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质量工程师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质量工程师手册
  • 张公绪,孙静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 ISBN:780147707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630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65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质量工程师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质量管理论1

1.1 重要术语1

序言1

1.2 质量管理简史4

1.2.1 质量检验阶段4

1.2.2 统计质量控制(SQC)阶段5

1.2.3 全面质量管理(TQM)阶段5

1.2.4 21世纪的质量管理6

1.2.5 我国质量管理发展的回顾7

1.3.1 质量检验理论8

1.3.2 质量控制理论8

1.3 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8

1.3.3 质量监督理论9

1.3.4 质量保证理论10

1.3.5 质量经济学11

1.4 方针目标管理11

1.4.1 方针目标管理的理论与方法11

1.4.2 方针目标的制定12

1.4.3 方针目标的展开14

1.4.4 方针目标的实施14

1.4.5 方针目标管理的考核与评价15

1.4.6 方针目标管理的诊断15

1.5 标准化15

1.5.1 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技术壁垒协定(WTO/TBT)16

1.5.2 《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简介18

1.5.3 标准和标准化19

1.5.4 标准的分类20

1.5.5 标准体系23

1.5.6 标准的制定与实施27

1.5.7 采用国际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33

1.6 资源管理34

1.6.1 资源提供34

1.6.2 人力资源34

1.6.3 基础设施38

1.6.4 工作环境41

1.6.5 信息42

1.6.6 供方及合作关系46

1.6.7 自然资源46

1.6.8 财务资源47

1.7.1 产品质量法规的概况48

1.7 产品质量法规48

1.7.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49

1.7.3 产品质量法和其它法律的关系60

1.7.4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61

1.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计量法》61

1.7.6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62

1.7.7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63

1.8 质量经济分析64

1.8.1 质、本、利分析65

1.8.2 质量成本66

1.8.3 质量成本管理74

1.8.4 质量成本现状发展74

1.9.1 概述75

1.9 合格评定75

1.9.2 质量认证制度78

1.9.3 产品质量认证82

1.9.4 质量体系认证86

1.9.5 实验室认可87

1.9.6 我国质量认证的简况89

1.10 质量文化91

1.10.1 质量文化的含义和构成要素91

1.10.2 质量文化的层次结构和相互关系92

1.10.3 质量文化的特征92

1.10.4 确立现代质量观念是企业质量文化的基础93

1.10.5 质量文化形成的影响因素94

1.10.6 质量文化的类型94

1.10.7 质量文化的功能95

1.11 本章参考文献96

1.10.8 组织质量文化的培育96

本章思考题97

思考题题解97

第二章 ISO 9000族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98

2.1 ISO 9000族标准的发展及其特点98

2.1.1 ISO 9000族标准的发展98

2.1.2 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主要特点及意义99

2.1.3 一对相互协调的标准101

2.2 2000版 GB/T 19000族标准的基础和术语102

2.2.1 质量管理八原则102

2.2.2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104

2.3 2000版 ISO 9000族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07

2.4.2 质量管理体系的有关概念111

2.4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111

2.4.1 质量管理体系的发展111

2.4.3 体系的主要特征113

2.4.4 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几点认识114

2.4.5 质量管理体系方法115

2.5 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118

2.5.1 概述118

2.5.2 审核的策划和准备120

2.5.3 实施审核124

2.5.4 纠正措施的验证和证后监督129

2.6 本章参考文献131

本章思考题131

思考题题解131

3.2 质量检验机构及其职责132

3.2.1 质量检验机构132

第三章 质量检验132

3.1 什么是质量检验132

3.2.2 质量检验部门的职责133

3.3 生产操作的质量检验136

3.4 采购器材(和外购件)及其保管的质量检验137

3.4.1 外购器材的质量检验137

3.4.2 外购器材的保管的质量检验138

3.5 工序质量检验141

3.6 产品质量检验143

3.7 包装的质量检验143

3.8 产品检验的标志及合格证明144

3.9 批生产的质量检验145

3.10 不合格品管理147

3.11 产品交付及验收的质量检验149

3.12 检验人员的质量检验150

3.13 检验印章管理152

3.14 质量检验计划152

3.15 本章参考文献154

本章思考题154

思考题题解154

第四章 概率统计基础知识155

4.1 概率基本概念155

4.2 随机变量与分布159

4.3 数学期望162

4.4 质量工程的常见分布164

4.5 统计分析172

4.6 假设检验176

4.7 本章参考文献177

本章思考题178

思考题题解178

第五章 正交试验设计与田口方法179

5.1 概述179

5.2 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方法180

5.2.1 正交表180

5.2.2 正交表的应用181

5.2.3 几个问题的补充说明184

5.3 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185

5.3.1 交互作用的概念185

5.3.2 应用实例186

5.3.3 几个问题的进一步说明189

5.4 正交表的灵活运用190

5.4.1 正交表的并列190

5.4.2 拟水平设计192

5.4.3 活动水平与组合因子193

5.4.4 其他方法简介195

5.5 田口方法196

5.5.1 基本概念196

5.5.2 三次设计198

5.5.3 参数设计的实验例200

5.6 响应曲面法203

5.7 本章参考文献203

思考题题解204

本章思考题204

第六章 方差分析法205

6.1 概述205

6.2 单因子试验的方差分析205

6.3 多因子试验的方差分析210

6.4 本章参考文献219

本章思考题219

思考题题解219

第七章 回归分析220

7.1 概述220

7.2 一元线性回归221

7.2.1 散点图和回归直线221

7.2.2 确定回归直线的原则222

7.2.3 具体计算格式224

7.2.4 回归问题的方差分析225

7.2.5 相关系数228

7.2.6 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和控制229

7.3 一元正交多项式回归230

7.4 本章参考文献236

本章思考题236

思考题题解236

第八章 抽样检验237

8.1 概述237

8.1.1 基本概念237

8.1.2 随机抽样237

8.1.3 抽样检验239

8.1.4 特性曲线(OC)曲线242

8.2.1 不合格品率的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检方案246

8.2 计数型抽样方案246

8.2.2 不合格品率的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方案GB/T13262-91248

8.2.3 IEC一次抽样方案251

8.2.4 LTPD方案251

8.2.5 计数挑选型抽样检验252

8.2.6 百分比抽样方案的不科学性254

8.2.7 逐批检验计数抽样方案(适用于连续批的检验)MIL-STD-105E255

8.2.8 MIL-STD-105E用于单批抽样272

8.2.9 IEC的计数型序贯抽样主案275

8.3 计量标准型抽样方案277

8.3.1 计量标准型抽样方案的基础知识277

8.3.2 不合格品率的计量型抽样方案(连续批)MIL-STD-414(修订本)278

8.3.3 MIL-STD-414用于单批抽样287

8.5 本章参考文献298

8.4 本章小结298

思考题题解299

本章思考题299

第九章 统计过程控制与诊断300

9.1 SPC与SPD工程概论300

9.1.1 什么是SPC与SPD工程?300

9.1.2 为什么要学习SPC与SPD工程?301

9.1.3 SPC与SPD工程的进行步骤304

9.1.4 本节参考文献305

本节思考题305

思考题题解306

9.2 控制图原理306

9.2.1 什么是控制图306

9.2.3 产品质量的统计观点307

9.2.2 控制图的重要性307

9.2.4 控制图的原理的讨论309

9.2.5 控制图是如何贯彻预防原则的314

9.2.6 统计控制状态315

9.2.7 两种错误316

9.2.8 3σ方式317

9.2.9 常用休图317

9.2.10 本节参考文献318

本节思考题319

思考题题解319

9.3 控制图的判断准则319

9.3.1 分析用控制图与控制用控制图319

9.3.3 判稳准则322

9.3.2 休图的设计思想322

9.3.4 判异准则323

9.3.5 局部问题对策与系统改进328

9.3.6 本节参考文献329

本节思考题329

思考题题解329

9.4 ?-R、?- s、X-Rs控制图与p控制图331

9.4.1 休哈特控制图的种类及其用途331

9.4.2 应用控制图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333

9.4.3 ?-R控制图334

9.4.4 ?-s控制图X343

9.4.5 ?-Rs控制图344

9.4.6 控制界限与公差界限之间的关系346

9.4.7 p控制图347

9.4.8 计量控制图与计数控制图的比较350

9.4.9 本节参考文献351

本节思考题351

思考题题解351

9.5 通用控制图与小批量控制图352

9.5.1 计数型控制图的缺点352

9.5.2 通用控制图的标准变换353

9.5.3 3σ方式的标准变换353

9.5.4 在通用图上p图与np图恒等、u图与c图恒等354

9.5.5 通用图的直接打点法354

9.5.6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控制358

9.5.7 本节参考文献364

9.6.1 两种质量的概念是两种质量诊断理论的基础365

9.6 两种质量诊断理论365

思考题题解365

本节思考题365

9.6.2 两种质量的度量367

9.6.3 两种质量诊断理论的思路367

9.6.4 两种控制图的诊断理论368

9.6.5 两种控制图诊断的典型情况374

9.6.6 过程能力与过程能力指数380

9.6.7 两种过程能力指数与两种过程能力指数的诊断384

9.6.8 两种过程能力指数的诊断385

9.6.9 多元统计过程诊断理论387

9.6.10 在六西格玛下的两种质量诊断理论397

9.6.11 本节小结397

思考题题解398

本节思考题398

9.6.12 本节参考文献398

第十章 接近零不合格过程的质量控制399

10.1 接近零不合格过程399

10.2 计数控制图的改进399

10.3 接近零不合格过程的质量控制400

10.4 案例分析403

10.5 本章参考文献405

本章思考题405

思考题题解405

第十一章 质量改进常用方法406

11.1 因果图406

11.2 排列图407

11.3 直方图409

11.4 检查表412

11.5 分层法413

11.6 头脑风暴法414

11.7 树图415

11.8 过程决策程序图(PDPC)417

11.9 网络图418

11.10 矩阵图420

11.11 亲和图422

11.12 流程图423

11.13 本章参考文献424

本章思考题425

思考题题解425

12.1.1 质量机能展开的产生与发展426

12.1.2 质量机能展开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应用426

12.1 质量机能展开的历史与现状426

第十二章 质量机能展开(QFD)426

12.1.3 质量机能展开对当前我国企业的现实意义427

12.2 质量机能展开简介428

12.2.1 什么是质量机能展开428

12.2.2 综合质量展开与狭义的质量机能展开429

12.2.3 质量机能展开的作用429

12.2.4 质量机能展开的应用步骤430

12.3 质量展开432

12.3.1 质量展开概要432

12.3.2 质量展开的步骤与方法433

12.3.3 各种质量展开436

12.4.1 要求质量展开表的制作437

12.4 质量展开表的制作437

12.4.2 制作质量要素展开表442

12.4.3 质量表的绘制445

12.4.4 确定策划质量447

12.4.5 设计质量的确定449

12.5 本章参考文献450

本章思考题450

思考题题解450

第十三章 质量评估方法452

13.1 概述452

13.2 优序法452

13.3 AHP方法457

13.4.2 录属函数的确定464

13.4.1 模糊数学的有关概念464

13.4 模糊综合评价法464

13.4.3 模糊综合评价466

13.4.4 应用实例468

13.5 选控评估法471

13.6 本章参考文献474

本章思考题474

思考题题解475

第十四章 顾客满意导向与顾客满意度476

14.1 顾客满意导向476

14.2 顾客满意度与美国顾客满意度ASCI477

14.3 顾客满意度的度量485

14.3.1 理论研究485

14.3.2 实施486

14.4 本章参考文献489

本章思考题490

思考题题解490

第十五章 可靠性、维修性及产品安全性491

15.1 概述491

15.1.1 可靠性、维修性的基本概念491

15.1.2 产品策划496

15.1.3 产品寿命周期各阶段的可靠性工作499

15.2 可靠性管理及设计500

15.2.1 可靠性大纲及可靠性计划500

15.2.2 可靠性目标501

15.2.3 可靠性设计与可靠性分配501

15.2.4 可靠性预计504

15.2.5 可靠性设计—冗余技术506

15.2.6 可靠性设计—降额设计507

15.2.8 可靠性设计—FMEA508

15.2.7 可靠性设计—热设计509

15.2.9 元器件大纲513

15.2.10 可信性试验514

15.2.11 可靠性设计规范518

15.3 维修性管理及设计518

15.3.1 维修性设计518

15.3.2 测试性520

15.3.3 维修性分配及预计521

15.3.4 维修性验证523

15.4.1 安全性大纲及安全性计划524

15.4 安全性管理及设计524

15.4.2 故障树分析525

15.5 软件可靠性528

15.6 产品质量与可信性信息管理及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532

15.7 本章参考文献533

本章思考题533

思考题题解533

第十六章 计量534

16.1 基本概念534

16.2 计量单位535

16.3 标准和检定542

16.4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546

16.5 信息时代的仪器、标准与计量体系的发展和展望555

16.6 计量测试工作的重要作用557

16.7 测量器具及其特性558

16.8 基本物理常数561

16.9 本章参考文献562

本章思考题563

思考题题解563

第十七章 测量系统分析(MSA)564

17.1 概论564

17.1.1 测量数据的质量564

17.1.2 测量过程564

17.1.3 术语564

17.2.2 术语565

17.2 计量测量系统的分析565

17.2.1 测量系统变差的描述565

17.1.4 测量系统的统计特性565

17.1.5 测量系统分析的时机565

17.2.3 评定方法和程序568

17.3 计数测量系统的分析577

17.3.1 短期研究——小样法577

17.3.2 长期研究——大样法577

17.4 本章参考文献582

本章思考题582

思考题题解582

第十八章 业务流程重组583

18.1 概述583

18.1.1 业务流程重组的起源583

18.2.1 流程的概念584

18.2.2 流程框架模型建立584

18.2 业务流程设计584

18.1.2 业务流程建设的三个层次584

18.2.3 流程描述的方法585

18.3 业务流程重组的实施586

18.3.1 业务流程重组实施施的步骤586

18.3.2 流程重设计的常用技巧588

18.4 业务流程重组的案例588

18.4.1 某公司办公用品采购流程重组588

18.5 本章参考文献589

本章思考题590

思考题题解590

第十九章 网络时代的质量管理591

19.1 网络时代的管理591

19.2 质量管理的发展592

19.3 网络时代质量管理的挑战与机遇594

19.4 本章小结595

19.5 本章参考文献596

本章思考题596

思考题题解596

第二十章 六西格玛工程简介598

20.1 六西格玛的缘起598

20.2 六西格玛工程599

20.3 企业引入六西格玛工程应具备的条件600

20.4 推行六西格玛工程的步骤600

20.5 百万次机会不合格数(DPMO)602

20.6 三西格玛与六西格玛对于过程能力指数的要求604

20.7 结束语605

思考题题解606

20.8 本章参考文献606

本章思考题606

附录I:常用数表607

表I-1 标准正态分布表607

表I-2 t分布表609

表I-3 F分布表610

表I-4 X2分布表614

表I-5 泊松分布表616

表I-6 相关系数检验表619

附录II:常用正交表与正交多项式表620

附录II-1:常用正交表620

附录II-2:正交多项式表627

附录III:与质量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目录6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