穆对孟子生卒问题的观点97

(三)对钱穆观点的几点修正100

第二章 《孟子》作者考辨110

一、《孟子》的作者110

(一)关于《孟子》作者的几种不同观点110

(二)《孟子》行文的特点113

(三)对《孟子》作者的分析116

二、《孟子》外书问题119

思想篇129

第三章 王霸之辨131

一、王霸之辨的缘起132

(一)王霸之辨的时代精神132

(二)两种不同的平治方略136

(三)孟子黜霸道而扬王道140

二、圣王:王道主义的前提148

(一)君148

(二)君与臣151

(三)君与民156

三、保民:王道主义的措施161

(一)安民161

(二)养民164

(三)教民173

四、关于王道主义理解的三个问题178

(一)儒学在本质上是心性之学吗179

(二)儒学不讲法吗181

(三)民本论是说民是政治的主体吗183

第四章 经权之辨195

一、理论前导195

二、孟子论经权199

(一)孟子主张反经也赞成行权199

(二)反经与行权的关系204

(三)行权标准与价值衡定原则210

(四)孟子经权学说的理论意义215

三、义与命217

第五章 义利之辨225

一、“义”“利”稽求225

二、治国方略意义的义利之辨232

三、人禽之分意义的义利之辨240

四、道德目的意义的义利之辨248

五、“只准言义,不准言利”辨正254

第六章 舜跖之辨261

一、舜跖之辨与理想人格261

二、理想人格的层次263

三、理想人格的典范268

四、理想人格的实践274

五、理想人格的动力287

六、舜跖之辨的意义290

第七章 人性之辨295

一、基本概念释义296

二、性善论的基本思路303

(一)只以良心本心论性305

(二)良心本心人人固有307

(三)良心本心是性善的根据310

(四)恶在于不能尽其才313

(五)性善是事物的法则315

(六)性善是一个过程317

三、性善论的主要原则321

(一)存心养性322

(二)先立其大324

(三)无愧于心326

(四)知之必行329

四、性善论的现行诠释334

(一)良心本心的特点334

(二)“伦理心境”概念的界定337

(三)良心本心是一种“伦理心境”343

五、孔孟心性学说的分歧348

第八章 孟子思想的其他方面353

一、孟子论美353

(一)“知言养气”章新解358

二、孟子论气358

(二)孟子对古代气论的发展373

三、孟子论诗378

四、孟子论辩383

(一)好辩的时代与好辩的孟子383

(二)孟子辩论方法的两个特点390

(三)孟子与告子辩论实况395

五、《孟子》的文学特色402

(一)磅礴宏大的气势402

(二)生动明快的语言403

(三)个性鲜明的形象406

(四)《孟子》的文学地位407

影响篇413

第九章 孟子思想的历史影响413

一、王霸之辨对后世的影响413

二、经权之辨对后世的影响421

三、义利之辨对后世的影响431

四、舜跖之辨对后世的影响439

五、人性之辨对后世的影响443

第十章 孟子历史地位的变迁453

一、汉至唐初地位不高453

二、唐宋以来逐渐升格460

三、明清两代平顺发展472

附录477

孟子年表477

参考书目489

索引496

词语索引496

人名索引502

文献索引509

后记5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