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革命史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革命史教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78/30340343.jpg)
- 丁荫煃主编;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20434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344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3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革命史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衰1
一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1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1
(二)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8
二 近代中国人民反对侵略和寻求国家出路的斗争20
(一)鸦片战争时期的反侵略斗争和地主阶级开明派的救国主张20
(二)太平天国农民运动24
(三)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运动29
三 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34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和革命的准备35
(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诞生与夭折40
(三)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47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和曲折发展54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54
(一)中国人民的新觉醒54
(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64
二 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69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69
(二)国民革命的兴起74
(三)国民革命的失败81
三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88
(一)国民党政权的反动统治88
(二)红军和农村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93
(三)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98
(四)土地革命战争的曲折发展和历史的转折100
第三章 全民族抗战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07
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全民族抗战的兴起107
(一)九一八事变与中国人民反日爱国浪潮107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12
(三)全民族抗日局面的形成117
二 中华民族持久抗战的胜利122
(一)国共两党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123
(二)抗日阵营的分化和全民族抗战的坚持126
(三)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34
三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与国民党政权的覆灭138
(一)战后国内外形势和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38
(二)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发展和国民党政府的覆灭147
(三)解放战争迅速胜利和国民党统治迅速崩溃的主要原因156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158
(一)新中国的筹建和新政协的召开158
(二)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163
第四章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172
一 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172
(一)建国初期的形势和主要任务172
(二)国内各项改革和争取周边国际和平环境的斗争180
(三)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动186
二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奠定191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91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性胜利197
(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建立和外交战线的成就205
第五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和严重挫折213
一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光辉起点213
(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中国社会213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纲领的制定216
(三)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新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方针的提出222
二 探索进程中的挫折和国民经济的调整225
(一)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左”倾错误的发生226
(二)纠“左”的努力及其中断232
(三)国民经济的调整236
三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242
(一)政治思想方面“左”倾错误的发展和“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242
(二)“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和“打倒一切、全面内战”248
(三)林彪、江青集团的覆灭和“文化大革命”结束255
第六章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266
一 历史性的转变和改革、开放的兴起266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266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历史转折273
(三)拨乱反正的基本完成280
(四)改革、开放的起步286
二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293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293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297
(三)贯彻“两手抓”的战略方针306
三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312
(一)制定和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13
(二)“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对外关系的新发展320
(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阶段325
思考题337
后记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