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曲折发展的岁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丛进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500614X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662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685页
- 主题词:中国-现代史-1956~1966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曲折发展的岁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序言1
前言1
第一篇 探寻新道路1
第一章 探索任务的提出和初步的成果3
一 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3
二 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12
三 八大的局限性27
四 八大路线的丰富和发展32
第二章阶级斗争扩大化失误的开始47
一 中国共产党的整风47
二 反右派的严重扩大化56
三 农村两条道路大辩论和全民整风68
四 理论上的重大失误74
第三章1958年“大跃进”100
一 八届三中全会上对反冒进的批评100
二15生赶超英国的口号103
三 “‘大跃进’口号是个伟大的发明”107
四 毛泽东:要有正确的个人崇拜114
五 成都会议的两本帐117
六 发动“大跃进”的党代表大会121
七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138
八 一种新构思的社会组织——人民公社140
九 所谓破除资产阶级法权148
十 北戴河会议的决策151
十一 人民公社化和大炼钢铁运动156
一 划清两个界限163
第四章 八个月纠“左”163
二 破除迷信不要把科学破除了166
三 不能陷入超阶段的革命空想168
四 反对两个平均主义172
五 必须有好的工作方法175
六 指标定高了反而会泄气178
七 毛泽东的矛盾183
一 会前党内外的思想状况187
第五章 庐山会议的逆转187
二 毛泽东谈“大跃进”的经验教训191
三 “神仙会”195
四 彭德怀上书200
五 张闻天发言205
六 政治反击和历史清算212
七“反党集团”218
八 何以发生如此错案?221
九 全党“反右倾”运动226
十 “包产到户”的挫折231
十一 反“右倾”后的继续“跃进”235
第六章1960年“大跃进”240
一 “开门红,满堂红,红到底”240
二 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事业243
三 坚守“社会主义阵地”248
四艰难的维持252
五 毛泽东总结十年工作255
六“调整、巩固、充实、提高”259
七紧急指示信260
八 同一切愿意改正错误的同志同命运264
九 全力保钢266
十 三年“大跃进”的代价268
第七章 军队的磨难273
一 1958年的反教条主义斗争275
二 1959年的反彭黄斗争299
三 1960年的反谭政斗争307
第八章 中苏关系的破裂322
一分歧起自苏共二十大323
二 中共对苏共领导人的批评与支持331
三 在1957年莫斯科会议上339
四 苏共领导人要求批判南斯拉夫345
五 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之争348
六 国庆10周年时不愉快的会谈350
七 共运战略与理论上的分歧355
八 布加勒斯特会议上的冲突360
九 苏联撤退专家撕毁合同364
十 81国党代表会议367
第二篇 克服困难的斗争373
第九章 工作方针的转变375
一 搞一个实事求是年375
二 人民公社60条378
三 精减城市人口的决策383
四 基本核算单位的改变385
五 一批工作条例的制定388
六 甄别平反轮训干部394
七“已经丧失一年时机,再不能犹豫了”398
第十章 坚决调整后退403
一 七千人的盛会403
二 “现在类似非常时期”417
三 陈云受任于危难之际420
四 大幅度调整的决策424
五 经济形势开始好转431
第十一章 政治关系的调整434
一 与民主人士、人民代表坦诚沟通436
二 知识分子“脱帽加冕”440
三 统战工作的调整445
四 侨务政策的调整449
五 民族工作的改进451
第十二章 经济的恢复与发展457
一再用3年调整457
二 国防科研和工业的发展460
三 “三五”计划的制定与三线建设465
四 调整胜利完成与“四化”目标472
第三篇 “反修防修”的迷误479
第十三章 八届十中全会前党内思想状况481
一 刘少奇在纠正错误中对路线的维护481
二 经济形势估计上的差异485
三 “包产到户”的重新兴起和争论489
四 甄别平反的界限与彭德怀的申诉499
五 国际环境与王稼祥的建议505
六 毛泽东对国内“修正主义”的最初看法508
第十四章 八届十中全会上“左”倾理论的升级511
一 北戴河会议的议题与毛泽东的变化511
二 批判“三风”514
三 “要准备资本主义复辟,五代到十代”519
四 公报的断言与过渡时期理论的迷误523
第十五章 四清和五反运动531
一 目的是“挖修根”531
二两个“10条”534
三 “三分之一”的估计与“追根子”539
四 集中力量“打歼灭战”544
五 夺权的样板549
第十六章 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553
一 “反修也要包括意识形态方面”553
二 文化战线的形势估计556
三京剧现代戏会演560
四“哨兵”江青562
五 一批文艺作品和代表人物的厄运565
六“理论权威”康生与学术界的风波567
第十七章 国际“反修”与国内“防修”的加剧582
一 毛泽东对“三和一少”、“三自一包”的批判582
二 中苏两党矛盾的重新激化588
三 尖锐激烈的两党会谈593
四 九评苏共中央公开信598
五一次改善关系未成功的努力603
六“官僚主义者阶级”和“走资派”的提出605
七 中苏两党关系的中断613
第十八章 “文化大革命”的序幕616
一 姚文元评《海瑞罢官》文章的发表616
二 彭真主持制定《二月提纲》621
三 江青请“尊神”625
四 《北京日报》被迫批判“三家村”和被批判632
五 林彪对罗瑞卿的诬陷637
结束语644
后记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