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腹部外科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腹部外科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34245965.jpg)
- 黄洁夫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42370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1721页
- 文件大小:136MB
- 文件页数:175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腹部外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腹部外科的历史、发展与展望1
第二章 腹部外科创伤的应激反应与修复7
一、创伤引起的神经、内分泌反应7
二、创伤的局部生物学反应19
第三章 胃肠激素与腹部外科疾病24
第一节 细胞来源与胚胎发生24
一、细胞来源24
二、胚胎发生25
第二节 超微结构与作用途径25
一、超微结构25
二、作用途径26
二、生理功能28
第三节 分类与生理功能28
一、分类28
第四节 分泌的调节32
一、中枢神经系统对胃肠激素分泌的调节32
二、外周神经对胃肠激素分泌的调节33
三、胃肠激素之间的调节33
四、食物营养成分对胃肠激素分泌的调节34
第五节 异常分泌与肿瘤的形成35
第六节 胃肠激素肿瘤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36
一、卓-艾综合征37
二、WDHA综合征39
三、生长抑素瘤40
四、胰岛素瘤41
六、类癌综合征42
五、胰高血糖素瘤42
第四章 免疫学与腹部外科45
第一节 腹部外科的免疫学基础45
第二节 免疫异常与腹部外科疾病54
第三节 免疫异常病人的围手术期治疗61
第四节 腹部外科的肿瘤免疫疗法66
第五章 分子生物学与腹部外科72
第一节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72
一、癌基因72
二、抑癌基因75
一、基因诊断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80
第二节 基因诊断80
二、肿瘤基因过表达及其检测82
三、基因突变的检测83
四、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83
五、微卫星不稳定性分析83
六、端粒酶与肿瘤的关系及检测84
第三节 基因治疗84
一、基因治疗的策略85
二、肿瘤定向基因治疗与旁观者效应88
第六章 医学实验研究方法在腹部外科中的应用92
第一节 医学实验方法的发展与特点92
第二节 形态学方法94
一、形态学检测的双重和多重免疫标记95
二、逆行追踪方法96
三、电镜方法及特殊电镜标本的制作97
四、形态测量学分析方法与三维结构重建98
第三节 细胞功能检测方法100
一、原代分离细胞培养100
二、细胞通讯与细胞的信号传递103
三、电压钳与膜片钳技术104
四、细胞内钙离子检测105
五、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及应用105
第四节 亚细胞结构及功能检测方法106
一、肝细胞膜的分离及鉴定106
第五节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与功能检测107
二、细胞膜受体的分离与纯化107
一、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108
二、蛋白质(酶)的功能检测108
第六节 分子生物学技术109
一、癌基因研究110
二、核酸分子杂交分析111
三、原位分子杂交的应用111
四、PCR技术112
第七节 免疫学方法113
一、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杂交瘤的技术113
二、细胞因子的功能及检测114
三、免疫标记检测技术115
一、色谱分析技术116
第八节 医学化学分析方法116
二、光谱分析技术118
三、流式细胞术119
第七章 急腹症的诊治原则122
第一节 腹痛的机制及临床意义122
一、腹痛的机制122
二、腹痛的定位123
三、腹痛的性质与程度124
第二节 腹痛的分类及常见病因125
一、急腹症的病因125
二、常见外科急腹症的临床表现127
第三节 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29
一、一般处理原则134
第四节 急腹症的处理原则134
二、手术治疗135
三、非手术治疗136
第八章 腹部创伤137
第一节 概述137
第二节 腹部创伤的处理原则138
一、急救、抢救和术前准备138
二、腹部伤的诊断139
三、剖腹探查术142
四、手术后处理与并发症观察142
一、按有无内脏损伤分类143
第三节 闭合性腹部损伤143
二、腹部各不同脏器伤的治疗144
第四 开放性腹部损伤155
一、开放性腹部伤的分类155
二、腹部开放伤的诊断155
三、开放性腹部伤的治疗原则155
四、开放性腹部伤的治疗方法155
五、各腹部器官的处理156
第五节 腹部多脏器损伤158
第六节 腹部损伤并多发伤159
一、致伤因素的生物力学及伤后病理生理变化159
二、多发性创伤的治疗162
一、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165
第九章 消化道出血165
第一节 上消化道出血165
二、诊断166
三、治疗167
第二节 下消化道出血169
一、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170
二、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171
三、下消化道出血的治疗173
四、下消化道出血诊断治疗程序176
第十章 梗阴性黄疸177
第一节 黄疸的分类和病因177
第二节 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80
第十一章 腹部肿块187
第一节 腹部肿块的常见原因187
第二节 诊断方法和程序187
一、诊断方法187
二、诊断程序190
第三节 鉴别诊断191
第十二章 腹部手术前后的一般处理198
第一节 手术前估计198
第二节 手术前准备200
一、一般准备200
一、一般处理201
第三节 手术后处理201
二、伴随疾病病人的准备201
二、特殊处理203
三、术后各种反应的处理204
四、手术后一般并发症的处理204
第十三章 特殊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210
第一节 凝血功能异常的病人210
一、术前止血功能的测定210
二、术前止血功能缺陷的原因及处理210
三、术中及术后异常出血的处理212
第二节 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214
一、心脏疾病214
二、高血压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217
三、肺部疾病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218
四、肝脏病的围手术期处理220
五、肾脏病224
第三节 糖尿病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226
一、手术对糖尿病病人的不利影响226
二、围手术期血糖的控制227
第四节 黄疸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228
一、辨别黄疸的性质228
二、术前检查228
三、黄疸病人手术适应证的选择229
四、术前准备229
第五节 老年病人腹部外科围手术期处理230
六、术后处理230
五、术中监测和处理230
第六节 长期应用激素病人的处理232
第十四章 腹部外科液体治疗235
第一节 腹部外科正常体液代谢和容量调控235
一、水的需要量235
二、水在体内的分布236
三、第三间隙237
四、消化液的正常代谢238
五、体液代谢和容量的调控238
第二节 腹部外科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特点244
一、急腹症和重度外科感染时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特点244
二、创伤时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特点245
三、消化道大出血时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特点246
四、小肠瘘时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特点247
第三节 腹部外科常见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248
一、水钠代谢异常248
二、低钾血症253
三、低镁血症259
四、低磷血症261
第四节 腹部外科常见的酸碱平衡紊乱263
一、代谢性酸中毒264
二、呼吸性酸中毒267
三、代谢性碱中毒269
四、呼吸性碱中毒271
五、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272
第五节 腹部外科围手术期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275
一、手术前水电解质平衡的维持276
二、手术中水电解质平衡的维持276
三、手术后水电解质平衡的维持277
第十五章 腹部外科的常见手术并发症280
第一节 手术后休克280
一、术后低血容量休克280
二、术后感染性休克281
第二节 心血管并发症282
一、术后心肌梗死282
二、术后急性心力衰竭283
三、术后心律失常284
四、术后高血压286
第三节 呼吸道并发症287
一、术后肺水肿287
二、术后肺不张和肺部感染288
三、术后肺栓塞289
四、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90
第四节 术后泌尿系统并发症292
一、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292
二、术后尿路感染293
第五节 手术后腹腔感染294
一、术后腹膜炎294
三、术后急性尿潴留294
二、术后腹腔内脓肿296
第六节 腹部切口并发症297
一、切口感染297
二、切口裂开298
第七节 术后血栓形成300
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00
二、术后脑血栓形成303
第十六章 代谢与营养305
第一节 腹部外科患者的机体代谢特点305
第二节 患者营养状况的评定307
第三节 胃肠外营养310
第四节 肠内营养319
第十七章 特殊情况下的营养支持324
第一节 急腹症病人324
一、急腹症与肠功能障碍324
二、急腹症时激素和炎症介质的改变及其在营养支持中的意义325
三、营养支持方法326
四、营养物质的需要量326
五、特殊营养物质的应用327
第二节 急性重症胰腺炎328
一、病理生理和代谢特点328
二、营养支持的必要性329
三、营养支持的方法329
第三节 阻塞性黄疸331
第四节 肝脏疾病333
第五节 心、肺功能障碍335
一、肺功能障碍患者的代谢特点336
二、营养不良对肺功能的影响336
三、营养支持的目的337
四、营养支持的方法337
第六节 腹部器官移植339
一、移植病人的代谢改变339
二、营养状况的评定340
三、营养支持途径和方法341
四、对器官供体进行代谢支持的重要性342
一、创伤后的代谢改变343
第七节 腹部创伤343
二、碳水化合物代谢的改变344
三、脂肪代谢的改变344
四、蛋白质代谢的改变345
五、营养支持的目的345
六、营养支持的途径345
七、营养支持的方法346
第十八章 重症加强医疗348
第一节 病人危重状态的评估349
一、实行危重病评分的必要性349
二、APACJHEⅡ评分350
三、治疗干预评分系统354
第二节 腹部外科危重病人的基本管理355
一、ICU病人的收治条件355
二、各类腹部手术ICU早期管理356
三、术后腹部情况观察358
四、基本处理358
五、瘘的管理358
第三节 术后肺功能的改变和术后肺部并发症359
一、手术后呼吸功能359
二、术后肺部并发症360
第四节 腹部外科术后危重病人常用监测363
一、血流动力学监测363
二、呼吸功能监测368
三、肾功能监测371
一、急性呼吸衰竭372
第五节 器官功能衰竭372
二、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376
三、急性胃肠功能衰竭385
四、急性肝衰竭387
五、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395
第十九章 放射学检查和磁共振成像在腹部外科的应用402
第一节 普通X线检查402
一、X线诊断图像的特点402
二、X线检查方法402
四、X线检查的应用范围及限度404
五、阅读X线报告及照片的要点404
三、X线检查前准备404
六、X线检查中的防护405
第二节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405
一、CT图像的特点405
二、CT的检查方法及进展406
三、CT检查前的准备409
四、CT检查的应用范围及限度409
五、阅读CT报告及照片的要点409
六、CT检查的注意事项410
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在腹部外科的应用410
一、MRI图像的特点411
二、MRI的检查方法411
五、阅读MRI报告及照片的要点414
四、MRI检查的应用范围及限度414
三、MRI检查前的准备414
六、MRI检查的注意事项415
第四节 放射性核素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415
一、肝脾显像415
二、99mTc-MAA肝动脉灌注显像416
三、肝胆动态闪烁显像417
四、99mTc红细胞肝血流血池显像418
五、其他放射性核素检查方法419
第五节 腹部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和程序419
一、急腹症419
二、胃肠道疾病423
三、肝脏疾病429
四、胆系疾病440
五、胰腺疾病446
六、脾脏疾病448
七、腹膜转移瘤451
第二十章 介入放射在腹部外科的应用452
第一节 门脉高压症的介入治疗452
一、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452
二、经门-体侧支介入治疗胃静脉曲张460
第二节 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性诊断和治疗462
一、血管造影的方法462
三、介入性治疗方法463
二、血管造影中消化道出血的表现463
四、两种特殊情况的介入处理465
第三节 胆道介入技术468
一、经皮肝胆管造影术469
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472
第四节 胃肠道的介入放射学--经皮胃造瘘术480
第二十一章 超声检查及介入性超声486
第一节 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486
一、各种超声检查概述486
二、超声在肝脏外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487
三、超声在胆道外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491
四、超声在胰腺外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498
五、超声在脾脏外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501
六、超声在肾脏外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503
七、超声在输尿管和膀胱疾病中的应用507
八、超声在前列腺和精囊外科疾病的应用509
九、超声在胃肠道疾病的应用510
十、超声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511
十一、超声在后腹膜肿瘤诊断中的应用511
第二节 腔内超声512
一、超声内镜512
二、管道内超声516
第三节 超声引导下穿刺诊疗术516
一、概述516
三、常规技术518
二、基本操作518
第四节 超声引导下肝癌瘤内穿刺治疗术522
一、超声引导瘤内穿刺治疗522
二、超声引导门静脉栓塞术526
第五节 术中超声检查529
一、基本知识和技术529
二、在肝脏外科中的应用534
三、在胆道外科的应用538
四、OUS在胰腺外科的应用541
五、OUS在泌尿外科的应用543
一、胃镜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547
第一节 胃镜检查与治疗547
第二十二章 内镜在腹部外科的应用547
二、胃镜检查的术前准备548
三、食管静脉曲张的胃镜下治疗548
四、溃疡病出血的胃镜诊断与治疗550
五、急性应激性溃疡的诊断与治疗551
六、胃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551
七、经皮内镜胃造瘘术552
八、胃肠道狭窄的扩张及内支架治疗553
九、剖腹手术中的内镜检查553
第二节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553
一、胰胆管的解剖和生理554
四、术前准备555
三、适应证及禁忌证555
二、设备及技术要求555
五、操作方法556
六、并发症及防治558
七、术后处理558
八、常见胆道疾病的诊断559
九、常见胰腺疾病的诊断561
十、对ERCP的评价562
第三节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及胆道引流563
一、适应证及禁忌证563
二、术前准备564
三、切开方法565
四、排石方法567
五、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569
六、经内镜胆道引流术571
七、常见胆道疾病的内镜治疗572
八、常见胰腺疾病的内镜治疗573
第四节 纤维结肠镜检查及治疗575
一、结肠镜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575
二、结肠镜检查的术前准备576
三、结肠镜检查的要点576
四、大肠息肉的诊断与治疗577
五、大肠癌的诊断与内镜下治疗578
六、内镜下染色和放大内镜检查579
七、乙状结肠扭转复位579
九、大肠出血的内镜诊断与治疗580
十、术中肠镜在结肠手术中的运用580
八、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与治疗580
十一、结肠镜随访的意义581
第五节 胆道镜的应用581
一、胆道镜应用基础581
二、经皮经肝胆道镜582
三、术中胆道镜584
四、术后胆道镜585
五、经口胆道镜587
第六节 超声内镜的应用589
一、EUS应用基础589
四、粘膜下肿瘤的诊断590
五、EUS对早期胃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的指导590
三、正常消化道管壁的超声图像590
二、EUS的应用范围及检查方法590
六、EUS对十二指肠乳头及壶腹部肿瘤的诊断价值591
七、EUS对胆囊内隆起型病变的诊断591
八、EUS对胆管癌的诊断591
九、EUS对慢性胰腺炎并发胰腺癌的诊断592
十、EUS及螺旋CT对胰头壶腹部癌诊断的比较592
十一、EUS对直肠癌分期的指导593
第七节 腹腔镜器械的组成与基本操作技术593
一、腔镜手术设备的基本构件593
二、基本操作技术595
一、胸腔镜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599
第八节 腔镜食管手术599
二、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600
三、腹部及颈部手术602
第九节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手术602
一、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602
二、胃造瘘术603
三、胃空肠吻合术604
四、反流性食管炎的腹腔镜手术604
五、迷走神经切断术605
六、胃切除术606
第十节 腹腔镜肝脏、胆道手术607
一、腹腔镜肝脏手术607
二、腹腔镜胆道手术609
第十一节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616
第十二节 腹腔镜结肠切除术617
第十三节 腹腔镜疝修补术620
一、经腹腔内疝修补术620
二、经腹膜外疝修补术622
第十四节 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与预防623
一、与腹腔镜术体位有关的并发症623
二、腹壁穿刺方法与并发症624
三、与气腹相关的并发症625
四、腹壁并发症628
五、血管损伤629
七、腹腔镜技术与肿瘤转移630
六、内脏损伤630
八、腹腔镜术后肠梗阻631
九、腹腔感染631
十、遗留需手术处理的腹腔内外科病变632
十一、传染性疾病的预防632
第二十三章 腹部手术的暴露和器械636
第一节 切口的基本要求、种类和选择636
一、腹部切口的基本要求636
二、腹部切口的种类636
三、腹部切口的选择640
第二节 常用手术器械和牵开器641
一、缝线种类646
第三节 缝合线的种类、要求和选择646
二、缝线要求647
三、缝线选择647
第四节 胃肠缝合器的应用648
一、胃肠缝合器的种类、技术参数及特点648
二、胃肠缝合器的使用方法653
三、使用胃肠缝合器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658
第二十四章 腹璧和腹股沟区661
第一节 腹壁和腹股沟区的解剖661
一、前外侧壁661
二、腹后壁665
三、腹股沟区666
一、先天性异常669
第二节 腹壁疾病669
三、感染671
二、损伤671
四、肿瘤672
第二十五章 疝675
第一节 疝的病因与分类676
第二节 腹股沟疝680
第三节 股疝705
第四节 其他类型腹外疝707
第五节 腹内疝713
第二十六章 腹膜、网膜和腹膜后间隙716
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716
一、继发性腹膜炎717
第二节 急性腹膜炎717
二、原发性腹膜炎727
第三节 腹腔内脓肿729
一、膈下脓肿729
二、盆腔脓肿732
三、肠袢间脓肿733
第四节 结核性腹膜炎733
第五节 大网膜疾病736
一、大网膜扭转736
二、特发性节段性网膜梗死737
三、网膜囊肿737
一、肠系膜脂膜炎738
第六节 肠系膜疾病738
四、网膜肿瘤738
二、退缩性肠系膜炎739
三、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739
四、肠系膜囊肿740
五、肠系膜肿瘤741
第七节 原发性腹膜肿瘤742
第八节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744
第九节 腹膜后纤维化749
第二十七章 胃和十二指肠752
第一节 解剖与生理752
一、胃的解剖752
二、胃的生理756
三、十二指肠的解剖759
四、十二指肠的生理761
第二节 先天性异常762
一、贲门失弛缓症762
二、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764
第三节 消化性溃疡767
一、概述767
二、十二指肠溃疡773
三、胃溃疡777
四、消化性溃疡病的并发症780
五、某些特殊类型溃疡的外科治疗问题791
六、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后并发症798
七、溃疡病治疗的现代观点810
第四节 其他胃十二指肠良性疾病812
一、胃十二指肠损伤812
二、急性胃扩张818
三、胃扭转820
四、胃粘膜脱垂症821
五、胃十二指肠异物823
六、十二指肠憩室824
七、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825
八、胃十二指肠瘘827
九、胃慢性感染829
一、胃癌834
第五节 胃十二指肠恶性肿瘤834
二、胃其他恶性肿瘤843
第六节 胃十二指肠良性肿瘤847
一、胃良性肿瘤847
二、十二指肠良性肿瘤850
第七节 胃十二指肠外科手术的并发症及处理854
一、胃切除与重建及其并发症的处理854
二、迷走神经切断术及并发症的处理859
三、胃十二指肠手术后的功能性并发症862
四、胃的其他手术865
第二十八章 小肠868
第一节 解剖与生理868
一、小肠的形成868
二、小肠的解剖869
三、肠壁的结构871
四、小肠的生理功能873
五、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及其作用878
第二节 肠梗阻879
一、概述880
二、肠梗阻的病理生理变化882
三、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和诊断884
四、肠梗阻的治疗892
五、各种特殊类型的肠梗阻898
第三节 小肠炎症性疾病913
一、克隆病913
二、肠结核病921
三、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924
四、伤寒肠穿孔926
第四节 小肠肿瘤928
一、概述928
二、原发性小肠淋巴瘤932
三、小肠平滑肌肿瘤936
四、小肠腺癌937
五、小肠类癌939
六、小肠其他肿瘤941
第五节 小肠的其他疾病943
一、肠瘘943
二、短肠综合征948
三、盲袢综合征952
四、放射性肠炎954
五、小肠吸收障碍958
六、肠功能障碍960
七、肠道细菌移位962
八、小肠出血与血管发育异常965
第二十九章 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971
第一节 解剖和生理971
一、阑尾971
二、结肠972
三、直肠、肛管976
一、阑尾炎980
第二节 阑尾疾病980
二、阑尾肿瘤993
三、阑尾其他疾患995
第三节 结肠、直肠和肛管外伤997
一、结肠损伤997
二、直肠、肛管损伤1003
第四节 结肠良性病变1007
一、结肠憩室病1007
二、结肠扭转1010
三、结肠血管性疾病1013
四、溃疡性结肠炎1015
五、结、直肠息肉1021
一、流行病学、病因和病理1025
第五节 结直肠癌1025
二、病变分期和诊断1030
三、外科治疗1035
四、大肠癌的化学治疗1037
第六节 肛管癌1042
一、流行病学和发病因素1042
二、病理和分期1042
三、临床表现1044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044
五、治疗1045
第七节 直肠、肛管其他疾病1048
一、隐窝炎和乳头炎1048
六、预后1048
二、肛裂1050
三、直肠肛管周围脓肿1052
四、肛管直肠瘘1055
五、痔1058
六、直肠脱垂1065
七、直肠肛管良性狭窄1068
第三十章 肝脏1074
第一节 解剖和病理生理1074
一、肝脏的外科解剖1074
二、肝脏的病理生理1080
第二节 肝外伤1085
一、细菌性肝浓肿1090
第三节 肝脏感染性疾病1090
二、阿米巴肝脓肿1097
三、肝结核1104
第四节 肝囊肿1110
一、单纯性肝囊肿1110
二、多囊肝1113
三、肝包虫病1117
第五节 原发性肝癌1127
一、流行病学、病因和病理1127
二、病变分期和诊断1136
三、手术治疗1145
四、经肝血管治疗1163
五、瘤内直接治疗1176
六、肝癌的综合治疗1186
七、肝癌的复发1195
第六节 肝脏其他肿瘤1201
一、转移性肝癌1201
二、肝脏少见的恶性肿瘤1213
三、肝脏良性肿瘤1217
第七节 肝切除术1219
一、肝储备功能与肝切除1219
二、肝切除术中的止血1226
三、肝切除术的术式1230
一、解剖及病理生理1240
第八节 门静脉高压症1240
二、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与分类1254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1259
四、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1265
五、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诊手术治疗1292
第三十一章 胆道系统1298
第一节 解剖与病理生理1298
一、外科解剖1298
二、梗阻性黄疸的病理生理1300
第二节 先天性胆道疾病1305
一、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1305
二、Caroli病1311
第三节 胆道寄生虫病1314
一、胆道蛔虫病1314
二、胆道华支睾吸虫病1319
第四节 胆道结石病1321
一、胆囊结石1321
二、胆总管结石1330
三、肝胆管结石1336
四、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1348
第五节 胆道系统的炎症1369
一、急性胆囊炎1369
二、慢性胆囊炎1378
三、急性重症胆管炎1380
四、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1389
第六节 胆道损伤与狭窄1395
一、创伤性胆道损伤与狭窄1395
二、医源性胆道损伤和狭窄1398
第七节 胆道出血1406
第八节 胆道良性肿瘤1411
一、胆囊息肉样病变1411
二、胆囊腺肌瘤病1414
三、胆管良性肿瘤1415
第九节 胆囊癌1417
一、流行病学、病因和病理1417
二、胆囊癌的分期和诊断1421
三、胆囊癌的基因诊断1425
四、外科治疗1429
五、综合治疗1431
第十节 胆管癌1432
一、流行病学、病因和病理1433
二、分类、病变分型和诊断1435
三、胆内胆管癌的外科治疗1438
四、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1438
五、中下段胆管癌的外科治疗1443
六、胆管癌的其他治疗1445
七、胆道恶性梗阻的减黄治疗1448
第三十二章 胰腺1460
第一节 胰腺先天性疾病1460
一、异位胰腺1460
二、环状胰腺1462
三、胰腺分离1465
第二节 胰腺外伤1468
一、胰腺损伤的原因与分类1468
二、胰腺损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1470
三、胰腺损伤的治疗1472
四、胰腺损伤的并发症1474
第三节 胰腺炎症1475
一、急性胰腺炎1475
二、漫性胰腺炎1491
三、胰腺炎的手术治疗问题1494
二、潴留性囊肿1498
一、先天性囊肿1498
第四节 胰腺囊肿1498
三、胰腺假性囊肿1499
第五节 胰腺癌1502
一、流行病学、病因和病理1502
二、病变分期和诊断1504
三、胰头癌的外科治疗1507
四、胰体尾部癌的外科治疗1510
五、壶腹周围癌1511
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512
第六节 胰腺内分泌肿瘤1517
一、消化道激素1517
二、Zollinger-Elison综合征1520
三、胰岛素瘤1523
四、胰高血糖素瘤1524
五、舒血管肠肽瘤1526
六、胰多肽瘤1527
七、生长抑素瘤1528
八、胰腺类癌1528
第三十三章 脾脏1534
第一节 脾脏解剖生理和免疫1534
一、解剖1534
二、脾脏的生理功能1536
三、脾脏的免疫功能1538
第二节 脾损伤1540
一、脾损伤外科处理的基本原则1541
二、脾损伤的临床分级1542
三、几种脾保留性手术的技术问题1543
第三节 脾脏肿瘤1546
一、脾囊肿1546
二、脾良性肿瘤1547
三、脾恶性肿瘤1548
四、脾转移性恶性肿瘤1550
第四节 脾脏与血液病1550
一、有关血液病脾切除前的准备1551
二、血液病的诊断要点、脾切除指征与原理1552
三、腹腔镜脾切除在血液病中的应用1561
四、影响脾切除疗效的因素1563
五、血液病脾切除后主要合并症1564
第五节 脾脏与门脉高压1567
一、门脉高压巨脾切除的价值1567
二、保留门脉高压巨脾的兴起与方法1568
三、选择性保留与反对保留巨脾阶段1571
第六节 脾切除对机体的影响1572
一、脾切除术后感染与脾脏免疫1573
二、脾切除与机体肿瘤的发生1576
三、脾切除对血细胞形态、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1579
四、脾切除对内分泌激素、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影响1581
一、腹主动脉瘤1587
第一节 动脉瘤1587
第三十四章 腹部血管1587
二、内脏动脉瘤1602
第二节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1607
一、急性肠系膜血管供血不全1607
二、慢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1612
第三十五章 腹部器官移植1616
第一节 移植免疫学基础1616
一、移植免疫的有关因素1617
二、移植抗原1621
三、移植排斥的机制1624
四、移植排斥的分类及其病理改变1629
第二节 肝脏移植1632
一、适应证、禁忌证与手术时机1633
二、供体肝脏手术1637
三、受体手术及术式进展1640
四、术后并发症及处理1649
第三节 胰腺移植和胰岛移植1653
一、胰腺移植1653
二、胰岛移植1671
第四节 脾移植1673
一、同种异体脾移植的发展概况1673
二、脾移植的适应证1674
三、脾脏移植的禁忌证1674
四、带血管蒂的全脾移植1675
五、部分脾脏移植及劈离式脾脏移植1679
六、同种异体脾细胞移植1680
七、同种异体脾组织移植1681
第五节 小肠移植1681
一、小肠移植的历史与现状1682
二、小肠移植的适应证1682
三、供、受体选择原则1683
四、移植物的获取1684
五、移植手术1687
六、围手术期的监护和治疗1689
七、小肠移植并发症的处理1690
第六节 多器官联合移植1695
索引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