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图象信息交换:从设计到制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图象信息交换:从设计到制作
  • (美)(M.格林沃尔德)Martin Greenwald,(美)(J.卢超普)John Luttropp著;李家祥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7801245857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269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图象信息交换:从设计到制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图象设计和印刷技术介绍1

1.1 绪言1

1.2 主要的印刷方式1

1.2.1 凸版印刷1

1.2.2 凹版印刷4

1.2.3 平版印刷4

1.2.4 干式(无水)胶印6

1.2.5 非接触式电子成象10

1.3 个人计算机、工作站、专用计算机系统17

1.3.1 前端和后端18

1.3.2 激光图象记录仪(又称激光照排机)19

1.4 页面描述语言22

1.5 数字式印刷23

1.6 作业的设计和印刷27

1.6.1 作业规格表28

1.6.2 综合页面版式28

1.6.3 拼好的底版和直接到软片/版材的成象技术29

1.7 图象设计和印刷技术中的就业机会32

1.8 结束语33

第二章 图象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史34

2.1 绪言34

2.2 古代绘画和书写35

2.3 象形文字36

2.4 字母37

2.5 纸张的发明37

2.6 活字38

2.8 北美印刷的发展40

2.7 版权保护40

2.9 摄影学和静电技术42

2.10 热式铅字排版43

2.11 平版印刷45

2.12 晶体管和微电子技术46

2.13 结束语49

第一部分:设计过程51

第三章 排字基本原理51

3.1 字体设计和字体家族51

3.1.1 热排活字52

3.1.2 字体的铸造53

3.2 字体的构造53

3.2.1 有衬线和无衬线字面54

3.2.2 计算机用字体54

3.3 字符的名称和设计58

3.3.1 磅(Point)测量系统58

3.3.2 行长59

3.3.3 字符的大小59

3.4 字符的间隔59

3.4.1 加空铅(leading)59

3.4.2 紧排(Kerning)和字母间距60

3.4.3 词组间距61

3.4.4 空白(White space)61

3.4.5 正文的水平定位62

3.5 标注和校对符号62

3.6 核算版面技术63

3.8 结束语66

3.7 E型规66

第四章 设计过程67

4.1 绪言67

4.2 图象设计中解决问题的模式67

4.2.1 确定问题67

4.2.2 研究预算和时间表68

4.2.3 收集各种信息70

4.2.4 开始设计71

4.2.5 第一次送样72

4.2.8 最终的项目审查73

4.2.6 最终的送样73

4.2.7 制作73

4.3 图象设计中解决问题方法的应用74

4.3.1 个人简历的设计74

4.3.2 商用信笺抬头74

4.3.3 标签设计76

4.3.4 设计一本小册子78

4.4 结束语80

5.1 绪言81

第五章 图形创意设计的要素81

5.3 风格82

5.2 文字和图象82

5.4 铅条、边框、实地框和加底色83

5.5 文字的选择86

5.5.1 字型87

5.6 栏面88

5.7 页面台纸89

5.8 图象位置90

5.9 空白90

5.10 彩色91

5.10.1 选择彩色92

5.11 选择纸张92

5.12 结束语92

6.2 计算机图象设计93

6.3 设计程序的种类93

第六章 计算机绘图和电子整页拼版的基本原理93

6.1 绪言93

6.3.1 绘图程序94

6.3.2 绘画程序95

6.3.3 页面拼版程序96

6.3.4 电子页面的基本原理98

6.5 设计中要考虑的问题98

6.5.1 页面台纸和栏面尺寸98

6.5.2 需要重复的单元98

6.8 输入文字99

6.9 输入图象99

6.6 作业的设计标准99

6.7 设计模版99

6.10 修改文字和图象100

6.10.1 修改文字100

6.10.2 修改图象101

6.11 计算机设计程序的组合101

6.12 文件格式102

6.13.1 初始布局103

6.13.2 铅条、线条和几何形状103

6.13 使用计算机图象处理程序的基本技巧103

6.13.3 阴影和填充104

6.14 为作业选择合适的字体104

6.15 文图的组合105

6.15.1 文图分离105

6.15.2 绕图排字105

6.15.3 文图重叠105

6.15.5 虚影(Ghosting)106

6.16 结束语106

7.2 什么是数字化数据108

第七章 数字化数据108

7.1 绪言108

7.3 如何把原始数据数字化109

7.4 桌面扫描系统的基础110

7.5 原稿处理和数字化:扫描技术入门110

7.5.1 彩色和黑白扫描仪111

7.5.2 冷扫描和热扫描技术112

7.5.3 单次扫描和三次扫描的扫描仪112

7.5.5 滚筒式扫描仪113

7.5.4 平面式扫描仪113

7.6.1 扫描线条原稿114

7.6 线条原稿和灰阶原稿的扫描114

7.6.2 扫描灰阶原稿115

7.6.3 扫描文字原稿115

7.6.4 扫描彩色原稿116

7.6.5 虚光蒙版116

7.6.6 扫描分辨率117

7.7 数字式照相机118

7.8.1 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CSI)119

7.8 硬件和软件的兼容性119

7.8.2 通用目的接口板(GPIB)120

7.8.3 TWAIN软件协议120

7.9 图象处理121

7.10 存入被扫描的图象122

7.10.1 Macintosh平台文件格式123

7.10.2 PC平台文件格式123

7.12.1 改变图象的尺寸124

7.12.2 图象清晰化124

7.11 打印被扫描的图象124

7.12 修改被扫描的图象124

7.12.3 图象编辑125

7.12.4 图象旋转125

7.12.5 图象裁切125

7.13 输出数据127

7.13.1 输出到计算机:存贮设备127

7.13.2 输出到激光照排机129

7.14.1 只读光盘的物理规格135

7.14 CD-ROM(光盘只读存贮器)技术135

7.14.2 数据分类136

7.14.3 MMCD(多媒体光盘)139

7.14.4 数字式视频光盘(DVD)格式139

7.14.5 可擦写光盘(CD-E)格式139

7.14.6 增强型光盘(CD Plus)格式140

7.14.7 光盘文件格式140

7.14.8 驱动器技术指标140

7.14.9 光盘的数据存贮142

7.14.10 如何制作光盘143

7.14.11 桌面CD-ROM记录器145

7.14.12 在光盘上阅读数据147

7.14.13 照相光盘(Photo-CD)技术147

7.15 结束语148

第二部分:制作过程149

第八章 线条和半色调图象149

8.1 介绍印刷照相术149

8.2 照相原稿的种类149

8.3.1 比例尺150

8.4 裁切原稿150

8.3.2 计算方法150

8.2.1 线条原稿150

8.3 放大和缩小150

8.2.2 连续调原稿150

8.5 半色调挂网线数151

8.6 网点形状153

8.7 阴图拼版153

8.8 照相摄影的化学原理153

8.8.1 软片感光灵敏度155

8.9 印刷制板用照相机156

8.9.1 照相机专用术语157

8.10 线条阴图的曝光和显影162

8.10.1 准备暗室和软片163

8.10.2 调整照相机164

8.10.3 把原稿装到原稿架上和光源调节165

8.10.4 安装软片和曝光166

8.10.5 软片的显影167

8.11.1 为什么要进行半色调挂网?169

8.11 半色调阴图照相过程169

8.11.2 把图象分解成网点170

8.11.3 半色调接触网屏的种类171

8.11.4 随机挂网(调频挂网)172

8.11.5 密度测定173

8.11.6 把半色调印刷品作为线条稿来拍摄和再挂网177

8.11.7 扩散转印处理法179

8.11.8 在计算机上制作半色调图象180

8.12 结束语182

9.2.1 台纸尺寸183

9.2 拼版台纸183

第九章 拼版和晒版183

9.1 绪言183

9.2.2 带分格的蒙片(Ruled masking sheet)184

9.3 页码排序和印张185

9.4 组版186

9.5 纸张折后延伸和图象出血187

9.6 拼版方法188

9.6.1 单页拼版188

9.6.2 遮涂阴图193

9.6.3 多色和多台纸图象的拼版194

9.6.4 连晒197

9.6.5 挂网着色199

9.6.6 打样199

9.6.7 保护好已拼好的大版(晒版台纸)200

9.7 胶印晒版200

9.7.1 晒版和打样设备203

9.7.2 胶印印版技术203

9.7.3 印版的种类204

9.7.4 版材的曝光和显影206

9.8 结束语211

第十章 胶版印刷和印后加工处理212

10.1 介绍胶版印刷212

10.1.1 油水不相溶原理212

10.2 胶印机和小胶印机的种类213

10.2.1 单色和多色胶印机213

10.2.2 单张纸和卷筒纸胶印机214

10.4 胶印机的滚筒设计216

10.3 双面印刷机216

10.5 传墨系统218

10.5.1 墨斗218

10.5.2 匀墨辊219

10.5.3 着墨辊220

10.6 润版系统220

10.6.1 常规的润版系统221

10.6.2 集成的润版系统221

10.7.2 链式收纸系统222

10.7.1 斜槽式收纸系统222

10.7 收纸系统222

10.8 作业的印刷223

10.8.1 给纸台和收纸台的调整224

10.8.2 吹气(空气)和吸气(真空)控制的调整224

10.8.3 调整纸张定位套准装置225

10.8.4 双张检测227

10.8.5 印刷机上墨227

10.8.6 调整润版系统228

10.8.7 安装印版229

10.8.8 图象打样230

10.8.9 调整高质量的图象232

10.8.10 检查图象质量不佳的原因232

10.8.11 多色印刷234

10.8.12 印版的清洁和保存235

10.8.13 印刷机的清洁235

10.8.14 维修程序237

10.9 印后处理238

10.9.1 后加工技术238

10.9.2 装订技术245

10.10 胶印的环境保护250

10.10.1 噪声水平(级)250

10.10.2 化学安全措施250

10.10.3 室内空气污染251

10.10.4 有害废物的管理251

10.11 结束语252

11.3 商标设计253

11.2 图象设计方法的应用253

11.1 绪言253

第十一章 实际作业的设计253

11.3.1 以图象为主的商标254

11.3.2 象形商标255

11.3.3 表意符号商标255

11.3.4 抽象图案商标256

11.3.5 文字商标(Typographic)257

11.3.6 商标的制作257

11.4.1 应包含哪些内容?258

11.4.2 横面结构258

11.4 设计醒目的简报258

11.4.3 报头(masthead)(或刊名)260

11.4.4 正文、标题和副标题261

11.4.5 加边框、铺网、着色、对比等手法261

11.4.6 插图261

11.4.7 空白263

11.4.8 简报的制作264

11.5.1 基本内容265

11.5.2 产品说明、插图、价格和空白265

11.5 设计展示广告265

11.5.3 版式和栏面设计266

11.5.4 广告制作266

11.6 产品样本的设计267

11.6.1 应包含些什么——选择一种模式267

11.6.2 组合文字和图象267

11.6.3 版式中要注意的问题267

11.6.4 样本的制作267

11.7 结束语268

作者后记2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