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理科教育展望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理科教育展望](https://www.shukui.net/cover/1/34230640.jpg)
- 孙可平,邓小丽编著(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72867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74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4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理科教育展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编 变化世界中的理科教育3
第1章 理科教育的历史与文化背景3
1 学校理科教育的起源与演化3
1.1 理科教育的产生与学科特性的确定4
1.2 理科教育的产生与学科教学模式7
1.3 理科教育的演化与社会变化10
2 学校理科教育与传统的西方文化12
2.1 理科教育与文化背景13
2.2 理科教育与西方的文化传统16
2.3 理科教育与科学性质的演变21
3 学校理科教育理念的转变26
3.1 理科教育与科学理念的变化27
3.2 理科教育与科学认知理念的变化30
3.3 理科教育与学科教育理念的变化33
第2章 理科教育的改革与重构40
1 理科教育领域中的潜在议题40
1.1 理科教育中的四种哲学理念41
1.2 理科课程中的重要议题45
1.3 理科教学中的重要议题51
2 理科教育的话语与意义56
2.1 理科教育话语的概述56
2.2 日常语言与科学语言59
2.3 理科教育的话语与语言的使用64
3 理科教育的文化方面69
3.1 理科教育与跨文化研究70
3.2 理科课程的构建与文化议题74
3.3 理科教学与跨越文化界限78
第3章 理科教育与社会发展83
1 理科教育与国家的发展84
1.1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84
1.2 理科教育与经济发展87
1.3 实现理科教育为发展的目标90
2 理科教育与全球化93
2.1 理科教育在全球的扩展趋势95
2.2 全球化背景中的“理科教育为发展”模式97
2.3 全球化背景中的理科教育政策100
3 对“理科教育为发展”模式的反思104
3.1 对理科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再思考105
3.2 影响发展中国家理科教育成功的社会因素108
3.3 实现“理科教育为发展”的策略112
第4章 理科教育教学范式的转变120
1 理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120
1.1 建构主义的起源及发展121
1.2 建构主义对理科教育的意义126
1.3 理科教育中常用的建构主义观念128
2 建构主义与理科教育改革132
2.1 建构主义对于理科教育改革的意义133
2.2 建构主义与理科教育的变化137
2.3 建构主义与概念变化140
3 建构主义与理科教育实践的改革144
3.1 建构主义与理科课程的变化145
3.2 建构主义与学习方式的变化150
3.3 建构主义与理科教学背景的变化154
3.4 建构主义与理科教师的变化157
4 理科教学的新范式159
4.1 建构主义的教学过程160
4.2 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168
4.3 问题解决学习(Problem-Solving)与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177
4.4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and Collaboration Learning)181
4.5 情境学习(Situated Learning)187
第2编 从理论走向实践的理科教育195
第5章 当代理科教育的改革理念:寻求科学素养195
1 理科课程的三次改革浪潮196
1.1 作为自然科学的学科知识——现代性给理科教育带来的第一次危机196
1.2 作为与其他知识紧密相关的知识——理科教育的第二次危机:从新的一代中产生出来的问题200
1.3 作为不完美的知识的科学——现代理科教育面临的第三次危机:变化是唯一的常数209
2 当代理科课程改革的趋势222
2.1 理科课程的多元理解224
2.2 理科课程的改革趋势226
第6章 远大的理念向实践的转化:2061工程259
1 “2061工程”简介260
1.1 简介260
1.2 “2061工程”里程碑261
1.3 “2061工程”成果263
2 “2061工程”工作内容和进程分析266
2.1 内容分析266
2.2 进程分析269
3 “2061工程”给我国理科课程改革的启迪271
3.1 理科课程改革理念的建立272
3.2 注重理念的解读273
3.3 理科教师对理科课程知多少280
3.4 注重标准的解读286
3.5 教科书的评价和编写302
3.6 高等院校与中小学理科课程改革314
3.7 理科课程改革工作的长久性、动态性和多样性319
第7章 课程理念的伟大突破:STS教育325
1 理科课程变化的新范式:STS课程的兴起326
1.1 课程范式的转变327
1.2 现代社会331
1.3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课程336
1.4 STS课程的兴起和发展354
2 STS课程的功能、内容和结构362
2.1 STS课程的特征和功能363
2.2 STS课程内容373
2.3 STS课程结构382
3 对STS教育的反思387
3.1 重新思考理科课程变化388
3.2 STS课程与理科课程比较392
3.3 教师是实施STS课程的关键395
第3编 理科教育的展望403
第8章 我国理科教育改革的反思与前瞻403
1 理科教育面临的挑战403
1.1 考试文化的“黑洞效应”403
1.2 理科教育改革中的困惑407
1.3 关于重塑科学文化议题的困扰410
2 国际理科教育发展对我们的启示413
2.1 关于理科教育政策和策略414
2.2 关于理科课程的改革417
2.3 关于理科教育的改革421
3 展望我国理科教育的未来425
3.1 人类的发展与理科教育的未来425
3.2 我国理科教育体系的适应与发展429
3.3 我国未来的理科教育:探索与创新433
附录1 拯救蓝天,请爱护臭氧层437
附录2 原子和原子结构452
附录3 谁是凶手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