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化:中国现代化的主旋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中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地区经济司,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编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543827034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26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44页
- 主题词:城市化(学科: 现代化 学科: 研究 地点: 中国) 城市化 现代化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市化:中国现代化的主旋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周牧之]3
Introduction[ZHOUMUAHI]10
调查报告书23
总论23
第1章 中国城市化的背景23
第2章 中国城市化模式的基本方向25
2.1 中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25
2.2 中小城市的作用27
第3章 中国城市化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和方略28
3.1 实现集约化经济社会28
3.1.1 集约化:现代化进程的要求28
3.1.2 实现集约化社会的目标和方略29
3.2 实现流动化社会32
3.2.1 人口移动自由化:面向流动化社会的制度改革32
3.2.2 城市圈交通体系:城市圈经济的基础33
3.3 实现市民社会34
3.3.1 教育、培训:市民社会的门槛35
3.3.2 社会保障:市民社会的保障35
3.3.3 社会交流:市民社会的营养剂36
3.4 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36
3.4.1 水资源有偿利用:解开制约城市化的枷锁36
3.4.2 土地利用政策:追求高效率的土地利用37
3.4.3 能源结构转换:改善城市环境38
3.4.4 完善垃圾处理体系:消除“垃圾围城”38
第4章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战略39
4.1 发展战略的前提和特征39
4.1.1 长远空间发展战略39
4.1.2 全球化和全国动态的视野39
4.1.3 人口移动40
4.1.4 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的形成40
4.2 江苏省城市化战略总体思路40
4.3.3 高密度城市社会的形成与市内公共交通42
4.3.2 高度的土地利用42
4.3 课题和对策42
4.3.1 人口移动和社会保障42
4.3.4 打破行政区经济43
4.3.5 健全地方财政43
Overview45
4.3.6 重点项目46
附录1 国土规划的事例:日本全国综合开发计划79
附录2 广域行政79
附录79
附录3 大城市市区规划的调控方式80
附录4 土地利用的事例:德国的土地利用规制81
附录5 日本的税制与固定资产税82
附录6 选择与城市规模相适应的公共交通体系83
附录7 商务区、商业区、住宅区的交通83
附录8 交通需求控制83
附录9 公共交通指向型开发84
附录10 建设铁路货物卡车集配中心,扩大铁路货物运输84
附录12 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和能源85
附录11 建设废弃物处理制度和废弃物回收利用制度85
分论87
分论1:实现集约化经济社会87
第1章 行政区划改革:城市化进程的要求87
1.1 政策建议87
1.2 导言 问题的提出88
1.3 行政区和经济区 城市化的两个背景90
1.3.1 行政区经济90
1.3.2 经济区91
1.3.3 经济中心92
1.3.4 城市圈城与经济一体化93
1.3.5 经济一体化和行政区划94
1.4 城市化与市制改革95
1.4.1 与市制关联的四个问题95
1.4.2 地区问题95
1.4.3 市管县问题97
1.4.4 县改市问题98
1.5 问题讨论:市县分等99
1.4.5 开发区问题99
1.6 乡镇地区城市化100
1.6.1 小城镇求解农村问题100
1.6.2 小城镇发展面临的问题101
1.6.3 乡镇撤并:江苏经验101
1.6.4 城市化拓展农村发展空间102
1.7 对江苏省的建议104
第2章 土地利用政策:追求高效率的土地利用105
2.1 土地利用政策建议105
2.2 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105
2.2.1 广域空间上的过度分散105
2.2.2 城市的无序扩张106
2.2.3 土地使用权价格的高涨会降低居住生活水平106
2.3 土地利用政策的基本方向106
2.3.1 基本思路106
2.3.2 防止广域空间上过度分散107
2.3.3 防止城市内部无计划扩张108
2.3.4 防止高地价引起居住水平下降110
2.3.5 国家和地方的分工110
2.4 江苏省的土地利用政策111
2.4.1 防止广域空间上的过度分散,实现土地的高度利用111
2.4.2 防止城市的无序扩张、促进土地高度利用118
2.4.3 江苏省应实施的土地利用政策121
第3章 开发区重构:创造产业集聚140
3.1 以开发为核心创建产业集聚的政策建议140
3.1.1 重新定位开发区140
3.4.2 对开发面积进行总量控制140
3.4.3 诱导产业依次开发区集中141
3.4.4 明确产业集聚目标141
3.4.5 适时调整引资政策141
3.4.6 采取积极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141
3.2.2 产业集聚与区位竞争力142
3.2.3 区域产业振兴的新视角:产业集聚142
3.2.1 全球化经济中的区位竞争力142
3.2 开发区重构思路142
3.2.4 开发区与产业集聚143
3.3 开发区重建理论依据:产业集聚及其功能144
3.3.1 产业集聚及其特征144
3.3.2 产业集聚的构成要素145
3.3.3 产业集聚的效应145
3.3.4 产业集聚的形成基础148
3.4.1 发展特点150
3.4 江苏开发区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150
3.4.2 开发区建设存在的问题154
3.5 江苏以开发区为核心建构产业集聚的基本方向159
3.5.1 集聚的产业方向159
3.5.2 集聚的空间方向160
3.6 对江苏省的政策建议164
3.6.1 对政府的建议:为创建产业集聚采取的政策与措施164
3.6.2 对企业的建议167
3.6.3 对大学的建议168
4.1 产业结构升级的涵义169
第4章 国际标准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利器169
4.2 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的要素170
4.2.1 制度构筑170
4.2.2 完善市场规范170
4.2.3 零部件产业171
4.3 中国加入WTO和国际标准化的重要性171
4.3.1 WTO加盟的利弊谈171
4.3.2 双边谈判的结果对个别行业的影响172
4.4.2 获取技术可信性的重要性173
4.4.1 什么是标准化和认证173
4.4 WTO/TBT协议和标准化与认证制度173
4.4.3 中国的标准化和认证建设175
4.5 零部件产业的未来176
4.5.1 江苏省零部件产业的未来176
4.5.2 零部件产业走向世界177
4.5.3 企业的挑战177
4.5.4 政府管理部门和行业的挑战180
5.1 政策建议183
5.2 导言 地方财政收入的多元化格局183
第5章 地方财政改革:城市建设的保障183
5.3 地方财政与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184
5.3.1 增长的压力184
5.3.2 财政收支面临的问题186
5.3.3 地方财政职能的重新界定188
5.4.2 “本末倒置”的政府教育支出189
5.4.3 地方财政自给能力189
5.4.1 城市公共物品189
5.4 城市化与公共物品生产189
5.5 地方税改革190
5.5.1 现行地方税存在的问题190
5.5.2 求解地方税:赋予地方税收立法权192
5.5.3 求解地方税:确立地方税主体税种193
5.6 城市基础设施与财政194
5.7 问题讨论:郊区城市化与财税体制195
5.8 结束语:财政领域的制度创新197
1.1 政策建议199
分论2 实现流动化社会199
第1章 人口移动:城市化的前提199
1.2 中国城乡人口移动特征200
1.3 江苏省的城乡人口移动201
1.3.1 县市范围内的人口移动和摆动人口比例较高201
1.3.2 流入人口主要来自省外202
1.3.3 大部分流出人口迁移距离有限202
1.4 人口迁移面临的问题202
1.5 解决问题的对策203
1.5.1 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203
1.5.2 加快土地流转机制的建立与完善204
1.5.3 加强农村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204
1.5.4 为农村人口迁移提供较好的劳动及生活环境204
1.6 对江苏省的政策建议205
2.2.1 汽车社会的到来206
2.1.2 广域交通基础建设方向206
2.2 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206
2.1 政策建议206
第2章 建设城市圈交通体系:促进城市圈经济发展206
2.1.1 城市圈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向206
2.2.2 流动化社会的胎动207
2.3 交通建设的基本方向207
2.3.1 基本目标207
2.3.2 城市圈内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207
2.3.3 广域间交通设施的建设210
2.3.4 国家和地方的分工211
2.4 对江苏省的建议211
2.4.1 江苏省的广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11
2.4.2 江苏省的城市·城市圈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14
2.4.3 江苏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方案217
1.1.1 社会保障财源的应有形式218
1.1.4 现有社会保障体系的改善218
1.1.2 国民负担比率的基准218
1.1.3 充实社会保障以适应高龄化社会218
1.1 政策建议218
第1章 社会保障:市民社会的保障218
分论3 实现市民社会218
1.2 基本理念与方向219
1.2.1 社会保障--市民社会形成的基础:全民保险制度的建立219
1.2.2 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促进劳动力的流动化219
1.2.3 构筑适应高龄化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219
1.2.4 统一全国社会保险基金219
1.3.1 社会保障财源的应有形式220
1.3 基本思路220
1.3.2 国民负担比率的基准221
1.3.3 充实社会保障以适应高龄化社会222
1.3.4 改善现存社会保险体系222
1.4 江苏省内非省会城市的社会保险现状225
1.4.1 原有系统225
1.4.2 高龄化的现状227
1.4.3 社会保障的课题228
1.5 对江苏省建议230
2.1.2 住宅开发及供应政策231
2.1.1 宏观调控政策231
2.1 政策建议231
第2章 住宅改革:确保城市化的生活空间231
2.1.3 住宅产权和交易政策232
2.1.4 住宅金融政策232
2.1.5 住宅服务和管理政策232
2.2.2 提租补贴阶段:1986-1990年233
2.2.3 以售代租阶段:1991-1993年233
2.2.4 全面推进阶段:1994-1998年6月233
2.2.1 试点售房阶段:1979-1985年233
2.2 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历程233
2.2.5 住房分配货币化阶段:1998年7月至今234
2.3 中国住宅政策改革取得的成效234
2.5 江苏省及苏南地区城镇住宅建设的情况和政策234
2.4 中国住宅政策存在的问题235
2.5.1 江苏省城镇房改历程235
2.5.2 苏南地区城镇住宅建设基本情况236
2.6 对江苏省建议237
1.2 问题的提出239
1.1 政策思考239
分论4 追求可持续发展社会239
第1章 水资源管理变革:解开制约城市化的枷锁239
1.3 中国水问题现状240
1.3.1 水需求240
1.3.2 水供给241
1.4 水“资源化”法律及制度243
1.4.1 现状及问题243
1.4.2 水资源的可能性及必要性245
1.5 水资源管理245
1.5.1 水资源管理体制的现状及问题245
1.5.2 水资源管理的模式245
1.6 中小城市的水资源管理问题 江苏省镇江市为例247
1.6.1 问题及视点247
1.6.2 水资源价值的评价248
1.6.3 镇江市水价估算248
1.6.4 中小城市水资源管理249
1.7 水资源管理若干思考251
第2章 完善垃圾处理体系:消除垃圾“围城”254
2.1 政策建议254
2.2 中国城市一般废弃物处理政策的基本方向255
2.3 城市一般废弃物处理措施1:抑制垃圾产生、促进垃圾减量化256
2.3.1 一般废弃物处理的有偿化256
2.3.2 引入扩大生产者责任制度259
2.3.3 促进绿色消费260
2.3.4 提高居民、企业的环境意识,进行环保教育260
2.3.5 采取直接手段(中央政府)261
2.4 城市一般废弃物处理措施2:促进再利用、再生利用261
2.4.1 建立资源垃圾的回收·流通渠道261
2.4.2 促进再生利用263
2.4.3 垃圾燃烧热能的利用266
2.4.4 防止非法丢弃的对策266
2.5 城市一般废弃物处理措施3:推动垃圾处理的合理化266
2.5.1 改善焚烧场环境的对策266
2.5.2 建设最终填埋处理场268
2.6 一般废弃物相关现状与课题269
2.6.1 江苏省中等城市一般废弃物排放的现状269
2.6.2 今后江苏省中等城市一般废弃物排放的课题271
2.6.3 江苏省中等城市一般废弃物处理的现状272
2.6.4 今后江苏省中等城市一般废弃物处理的课题273
2.7 对于江苏省的建议273
2.7.1 家庭垃圾的有偿收集273
2.7.3 区域再生利用的维持与推进274
2.7.2 扩大分类收集274
2.7.4 关于最终处理场的选址与监督275
城市化专家述评279
城市化--中国的问题整理与对策建议[今野修平]279
着眼于地区创新的持续性地区开发展望[城所哲夫]291
城市的发展管理之路[矢作弘]298
日本的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超大城市进程中中小城市面临的课题[阿部和彦]304
中国的城镇化--一个远没有完成的理论课题和实践任务[杜平]318
后记[杨朝光]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