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比较宪法纲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比较宪法纲要](https://www.shukui.net/cover/61/34208203.jpg)
- 张光博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009291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481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97页
- 主题词:比较法∶宪法(地点: 世界) 宪法∶比较法(地点: 世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比较宪法纲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导 言1
1 比较宪法学的对象2
2. 比较宪法学的研究方法5
3. 比较宪法学的体系11
第一编 总 论17
1.宪法的概念17
1.1关于宪法概念的各种论点17
一、宪法的词意17
二、资产阶级学者关于宪法的概念19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宪法的概念及其提出的依据21
1.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22
一、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22
二、特殊的制定和修改程序24
三、最高的法律效力26
1.3宪法是民主制的法律化27
1.4宪法是商品经济发达的产物29
2.宪法的产生和发展33
2.1宪法的产生33
一、英国开其端33
二、美国和法国的成文宪法35
2.2资产阶级宪法的普及37
一、“宪法的世纪”37
二、资产阶级宪法的变异38
2.3两种类型宪法并存的开始39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宪法39
二、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的产生41
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两种类型宪法42
一、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宪法42
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宪法44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立宪运动45
2.5中国宪法发展的历史45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宪政运动47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48
3.宪法的分类52
3.1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和社会主义国家宪法52
一、两种不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记录53
二、两种不同性质民主制国家的总章程54
3.2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分类56
一、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宪法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宪法56
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宪法和发展中国家的宪法58
3.3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的分类59
一、过渡时期的宪法和社会主义建成后的宪法59
二、不同模式的社会主义国家宪法61
一、君主制宪法和共和制宪法62
3.4资产阶级学者对宪法的分类62
二、议院内阁制宪法和总统制宪法63
三、单一制国家宪法和联邦制国家宪法64
四、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64
五、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64
六、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65
七、形式意义的宪法和实质意义的宪法66
3.5我国宪法的类别67
4.宪法的实施和保障68
4.1宪法实施的标志68
4.2宪法实施的社会条件70
4.3宪法实施的自身条件72
4.4宪法监督74
一、宪法监督的作用74
二、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监督75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监督77
4.5宪法的解释、修改和变迁79
一、宪法的解释79
二、宪法的修改79
三、宪法的变迁81
第二编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比较85
5.国体的比较85
5.1两种不同性质的国体85
一、少数剥削者的国家和广大劳动者的国家86
二、少数剥削者对社会实行统治和广大劳动者对社会实行统治87
三、维护剥削和消灭剥削90
5.2资产阶级专政的不同形态92
5.3无产阶级专政的不同形态94
5.4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97
6.政体的比较100
6.1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代表制101
一、代议制和人民代表制101
二、权力分立制和民主集中制103
三、两种类型的选举制度109
四、两种类型的政党制度111
6.2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比较115
一、议院内阁制和总统制115
二、权力分立制的比较116
三、选举制度的比较117
四、两党制和多党制119
6.3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制的比较120
一、人民代表制的不同形态120
二、民主集中制的比较122
三、选举制度的比较124
四、政党制度的比较126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127
6.4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27
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实施128
三、现阶段的选举制度130
四、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131
7.国家区域结构的比较134
7.1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区域结构135
一、国家区域结构的形式135
二、资本主义的单一制国家与社会主义的单一制国家136
三、资本主义的联邦制国家与社会主义的联邦制国家138
7.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42
一、单一制的国家区域结构142
二、民族自治地方144
三、特别行政区147
一、法制是民主的实现形式和专政的职能工具149
8.法制的比较149
8.1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制149
二、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制152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制154
8.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制156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意志157
二、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记录159
三、初级阶段法制建设的发展过程162
9.经济制度的比较164
9.1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制度164
一、经济制度在宪法中的反映164
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166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168
9.2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71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同时并存171
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73
三、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175
10.精神文明的比较178
10.1 两种不同性质的精神文明178
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178
二、资本主义的精神文明179
三、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181
10.2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83
一、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建设183
二、文化方面的建设184
三、思想方面的建设186
第三编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比较191
11.两种不同性质国家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191
11.1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概念191
一、公民的含义及其历史演变192
二、权利和义务的概念193
11.2 两种类型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区别197
一、政治基础不同197
二、经济基础不同199
三、法律上的规定不同201
四、权利和义务的观念不同202
12.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权204
12.1人权的产生204
一、人权的产生过程204
二、人权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206
三、人权的理论准备207
12.2人权的发展208
一、资产阶级学者关于人权发展的理论208
二、人权发展的实际历史过程209
三、人权的国际化210
13.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12
13.1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产生和发展213
一、与资产阶级人权的本质区别和联系213
二、以《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为开端214
三、基本权利和义务体系的完善及其推广215
13.2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产生和发展218
一、历史的新纪元218
二、《共同纲领》的规定219
三、宪法的规定及其修改220
1. 1954年宪法的规定220
2 几次修改221
3. 1982年宪法的规定223
14.各项基本权利义务的比较225
14.1 各项基本权利的比较225
一、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25
二、自由权230
三、参政权240
四、社会权243
14.2各项义务的比较251
一、守法义务252
二、纳税的义务253
三、服兵役的义务254
14.3权利和义务的保障256
第四编国家机构的比较263
15.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机构263
15.1 国家机构的概念263
15.2 两种不同类型国家机构的基本特点266
一、资本主义类型的国家机构266
二、社会主义类型的国家机构270
16.最高代表机关的比较277
16.1 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277
一、议会的产生278
二、组织结构279
三、职权281
四、工作程序282
五、议员283
16.2社会主义国家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285
16.3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88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289
二、组成和任期290
三、职权291
四、会议292
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94
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委员会298
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99
17.1国家元首概述301
17.国家元首的比较301
17.2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元首303
一、国家元首的产生303
二、国家元首的形式305
17.3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元首307
17.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308
一、设置和任期308
二、职权310
18.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比较313
18.1 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概述313
18.2 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国家行政机关314
18.3社会主义国家的最高国家行政机关318
18.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321
一、国务院在国家机构中的地位321
二、国务院的组成、会议、领导体制和任期323
三、职权324
四、各部、各委员会和直属机构地方国家机关的比较329
19.1 地方国家机关的地位和作用329
19.2两种不同性质的地方国家机关331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地方国家机关332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地方国家机关334
19.3 我国的地方国家机关336
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336
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339
三、特别行政区的国家机关340
四、基层群众性的自治组织342
20.司法机关的比较343
20.1 司法机关的地位和作用343
20.2 两种不同类型的司法机关345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司法机关345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司法机关347
20.3 我国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349
一、人民法院349
二、人民检察院351
附录(一)3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354
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381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根本法)(1936年非常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391
附: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1918年1月25日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413
美国宪法(1787年9月17日制定)415
法兰西共和国宪法(1958年10月4日公布,1976年6月18日最后修改)434
附:人和公民的权利宣言(1789年8月)457
日本国宪法(1946年11月3日公布,1947年5月3日施行)459
附录(二)473
各国宪法年表473
后记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