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白钦先经济金融论文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白钦先经济金融论文集](https://www.shukui.net/cover/3/34210473.jpg)
- 白钦先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7504913804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587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63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白钦先经济金融论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陈岱孙]3
序言[陈家盛]3
金融论3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1985年全国首届中青年金融改革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获奖征文3
金融理论的改革与创新3
金融体制改革的理论11
金融体制改革的战略模式选择18
金融体制改革的若干对策35
以市场经济原则重新构筑中国的银行体制--第十届“泛太平洋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发展大会 ” 报告论文45
中外银行体系总体框架的比较与对策--中国银行体系的现代化、规范化与国际化46
银行基本体制和机制的比较与选择--机构企业化、资金商品化和利率市场化50
银行业务分工制度的比较与选择--综合化银行业务制度与专业化银行业务制度53
银行业竞争原则的比较与选择--充分竞争与有限适度竞争59
商业性银行与政策性银行业务的分离与机构的分立--国家四大专业银行的重大变革与中国金融体系的总体优化62
银行与工商企业关系的比较与选择--银企关系模式与联系形式68
法律在银行体制变革中地位与作用的比较71
我国银行企业化改革的关键一步--商业性银行业务与政策性银行业务的分离分立73
借鉴各国成功经验,尽速构筑中国的政策性金融体系--上报国家教委并呈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的报告82
关于构筑我国政策性金融体系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应国家开展银行之邀而拟的咨询报告与建议87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征与社会功能88
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理论依据89
中国比其他国家更加需要配套齐全的政策性金融体系91
构筑中国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基本原则95
构筑中国政策性金融体系的若干对策性建议97
需要加以澄清的几个理论与实际问题102
围绕银行业务交叉的多层思考107
银行业务交叉与银行业务制度划分的涵义107
有关我国银行业务交叉的若干问题113
围绕银行外汇业务交叉的多层思考120
外汇业务的特殊性与外汇业务交叉120
我国银行外汇业务交叉的种种问题与对策125
各国银行与工商企业关系的比较研究131
银行与工商企业关系问题的战略重要性131
银行与工商企业关系的基本涵义132
各国在处理银企关系问题时考虑的主要因素133
银行与工商企业关系间的各种具体联系形式134
各国银行与工商企业关系的不同模式138
银行与工商企业关系模式与联系形式的总体综合评价143
产融紧密结合有碍于中国商品经济新秩序的建立147
中国银企关系的模式选择与对策150
各国银行集中垄断的比较研究155
各国商业银行集中垄断程度的比较155
各国商业银行集中垄断不同方式的比较157
各国商业银行集中垄断不同形式的比较160
对我国的借鉴162
围绕“金融自由化”问题的多重深层思考--严厉控制与缓和管理·金融压抑与金融深化164
关于“ 金融自由化”应如何描述的问题165
衡量金融自由化程度的若干指标171
金融市场与机构投资人178
由存款挤提风潮引起的思考184
对“一级银行制度”和二级银行制度“提法的辨析190
制定我国银行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94
关于建立”东北及东北亚区域性金融性中心和金融市场“的总体构想与阶段对策197
处于东北经济区特大中心城市和东北亚经济圈中心特殊地位的沈阳198
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和金融市场“的指导原则和总体框架203
区域性金融中心和金融市场”不同阶段的目标与对策210
跨入国际经济金融奥林匹克大赛场前的大连金融--“大连金融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演讲稿215
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总协定对中国金融业的总体影响216
巴塞尔协议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219
服务贸易总协定和巴塞尔协议都要求中国金融业按市场经济原则重新构造221
大连跨入国际经济金融奥林匹克大赛场的战略与对策221
论内外两大货币与物资系统间的交叉对应效应--对汇收支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225
外汇收支与社会再生产225
内外两大系统间的交叉对应效应229
外汇收支对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作用和影响232
外汇资金调度管理的依据和方法237
外汇收支的特殊宏观效应237
外汇资金的科学结构和合理布局238
外汇资金调度管理的手段、途径和方法242
对外经济贸易金融活动中的“双亏双盈效应”--货价汇价、利率汇率的双重风险与双重利益247
国际经济金融活动中的惯例、规则和风险--双亏双盈效应·国际规则与惯例·时间概念的法律与经济涵义247
涉外经济金融活动中的国际规则与惯例-- 这些规则与惯例至少不比其他任何法律体系更经常地遭到破坏250
国际贸易金融活动中时间概念的法律经济涵义与风险--兼析“时间就是金钱”、“智慧就是金钱”的一个案例254
关于建立和发展大陆期货市场的多层思考--第二届“海峡两岸证券暨期货法制研讨会”报告论文259
从市场经济看期货市场260
大陆期货市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62
建立和完善大陆期货市场的措施与对策263
关于大陆期货市场问题的方法论思考267
论国际结算方式269
国际结算方式是一种结构,是一个系统269
国际结算方式是一个由初级至高级的发展系列,是一个动态的“流”275
加强对记帐贸易外汇结算的研究及控制管理281
有关美国银行制度的几个问题--应《国际金融》杂志社之邀答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王社明问289
美国“双线多头”的银行管理体制是怎样形成的?289
美国银行为何如此众多?292
美国为什么没有单一的中央银行,而是一个中央银行体系?294
美国银行分支行制度的发展和单一银行制度的逐渐瓦解296
对美国分支行制度立法和政策方面的历史考察296
银行设立分支机构一直是一个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299
最新的事态和发展趋势302
美国银行体制国际化的特点和影响303
美国银行海外金融业务的发展特点304
入侵的舰队--外国银行在美国的活动307
美国银行体制国际化的影响310
面临的问题和改革的要求315
美国联邦储备制度面临的问题和改革的趋势315
美国联邦储备制度的重大改革318
美国的州立银行监督管理体制321
经济论327
论外延扩张型经济模式的特征与后果--关于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深层次思考327
由国有大中型企业问题引起的思考327
辽吉黑现象和全国三十五大城市排列表的启示329
外延扩张型经济模式及其特征331
外延扩张型经济模式的若干实证分析336
彻底转变模式进行综合治理343
通货膨胀问题的中外比较及当前我国通胀的特点、原因与对策346
关于通货膨胀问题的中外比较347
当前我国通胀的特点、原因与对策350
关于股份制若干问题的探讨355
股份制与经济体制改革355
股份制与社会主义357
股份制与社会经济环境359
股份制与固定资产评估362
关于发展我国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战略与对策367
历史地位与现实作用368
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和现实可行性369
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设想与对策376
三种花钱行为模式的经济学涵义--“我为我花我的钱;我为你(他)花我的钱;我为我(你)花他的钱”三种花钱行为模式379
三种花钱行为模式经济学涵义的比较379
“我为我(你)花他的钱”--各种暴发性消费和腐败性消费的经济后果383
冷静下来的思索386
把企业放在经济机制的汪洋大海中航行388
菜蓝子里的经济学393
花生米价格稳中有降的经济学涵义393
蔬菜价格放开以后的最高最低限价政策394
鸡蛋的价格补贴补在哪?如何补?396
结论398
企业的一般风险管理与信用风险管理399
企业与风险管理399
企业与信用风险管理402
“不平衡发展战略”是一种有力的发展战略407
关于改革开放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几个理论与实际问题407
开放型经济并不等同于外向型经济409
开放型经济和外向型经济首先是商品经济410
中国是令人垂涎的世界第一大潜在市场411
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目的是什么?414
对外经济贸易是不是规模越大越好?速度越快越好?416
各地区发展的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拉大420
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及若干建议422
跨入国际经济贸易奥林匹克大赛场--艰难的复关谈判、别无选择与历史性抉择431
艰难的谈判、不易的进展431
别无选择与历史性抉择438
中国即将跨入经济贸易奥林匹克大赛场453
国际市场犹如国际奥林匹克大赛场459
国际经济贸易竞赛规则纵横谈--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459
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自由竞争原则460
以多边最惠国待遇为核心的非歧视性待遇原则462
以关税为最主要调节手段的关税保护原则463
以市场准入为主要手段的市场开放原则464
不得打“兴奋剂”、不得“暗器伤人”的平等贸易原则465
对发展中国家的非互惠优惠待遇原则467
贸易纠纷按程序协商调解原则471
除商业秘密以外的信息公开原则472
以例外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灵活适用原则472
驾驭比赛规则--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473
中国重返关贸总协定的意义、机遇与挑战--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476
利也弊也?福兮祸兮?479
“中国”--东方巨龙将腾飞世界482
获得了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的手段489
外经外贸的外部环境根本改善491
大大地有利于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和利用495
通过市场力量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497
本世纪最后的机遇与空前严峻的挑战500
复关对中国消费者的影响510
结束语:本世纪的最后一次机遇516
方法论521
中国深化改革的方法论选择--对十多年改革的反思和进一步治理的对策性建议521
目标明确、整体规划、系统工程与零打碎敲、走一步看一步的两种不同方法论选择522
简单机械地强调实践干起来再说与回顾历史自觉吸取各国成功经验并以此指导实践的两种不同方法论选择525
法律制定实施适度超前、诱导和规范化与法律长期滞后、各行其是和无所遵循的两种不同方法论选择529
多种方案、多重选择与单一方案、别无选择的两种不同方法论选择533
可行性论证现论证可行性、可批性的两种不同方法论选择535
简单地“一刀切”、“切一刀”与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的两种不同方法论选择537
培育“花盆”与“花园”的两种不同方法论选择539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两种不同方法论选择540
比较银行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543
比较银行学的研究对象是各国银行体制543
比较银行学的研究方法是比较法552
对待民族文化、外国文化的态度555
研究著述历经十载社会反响热烈558
科学研究和学术著作工作中的方法论--以高瞻远瞩高度负责的科学态度写作独具特色的高校教材558
高瞻远瞩抓准选题纳入国家计划560
呕心沥血研究思考学科研究对象563
开拓创新刻意追求独具特色风格565
投石问路勇于实践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结合569
一丝不苟调查统计坚持科学态度570
上级重视群策群力尚有若干建议571
经济金融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中的方法论575
理想信仰和伦理道德的论证同经济必然性论证的两种不同方法论选择575
脱离主客观条件照抄照搬与从一国经济金融社会环境出发实事求是地吸收借鉴的两种不同方法论选择577
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的极端化冷静地思索批判地吸收的两种不同方法论选择581
书成自记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