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纵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赵向阳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5005399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626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64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纵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多元分权结构2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政治发展4
(一)民主进程的新势头4
(二)社会民主党的崛起11
(三)国家机器的“调整”17
(四)“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20
三、 重新评价:反思与探索28
第一章 英国:资本主义民主制的发源地49
一、政体转换的历史轨迹50
(一)商品经济的社会政治效应50
(二)划时代的一笔:“议会至上”58
(三)政党政治的确立66
(四)模式更替:三权分立与法治70
二、上层建筑的顶层78
(一)英王:历史与现实的融合78
(二)议会制的世界意义82
(三)责任内阁制与首相88
(四)两党制:齿轮与杠杆97
三、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及其他104
(一)长期执政的保守党104
(二)工党的右翼与左翼113
(三)中间派联盟的兴起与困境121
(四)阶级结构的演变126
四、知识与权力的结合——文官制度述评133
(一)西方学东方与政治吸收133
(二)政党政治的“安全阀”136
(三)改革:从麦克米伦到撒切尔夫人140
五、“日不落帝国”的衰落与英联邦143
(一)英联邦的形成143
(二)英联邦的组织与作用146
第二章 美国:分权模式的典型149
一、从邦联条例到联邦宪法150
(一)危机与强有力的中央政府150
(二)地区性特点与联邦制155
(三)采用分权制衡原则的由来158
(四)权利法案:人民的斗争及其他163
(五)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166
(六)拒绝君主制170
二、政治体制中的国会179
(一)两院制的用意179
(二)国会山的主人181
(三)议员的投票行为186
(四)内部权力结构192
(五)地位与作用200
三、所谓“帝王般的总统”203
(一)对君主制的向往与恐惧203
(二)神话与事实204
(三)权力分析215
四、联邦最高法院与政治219
(一)司法审查与宪法保障219
(二)权力调整与制衡222
(三)政治法律意识与社会压力228
五、政党的结构与功能234
(一)各自为政的组织体系234
(二)两党制与“四党制”238
(三)政党的功能241
六、“谁统治美国”与分权模式250
(一)政治权力的社会内容250
(二)分权模式258
七、政治体制的稳定机制261
(一)政治系统的结构分析261
(二)政治学的考虑265
(三)法学研究268
第三章 法国:从戴高乐到密特朗271
一、多党政治与第五共和国的诞生273
(一)戴高乐第一次下野273
(二)第四共和国的政治体制283
(三)阵痛与分娩288
二、总统本位的混合制政体294
(一)大权在握的总统294
(二)被削弱的国民议会300
(三)议会制乎?总统制乎?305
三、多党制与二元共和国312
(一)另一种评价312
(二)巨人、形势与第一次较量314
(三)意义深远的“共处”325
(四)政党的特点和功能336
四、政府体制述要347
(一)中央政府347
(二)地方政府354
(三)经济与社会委员会358
五、宪法委员会和行政法院361
(一)保障宪法的机构361
(二)多功能的法院366
第四章 联邦德国:民主与专制的教科书370
一、魏玛共和国何以崩溃371
(一)共和国:沙基上的大厦371
(二)军队:“国中之国”与“载舟之水”376
(三)凡尔赛和约:巨大的阴影380
(四)宪法结构、政治思潮和经济危机384
(五)政党格局与“兄弟阋墙”391
(六)希特勒的强劲攻势及右派的阴谋400
(七)教训与启示408
二、法西斯政治411
(一)领袖独裁制411
(二)“一体化”:国家、社会、文化420
(三)资本主义民主与法西斯政治428
三、重建民主432
(一)国家体制:从集权到分权432
(二)政党:纳入民主与法制的轨道438
(三)“穿军服的公民”445
(四)社会调节机制449
四、政党格局的演变457
(一)群党争雄与二元体制初步形成(1949—1961)457
(二)两大营垒解体与三分天下(1961—1966)463
(三)社会民主党上升与大联合政府(1966—1969)465
(四)三角均势与两极分立(1969—1982)467
(五)绿党的突起与挑战(1982—1987)469
五、联邦议院的构成与权能472
(一)联邦议院的选举472
(二)组织监督政府和反对党的作用478
(三)立法过程中的联邦议院482
(四)联邦议院的组织和工作程序484
六、保障州权的重要机构——联邦参议院491
(一)联邦参议院的组成491
(二)联邦参议院的职权493
(三)联邦参议院的组织机构495
七、虚位总统与行政权力中心497
(一)联邦总统的产生497
(二)联邦总统的职权498
(三)联邦政府的产生和更迭501
(四)联邦政府的职权505
(五)联邦总理的权力及其制约507
(六)联邦政府各部和总理府510
第五章 日本:财团、自民党、官僚三位一体514
一、社会与政治从封闭走向开放515
(一)社会结构的演变515
(二)战前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516
(三)战后初期的政治格局520
(四)和平宪法的基本思想524
二、金钱与权力531
(一)实力雄厚的财团531
(二)财团控制政治的途径534
(三)政治体制的经济功能540
三、大权独揽的自民党542
(一)政党政治的发展与“五五体制”542
(二)自民党的纲领与组织545
(三)自民党的基本特征——派系林立549
四、自民党何以长期执政557
(一)特殊的政党模式557
(二)经济政策的稳定性与持续性559
(三)“中产阶级”队伍的产生和发展561
(四)在野党的“无能”564
(五)相对稳定的投票率568
(六)派系的存在及其相互关系570
(七)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572
五、官僚和行政管理573
(一)官僚的涵义、特征及三种学说573
(二)官僚与财团579
(三)官僚与自民党582
(四)公务员制度的主要特点585
(五)行政管理与党政合一的决策体系592
六、简略的评估595
(一)政治体制的现状与趋势595
(二)走向政治大国600
第六章 瑞士:委员制与直接民主602
一、独树一帜的委员制602
二、大权在握的联邦议会610
三、发达的地方自治616
四、广泛的直接民主制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