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机械设计手册 第31篇 传动总论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机械设计手册 第31篇 传动总论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5/34215331.jpg)
- 朱孝录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2389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10页
- 文件大小:3MB
- 文件页数: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机械设计手册 第31篇 传动总论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主要失效形式3
1.2 特点3
1.1 分类3
1 齿轮传动的分类和特点3
第1章 概述3
第35篇 齿轮传动3
第34篇 摩擦轮及螺旋传动3
第1章 摩擦轮传动3
1 定传动比摩擦轮传动的设计3
2 齿轮传动类型选择的原则3
第41篇 联轴器、离合器与制动器3
第1章 联轴器概述3
1 联轴器的分类3
3 联轴器的选择3
2.1 联轴器类型的选择3
1 滚动轴承的分类3
第1章 滚动轴承的分类、代号与特性3
第39篇 滚动轴承3
第31篇 传动总论3
1.2 设计计算3
第1章 概述3
2 各种轴承的性能比较3
第1章 滑动轴承的类型、选择和材料3
第40篇 滑动轴承3
1.1 带和带传动的形式3
1 传动带的种类及其选择3
第1章 带传动3
第33篇 带传动和链传动3
第38篇 轴3
第36篇 轮系3
1 轴的种类和特点3
2 轴的常用材料3
1.1 常用减速器的型式和应用3
1 一般减速器设计资料3
第1章 减速器3
第37篇 减速器和变速器3
2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3
1 轮系的分类及应用3
第1章 轮系概论3
1 滑动轴承的类型3
第32篇 机构3
2 摩擦轮的材料、润滑剂3
2 机械传动的分类3
1 传动的功能与分类3
1 运动副3
第1章 机构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3
2.2 联轴器的工作情况系数4
3 常用符号表4
3 常用行星齿轮传动的传动型式与特点4
2 机构运动简图4
3 常用联轴器的性能比较4
2.1.1 普通轴承的基本代号4
2.1 基本代号4
2 滚动轴承代号4
3 摩擦轮传动、带传动和链传动的特点和性能5
3 常用滑动轴承轴瓦材料及其性能5
4 齿轮传动的特点和性能6
1.2 带传动设计的一般内容6
1.2.1 齿轮、轴及轴承组合6
1.2 减速器的基本构造6
4 行星齿轮传动的传动比6
4 滑动轴承型式的选择6
1.1 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6
1 轴上零件的固定6
第2章 轴的结构设计6
3 加压装置6
1.2 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7
1.2.2 箱体7
1.3 减速器传动比的分配7
5 行星齿轮传动的效率7
1.3 带传动的效率7
2 V带传动7
2.1 尺寸规格7
1 螺旋传动的种类7
第2章 螺旋传动7
1.2.3 附件7
5 滑动轴承的基本形式7
2 滑动螺旋传动7
2.1 滑动螺旋副的螺纹7
2.2 螺旋副的设计7
4.2 联轴器轴孔的键槽型式及其代号8
4.1 联轴器轴孔型式及其代号8
5 机械无级变速器的特点和性能8
4 联轴器轴孔和键槽型式及尺寸8
2.3.1 内部结构代号9
2.3 后置代号9
6 机械传动装置类型的选用9
2.1.2 滚针轴承的基本代号9
2.2 前置代号9
6 滑动轴承设计资料9
2 采用合理结构措施提高轴的疲劳强度9
3 轴的加工和装配工艺性9
第2章 渐开线齿轮行星传动10
7.2 供油方法10
7.1 润滑剂粘度10
1.4 典型减速器结构示例10
2.3.2 密封与防尘代号10
1.1.1 齿数及行星轮数应满足的条件10
1.1 齿数及行星轮数的确定10
1 主要参数的确定10
2.3.3 保持架代号10
4 轴的典型结构举例10
7 动力机、传动装置与工作机的匹配10
第2章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10
1 渐开线圆柱齿轮基本齿廓和模数系列10
7 普通滑动轴承的润滑10
8 线速度与压力11
8.1 径向轴承11
2.2 V带传动的设计11
2.2.1 主要失效形式11
2.2.2 设计计算11
8.2 止推轴承11
3 机构自由度11
4.3 联轴器轴孔与轴伸的配合11
3.1 平面机构自由度11
2.3 材料的选择与许用应力11
2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齿形修缘11
4.4 联轴器轴孔和键槽的型式及尺寸的标记11
2.3.4 材料代号11
2 按弯转合成力矩近似计算12
2 稳态性能计算12
2.1 承载能力12
第2章 压力供油径向圆轴承和部分瓦轴承12
5 联轴器轮毂与轴的固定12
3 圆柱齿轮传动几何尺寸计算12
3.1 圆柱齿轮传动几何尺寸计算公式12
2.3.5 公差等级代号12
2.3.6 游隙代号12
1 供油槽与供油装置12
6 联轴器的安装与调整12
1 按转矩估算12
第3章 轴的强度12
2.3.7 配置代号12
2.4 精度12
3 安全系数校核计算13
3.1 轴的疲劳强度安全系数校核13
3.2 结构形式13
3.1 工作原理13
3 滚动螺旋传动13
2.3.8 其他代号13
3.2.2 多闭环空间机构14
第2章 固定式刚性联轴器14
1 套筒联轴器14
1.1.2 配齿方法14
3.4 轴承新旧代号对照14
3.2.1 单闭环空间机构14
3.2 空间机构自由度14
2.2 流量15
2.2.1 轴向油槽的供油量15
1.1 套筒联轴器的强度计算15
1.2 套筒联轴器的主要尺寸关系15
2 凸缘联轴器16
3.5 常用滚动轴承的结构型式与特性17
3.2 轴静强度的安全系数校核17
2.1 凸缘联轴器的强度计算17
3.3 螺旋副的主要几何尺寸17
2.2 凸缘联轴器的主要尺寸关系17
2.2.2 中间周向供油槽的供油量17
2.3 摩擦功耗17
2.4 温升18
3.2 外啮合齿轮变位系数的选择19
4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19
4.1 高副替换成低副19
4.2 杆组及其分类19
3.2 夹壳联轴器的主要尺寸关系19
3.1 夹壳联轴器的强度计算19
3 夹壳联轴器19
4.3 平面机构级别的判定20
3.4 滚动螺旋副的承载能力20
4 紧箍夹壳联轴器20
2.5 偏位角20
4 轴的强度计算实例21
4.2 紧箍夹壳联轴器的主要尺寸关系21
4.1 紧箍夹壳联轴器的计算21
3 稳定性计算21
4.1 宽径比?21
4 参数选择21
4.2 相对间隙ψ22
4.3 润滑油粘度η22
4.4 最小油膜厚度的极限值h2min22
5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22
5.1 I级机构的运动分析22
第3章 可移式刚性联轴器22
1 两轴的相对位移22
2 滑块联轴器22
5 供油槽设计23
3.5 滚动螺旋副的选用与计算23
4.5 润滑油温度23
2.1 滑块联轴器的强度计算23
2.2 滑块联轴器的主要尺寸关系23
5.1 供油槽形式的选择23
5.2 单轴向油槽23
5.3 双轴向油槽23
5.4 周向油槽23
6 表面粗糙度的确定23
7 计算程序23
3.3.2 计算线图24
3.3.1 计算公式24
3.3 重合度ε的计算24
第4章 轴的刚度25
1 轴的扭转变形计算25
2 轴的弯曲变形计算25
3 齿式联轴器25
3.6 材料及热处理25
2.2 能量法26
3 轴的刚度计算实例26
2.1 当量直径法26
3.7 精度26
3.1 齿式联轴器的两轴相对位移26
第3章 曲轴轴承26
1 材料选择26
1.1 衬层材料的性质及其选择26
2.2 润滑计算结果26
1.2 衬层的厚度26
2 流体动力润滑条件26
2.1 曲轴轴承的载荷26
3.1 轴瓦上的油槽与油孔27
3.2 流量计算27
3.3 管(通)道口径27
3 润滑剂供给系统27
3.4 供油压力27
3.8 预紧27
3.5 油的过滤27
4 轴瓦及相关零件的设计、公差与表面粗糙度27
4.1 轴瓦结构27
3.4 圆柱齿轮传动几何尺寸计算及检验有关数表27
2.3 改善动力润滑性能的措施27
3.9 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27
3.2 齿式联轴器的计算27
5.2 高级机构的运动分析27
4.3.2 螺栓的压紧力28
1.1.3 行星传动中的齿轮变位28
3.3 齿式联轴器的主要尺寸关系及制造精度28
3.4 标准齿式联轴器介绍28
4.2 轴瓦挤缩量28
4.3 轴承座螺栓28
4.3.1 螺栓位置28
3.10 滚子螺旋传动简介28
4.4 轴承座的公差与表面粗糙度28
4.6 轴瓦的标准尺寸29
4.5 轴瓦在轴承座上的定位29
4.6.1 薄壁轴瓦的标准尺寸29
1.2 速度特性29
1.1 载荷能力29
1 滚动轴承的工作特性29
4.1 设计计算29
4 静压螺旋传动29
第2章 滚动轴承的选用29
1.1.4 确定齿数和变位系数的计算例题29
4.6.2 薄壁翻边轴瓦的标准尺寸30
6 平面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30
6.1 机械工作过程中所受的力30
6.2 I级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30
2.3 带轮30
4.2 设计中的几个问题30
2.3.3 带轮的结构30
2.3.2 带轮材料30
2.3.1 带轮设计的要求30
参考文献30
1.3 摩擦特性30
2 主要参数31
1 适宜的工作区域31
第4章 脂、油绳和滴油润滑径向轴承31
第5章 纲丝软轴31
1 软轴的结构型式和规格31
1.1 常用软轴的结构型式31
1.2 钢丝软轴的结构与规格31
1.6 振动噪声特性31
1.5 运转精度31
1.4 调心性31
1.5.1 箱体结构尺寸31
1.5 齿轮、蜗杆减速器箱体结构尺寸和图例31
2 行星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32
1.7 工作性能比较32
3 轴承性能计算32
1.1.5 多级行星齿轮传动的传动比分配32
2 滚动轴承的类型选择32
3.1 承载能力32
3.2 润滑油流量32
3.4 工作温度33
4 油槽形式33
1.6 防逆转装置33
1.5 软管接头及联接33
1.4 软轴接头及联接33
1.3 软管的结构与规格33
3.3 摩擦功耗33
3 滚动轴承的精度选择33
1 匀速转动机构34
5 计算程序34
2.1 软轴的选择34
2 软轴的选择和使用34
1.1 定传动比转动机构34
1.1.1 摩擦传动机构34
第2章 机构选型34
4 滚动轴承的游隙选择34
2.5 设计实例35
1.1.2 齿轮轮系传动机构35
2.4 V带传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35
2.3.4 带轮的技术要求35
3 行星传动齿轮强度计算要点35
3.1 小齿轮转矩T1及圆周力F135
2.2 软轴使用时注意事项35
2.2 最小半径间隙?36
1.2 曲轴的结构36
2.1 油楔数z36
1 曲轴的结构设计36
第6章 低速曲轴36
1.1 曲轴的设计要求36
1 几何参数36
第5章 多楔径向轴承36
2 参数选择36
3.2 应力循环次数36
3 椭圆轴承37
3 联组窄V带(有效宽度制)传动及其设计特点37
1.1.3 平行四杆机构37
3.4 齿向载荷分布系数Kβ37
3.3 动载系数Kv和速度系数Zv37
2.3 楔形度ψ/?37
3.1 尺寸规格37
3.2 设计计算38
4.1 行星齿轮传动的均载38
4.1.1 规格38
4.1 胶帆布平带38
4 平带传动38
3.3 带轮38
2.1 曲轴的受力分析38
2 曲轴的受力分析与计算38
1.1.4 联轴器与转动导杆机构38
4.1.1 均载方法的分类38
4 行星齿轮传动的结构设计与计算38
1.3 提高曲轴强度的工艺措施38
1.2 可变传动比转动机构39
1.2.1 有级变速传动机构39
2.2 曲轴应力集中系数的计算39
4.2 近似算法39
4.1 迭代法39
4 固定瓦多楔径向轴承39
2.3.1 曲轴的静强度校核40
2.3 曲轴的强度计算40
1.2.2 无级变速传动机构40
4.1.2 设计计算40
5 可倾瓦多楔径向轴承41
2.3.2 曲轴的疲劳强度校核41
参考文献41
5.1 半径间隙42
5.2 油膜厚度42
5.3 支点位置42
5.4 几何尺寸42
5.5 性能计算42
2.1 非圆齿轮机构42
4.2.2 设计计算42
4.2 主要参数的选择42
4.1 圆柱齿轮传动的作用力计算42
4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42
4.2.1 规格42
4.2 锦纶片复合平带42
2 非匀速转动机构42
4.3.2 设计计算43
4 链条联轴器43
4.1.2 均载方法的评价与选择43
4.3.1 规格43
4.3 主要尺寸的初步确定43
4.3 高速带传动43
2.2 双曲枘四杆机构43
2.3 转动导杆机构43
2.4 组合机构44
4.1 链条联轴器的强度计算44
4.2 链条联轴器的主要尺寸关系44
4.1.3 行星轮油膜浮动均载理论44
4.4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与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计算44
4.4.1 计算公式44
4.4.2 计算中的有关数据及各系数的确定44
4.4 带轮45
3 往复运动机构45
3.1 曲柄摇杆往复运动机构45
3.2 双摇杆往复运动机构46
第6章 液体动压止推轴承46
1 参数选择46
4.1.4 行星齿轮传动的浮动量计算46
5 同步带传动46
4.1.5 齿轮联轴器的设计与计算46
1 概述46
2 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46
2.1 十字轴式单万向联轴器的运动分析46
第4章 万向联轴器46
3 斜-平面固定瓦止推轴承47
2 平面固定瓦止推轴承47
5.1 规格47
1.6 减速器附件的结构尺寸47
3.3 滑块往复移动机构47
2.2 十字轴式双万向联轴器的运动分析47
3.4 凸轮式往复运动机构48
2.3 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的传动效率48
2.4 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的受力分析48
2.5 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的结构和计算48
2.5.1 小型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48
3.1 确定轴承几何尺寸48
3.2 校核计算48
4.2 行星轮的结构49
4 行程放大和可调行程机构50
3.5 齿轮式往复运动机构50
4.1 行程放大机构50
2 标准减速器50
2.1 圆柱齿轮减速器的基本参数50
2.1.1 中心距50
5.2 设计计算51
4.3 行星架的结构与计算51
4.3.1 行星架的结构51
5 可倾瓦止推轴承51
4 阶梯面固定瓦止推轴承51
2.5.2 大型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51
2.2.1 型式、中心距和型号表示方法52
2.2.2 外形尺寸及装配型式52
4.3.2 行星架的变形计算52
4.4 柔性轮缘的强度校核计算52
4.5 行量齿轮减速器整体结构52
2.2 圆柱齿轮减速器52
2.1.3 齿宽系数52
2.1.2 传动比52
5.1 轴瓦尺寸的选取52
2.2.3 减速器的承载能力和选用方法52
4.2.1 棘轮调节机构53
4.2 可调行程机构53
5.2 校核与性能计算53
5.3 带轮53
4.2.2 偏心调节机构54
4.2.3 螺旋调节机构55
4.2.4 摇杆调节机构55
2 节流器及其流量55
2.2 节流器的流量计算55
2.1 节流器的类型与特性55
第7章 液体静压轴承55
1 润滑系统55
4.5.2 计算中的有关数据及各系数的确定56
4.5.1 计算公式56
4.5 胶合承载能力校核计算56
5 间歇运动机构56
5.1 间歇转动机构56
5.1.1 棘轮间歇机构56
4.7 行星齿轮传动设计计算例题56
4.6 主要技术要求56
3.1 油垫结构类型56
3 油垫及其流量56
3.2 油垫的流量公式57
5.1.2 槽轮间歇机构57
4.1.1 油垫有效承载面积58
4.1 承载能力58
4 性能计算58
4.1.2 载荷因数58
5 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58
5.1 工作原理58
4.2 油膜刚度58
5.5 供油压力59
4.4 温升59
5 参数选择59
5.1 压力比?59
5.2 节流器节流尺寸计算59
5.1.3 凸轮间歇机构59
5.3 润滑油粘度59
4.3 功耗59
5.2.1 少齿差变位传动的原理与特点59
5.4 设计间隙59
5.2 少齿差变位原理及几何计算59
5.6 宽径(长宽)比60
6 单向油垫60
6.1 管式、缝式和小孔节流单向油垫60
5.1.5 偏心轮分度定位机构60
5.7 封油面宽度60
4.6 开式齿轮传动的计算特点60
4.7 齿轮的材料60
5.1.4 不完全齿轮间歇转动机构60
5.4 设计实例61
5.2.2 双侧停歇摆动机构61
5.2 间歇摆动机构61
5.2.1 单侧停歇摆动机构61
5.2.2 传动质量指标62
6.1 规格62
6.3 薄膜单向反馈节流单向油垫62
6.2 设计计算62
5.2.3 中途停歇摆动机构62
5.3 间歇移动机构62
5.3.1 单侧停歇移动机构62
6 多楔带传动62
6.2 定量泵、定量阀单向油垫62
3 球铰式万向联轴器63
5.3.2 双侧停歇移动机构63
6 换向、单向机构64
2.3 运输机械用减速器64
5.2.3 齿轮几何尺寸及参数选用表64
2.3.2 外形尺寸64
2.3.3 减速器的承载能力和选用方法64
5.3.3 中途停歇移动机构64
2.3.1 减速器的型式和标记示例64
6.1 换向机构64
5 圆柱齿轮的结构64
7 对向油垫64
7.1 缝式、管式和小孔节流对向等油垫64
6.2 单向机构65
7.2 滑阀反馈节流、薄膜反馈节流对向等油垫65
4.1 球笼式同步万向联轴器的同步原理65
4.2 球笼式同步万向联轴器的选择计算65
4 球笼式同步万向联轴器65
7.1 差动螺旋机构66
8 径向轴承66
7 差动机构66
4.3 球笼式同步万向联轴器的主要尺寸关系67
8.2 垫式径向轴承67
8.2.1 设计状态下的性能67
8.2.2 性能计算67
8.1 层流判据67
8.3 腔式径向轴承68
8.3.1 承载能力68
6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68
7.2 差动棘轮和差动齿轮机构68
8.3.2 刚度69
8.3.3 流量69
8.3.4 计算值的修正69
5.3.5 齿顶厚69
5.3.4 重合度69
5.3.3 顶隙69
5.3.2 齿顶高69
6.1 误差的定义和代号69
5.3.1 啮合方程69
7.3 差动连杆机构69
5.3 零齿差变位内啮合的原理及有关计算69
8.3.5 润滑油粘度的选取70
1 概述70
9.1 H形轴承70
9 径向止推轴承70
2 弹性联轴器的动力学计算70
2.1 弹性联轴器的动力性能70
8 实现预期轨迹的机构70
7 塔轮传动70
8 半交叉传动70
2.1.1 刚度70
2.1.2 阻尼70
8.3.6 参数的选取70
7.4 差动滑轮机构70
第5章 弹性联轴器70
2.4.1 型式、中心距和型号表示方法71
9 多从动轮带传动71
8.1 直线机构71
8.1.1 精确直线机构71
2.4 起重机减速器71
2.2.1 联轴器受周期性载荷作用71
2.2 弹性联轴器受变载荷71
9.1.2 性能计算71
9.1.1 参数选取71
5.3.7 零齿差几何尺寸及参数表72
8.1.2 近似直线机构72
5.4.1 NN型少齿差行星传动72
5.3.6 变位系数的确定72
6.2 精度等级及其选择72
5.4 少齿差行星传动的结构72
2.2.2 联轴器受冲击载荷作用72
3 弹性联轴器的弹性元件73
5.4.2 N型少齿差行星传动73
8.2 特殊曲线绘制机构73
3.1 金属弹性元件73
9.2 锥形轴承73
2.4.2 减速器外形尺寸73
6.4 推荐的检验项目73
6.3 侧隙73
8.3 工艺轨迹机构74
9.2.1 参数选取74
9.2.2 性能计算74
10.1 张紧方法74
6.6 齿轮精度数值表74
10.2 张紧力的控制74
10 带传动的张紧74
6.5 图样标注74
10.2.1 V带的预紧力75
10.2.2 平带的预紧力75
9.3 球面轴承75
3.2.2 尼龙和聚氨脂弹性元件75
3.2.1 橡胶弹性元件75
3.3 非金属弹性元件75
2.4.3 减速器的承载能力和选择方法76
10.2.4 多楔带的预紧力76
9 气、液驱动连杆机构76
10.2.3 同步带的预紧力76
5.5.1 轮齿受力77
5.5 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受力分析77
5.5.3 转臂轴承受力77
5.5.2 输出机构受力77
第2章 链传动77
1 静压升举轴承77
第8章 动静压径向轴承77
10 增力和夹持机构77
1 链传动的特点与应用77
2 小油腔腔式径向轴承78
4 弹性阻尼簧片联轴器78
2 滚子链传动78
2.1 滚子链的基本参数和尺寸78
6.7 误差的有关关系式78
4.1 簧片联轴器的结构78
4.2 簧片组的强度计算78
4.3 簧片组的刚度计算79
7 渐开线圆柱齿轮零件工作图及设计计算实例79
5.6 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79
7.1 设计实例79
4.4 弹性阻尼簧片联轴器的选择79
3 无腔径向轴承79
11 伸缩机构和装置79
3.2 动静压混合承载能力79
3.1 纯静压承载能力79
5.7 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主要零件的常用材料80
3.3 参数选择80
4 阶梯腔径向轴承81
4.1 无节流器阶梯腔径向轴承81
4.2 有节流器阶梯腔径向轴承81
2.5 起重机底座式减速器81
2.2.1 主要失效形式81
5.9 渐开线少齿差行星传动效率计算81
12.1 齿轮啮合间隙消除装置81
12 间隙消除装置81
2.2 滚子链传动的设计81
2.2.2 滚子链传动的额定功率81
5.8 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主要零件的技术要求81
2.2.3 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82
12.2 螺旋间隙消除装置82
7.2 圆柱齿轮工作图82
5.10 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设计例题82
1 气体静压轴承83
第9章 气体轴承83
13 过载保险装置83
1.1 气体静压径向轴承84
2.6 锥面包络圆柱蜗杆减速器84
2.6.1 型号与标记84
2.6.2 KWU型减速器外形尺寸与装配型式84
1.1.1 孔式供气型径向轴承84
8 ISO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85
8.2.2 定义85
8.2.1 范围85
8.2 ISO1328-1∶1995圆柱齿轮-ISO精度制-第1部分:轮齿同侧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85
8.1 概述85
5.1 蛇形弹簧联轴器的结构85
5.2 蛇形弹簧联轴器的计算85
5 蛇形弹簧联轴器85
5.3 蛇形弹簧联轴器的主要尺寸关系85
1.1.2 缝式供气型径向轴承85
1.1.3 表面节流径向轴承86
1.2 气体静压止推轴承86
1.2.1 孔式供气型止推轴承86
14 定位联锁装置86
1.2.2 缝式供气型止推轴承87
1.2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特点87
1.1 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的结构87
1 概述87
第3章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87
1.3.1 气锤振动88
1.2.5 对置止推轴承88
2.6.3 减速器的承载能力和选用88
6 膜片联轴器88
6.1 膜片联轴器的结构88
1.3.2 涡动88
8.2.5 轮齿同侧齿面的精度允许值88
1.3 气体静压轴承的稳定性88
1.2.4 径向排气式止推轴承88
1.2.3 表面节流止推轴承88
8.2.3 齿轮精度制的结构88
8.2.4 5级精度的齿轮偏差允许值的计算公式单个齿距极限偏差±fpt88
1.4 供气装置与轴承材料89
1.4.1 供气装置89
1.2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曲柄存在条件89
1.1 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和应用89
1 平面四杆机构的应用和基本形式89
第3章 连杆机构设计89
2.2.4 滚子链的静强度计算89
2.2.5 滚子链的使用寿命计算89
2.2.6 滚子链的耐磨损工作能力计算89
6.2 膜片联轴器的计算89
1.3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几何要素代号89
2 气体动压轴承89
2.1 螺旋槽型径向轴承89
2.1 摆线针轮传动的齿廓曲线89
1.4.2 轴承材料89
2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啮合原理89
2.2 螺旋槽型止推轴承90
2.2.1 摆线轮的标准齿形方程式90
2.2 摆线轮齿廓曲线的方程90
6.3 膜片联轴器的主要尺寸关系90
1.3 平面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90
1.4 平面四杆机构的压力角与传动角91
2.2.2 通用的摆线轮齿形方程式91
1.5 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连续性91
2.3.1 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91
2.3.2 齿槽形状91
2.3 滚子链链轮91
3.2 加工及其精度91
3.1 轴承材料91
3 气体动压轴承材料与加工91
1.6 平面四杆机构应用举例92
2.3 摆线轮齿廓的曲率半径92
1.1 单叶式动压箔轴承93
8.2.6 切向综合偏差的公差93
2.7 圆弧圆柱蜗杆减速器93
2.7.1 减速器的型式与型号标记93
2.7.2 减速器的外形尺寸和装配型式93
第10章 箔轴承93
2 常用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公式93
2.3.4 链轮公差93
2.3.3 轴向齿廓93
1 拉伸型箔轴承93
7.2 挠性杆联轴器的计算94
7.1 挠性杆联轴器的结构94
7 挠性杆联轴器94
2.3.5 链轮材料及热处理94
1.2 柱面形静压箔轴承94
2.3.6 链轮结构94
2.4.2 干涉后的摆线轮齿顶圆半径95
2.4.1 齿形干涉区的界限点(起止点)95
2.4 复合齿形95
7.3 GB/T14653-1993挠性杆联轴器95
4 导引机构的设计95
2.1.1 压缩数与平箔和波箔的柔度95
2 弯曲型箔轴承95
8.2.7 齿廓与螺旋线的形状和斜率偏差的数值95
3 平面连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和方法95
3.1 平面连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95
3.2 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方法95
4.1.1 转动极点95
2.1 径向轴承95
4.1 几何法的基本原理95
2.4.3 复合齿形设计96
4.2 实现连杆两个位置的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96
2.4 滚子链传动设计计算示例96
2.1.2 轴承性能估算96
4.1.3 相对转动极点96
4.1.2 等视角关系96
4.3 实现连杆三个位置的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97
4.4 定长法设计实现连杆三个位置的平面四杆机构98
3 齿轮链传动98
3.1 齿形链的基本参数和尺寸98
8.2 叠片弹簧联轴器的主要尺寸关系99
8.3 ISO1328-2∶1997圆柱齿轮-ISO精度制-第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与径向跳动的定义和允许值99
8.3.1 范围99
8.3.2 径向综合偏差有关的轮齿精度术语99
4.5 定长法设计实现连杆四个位置的平面四杆机构99
5 函数机构的设计99
3 悬臂型箔轴承99
8.1 叠片弹簧联轴器的结构99
8.3.3 齿轮精度制的结构99
2.2 止推轴承99
8 叠片弹簧联轴器99
5.1.1 满足两组对应位置的设计99
5.1 用几何法按输入杆和输出杆满足几组对应位置设计平面四杆机构99
9 直杆弹簧联轴器100
3.1 径向轴承100
9.2 直杆弹簧联轴器的主要尺寸关系100
3.2 止推轴承100
3.2 齿形链传动的设计计算100
8.3.4 径向综合偏差的5级精度公差计算公式100
8.3.5 径向综合偏差的允许值表100
2.5 二齿差摆线针轮行星传动100
2.5.1 二齿差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齿廓100
2.5.2 二齿差传动摆线轮齿廓的修顶100
10.2 卷簧联轴器的主要尺寸关系100
10.1 卷簧联轴器的结构100
10 卷簧联轴器100
9.1 直杆弹簧联轴器的结构100
5.1.2 满足三组对应位置的设计101
5.2 用解析法实现两连架杆角位置的函数关系设计平面四杆机构101
5.2.1 按两连架杆预定的对应位置设计101
2.7.3 减速器承载能力和选用101
11.1 螺旋弹簧联轴器的结构101
3.3 齿形链链轮101
3.3.1 链轮齿形与基本参数101
11 螺旋弹簧联轴器101
2.8.1 减速器型式和标记示例101
2.8 直廓环面蜗杆减速器101
3.3.3 链轮公差102
5.2.2 按两连架杆角位置呈连续函数关系设计铰链四杆机构102
11.2 螺旋弹簧联轴器的主要尺寸关系102
12 小型弹性联轴器102
8.3.6 径向跳动的允许值及公差102
3.3.2 轴向齿廓102
第11章 自润滑轴承102
1 自润滑轴承的分类与计算准则102
1.1 分类102
1.2.3 耐热性准则102
1.2.2 静载强度准则102
1.2.1 耐磨性准则102
1.2 计算准则102
13 橡胶金属环联轴器103
13.1 橡胶金属环联轴器的结构103
3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103
3.1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基本参数103
2.8.2 HW型减速器外形尺寸103
1.3.2 滑动速度的计算103
5.3.2 曲柄滑块机构的设计103
5.3 按从动杆的急回特性设计平面四杆机构103
5.3.1 曲柄摇杆机构的设计103
1.3 单位面积载荷与速度的计算103
1.3.1 单位面积载荷的计算103
2.1.1 轴瓦材料103
2.1 无润滑轴承的材料与结构103
2 无润滑轴承103
5.4.1 曲柄摇杆机构的设计104
5.4.2 曲柄滑块机构的设计104
13.2 橡胶金属环联轴器的强度和刚度计算104
13.3 橡胶金属环联轴器的选用和尺寸系列104
8.4.3 齿廓凸度Cα104
8.4.2 齿廓公差带和螺旋线公差带104
8.4.1 轮齿同侧齿面偏差104
8.4 圆柱齿轮--检验实施规范104
3.4 齿形链传动设计计算示例104
2.8.3 HW型减速器的承载能力和选用104
5.3.3 导杆机构的设计104
5.4 按从动杆近似停歇要求设计平面四杆机构104
3.2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几何尺寸104
2.1.2 轴瓦结构104
3.3 W机构的有关参数与几何尺寸105
8.4.4 轮齿的鼓度Cβ105
8.4.5 切向综合偏差的应用105
8.4.6 径向综合偏差的应用105
8.4.7 测量径向跳动的用处105
8.4.8 侧隙105
2.2.1 宽径比B?(=B/D)105
2.2 设计参数105
2.2.2 轴承半径间隙ho105
6.1 按连杆曲线与给定曲线近似地重合来设计平面四杆机构105
6 轨迹机构的设计105
2.2.3 壁厚s105
4 链传动的布置、张紧与维修105
4.1 链传动的布置105
6.2 利用连杆曲线设计输出杆近似停歇和直线导向的平面四杆机构106
2.2.4 表面粗糙度106
4.1.1 在理想标准齿形无隙啮合时,针齿与摆线轮齿啮合的作用力106
4.1 针齿与摆线轮齿啮合的作用力106
2.3 运转性能106
4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受力分析106
4.2 链传动的张紧106
8.4.10 中心距和轴线平行度106
8.4.9 齿厚公差106
2.3.1 磨损率106
6.3 实现同一轨迹的相当机构107
4.1.2 修形齿有隙啮合时,针轮齿与摆线轮齿啮合的任用力107
14.3 轮胎式联轴器的主要尺寸关系107
2.3.2 p-v曲线107
8.4.11 齿轮坯的精度107
8.4.12 齿面粗糙度107
14 轮胎式联轴器107
14.1 轮胎式联轴器的结构107
14.2 轮胎式联轴器的强度和刚度计算107
14.2.1 轮胎式联轴器的强度计算107
14.2.2 轮胎式联轴器的刚度计算107
8.4.13 轮齿的接触斑点108
7.2 气液动连杆机构位置参数的计算108
7.1 气液动连杆机构的特点和基本型式108
7 气液动连杆机构108
2.4 设计程序108
2.5 安装108
3 含油轴承108
7.3 气液动连杆机构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的计算109
7.4 气液动连杆机构基本参数的选择109
3.1 粉末冶金含油轴承109
3.1.1 参数选择109
参考文献109
8.5 圆柱齿轮图样上应注明的尺寸数据109
4.3 链传动的维修109
3.1.2 润滑与润滑油110
7.5 气液动连杆机构的设计110
15 弹性套柱销联轴器110
15.1 弹性套柱销联轴器的结构110
15.2 弹性套柱销联轴器的强度计算110
15.3 弹性套柱销联轴器的主要尺寸关系110
1.1 单圆弧齿轮传动110
1 圆弧齿轮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110
第3章 圆弧齿轮传动110
第4章 共轭曲线机构设计111
1.1 坐标转换111
1.2 应用包络法求共轭曲线111
3.1.3 许用载荷111
3.2 铸铜合金含油轴承111
3.3 成长铸铁含油轴承111
3.4 聚合物含油轴承111
1 定速比传动的共轭曲线机构设计111
2.9 NGW型行星齿轮减速器111
2.9.1 减速器的型式与标记111
2.9.2 公称传动比与实际传动比111
4.2 输出机构的柱销(套)作用于摆线轮上的力111
1.2 双圆弧齿轮传动111
2.2 双圆弧齿轮传动的啮合特性112
2.2.1 同一工作齿面上两个同时接触点间的轴向距离qTA112
2 圆弧齿轮传动的啮合特性112
2.9.3 NAD、NAF、NBD、NBF型减速器的形式尺寸112
2.1 单圆弧齿轮传动的啮合特性112
1.3 应用齿廓法线法求共轭曲线112
4.1 覆膜轴承112
4 固体润滑轴承112
4.2 烧结轴承112
4.2.1 判断同时传递转矩之柱销数112
4.2.2 输出机构的柱销(套)作用于摆线轮上的力112
16 芯型弹性联轴器113
4.3 转臂轴承的作用力113
5.1 齿面接触强度计算113
5 主要件的强度计算113
2.2.2 多点啮合系数113
1.5 过渡曲线113
1.4 应用卡姆士定理求一对共轭曲线113
2.2.3 多对齿啮合系数113
2.2.4 齿宽b的确定113
4.3 复合轴承113
4.4 镶嵌轴承113
1.2.1 承载能力114
1.2 圆柱和圆锥静电轴承114
第12章 静电轴承114
1 无源型静电轴承114
1.1 静电止推轴承114
5.3 转臂轴承的选择114
5.4 输出机构圆柱销的强度计算114
3.1 单圆弧齿轮的基本齿廓114
3 圆弧齿轮的基本齿廓及模数系列114
1.7 啮合角、压力角、滑动系数和重合度114
1.6 共轭曲线的曲率半径及其关系114
5.2 针齿销的抗弯强度和刚度计算114
6 摆线轮齿形的优化设计115
3.3 圆弧齿轮的模数系列115
3.2 双圆弧齿轮的基本齿廓115
1.3 球静电轴承116
4 圆弧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116
1.2.2 刚度116
1.3.2 电流源系统116
17.1 弹性柱销联轴器的结构116
1.3.1 电压源系统116
17.2 弹性柱销联轴器的主要尺寸关系116
17 弹性柱销联轴器116
2.9.4 减速器选择116
1.8 啮合界限点和干涉界限点116
2 变速比传动的非圆齿轮设计116
7.2 装配的要求116
7.1 对零件的要求116
7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技术要求116
3 静电轴承的设计步骤117
2 有源型静电轴承117
2.1 非圆齿轮瞬心线计算的一般方法117
2.2 非圆齿轮设计计算和切齿计算117
2.2.1 用展成法加工一对非圆齿轮的原理117
2.2.3 非圆齿轮的齿数、模数和压力角118
5.1 齿数z和模数mn118
5 圆弧齿轮传动基本参数的选择118
2.2.2 瞬心线的两个条件118
第13章 磁力轴承119
1 分类与应用119
6.1 圆弧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公式119
6 圆弧齿轮的强度计算119
5.4 齿宽系数ψd、ψa119
5.3 螺旋角β119
5.2 重合度εβ119
2.3 椭圆齿轮119
7.3 摆线针轮减速器的质量分等标准119
2.2.4 应用数控机床加工非圆齿轮时的数值计算法119
18 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120
18.1 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的结构120
6.2 各参数符号的意义及各系数的确定120
2.10.2 外形尺寸121
2.3.1 一对全等的椭圆齿轮传动121
2.10.1 型号和标记示例121
8 设计计算公式与实例121
2.10 摆线针轮减速器121
18.2 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的主要尺寸关系121
3 基定额定动载荷122
1 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122
第3章 滚动轴承的设计计算122
2.3.2 卵形齿轮传动122
2 无源型磁力轴承122
2.1 永磁式磁力轴承122
2 疲劳寿命的基本规律122
2.2.1 激励式磁力止推轴承123
2.10.3 减速器的承载能力及选用123
2.2 激励式磁力轴承123
4 双列或多列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124
2.2.2 激励式磁力径向轴承124
2.4.1 一对全等的偏心圆齿轮传动124
2.4 偏心圆齿轮124
5 当量动载荷124
9 主要零件的工作图124
2.11 谐波传动减速器125
2.2.3 激励式磁力锥轴承126
3 有源型磁力轴承126
2.4.2 偏心圆齿轮与非圆齿轮传动126
6 变载荷情况下的平均当量动载荷Pm126
7.1 误差的定义和代号127
7 圆弧圆柱齿轮精度127
7 角接触轴承的载荷计算127
2.12 三环减速器128
2.13 双圆弧圆柱齿轮减速器128
8 静不定支承结构的载荷计算128
2.13.1 标记示例128
2.13.2 选择减速器型号128
19.1 梅花形弹性联轴器的结构128
19 梅花形弹性联轴器128
11 基本额定静载荷及当量静载荷129
10 修正的额定寿命129
11.1 基本额定静载荷129
9 基本额定寿命129
1 结构129
第14章 宝石支承129
11.1.1 传动原理129
11.1.2 传动特点129
11.1 RV传动原理及特点129
11 RV减速器129
10 大型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新结构简介129
19.2 梅花形弹性联轴器的主要尺寸关系129
7.2 精度等级及其选择129
7.4 推荐的检验项目130
7.5 图样标注130
12 设计计算实例130
11.3 按静载荷选择轴承130
11.2 当量静载荷130
11.2 RV传动受力分析130
7.3 侧隙130
第5章 凸轮机构设计130
1 凸轮机构及其类型130
2.2 计算131
2.1 注意要点131
2 设计与计算131
3 尺寸规格131
1.1.1 平面凸轮机构的基本类型和特点131
1.1 凸轮机构的基本类型131
7.6 圆弧齿轮精度数值表131
1.2 凸轮机构的锁合方式132
1.1.2 空间凸轮机构的基本类型和特点132
第4章 滚动轴承的弹性流体动力润滑计算132
11.3 RV传动效率分析132
1 球轴承弹性流体动力润滑计算步骤132
11.4 机器人用RV传动的设计要点133
2.1.1 从动件的运动类型133
2.1 一般概念133
2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133
7.7 极限偏差及公差有关的关系式134
1.2 扭转弹性系数134
1.3 中心偏移134
第15章 交叉弹性带挠性支承134
2.1.2 无因次运动参数134
1 特性与应用134
1.1 弹性带上的作用力及其承载能力134
8 圆弧圆柱齿轮零件工作图及设计计算实例135
2 滚子轴承弹性流体动力润滑计算步骤135
2 弹性带的计算135
2.1 带的材料135
8.1 设计实例135
2.1.3 运动规律的特性值及选择运动规律的原则135
第5章 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136
2.2 带的尺寸136
2.3 校核计算136
2.3.1 最大应力的校核136
1 轴承配置136
1.1 背对背排列136
1.2 面对面排列136
1.3 串联排列136
2 支承结构的基本形式136
2.1 两端固定支承136
20 多角形橡胶联轴器136
8.2 圆弧圆柱齿轮零件工作图137
2.2 多项式运动规律138
2.2.1 多项式的一般形式及其求解方法138
2.2.2 典型边界条件下多项式的通用公式138
21 H型弹性块联轴器138
2.3 两端游动支承138
2.2 固定-游动支承138
1.1 变速方式139
1 有级变速器139
第2章 有级变速器和无级变速器139
2.3 组合运动规律139
2.3.3 扭转弹性系数的校核140
2.3.2 纵向弯曲的校核140
2.4 用数值微分法求速度和加速度141
3.1 轴向定位141
第4章 锥齿轮、准双曲面齿轮传动141
1 概述141
1.1 分类、特点和应用141
3 轴向紧固141
1.2 运动设计141
1.2.1 标准公比和标准转速数列141
1.3 模数142
1.2 基准齿制142
1.1.1 卷制轴套的尺寸与型式142
1.1 卷制轴套142
1 轴瓦型式与尺寸的标准142
22 弹性块联轴器142
3.3 轴向紧固装置142
3.2 轴向固定142
第16章 轴瓦型式与尺寸的标准、轴承座142
1.2.2 基型变速系统143
1.4 锥齿轮的变位143
1.4.1 切向变位143
1.1.2 覆有减摩塑料层的双金属轴套143
2.1 直齿锥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144
4 轴承的配合144
2 锥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144
1.4.2 径向变位144
4.1 轴孔公差带及其与轴承的配合144
4.2 轴承配合选择的基本原则144
4.2.1 配合种类的选择144
1.2 整体轴套144
1.2.1 铜合金整体轴套144
1.2.4 实例145
1.2.3 齿轮齿数的确定145
1.2.2 铜合金带挡边整体轴套145
4.2.2 公差等级的选择145
4.2.3 公差带的选择145
4.2.4 外壳结构型式的选择146
1.3.1 粉末冶金筒形轴套146
1.3.1 齿轮变速机构146
第6章 离合器概论146
1 离合器的功用与分类146
4.3 配合面的形状和位置公差146
2 对离合器的基本要求146
1.3 粉末冶金轴套146
3 影响离合器选择的因素146
1.3 结构设计146
1.3.2 粉末冶金带挡边筒形轴承147
4.4 配合表面的粗糙度147
2.2 正交斜齿锥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147
4 离合器的选择和工作性能参数147
5 离合器主要性能参数的计算147
5.1 摩擦式离合器接合过程的时间和滑摩功147
5.2 摩擦式离合器的摩擦转矩148
5 轴承的预紧148
1.3.3 粉末冶金球形轴承148
5.1 定位预紧148
2.3 弧齿锥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148
3.1 压力角148
5.2.2 摩擦块148
5.2.1 摩擦盘(片)148
3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凸轮的基圆半径和最小曲率半径148
2.1 整体有衬正滑动轴承座149
5.4.1 一次接合的温升149
5.3 径向预紧149
6 轴承的密封149
6.1 非接触式密封149
1.4 止推垫圈149
2 轴承座149
5.3 离合器的计算转矩149
5.2 定压预紧149
5.4 摩擦式离合器的发热计算149
5.4.2 连续接合的平均温升149
12 双曲柄环板式针摆行星传动简介150
5.5 摩擦式离合器的pv值150
5.4.3 湿式离合器的温升150
2.3 对开式四螺柱正滑动轴承座150
2.2 对开式二螺柱正滑动轴承座150
5.6 摩擦式离合器的磨损系数150
5.7 摩擦元件的使用寿命150
2.4 对开式四螺柱正斜滑动轴承座150
3.2 凸轮廓线的基圆半径150
6.2 接触式密封150
6 各类离合器的性能比较151
7.3.1 润滑脂152
2.4 零度锥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152
7 轴承的润滑152
7.1 润滑的作用152
7.2 润滑剂的选择152
7.3 润滑剂的种类152
2.5 奥利康锥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152
3.3 凸轮廓线的曲率半径152
1.7.1 气蚀153
1.7 侵蚀153
1.6 腐蚀磨损153
1.5 剥离153
1.4 剥落153
1.3 粘附磨损(咬粘)153
1.2 磨粒磨损153
1.1 刮伤153
1 滑动轴承损坏的类型153
7.3.2 润滑油153
第17章 滑动轴承的损坏与监测153
8.2 圆锥孔轴承的安装153
8.1 圆柱孔轴承的安装153
8 轴承的安装与拆卸153
8.5.1 不可分离型轴承的拆卸154
9 滚动轴承组合典型结构154
8.5 滚动轴承的拆卸154
8.4 推力轴承的安装154
8.3 角接触轴承的安装154
第4章 谐波齿轮传动154
8.5.2 分离型轴承的拆卸154
1.7.3 电侵蚀154
2.1.1 减摩层与衬层结合不良154
1 谐波齿轮传动的主要特点及其基本原理154
2.1.2 气孔154
2.1.3 晶粒粗大154
2 滑动轴承损伤的原因154
1.8 微动磨损154
2.1.4 铅分布不匀154
2.2 安装和运转因素154
2.1 金相组织缺陷154
1.7.2 流体侵蚀154
2.2.1 装配不良154
2.2.2 颗粒侵入154
2.2.3 腐蚀154
2.2.4 润滑剂粘度不够和油量不足154
1.2.1 基本构造154
1.2 基本构造及传动原理154
1.1 主要特点154
3 改善措施155
7.1.1 嵌合元件的结构形式和特点155
7 离合器的接合元件155
7.1.2 牙嵌元件的牙形和特点155
7.1.3 牙嵌元件的牙形尺寸155
2 谐波齿轮传动的分类155
1.2.2 传动原理155
7.1 嵌合元件156
4.1 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156
4 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156
3 谐波齿轮传动的运动学计算156
4 滑动轴承的状态监测157
4.1 振动监测157
1 电动机支承设计158
第6章 滚动轴承支承设计实例158
1.1 轴承组合设计158
1.3.2 结构分析158
1.2 寿命计算158
7.1.4 嵌合元件的材料158
4 谐波齿轮传动主要构件的结构形式158
4.1 柔轮结构形式158
4.2 磨损监测158
4.3 温度监测158
参考文献159
1.4 润滑与密封159
1.3 配合与安装159
2 鼓风机支承设计159
2.6 克林根贝尔格锥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159
2.4 润滑与密封160
5 空间凸轮的设计160
4.2 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160
4.2 刚轮结构形式160
3 铁路车辆支承设计160
4.3 发生器结构形式160
2.1 轴承组合设计160
2.2 寿命计算160
2.3 配合与安装160
3.1 轴承组合设计161
3.2 寿命计算161
7.2.2 摩擦块和摩擦片的结构161
7.2.1 摩擦元件的结构形式和特点161
7.2 摩擦元件161
2.1 机械无级变速器的类型、特性及其选用方法162
5 谐波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与基本参数的确定162
2 无级变速器162
5.1 设计要点162
5.2 谐波齿轮传动比的确定162
第6章 棘轮机构、槽轮机构和不完全齿轮机构162
1 棘轮机构设计162
3.3 配合与安装162
3.4 润滑和密封162
4 立柱式旋臂起重机支承设计162
2.2.1 齿链式无级变速器163
5.3 柔轮设计163
5.3.1 柔轮分度圆直径与波高的确定163
5.3.2 齿形几何关系的确定163
4.4 润滑与密封163
5 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支承设计163
2.2 机械无级变速器产品163
2.7 准双曲面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163
4.3 配合与安装163
4.2 寿命计算163
4.1 轴承组合设计163
5.2 寿命计算164
5.1 轴承组合设计164
5.3.3 柔轮结构尺寸的确定164
1 槽轮机构设计165
5.3 配合与安装165
5.3.4 柔轮的应力分析166
5.3.5 柔轮强度计算举例166
6.1.1 轴承组合设计166
6.1 普通车床主轴支承166
6 车床主轴支承设计166
7.2.3 摩擦元件的材料166
5.4 润滑与密封166
8 摩擦式离合器的润滑和冷却167
8.1 湿式摩擦式离合器润滑油的选择167
6.2 精密机床主轴支承167
6.2.3 润滑与密封167
5.3.6 柔轮材料167
6.2.2 配合与安装167
6.2.1 轴承组合设计167
6.1.3 润滑与密封167
6.1.2 配合与安装167
5.3.7 柔轮的坯料加工及热处理168
第7章 其他滚动轴承简介168
1 多列圆柱滚子轴承168
2 多列圆锥滚子轴承168
8.2 湿式摩擦式离合器的润滑方式168
5.4 刚轮设计168
6 高温轴承169
3 回转轴承169
4 直线运动滚动支承169
5 高速轴承169
1 概述169
5.5.1 凸轮薄壁轴承式波发生器的设计169
第7章 机械离合器169
5.5 波发生器的设计计算169
2.2 牙嵌离合器的计算169
2.1 牙嵌离合器的结构169
2 牙嵌离合器169
3.1 轮齿受力分析170
3 锥齿轮传动的设计170
9 防磁轴承170
2.3 牙嵌离合器的主要尺寸关系170
12 特大型轴承170
11 精密微型轴承170
10 耐腐蚀轴承170
8 真空轴承170
7 低温轴承170
3.2 初步设计171
3.3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校核171
16 带凸度短圆柱滚子轴承171
15 柔性滚子轴承171
14 椭圆滚道滚子轴承171
13 端穴短圆柱滚子轴承171
5.5.2 圆盘式波发生器的设计171
3 齿式离合器172
3.1 齿式离合器的结构172
3.2 齿式离合器的强度计算172
4 转键离合器172
4.1 转键离合器的结构172
6.1 谐波传动的效率计算172
2.2.2 行星锥盘式无级变速器172
5.5.3 触头式波发生器的设计172
5.5.4 行星式波发生器的设计172
5.6 抗弯环的材料选择172
6 谐波传动的效率、发热、润滑与增速172
6.2 谐波齿轮传动的发热计算与润滑173
3 不完全齿轮机构设计173
4.3 转键离合器的主要尺寸174
7.2 刚轮、柔轮的安装误差Ea174
7.1 刚轮(柔轮)的运动误差?174
7 传动装置的运动误差和频谱分析174
6.3 谐波齿轮传动的增速问题174
4.2 转键离合器的计算174
3.5.1 积分温度θint174
3.4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174
3.5 胶合承载能力计算174
5 圆盘摩擦片离合器174
5.1 圆盘摩擦片离合器的结构174
3.5.2 胶合温度θsint175
5.3 圆盘摩擦片的主要尺寸关系175
5.2 圆盘摩擦片离合器的计算175
7.3 波发生器零件的径向误差175
3.6 直齿锥齿轮传动设计实例176
8 谐波齿轮传动的动态特性及其减振措施176
8.1 用相似系统分析谐波传动装置的动特性176
8.2 利用振动机构的加速度负反馈来实现减振目的176
2.2.3 三相并联脉动无级变速器177
第8章 滚动轴承座177
参考文献177
9.2 刚度测试177
9.1 空载及负载跑合试验、效率、温升、超载、寿命试验177
9 谐波齿轮传动的试验研究177
6.1 圆盘摩擦块离合器的结构178
6 圆盘摩擦块离合器178
4 锥齿轮结构178
2.2.4 环锥行星无级变速器179
6.2 圆盘摩擦块离合器的计算179
9.3 起动转矩测试179
9.5 频率特性的测试179
9.4 传动误差动态测试179
7.2 圆锥摩擦离合器的计算180
第7章 组合机构180
5.1 术语和定义180
5 锥齿轮精度180
1 齿轮连杆机构180
10 通用谐波传动减速器的安装、联接及外型尺寸180
9.6 柔轮应力测试180
6.3 圆盘摩擦块离合器的主要尺寸关系180
7 圆锥摩擦离合器180
7.1 圆锥摩擦离合器的结构180
1.1 获得近似等速往复运动的齿轮连杆机构180
1.2 获得大摆角的齿轮连杆机构181
7.3 圆锥摩擦离合器的主要尺寸关系181
1.3 获得近似停歇运动的齿轮连杆机构182
1.3.1 行星轮系连杆机构182
8.1 涨圈摩擦离合器的结构182
第5章 多点啮合柔性传动装置182
1 概述182
1.2 优越性182
1.1 特征和类型182
8 涨圈摩擦离合器182
5.2 精度等级182
5.4.2 齿轮的公差183
9.2 扭簧摩擦离合器的计算183
9.1 扭簧摩擦离合器的结构183
9 扭簧摩擦离合器183
8.2 涨圈摩擦离合器的计算183
3 柔性支承的结构和计算183
2 主要结构型式及受力分析183
1.3 应用范围183
5.3 齿坯的要求183
5.4 齿轮的检验组与公差183
5.4.1 齿轮的检验组183
2.2.5 多盘式无级变速器183
1.3.2 齿轮曲柄摇杆机构183
5.5 齿轮副的检验与公差183
5.5.1 齿轮副的检验内容183
5.5.2 齿轮副的检验组183
5.5.3 齿轮副的公差184
5.6 齿轮副侧隙184
5.7 图样标注184
10 机械离合器的接合机构184
10.1 对接合机构的要求184
10.2 接合机构的工作过程184
参考文献185
4 多电动机驱动时的均载方法185
5.8 应用示例185
5.9 锥齿轮精度数值表186
2.1 实现特定运动规律的凸轮连杆机构186
2 凸轮连杆机构186
1 概述187
1.1 气压离合器187
1.2 液压离合器187
2 活塞式气压摩擦块离合器187
2.1 活塞式气压摩擦块离合器的结构187
第8章 气压离合器和液压离合器187
2.2.6 胶带式无级变速器187
2.2 活塞式气压摩擦块离合器的计算188
2.2 实现特定运动轨迹的凸轮连杆机构188
3 高弹性双锥气压摩擦离合器189
3.1 高弹性双锥气压摩擦离合器的结构189
3.2 高弹性双锥气压摩擦离合器的计算189
3 齿轮凸轮机构189
3.1 实现特定运动规律的齿轮凸轮机构189
3.2 实现特定运动轨迹的齿轮凸轮机构189
4 联动凸轮机构190
第8章 机构精确度191
1.3 机构精度的评定指标191
1.2 误差分类191
1.1 误差的定义191
1 误差的基本概念191
1.4 随机误差191
5.1 径向式气胎摩擦离合器的结构191
5 气胎摩擦离合器191
4 隔膜式气压摩擦块离合器191
2.1 机构误差的基本概念192
1.5 系统误差192
2.2 机构误差的产生原因和构件原始误差的分类192
5.2 径向式气胎摩擦离合器的计算192
2 机构误差192
5.3 径向式气胎摩擦离合器的主要尺寸193
2.3 机构误差的一般关系式193
3 平面连杆机构的原始位置误差分析194
3.1 转化机构微小位移法194
5.4 轴向式气胎摩擦离合器194
6 活塞式液压牙嵌离合器195
3.2 影响系数法196
7.2 活塞式液压摩擦离合器的计算196
7.1 活塞式液压摩擦离合器的结构196
7 活塞式液压摩擦离合器196
4 凸轮机构原始位置误差分析197
5 齿轮机构原始位置误差分析197
5.1 基本概念197
5.10 锥齿轮极限偏差及公差与齿轮几何参数的关系式197
6 锥齿轮工作图例198
5.2 齿轮机构原始位置误差的简化计算198
5.3.2 齿轮机构空程误差的估算199
第9章 电磁离合器199
1 概述199
1.1 电磁离合器的代号199
1.2 常用电磁离合器的性能比较199
5.3 齿轮机构空程误差的估算199
5.3.1 空程误差的基本概念199
6 机械传动系统位置误差的分析201
6.1 机构串联系统位置误差分析201
6.2 机构并联系统位置误差分析201
第5章 蜗杆传动201
1 概述201
6.3 机构混联系统位置误差分析201
2 牙嵌式电磁离合器201
2.1 牙嵌式电磁离合器的结构201
7 设计时提高机构传动精度的一般原则和方法202
8.4 误差补偿法203
2.2 牙嵌式电磁离合器的计算203
8.2 原始误差等效作用法203
2.1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主要参数203
2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203
8 按给定的精度要求制定公差的简单方法203
8.1 等公差法203
8.3 简易计算法203
3.1 摩擦式电磁离合器的结构204
3.1.1 单盘摩擦式电磁离合器204
3 摩擦式电磁离合器204
3.1.2 多片摩擦式电磁离合器205
2.2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206
2.3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承载能力计算207
2.3.1 齿上受力分析和滑动速度计算208
2.3.2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强度和刚度计算209
2.3.3 蜗杆、蜗轮的材料和许用应力210
2.3.4 蜗杆传动的效率和散热计算210
2.4 实现合理啮合部位和制造 人工油涵 的措施212
3.2 摩擦式电磁离合器的计算213
3.2.1 动作特性213
2.5 蜗杆、蜗轮的结构213
3.2.2 摩擦式电磁离合器的参数计算214
2.6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设计实例214
2.7 蜗杆、蜗轮工作图215
4 磁粉离合器217
4.1 磁粉离合器的工作原理217
2.8.1 术语定义和代号217
2.8 圆柱蜗杆、蜗轮精度217
4.2 磁粉离合器的结构和特点218
4.2.1 磁粉离合器的结构218
4.2.2 磁粉离合器的特点218
4.2.3 磁粉离合器分类代号218
4.4 磁粉离合器的工作特性219
4.3 磁粉离合器的主要材料219
2.8.2 精度等级220
2.8.5 蜗杆传动的检验和公差220
2.8.6 蜗杆传动的侧隙规定220
2.8.3 齿坯的要求220
2.8.4 蜗杆、蜗轮的检验和公差220
4.5.2 磁粉离合器的计算220
4.5.1 磁粉离合器的选用220
4.5 磁粉离合器的选用和计算220
2.8.8 装配图上的标注221
2.8.7 工作图上的标注221
2.8.9 公差数值表222
2 常用超越离合器的类型和性能比较224
1 概述224
第10章 超越离合器224
3.1 滚柱式超越离合器的基本结构225
3 滚柱式超越离合器225
3.2.1 强度计算226
3.2 滋柱式超越离合器的计算226
3.2.2 几何计算227
3.2.3 设计参数选择227
3.3 滚柱式超越离合器的尺寸系列228
4.1 楔块式超越离合器的结构230
4 楔块式超越离合器230
2.8.10 误差的有关关系式230
4.2 楔块式超越离合器的计算231
3 圆弧圆柱蜗杆传动231
3.1.1 基本齿廓231
3.1 轴向圆弧齿圆柱蜗杆(ZC3)传动231
3.1.2 传动的参数及其匹配231
4.3 楔块式超越离合器的尺寸系列232
3.1.3 轴向圆弧圆柱蜗杆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233
3.1.4 强度计算及其他234
3.2 圆环面包络圆柱蜗杆(ZC1)传动234
3.2.1 基本齿廓234
3.2.2 传动参数的匹配234
1 概述235
第11章 离心离合器235
2 不带弹簧闸块离心离合器235
2.1 不带弹簧闸块离心离合器的结构235
2.2 不带弹簧闸块离心离合器的计算236
3 带弹簧闸块离心离合器236
3.1 带弹簧闸块离心离合器的结构236
3.2.4 ZC1蜗杆传动承载能力计算237
3.2.3 圆环面包络圆柱蜗杆(ZC1)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237
3.2 带弹簧闸块离心离合器的计算237
3.3 带弹簧闸块离心离合器的尺寸系列与选择238
3.2.5 ZC1蜗杆传动设计实例240
4 钢球离心离合器241
4.1 钢球离心离合器的结构241
4.2 钢球离心离合器的计算241
4.3 钢球离心离合器的尺寸系列241
4 环面蜗杆传动242
4.1 环面蜗杆的形成原理242
4.1.1 直廓环面蜗杆242
4.1.2 平面包络环面蜗杆242
4.2 环面蜗杆的修形242
4.2.1 直廓环面蜗杆的修形242
4.2.2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的修形243
4.3 环面蜗杆传动基本参数选择和几何尺寸计算243
第12章 安全离合器248
1 概述248
1.1 对安全离合器的要求248
1.2 安全离合器的性能参数248
1.3 安全离合器的保护关系248
4.4 环面蜗杆传动承载能力计算248
4.5 环面蜗杆传动例题249
1.5 安全离合器分类性能比较249
2 剪销式安全离合器249
2.1 剪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