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辐射血液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辐射血液学
  • 刘及 著
  • 出版社: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438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4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辐射血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目录1

第一章辐射血液学的放射生物学基础1

一、各种电离辐射的性质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

二、电离辐射与生物作用的相互关系4

三、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基本理论5

(一)电离与激发6

(二)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7

(三)电离辐射原发作用的学说7

绪论9

四、电离辐射对机体的生物学效应12

(一)电离辐射对DNA分子的作用13

(二)电离辐射对细胞的作用20

(三)电离辐射对组织的作用25

(四)电离辐射对机体整体的作用27

五、影响辐射效应的主要因素35

(一)与辐射有关的因素35

(二)与机体有关的因素38

参考文献40

一、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41

(一)造血干细胞41

第二章血液学基础41

(二)造血祖细胞43

二、血细胞生成动力学49

(一)粒细胞生成动力学49

(二)红细胞生成动力学50

(三)血细胞生成的动力学分析54

(四)血细胞生成动力学中的一些参数55

三、血细胞生成的调节57

(一)反馈性调节58

(二)血细胞生成中的体液调节60

(三)血细胞生成中的微环境调节72

(二)个体发育过程中造血活动的变迁82

四、造血的发生82

(一)动物种属进化过程中造血活动的变迁82

五、外周血血细胞的生理功能85

(一)红细胞的生理功能85

(二)粒细胞的生理功能87

(三)单核吞噬细胞的生理功能89

(四)淋巴细胞的生理功能90

(五)血小板的生理功能91

六、血液凝固系统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93

(一)血液凝固系统93

(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98

(三)凝血和纤溶系统的调节100

参考文献101

第三章造血系统的辐射损伤与修复103

一、造血器官的正常结构105

(一)骨髓微循环结构107

(二)造血区段与造血细胞索107

(三)骨髓基质与骨髓造血111

(四)造血基质与造血细胞的相互作用113

(五)骨髓和骨质的关系115

(六)骨髓中淋巴细胞的产生115

二、骨髓的辐射损伤与修复117

(一)骨髓的辐射损伤与修复过程118

(二)造血干细胞的辐射损伤与修复过程125

(三)造血祖细胞的辐射损伤与修复过程137

(四)依外周血细胞的变化判定造血器官的机能146

(五)局部照射对造血血液系统的作用147

(六)慢性放射病时造血器官的变化149

三、造血器官辐射损伤的后果151

(一)中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时造血损伤的后果151

(二)低剂量率辐射对造血器官的影响及远后效应152

四、辐射出血综合征153

(一)血凝过程障碍在出血发病中的作用154

(二)血管变化在出血发病中的作用160

一、免疫学基础概述163

第四章免疫系统的辐射损伤与修复163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64

(二)免疫细胞及其功能166

二、免疫系统的辐射损伤与修复过程171

(一)电离辐射对免疫器官的作用171

(二)电离辐射对免疫细胞的作用177

(三)电离辐射对抗体产生的影响187

(四)电离辐射对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191

(五)电离辐射对移植免疫的影响192

(七)传染免疫的辐射效应194

(六)电离辐射对免疫耐受性的影响194

(八)电离辐射对某些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195

(九)电离辐射与自身免疫性疾病196

(十)电离辐射与肿瘤免疫197

(十一)不同照射条件对免疫效应的影响203

(十二)免疫功能辐射损伤的防护203

三、感染并发症204

(一)内源性感染204

(二)外源性感染205

(三)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机理207

参考文献(第三、第四章)208

第五章辐射造血损伤临床210

(一)造血系统辐射损伤概述211

一、造血辐射损伤早期临床表现211

(二)全身造血辐射损伤的临床214

(三)局部造血辐射损伤的临床特点231

(四)放射性核素对造血系统的损伤及其临床233

二、造血辐射损伤的远后效应235

(一)贫血235

(二)防御机能的恢复237

(三)白血病239

参考文献249

一、引言250

第六章血液指标在辐射损伤诊断中的应用250

二、急性辐射损伤的血液学变化251

(一)数量变化251

(二)质的变化252

(三)骨髓细胞的变化253

三、小剂量照射的血液学效应253

四、染色体畸变在辐射损伤诊断中的应用255

(一)概述255

(二)自发畸变率261

(三)辐射诱发的染色体畸变261

五、早熟染色体凝集275

六、淋巴细胞微核276

(一)测定微核的方法276

(二)微核测定在辐射损伤诊断中的应用277

(三)阻止胞质分裂法测定微核278

参考文献279

第七章辐射损伤的血液学治疗280

一、保障和促进造血恢复的一般措施280

(一)控制并发症的措施280

(二)促进造血功能恢复的治疗措施283

(一)全血的输注284

二、血液成分的输注284

(二)白细胞悬液的输注285

(三)血小板悬液的输注288

(四)血浆或血浆成分的输注290

三、造血重建的措施293

(一)骨髓移植294

(二)胎肝造血干细胞移植311

(三)外周血干细胞移植313

参考文献314

第八章辐射血液学实验技术316

一、造血干细胞检测技术316

(一)造血干细胞内源性脾结节检测方法316

(二)造血干细胞外源性脾结节检测方法317

二、造血祖细胞培养技术321

(一)人骨髓多能造血祖细胞培养技术321

(二)粒系祖细胞培养技术324

(附)集落刺激因子的制备方法327

(三)粒系祖细胞体内扩散盒(CFU-D)培养技术330

(四)红系祖细胞培养技术334

(五)巨核系祖细胞培养技术337

(六)淋巴系祖细胞培养技术339

(七)白血病祖细胞培养技术342

(一)CFU-F微量培养技术344

三、造血基质祖细胞(CFU-F)培养技术344

(二)人骨髓基质祖细胞培养技术347

(三)肾被膜下转移造血微环境技术350

四、造血、免疫系统多器官培养法354

五、细胞遗传学实验技术359

(一)染色体实验技术359

(二)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检测技术362

(三)显带技术364

六、造血组织及血细胞电镜标本的制备技术370

七、造血组织的细胞化学技术373

(一)碱性磷酸酶373

(三)非特异性酯酶376

(二)酸性磷酸酶376

(四)氯乙酰酯酶377

(五)过氧化物酶378

八、骨髓超低温保存及HLA分型技术379

(一)骨髓超低温保存技术379

(二)HLA分型方法382

九、辐射血液学中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390

(一)转染技术390

(二)哺乳动物细胞DNA提取393

(三)质粒DNA提取395

(四)缺口翻译399

(五)Southern印迹杂交401

(六)染色体原位杂交基因定位技术406

附录412

附录1 常用辐射剂量单位的换算412

附录2 电磁辐射谱412

附录3 中子依能量的分类412

附录4 国际单位制各种单位表413

附录5 医学文稿中常见错别字及正确用字420

附录6 参考文献正确写法421

附录7 各种细胞因子的性质,基因克隆及功能表423

附录8 缩写词注释425

英汉名词索引4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