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巨人与大地 邓小平与中国农业农村农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唐春元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543816571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巨人与大地 邓小平与中国农业农村农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一个现实而又重大的课题——邓小平农业农村农民观1
0.1 理论渊源: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2
0.2 现实基础:对中国国情的沉思和审视12
0.3 社会主义:邓小平农民观的基本原则15
0.4 邓小平农民观的历史考察17
0.5 基本特征和特色23
0.6 敢于超越,勇于发展:邓小平“三农”理论的时代意义35
1 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41
1.1 老问题新认识42
1.2 农民是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伟大力量47
1.3 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56
1.4 专业户、重点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代表61
1.5 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全面起飞64
2 “农业是根本,要抓得很紧很紧”67
2.1 “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68
2.2 “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尤其不能放松”76
2.3 商品经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必经阶段81
2.4 “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84
2.5 “把农业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94
2.6 农业基础地位的潜在危机与对策100
3 联产承包制:农村改革的“第一个飞跃”108
3.1 农村:中国经济改革的突破口109
3.2 “春风吹又生”:承包责任制在中国的历史命运112
3.3 肥西和凤阳:邓小平推荐的两个农村改革的典型116
3.4 邓小平领导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的三个阶段120
3.5 冲破对“包产到户”的偏见128
3.6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131
4 废除人民公社:农村管理体制的变革与突破142
4.1 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的确立和发展143
4.2 人民公社制度的问题和弊端146
4.3 政社分开,撤社建乡:邓小平变革农村管理体制的成功实践148
4.4 邓小平领导的农村第一步改革的几点启示153
5 适度规模经营:农村改革的“第二个飞跃”158
5.1 农村改革“第二个飞跃”的历史必然性159
5.2 “第二个飞跃”的基本内容和原则162
5.3 “第二个飞跃”的实现条件165
5.4 适度规模经营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170
5.5 适度规模经营≠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复归173
5.6 “两个飞跃”理论:邓小平的独特创造177
6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81
6.1 “农民的创举”:温州、苏南模式的启示182
6.2 乡镇企业突起的艰难历程189
6.3 发展乡镇企业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194
6.4 发展乡镇企业: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最佳选择198
6.5 乡镇企业创造了奇迹201
7 共同富裕:紧扣农村发展主题的构想206
7.1 “翻身全靠毛泽东,致富全靠邓小平”:共同富裕构想的实践轨迹207
7.2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共同富裕构想的理论基础210
7.3 国强才能民富:农民致富的前提和保证216
7.4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勤劳致富是正当的”218
7.5 请来“财神爷”:依靠科技致富225
7.6 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生动体现228
7.7 先富·后富·共同富裕: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235
7.8 共同富裕构想的理论特色246
8 现代化: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大趋势256
8.1 农业现代化:邓小平的毕生追求257
8.2 “城市带动农村”:邓小平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267
8.3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立足点274
8.4 农业服务社会化:农业现代化的首要条件281
8.5 专业化、产业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288
8.6 农村工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93
8.7 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298
9 农村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02
9.1 没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就不可能有农业现代化303
9.2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党在农村工作的重要一环309
9.3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培养“四有”新型农民312
9.4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与途径324
10 党的领导: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关键337
10.1 “李常水现象”引发的思考338
10.2 整顿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343
10.3 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确保农村改革不断深化349
10.4 “领导就是服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353
后记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