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20世纪全史 第4卷 峥嵘岁月 1927-1937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20世纪全史 第4卷 峥嵘岁月 1927-1937
  • 唐正芒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ISBN:750064258X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781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7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20世纪全史 第4卷 峥嵘岁月 1927-1937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貌合神离的中国政局1

一、国民党宁、汉、沪三方的合流1

二、蒋介石下野9

三、国民政府的二次改组13

四、蒋介石复职和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16

五、国民革命军第二次北伐21

六、东北易帜与全国统一24

第二章 南京政府的内政与外交28

一、白色恐怖遍于国中28

二、国军编遣风波32

三、“训政”的开始38

四、税制的改革和“关税自主”42

五、城乡经济的缓慢发展45

六、对西方列强的妥协忍让54

七、对苏断交和挑起中东路事件59

三、冀东伪政权和“冀察政务委员会”的设立60

第三章 前赴后继举义旗63

一、南昌城头的起义枪声63

二、紧急会议在江城召开76

三、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83

四、羊城举起义旗94

五、全国各地的武装暴动104

六、中共“六大”在莫斯科郊外召开121

第四章 军阀重开战132

一、蒋、汪矛盾的激化和国民党内的改组派132

二、蒋介石与桂系的矛盾和交战140

三、蒋、冯、阎中原大血战147

四、国民党内的政治倒蒋活动158

五、张学良通电拥蒋165

一、井冈山根据地和海陆丰根据地171

第五章 红色的版图171

二、赣南、闽西根据地179

三、湘鄂西根据地187

四、湘鄂赣根据地195

五、鄂豫皖根据地201

六、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的出现209

七、米夫来华与王明上台217

一、分田分地真忙226

第六章 日月换新天226

二、粉碎国民党的军事“围剿”236

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246

四、各根据地的政权建设255

五、各根据地的经济文化建设261

六、第四次反“围剿”的斗争271

七、川陕根据地的建立279

第七章 严酷的白区斗争290

一、白区工农运动的兴起290

二、白区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298

三、中共中央在上海的斗争308

四、白区的文化反“围剿”317

五、少数民族地区的革命斗争330

第八章 国难“九·一八”341

一、日本对华侵略战争的策划341

二、“九·一八”事变的发动349

三、东北三省的沦陷356

四、“国联”决议与李顿调查团报告书365

五、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371

六、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危机378

第九章 全国抗日怒潮的兴起和高涨388

一、中国共产党发出抗日救国的号召388

二、上海“一·二八”事变与淞沪抗战397

三、抗日义勇军的兴起和发展407

四、东北抗日联军的建立415

五、长城抗战422

六、《塘沽协定》的签订和抗日同盟军的成立429

第十章 “民主”的呼声438

一、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438

二、第三党的建立和邓演达的活动442

三、新月派的“人权运动”和青年党的“民治”450

四、梁漱溟的“乡村自治”458

五、宋庆龄、蔡元培及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民主活动465

六、福建人民政府的乍起乍落475

七、“宪政运动”的微弱呼声481

第十一章 历史性的转折486

一、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和红军的失利486

二、党内“左”倾错误的发展和红军反“围剿”的失败495

三、长征的开始和中国革命的危急局面505

四、遵义会议的召开513

五、党的第一次历史性转变的实现524

第十二章 英勇的长征533

一、红军四渡赤水和抢渡大渡河533

二、红一、四方面军会师547

三、张国焘的分裂活动554

四、红一方面军胜利到达陕北564

五、张国焘南下方针的破产573

六、红2、6军团的长征576

七、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和长征的胜利583

第十三章 危急的华北593

一、河北事件与张北事件593

二、策动华北五省的“自治”运动600

四、日本吞并内蒙古的阴谋活动614

五、傅作义与绥远抗战618

第十四章 平津怒涛624

一、北平“一·二九”请愿游行624

二、“一二·一六”大示威634

三、全国抗日怒潮的再次高涨643

四、平津反日大示威652

五、党在白区工作方针的转变659

第十五章 国共两党政策的新变化668

一、国民党政府对日态度的转变668

二、中苏复交和联苏制日的方针673

三、中共的《八一宣言》和《秘密指示信》678

四、瓦窑堡会议的召开和逼蒋抗日的方针685

五、国共两党的秘密接触693

一、红一方面军的东征702

第十六章 西北风云702

二、红一方面军的西征707

三、山城堡战役713

四、打通国际路线与宁夏战役计划720

五、西路军血战河西走廊726

第十七章 古城兵谏734

一、中共领导人争取张学良、杨虎城联合抗日734

二、西北统一战线局面的形成741

三、张、杨与蒋介石矛盾的激化745

四、由“哭谏”走向“兵谏”751

五、国际国内对“西安事变”的巨大反响757

六、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764

七、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771

主要参考书目778

后记7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