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柯俊传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柯俊传
  • 韩汝玢,石新明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4431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柯俊-传记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柯俊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第一章 黄岩柯家3

一、三君八俊满橘乡3

二、追溯元代柯氏4

三、石榴花开的日子5

四、柯氏儿女皆俊杰6

第二章 辗转求学9

一、那些少年往事9

二、第一次流亡11

三、就读河北一中14

四、两年的预科班生活15

五、动荡时势下的多彩大学生活16

六、走在抗日游行队伍的最前排22

七、辗转武汉求学路24

第三章 八年抗战30

一、投身民族抗战的热潮30

二、负责民营工厂督迁工作31

三、督迁大冶各厂矿31

四、最后关头的武汉抢运33

五、亲历武汉的沦丧35

六、辗转抗日到越南36

七、艰苦运输中的趣事37

八、重庆遭日军轰炸38

九、恪尽职守在缅甸39

十、穿梭在密林群山之中40

十一、不辱使命——在印度41

第四章 留英十年45

一、科技救国赴英伦45

二、师从顶级大师汉森教授46

三、伯明翰大学的终身讲师49

四、志同道合“下午茶”49

五、结婚日选在“九·一八”52

六、“结草衔环,容图报于来世”56

七、祖国,我回来了!59

八、关爱父母,抚育弟妹59

中篇第五章 志存高远 忠诚教育事业63

一、毅然走进钢铁学院63

二、创建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和筹建金属物理化学专业66

三、创建科学技术史研究生专业70

四、“文化大革命”中的师者70

五、花甲老人光荣入党73

六、重视幼儿及少年教育74

七、“我的科技馆情缘”76

八、“没有围墙的大学”78

九、言传身教 全面关心青年人的成长81

十、勤奋好学 不断更新知识84

第六章 穷格物理 业终大成——钢铁科学与技术的集大成者86

一、阐明钢中过热和过烧机制86

二、贝茵体相变切变理论的创始人——国际称道的Mr.Bain87

三、发展马氏体相变动力学90

四、结合国情发展研究应用新材料93

五、重视战略工业传统金属材料的研究推广95

六、促进半导体缺陷结构研究100

七、发起和指导超级钢的研究101

八、参与国防工业科研115

九、担任《金属学报》主编116

十、远见卓识创建学会119

十一、服务社会 矢志不渝127

第七章 中国电子显微镜事业的先驱者129

一、全国首开电子显微学129

二、电子显微镜实验室的艰辛历程130

三、悉心培养中国电子显微镜人才132

四、友好的中日电子显微镜交流138

五、填补国内电子显微镜教材的空白142

第八章 中国冶金史研究的开拓者144

一、走进冶金史的长河144

二、三个“世界之最”146

三、中国冶金史研究的重大发现与新进展154

四、BUMA:世界冶金史的纽带168

五、获“Iron Master”称号174

六、走向灿烂的未来179

下篇第九章 中国金属物理专业的奠基人185

一、勾勒金属物理专业发展蓝图185

二、为创建金属物理勤学俄语189

三、金物大楼系心血190

四、“资产阶级名利思想的典型”191

五、“四大名旦”同台唱192

六、非常“4+1”会议194

七、讲义中的辛勤汗水195

八、“请进来,送出去”196

九、金属物理桃李满天下199

第十章 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行者201

一、“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所与国外合作的高校201

二、北京科技大学加速走向国际舞台205

三、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积极促进者和执行者207

四、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份重要报告212

五、适应21世纪工程教育改革的尝试213

附录A 柯俊院士主要经历获奖情况221

附录B 柯俊主要著作目录224

附录C 部分约稿辑录232

后记2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