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国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材 动物学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全国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材 动物学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4261068.jpg)
- 张雨奇等 著
- 出版社: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339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全国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材 动物学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十四章脊索动物门1
第一节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
第二节脊索动物门的分类2
第三节脊索动物的起源和演化3
一、脊索动物的起源3
二、脊索动物的演化4
第十五章原索动物7
第一节尾索动物亚门7
一、主要特征7
二、海鞘的形态结构和逆行变态7
三、尾索动物亚门分类10
二、文昌鱼的形态结构11
一、主要特征11
第二节头索动物亚门11
三、文昌鱼的胚胎发育和变态14
四、头索动物亚门分类17
第十六章 脊椎动物亚门18
第一节脊椎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18
第二节脊椎动物身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9
第十七章圆口纲20
第一节 圆口纲的主要特征21
一、原始特征21
二、特化特征21
第二节七鳃鳗的形态构造22
一、外形22
二、皮肤和骨骼系统22
四、消化系统23
三、肌肉系统23
五、呼吸系统24
六、循环系统24
七、泄殖系统24
八、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25
第三节 圆口纲分类25
一、七鳃鳗目25
二、盲鳗目26
第四节 圆口纲的起源和演化28
第十八章鱼纲28
第一节鱼纲的主要特征28
第二节鱼类的躯体结构29
一、外形29
二、皮肤和鳞片33
三、骨骼系统34
四、肌肉系统38
五、消化系统39
六、呼吸系统41
七、循环系统43
八、排泄系统和渗透压调节46
九、生殖系统和发育47
十、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48
第三节鱼纲分类52
一、软骨鱼系53
二、硬骨鱼系56
第四节 鱼类的起源和演化67
一、鱼类的起源67
二、鱼类的演化67
第五节鱼类的经济意义69
一、鱼类资源的利用69
二、我国的海洋渔业70
三、我国的淡水渔业72
第十九章两栖纲75
第一节两栖纲的主要特征75
第二节两栖类的躯体结构76
一、外形76
二、皮肤76
三、骨骼系统78
四、肌肉系统80
五、消化系统81
六、呼吸系统82
七、循环系统83
八、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86
九、泌尿生殖系统88
二、有尾目89
一、无足目89
第三节两栖纲的分类89
三、无尾目90
第四节两栖类的生态92
一、蛙的生殖和发育变态92
二、休眠94
第五节两栖纲的起源和演化95
第六节两栖类的经济意义96
第二十章爬行纲98
第一节爬行纲的主要特征98
一、爬行纲的主要特征98
二、羊膜卵的结构特点及其在动物演化上的意义99
第二节爬行类的躯体结构100
一、外形100
二、皮肤100
三、骨骼系统101
四、肌肉系统103
五、消化系统104
六、呼吸系统105
七、循环系统106
八、排泄系统107
九、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108
十、生殖系统110
第三节爬行纲的分类111
一、龟鳖目111
二、喙头目113
三、有鳞目113
四、鳄目118
第四节爬行类的起源及演化118
一、爬行类的起源118
二、爬行类的演化119
第五节爬行类的经济意义120
第二十一章鸟纲124
第一节 鸟纲的主要特征124
一、鸟纲的主要特征124
二、恒温及其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124
第二节鸟类的躯体结构125
一、外形125
二、皮肤及其衍生物126
三、骨骼系统128
四、肌肉系统130
五、消化系统131
六、呼吸系统132
七、循环系统134
八、排泄系统135
九、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137
十、生殖和发育138
第三节鸟纲的分类141
一、平胸总目142
二、企鹅总目142
三、突胸总目142
第四节 鸟类的繁殖和迁徙158
一、鸟类的繁殖158
二、鸟类的迁徙159
第五节 鸟类的起源和演化160
一、鸟类的起源160
二、鸟类的演化161
第六节 鸟类的经济意义161
一、农林益鸟和害鸟161
三、饲养和驯化162
二、狩猎鸟类和观赏鸟类162
第二十二章哺乳纲165
第一节哺乳纲的主要特征165
第二节哺乳动物躯体结构165
一、外形167
二、皮肤168
三、骨骼系统170
四、肌肉系统173
五、消化系统173
六、呼吸系统177
七、循环系统177
八、排泄系统180
九、神经系统181
十、感觉器官183
十一、内分泌系统184
十二、生殖系统185
第三节哺乳纲分类187
一、原兽亚纲187
二、后兽亚纲188
三、真兽亚纲189
第四节哺乳动物生态204
一、哺乳动物分布模式204
二、哺乳动物在生物群落中的作用205
三、哺乳动物的繁殖205
四、体温调节与能量代谢207
第五节哺乳动物的起源及演化208
一、哺乳动物的起源208
二、哺乳动物的演化208
一、狩猎、驯养和自然保护210
第六节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210
二、兽害及其对策211
三、家畜212
第二十三章脊椎动物总结214
第一节脊椎动物身体结构和功能综述214
一、外形214
二、皮肤215
三、骨骼系统216
四、肌肉系统218
五、消化系统219
六、呼吸系统221
七、循环系统222
八、排泄系统228
九、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229
十、内分泌系统234
十一、生殖系统236
第二节 脊椎动物的演化概述237
第二十四章动物的地理分布240
第一节生物圈240
一、水圈240
二、岩圈240
三、气圈241
第二节动物的地理分布241
一、动物的栖息地241
二、分布区241
三、陆地条件的地带性分布242
第三节世界及我国动物地理区划244
一、世界动物地理区划244
二、我国动物地理区划247
第二十五章动物生态251
第一节生态因子252
一、气候因子253
二、化学因子254
三、生物因子255
第二节种群256
一、种群的概念256
二、种群的数量变动256
第三节群落258
一、生物群落258
二、食物链259
三、群落演替260
第四节生态系统262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262
二、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263
三、自然保护264
实验十七低等脊索动物和圆口纲267
脊椎动物实验指导267
实验十八鱼纲(一) 鱼的外形和解剖269
实验十九鱼纲(二) 鱼类的分类273
实验二十两栖纲(一) 形态解剖276
实验二十一两栖纲(二) 发育和分类279
实验二十二爬行纲的解剖和分类282
实验二十三鸟纲(一) 鸽或鸡的解剖286
实验二十四 鸟纲(二) 鸟纲分类290
实验二十五 哺乳纲(一) 家兔的解剖293
实验二十六 哺乳纲(二) 家兔的骨骼系统和神经系统296
实验二十七哺乳纲(三) 哺乳纲分类299
第七项 淡水鱼类的调查304
二、鱼类的食性调查304
一、鱼类区系组成的调查304
第三部分脊椎动物野外实习304
脊椎动物野外实习指导304
三、鱼类的繁殖习性的观察305
第八项 两栖类和爬行类的调查307
一、两栖类的采集和调查307
二、爬行类的调查310
第九项 鸟类和哺乳类的调查与标本制作312
一、鸟类的调查和标本制作312
二、哺乳类的调查和标本制作315
第十项 海洋脊椎动物观察325
一、海栖鱼类的观察325
二、海龟类的观察327
三、海蛇的观察328
四、海兽的观察328
附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