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业企业质量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瑞珏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25539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628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64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工业企业质量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质量及质量管理1
§1-1质量的意义1
一、质量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1
二、质量是人民生活的保障2
三、质量是社会科学技术和文化水平的综合反映2
四、质量是企业的生命3
§1-2质量的概念3
一、质量的含义3
二、产品质量5
三、工作质量9
§1-3质量的形成过程及质量职能10
一、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10
二、质量职能12
三、工作质量的形成过程15
§1-4质量管理19
一、质量管理及其任务19
二、质量管理的发展21
三、全面质量管理26
一、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30
§1-5质量管理的组织与实施30
二、质量组织34
三、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44
思考题50
第二章产品开发设计质量管理51
§2-1概述51
一、新产品的概念51
二、新产品的分类52
三、新产品开发的方式52
四、新产品开发的程序53
§2-2新产品开发设计过程质量管理57
一、新产品开发设计过程质量管理的职能57
二、新产品开发设计过程质量职能活动58
三、质量计划60
四、制订质量目标62
五、故障分析63
六、设计评审64
七、实验室试验72
九、小批试生产73
八、现场试验73
十、产品质量特性的分级74
§2-3正交试验法80
一、正交试验法与质量管理80
二、正交试验法的基本方法82
三、多指标试验97
四、水平数不同的试验101
*§2-4产品质量的三次设计102
一、系统设计(一次设计)102
二、参数设计(二次设计)103
三、容差设计(三次设计)106
思考题110
第三章生产技术准备质量管理111
§3-1生产技术准备的质量职能及质量职能活动111
一、生产技术准备的质量职能111
二、生产技术准备的质量职能活动112
§3-2工序能力114
一、工序能力概念115
二、工序能力的用途116
三、工序能力指数及其计算118
一、工序能力的分级123
§3-3工序能力分析123
二、提高工序能力指数的途径125
三、工序不合格品率的计算127
四、工序能力调查130
§3-4工序质量控制的准备133
一、工序质量控制计划133
二、工序控制点的管理134
思考题158
一、采购供应及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159
第四章采购供应质量管理159
§4-1采购供应概述159
二、采购供应的质量职能161
三、原材料、外购、外协件质量的分类161
§4-2供需关系及其对策162
一、供需关系的种类162
二、与供方在质量管理中遵循的原则163
三、供需关系的策略163
一、采购准备164
§4-3采购供应工作质量活动164
二、采购合同的执行173
三、进货检验与监督177
四、物资的质量管理180
思考题181
第五章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182
§5-1制造过程的质量职能和质量活动182
一、物资的控制182
二、设备的控制与维修183
三、测试设备的控制186
四、文件的控制187
五、文明生产188
六、均衡生产189
七、工序质量检验及验证状况的控制191
八、特殊工序的控制194
§5-2工序控制的统计原理196
一、质量的统计概念196
二、直方图200
一、控制图及其作用211
§5-3控制图211
二、控制图的种类及其使用范围214
*三、控制图的原理214
四、控制图的作法234
五、控制图的观察分析240
六、控制图的使用244
§5-4常用质量管理方法248
一、排列图法249
二、因果分析图法251
三、散布图法253
四、分层法254
五、调查表258
§5-5质量改进259
一、质量改进的基本概念259
二、质量改进计划263
三、质量改进的组织265
四、管理者可控缺陷的改进267
五、操作者可控缺陷及其改进270
思考题271
一、检验及其作用274
第六章检验274
§6-1检验工作概述274
二、检验的质量职能275
三、检验方式276
§6-2检验计划与检验组织282
一、检验计划282
二、检验计划的编制284
三、检验组织289
四、质量检验工作的考核293
一、不合格品的管理295
§6-3不合格品的管理及检验报告295
二、检验报告298
三、产品质量档案300
§6-4抽样检验301
一、抽样检验概述301
*二、抽样检验特性曲线312
三、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326
思考题345
一、使用过程质量管理的任务347
§7-1使用过程质量管理的任务及其职能347
第七章使用过程的质量管理347
二、使用过程质量管理的职能349
三、使用过程的工作350
§7-2市场信息350
一、信息的收集350
二、资料的分析354
§7-3合同管理与产品的储运355
一、合同管理355
二、产品储运361
§7-4用户服务362
一、搞好用户服务的意义362
二、用户服务的内容和方式363
思考题365
第八章质量方针、目标和质量计划366
§8-1质量方针、目标366
一、质量方针366
二、质量目标369
一、目标管理的概念370
§8-2质量目标管理370
二、目标管理的意义371
三、质量目标管理的一般程序372
§8-3质量计划374
一、质量计划的范围与内容374
二、质量计划的编制375
三、编制质量计划应注意的问题381
四、质量计划的管理381
一、质量大纲的定义382
§8-4质量大纲382
二、质量大纲的内容383
三、质量大纲的实施383
四、质量大纲的审核383
§8-5计划工作中常用的思维方法384
一、关联图法384
二、KJ法387
三、矩阵图法391
四、过程决策程序图法393
一、概述398
§8-6质量统计工作398
二、质量统计的内容399
三、质量统计中应注意的问题406
思考题407
第九章质量体系408
§9-1质量体系的概念408
一、建立、健全质量体系的意义408
二、国家标准GB/T10300系列《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简介411
三、基本概念415
一、建立质量体系的原理和原则421
§9-2质量体系原则与体系要素421
二、质量体系要素427
三、体系要素的选择430
§9-3质量体系图的设计432
一、质量体系图的内容432
二、质量体系图的符号和程序结构434
三、质量体系图设计的步骤和方法437
四、工作程序图的设计443
五、信息流程图的设计444
二、质量手册的内容451
§9-4质量手册451
一、质量手册的含义和要求451
三、质量手册的编写453
四、质量手册的管理453
五、合同产品的质量管理手册与质量保证454
§9-5质量体系运行456
一、监督456
二、协调457
三、信息458
四、评价459
五、质量体系的不断完善460
思考题460
第十章质量审核461
§10-1质量审核的概述461
一、质量审核的含义461
二、质量审核的特点462
三、质量审核的管理职责462
§10-2产品质量审核463
一、产品质量审核的概念463
二、产品质量审核的步骤464
三、产品质量审核中质量缺陷严重性的分级465
四、产品质量审核评级指导书466
五、产品质量审核的抽样数量及评级470
六、产品质量审核结果的分析472
§10-3工序质量审核474
一、工序质量审核的含义与内容474
二、工序质量审核的计划475
三、工序质量审核的组织475
一、质量体系审核的概述476
四、工序质量审核的报告476
§10-4质量体系审核与复核476
二、质量体系审核的计划477
三、质量体系审核的实施478
四、质量体系的复核479
思考题480
第十一章质量信息管理481
§11-1质量信息概述481
一、质量信息481
二、质量信息的作用484
三、质量信息的性质486
四、质量信息的种类487
§11-2质量信息流程490
一、质量信息流和质量信息流程490
二、质量信息流程的模式490
§11-3质量信息管理系统494
一、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494
二、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类型495
三、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构成496
四、建立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原则497
五、建立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程序498
思考题506
第十二章质量成本507
§12-1质量与经济效益507
一、质量与利润507
二、质量水平的经济性508
§12-2质量成本管理512
一、质量成本512
二、质量成本管理的意义516
三、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几个阶段及步骤517
§12-3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及计算519
一、质量成本数据收集的途径519
二、质量成本数据收集方法520
三、质量成本的核算527
§12-4质量成本的分析与报告531
一、质量成本分析531
二、适宜的质量成本536
三、质量成本报告538
§12-5质量成本计划与控制540
一、质量成本计划541
二、质量成本控制542
思考题545
第十三章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546
§13-1质量管理小组546
一、质量管理小组及其由来546
二、质量管理小组的特点547
三、质量管理小组的作用547
一、质量管理小组的组织549
§13-2质量管理小组的管理549
二、质量管理小组的活动552
三、质量管理小组的评价和奖励555
§13-3其他形式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558
一、质量信得过班组活动558
二、连续创优活动560
思考题561
第十四章质量培训教育562
§14-1企业的质量培训教育及其重要性562
一、质量培训教育的途径563
二、企业质量培训教育的内容564
§14-2企业质量培训教育计划与实施566
一、企业质量培训教育计划566
二、质量培训教育方案567
三、质量培训教育的实施568
思考题569
第十五章可靠性570
§15-1可靠性及其指标570
一、可靠性的概念570
二、可靠性的发展573
三、可靠性常用的度量指标575
*§15-2可靠性理论基础及可靠性筛选581
一、可靠性故障规律581
二、可靠性筛选583
*§15-3可靠性的估计和可靠性分配587
一、可靠性估计588
二、可靠性分配592
三、机械系统可靠性设计的特点597
*§15-4可靠性试验与评价599
一、寿命试验600
二、环境试验602
§15-5可靠性管理605
一、可靠性方针及可靠性组织606
二、可靠性工程实施程序及其活动611
三、PPM管理611
四、可靠性标准623
思考题625
参考文献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