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纳税检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纳税检查
  • 王诚尧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27961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79页
  • 主题词:税收管理 会计检查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纳税检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纳税检查概论1

第一章 纳税检查的作用、要求和内容1

第一节 纳税检查的概念和作用1

一、纳税检查的概念1

二、纳税检查的必要性2

三、纳税检查的作用3

第二节 纳税检查的要求5

一、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5

二、掌握过硬的业务技能5

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6

四、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6

第三节 纳税检查的内容7

一、纳税检查的基本内容7

二、征税对象的检查内容8

第二章 纳税检查的方法、形式和步骤9

第一节 纳税检查的方法9

一、全查法和抽查法9

二、顺查法和逆查法10

三、联系查法与侧面查法10

四、比较分析法与控制计算法11

五、观察法、查询法和外调法11

六、盘存法12

第二节 纳税检查的形式13

一、企业检查13

二、专业检查14

第三节 纳税检查的步骤15

一、纳税检查的准备阶段15

二、纳税检查的进行阶段16

三、纳税检查的终结阶段17

第三章 纳税检查的基本技能18

第一节 会计报表的审查分析18

一、资产负债表的审查分析19

二、损益表的审查分析23

第二节 会计帐簿的审查分析27

一、总分类帐的审查分析27

二、明细分类帐的审查分析28

三、序时帐的审查分析30

第三节 会计凭证的审查31

一、对原始凭证的审查31

二、对记帐凭证的审查32

第二篇 流转税的检查35

第四章 增值税的检查35

第一节 增值税检查的主要政策依据35

一、增值税的纳税人35

二、增值税的征税范围36

三、增值税税率38

四、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40

五、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45

六、增值税的纳税地点46

七、增值税的纳税期限47

八、增值税的免税规定47

九、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规定48

十、电力产品征收增值税的具体规定54

十一、出口货物的退税与补税规定55

第二节 增值税检查的主要内容56

一、一般纳税人纳税检查的重点和主要内容56

二、小规模纳税人检查的重点和主要内容61

第三节 增值税检查的一般方法和技巧62

一、销项税额检查的方法和技巧62

二、进项税额检查的方法与技巧65

三、应纳税额检查的方法和技巧68

四、增值税专用发票检查的方法与技巧68

第四节 案例分析与帐务调整68

案例一 自产货物用于职工福利,不记销售68

案例二 购进非应税项目,计算进项税额,抵扣税款70

案例三 非正常损失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不作进项转额转出,少缴增值税71

案例四 货到单未到,虚列进项税额,抵扣税款73

案例五 错用税率,少纳税款74

案例六 向购货方收取的价外费用,不作销售75

案例七 索取的专用发票,不符规定,列作进项税额抵扣税款76

案例八 低价出售货物,转移收入,少纳增值税78

案例九 逾期未收回包装物不再退还的押金,长期挂帐,不转销售79

案例十 销售折扣,开红字发票冲减销售额80

第五章 消费税的纳税检查86

第一节 消费税检查的政策依据86

一、消费税的征税范围86

二、消费税的计税依据87

三、消费税的纳税环节88

四、消费税的减税免税规定89

第二节 消费税检查的内容及重点89

一、审查核定消费税的计税依据90

二、检查是否按规定的纳税环节履行纳税义务91

三、检查纳税人申报纳税时,计算税款所使用的税目税率是否正确93

四、检查纳税人出口消费品退、免税是否真实正确93

五、检查消费税计算与缴纳是否正确94

第三节 消费税检查的方法与技巧94

一、消费税计税依据检查的方法与技巧94

二、消费税纳税环节检查的方法与技巧100

三、消费税适用税目税率检查的方法与技巧103

四、消费税出口退免税的检查方法与技巧104

五、对会计核算不健全的小型企业消费税检查的方法与技巧105

第四节 案例分析与帐务调整106

案例一 假借预付帐款之名,行转移销售收入之实106

案例二 组合制品销售扣成本少记收入,化妆制品当作护肤品错用税目108

案例三 虚报损失发放福利,隐匿收入偷逃税款110

第六章 营业税的检查116

第一节 营业税检查的政策依据116

一、征税范围的规定116

二、计税依据的规定118

三、纳税环节的规定120

四、减税免税的规定121

第二节 对施工企业的检查122

一、计税依据的检查123

二、营业收入实现时间的检查124

三、分包或转包业务扣缴税款的检查125

四、其他业务收入及营业外收入的检查126

第三节 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检查126

一、计税依据的检查127

二、营业收入实现时间的检查127

三、对出租房、周转房的检查128

四、转让土地使用权的检查129

第四节 对金融保险企业的检查129

一、对金融企业的检查130

二、对保险企业的检查130

第五节 对旅游、饮食服务企业的检查131

一、计税依据的检查132

二、营业收入实现时间的检查133

三、征税范围和环节的检查133

四、坐支营业收入的检查134

第六节 对交通运输企业的检查134

一、计税依据的检查134

二、营运票据与划拨、清算的检查135

三、检查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36

第七节 案例分析与帐务处理136

案例一 隐匿收入,偷税136

案例二 利用往来帐户和营业外收入帐户偷税138

案例三 收入不记帐、坐支营业款140

案例四 以不动产和土地使用权抵顶银行贷款141

第三篇 所得税的检查146

第七章 企业所得税的检查146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检查的政策依据146

一、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146

二、征税对象146

三、适用税率147

四、税收优惠及年度亏损抵补147

五、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147

六、应纳税额的计算154

七、企业所得税的申报和缴纳155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检查的内容及重点156

一、材料费用的检查156

二、工资及福利费的检查160

三、固定资产的检查160

四、制造费用的检查161

五、产品制造成本的检查162

六、产品销售利润的检查164

七、其他销售利润的检查165

八、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的检查165

九、利润总额的检查168

十、应纳税所得额的检查169

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检查的方法与技巧170

一、材料费用的检查170

二、工资及福利费的检查177

三、固定资产的检查178

四、产品制造成本的检查180

五、产品销售利润的检查180

六、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的检查181

七、利润总额的检查183

八、应纳税所得额的检查185

九、所得税计算的检查185

第四节 案例分析与帐务调整185

案例一 购进材料重复记帐,虚报材料损耗185

案例二 提高耗用材料单价,造成生产成本不实187

案例三 不按规定调整材料成本差异,虚列成本和费用188

案例四 将未使用低值易耗品一次摊销189

案例五 多提折旧费,加大成本和费用190

案例六 擅自改变无形资产摊销期,加大管理费用192

案例七 乱挤乱摊费用,减少应税所得额193

案例八 多提坏帐准备,减少当期利润195

案例九 以“其他应付款”隐瞒联营利润196

案例十 保险赔偿款未冲减营业外支出197

案例十 一购建没备货款利息挤入财务费用198

案例十 二逾期包装物押金收入不清理转帐199

第八章 外商投资企业与外国企业所得税的检查206

第一节 外商投资企业与外国企业所得税检查的政策依据206

一、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征收范围206

二、外商投资企业与外国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208

三、外商投资企业与外国企业所得税减税免税和优惠措施规定209

四、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税率211

第二节 外商投资企业与外国企业所得税检查的内容与重点212

一、应纳税所得额审查212

二、关联企业业务往来审查218

三、所得税减免、优惠审查221

四、税收抵免审查223

五、投入资本与外汇收支业务的审查223

六、合并申报缴纳所得税审查226

第三节 案例分析与帐务调整227

案例一 外币业务发生误用记帐汇率和帐面汇率227

案例二 外资企业未按合同规定时限投入资本229

案例三 固定资产计价错误230

案例四 设立机构、场所的外国企业漏缴单独取得的收入或单独承担的费用232

案例五 外商承包工程作业偷漏税233

案例六 只计汇兑损失而不计汇总收益逃避所得税233

第九章 个人所得税的检查237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检查的政策依据237

一、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237

二、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238

三、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238

四、个人所得税税率239

五、个人所得税的减免税规定239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检查的内容和重点240

一、对征税对象的检查240

二、对使用税率和减免税的检查242

三、对计算个人所得税额的检查242

四、对扣缴义务人的检查243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检查的方法和技巧243

一、对征税对象检查的方法与技巧243

二、对使用税率和减免税的检查方法与技巧244

三、对计算个人所得税额的检查方法与技巧245

四、对扣缴义务人的检查方法与技巧246

第四节 案例分析与帐务调整246

案例一 虚列人数偷漏个人所得税246

案例二 书画所得漏扣缴个人所得税247

案例三 发放股息红利漏缴个人所得税248

案例四 出租房屋的租金漏缴个人所得税249

案例五 扩大费用扣除,漏缴个人所得税250

第四篇 其他各税的检查252

第十章 资源税的检查252

第一节 资源税检查的政策依据252

一、资源税的征税范围253

二、资源税的计税依据253

三、资源税的纳税环节254

四、减税免税规定254

第二节 资源税纳税检查的内容与重点254

一、核实纳税人销售数量、自用数量及扣缴义务人的收购数量255

二、审定应税资源适用的单位税额255

三、检查纳税人是否在规定的纳税环节申报纳税256

四、检查减税免税是否真实256

第三节 资源税纳税检查的方法与技巧257

一、资源税计税数量的检查方法与技巧257

二、对单位适用税额的检查方法与技巧259

三、减税免税检查的方法与技巧260

四、对纳税环节的检查方法与技巧261

第四节 案例分析与帐务调整261

案例一 以销售的精选矿为计税数量,少纳资源税261

案例二 自用原煤不记销售,逃避缴纳资源税262

案例三 自产原煤串换设备,不记收入逾逃税款263

第十一章 印花税的检查268

第一节 印花税检查的政策依据268

一、征税范围与税目税率268

二、纳税环节与减税免税269

第二节 印花税检查的内容与重点270

一、印花税检查的范围270

二、印花税检查的重点271

第三节 印花税检查的方法与技巧271

一、对印花税征收范围检查的方法与技巧271

二、对印花税计税依据检查的方法与技巧272

三、对印花税税目税率检查的方法与技巧272

四、对印花税减税免税的检查方法与技巧272

五、对汇缴代扣单位的检查方法与技巧273

第四节 案例分析与帐务调整273

案例一 采用分级核算,营业帐薄漏缴印花税273

案例二 隐瞒分包、转包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偷漏印花税274

案例三 自有流动资金记入往来帐偷漏印花税275

第十二章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检查277

第一节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检查的政策依据277

一、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纳税义务人277

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征税范围277

三、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计税依据和税率278

四、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纳税地点和计税办法279

五、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减税免税279

第二节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检查的内容及重点281

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际完成投资额的检查281

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适用税率的检查281

第三节 投资方向调节税检查的方法与技巧282

第四节 案例分析与帐务调整282

案例一 安装设备不计入实际完成投资额,偷税282

案例二 改变固定资产项目,骗取免税照顾284

第五篇 纳税检查的终结287

第十三章 纳税检查报告的编写287

第一节 纳税检查报告的作用287

第二节 纳税检查报告的结构及编写要求288

一、编写纳税检查报告的要求288

二、纳税检查报告的结构和内容289

三、纳税检查计算表291

四、纳税检查报告编写的步骤294

第十四章 纳税检查的结束工作296

第一节 清结税款和异议处理296

一、应补应退税款的结算296

二、企业的异议处理296

第二节 辅导企业调整帐务297

一、调整帐务的意义297

二、调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298

三、调帐的基本方法299

第三节 纳税检查成果的巩固305

一、帮助企业改善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305

二、督促企业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堵塞企业各种偷税、错税的漏洞306

三、总结改进税收征管工作,提高征管水平306

第六篇 税务行政复议、诉讼310

第十五章 税务行政复议310

第一节 税务行政复议概述310

第二节 税务行政复议的特征313

第三节 税务行政复议受案范围315

一、属于必经复议范围的具体行政行为315

二、属于选择复议范围的具体行政行为316

第四节 税务行政复议的管辖319

一、税务行政复议的一般管辖319

二、税务行政复议的特殊管辖319

第五节 税务行政复议机构320

第六节 税务行政复议参加人321

一、申请人概念322

二、申请人种类322

三、申请人权利和义务323

四、被申请人概念323

五、被申请人种类324

六、被申请人的权利和义务324

七、第三人概念和特点325

八、复议代理人的概念和种类325

第七节 税务行政复议申请和受理326

一、税务行政复议申请概念326

二、申请方式326

三、对复议申请的审查327

第八节 税务行政复议的审理328

一、税务行政复议证据328

二、被申请人的答辩329

三、复议审理程序330

四、税务行政复议的决定331

第九节 行政侵权赔偿责任332

一、行政侵权赔偿责任的概念332

二、行政侵权赔偿责任的性质332

三、行政侵权赔偿责任的意义333

四、行政侵权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333

五、行政机关承担行政侵权赔偿责任的原则336

六、请求行政侵权赔偿的方式337

第十六章 税务行政诉讼338

第一节 税务行政诉讼的概念338

第二节 税务行政诉讼受案范围339

第三节 税务行政诉讼参加人340

一、原告340

二、被告341

三、共同诉讼人342

第四节 税务行政诉讼的证据343

一、证据的概念和意义343

二、证据的种类344

三、税务机关的举证责任345

四、税务机关怎样履行举证责任346

第五节 税务行政诉讼的起诉和受理347

一、起诉程序347

二、提起税务行政诉讼的方式348

三、税务行政诉讼的受理348

第六节 税务行政诉讼的应诉和上诉349

一、被告税务机关如何应诉349

二、被告如何起草答辩状351

三、被告如何行使申请回避权353

四、税务行政诉讼中的上诉354

第七节 税务行政诉讼的审理356

一、宣布开庭356

二、法庭调查357

三、法庭辩论357

四、合议庭评议358

五、宣布判决3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