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辽河三角洲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最优结构模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辽河三角洲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最优结构模式](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4276139.jpg)
- 张耀光等著 著
- 出版社: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107463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116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1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辽河三角洲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最优结构模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自然条件与资源对土地利用的影响8
第一节 辽河三角洲的位置和边界8
第二节 自然条件与资源对辽河三角洲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10
1 辽河三角洲的地质基础与海岸线的南移19
2 地貌19
3 气候19
4 土壤19
5 河流水量与入海沙量19
6 辽河三角洲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土地利用的促进19
第二章 社会经济条件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19
第一节 国家需求与人口、劳动力资源19
1 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尽快开发辽河三角洲的土地资源20
2 人力资源丰富,有充裕的劳动力20
第二节 经济基础与发展20
第一节 土地资源23
第三章 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构成分析23
第二节 土地资源特点23
2 交通运输方便23
4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23
3 农业“四化”条件逐年改善,生产水平逐年提高23
1 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工业生产正在发展23
第三节 土地利用特点25
1 土地利用的多样性结构29
2 海岸土地利用特征明显29
3 与黄河三角洲有雷同的土地利用构成,但又有独自的特点29
4 开发历史短、土地利用程度和利用水平较高29
5 海涂资源利用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丰富,土地资源呈动态增长29
6 土地利用的地域结构差异明显29
第四章 主要土地利用类型29
第一节 耕地29
6 蔬菜地利用36
5 旱地利用36
第二节 园地36
1 耕地资源与利用方式36
3 耕地利用率较高36
2 耕地利用特点36
4 农作物单产水平逐年提高36
第三节 林地37
第四节 草地37
1 草场资源与分布40
2 畜牧业生产与草场利用40
第五节 水域40
1 芦苇地48
2 海滩涂利用48
3 坑塘、水库、河渠等水面利用48
第六节 城镇与乡村居民地48
3 农村居民地在城乡用地中比重高51
第七节 工矿用地51
2 建成区用地构成51
1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51
1 石汕工业用地53
2 盐田用地53
第八节 交通用地53
1 铁路55
2 公路55
3 港口55
4 机场管道55
5 内河航道55
第九节 特用地55
第十节 未利用或难利用地55
第二节 层次分析法决策步骤56
1 原则56
2 应用层次分析法研究土地利用发展方向56
第五章 土地利用发展方向56
第一节 土地利用方向确定56
1 明确问题,建立层次结构63
2 构造判断矩阵63
3 层次单排序63
4 一致性检验63
5 层次总排序63
第三节 土地利用发展方向63
第六章 土地资源利用最优结构模式75
第一节 线性规划方法优化模型的建立75
4 确定价值系数cj79
第二节 土地资源优化结构分析79
5 写出线性不等式79
2 确定资源限额79
1 确定土地利用的决策变量xj79
3 确定系数aij79
第三节 灵敏度分析80
第七章 人口、土地承载能力82
第一节 主要粮食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82
2 农业生态区域法85
第二节 土地资源等级划分85
1 光温生产潜力的估算85
1 土地等级87
2 土地生产力估算87
第三节 人口预测87
1 GM(1,1)和一元线性回归人口预测模型的建立88
2 农业与非农业人口对比分析88
第四节 人口、土地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88
第五节 土地承载能力分析92
3 模型的结构92
4 有关参数与模型初值的确定92
2 因果关系分析92
1 系统的边界92
第八章 土地利用分区94
第一节 分区目的与意义94
第二节 土地利用数量化分区研究94
1 变量的选取101
2 主成份分析101
3 聚类分析101
第三节 土地利用分区描述101
1 海岸带土地利用区105
2 滨海平原土地利用区105
第九章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对策与措施105
第一节 进一步围海造地,扩大耕地(水田)面积,保护耕地,控制占用耕地,改造中低产田,提高粮食(水稻)单产水平,向国家提交更多的商品粮食105
第二节 进一步扩大芦苇面积,改造低产苇田,提高单产,充分发挥芦苇的生产,生态作用106
5 积极推广节水型稻作,提高渠系利用系数106
4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加强灌溉管理,采取节水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106
2 改造中低产田,提高粮食单产106
1 利用丰富的海涂资源,进行拦海造地,扩大耕地面积106
3 树立高产典型,积累大面积高产的经验106
4 重视辽河三角洲芦苇的生态作用,保护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及珍稀禽侯鸟,发展旅游业108
第三节 充分利用地下卤水资源,发展与扩大矿盐面积,进一步提高海盐单产水平和能力,发展盐田生态系统108
第四节 充分利用滩涂资源和淡水水面,发展对虾养殖、贝类养殖及淡水鱼蟹的养殖108
3 扩大芦苇面积,发展芦苇生产108
2 加强灌溉,淡水洗盐,增施肥料,提高单产,重视排灌工程的建设108
1 提高芦苇单产,改造低产苇田108
第五节 充分利用草场资源,发展草食畜牧业109
第六节 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110
第七节 提高森林覆盖率,建立海防林和农田防护林体系,增加绿色植物覆盖度111
第八节 防止工业“三废”污染,尽量减少落地原油对土地的污染111
第九节 严格控制城市用地发展,进一步搞好城市用地规划112
第十节 完善和修建水利设施,充分利用水资源解决用水不足问题114
第十一节 海平面上升对辽河三角洲可能的影响115
主要参考文献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