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儿童口腔科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临床儿童口腔科学
  • 文玲英,杨富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
  • ISBN:7506248042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08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小儿疾病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临床儿童口腔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一、临床儿童口腔科学的定义和特点1

(一)定义1

(二)特点1

二、临床儿童口腔科学的目的2

三、为达目的所需的前提条件2

(一)得到儿童监护人的信任与配合2

(二)正确管理儿童3

(三)降低龋病活性3

(四)恢复咀嚼功能3

(五)确保恒牙萌出间隙4

(六)定期复查4

四、我科的回顾与展望4

第二章 儿童生长发育6

第一节 概论6

一、生长发育的定义6

二、生长发育的特点6

(一)连续性与阶段性6

(二)先天性与后天性6

(三)顺序性与对称性6

(四)统一性与分化性7

(五)共性与个性7

三、生长发育的分期7

(一)按年龄分期7

(二)按牙齿的萌出状况分期8

四、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8

(一)历年龄8

(二)生理年龄9

(三)发育指数13

(四)横向评估法15

(五)纵向评估法15

五、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15

(一)出生前影响因素15

(二)出生时影响因素15

(三)出生后影响因素15

第二节 身体的生长发育16

一、出生前的生长发育16

(一)受精和着床16

(二)胚胎的形成16

(三)器官的发生16

(四)胎儿的发育17

(五)胎儿的生理特点19

二、出生后的生长发育21

(一)身高21

(二)体重21

(三)头颅22

(四)胸部23

(五)各器官的生长发育23

(六)儿童的生理特点24

第三节 精神发育25

一、感觉的发育25

二、运动的发育25

三、言语的发育26

四、情绪(感)的发育27

(一)情绪(感)的分化27

(二)恐惧与年龄的关系27

第四节 头颅的生长发育29

一、脑颅的生长发育29

(一)颅顶29

(二)颅底31

二、面颅的生长发育31

(一)面颅和脑颅的生长比例32

(二)生长发育的方式32

(三)面颅的宽、深和高度的发育趋势32

三、上颌复合体的生长发育33

(一)骨的沉积和吸收33

(二)上颌复合体的结合缝34

四、下颌骨的生长发育34

(一)髁状突的生长发育34

(二)下颌支的生长发育35

(三)下颌体的生长发育35

第五节 牙齿的生长发育36

一、牙胚的生长发育36

(一)乳牙胚的生长发育36

(二)恒牙胚的生长发育37

二、牙冠的生长发育38

(一)乳牙牙冠的生长发育39

(二)恒牙牙冠的生长发育40

三、牙根的生长发育41

(一)乳牙牙根的生长发育41

(二)恒牙牙根的生长发育42

四、牙齿生长发育的分期42

(一)Schour and Massler分期法42

(二)重叠分期法43

第六节 牙列和咬合的生长发育43

一、无牙期43

二、服牙萌出期44

三、乳牙咬合期44

(一)牙列的生长发育44

(二)咬合的生长发育47

四、第一磨牙萌出期49

(一)萌出方向和途径49

(二)末端平面和第一磨牙的咬合关系50

五、切牙替换期52

(一)乳牙列生理间隙消失52

(二)牙列前段长度增长52

(三)乳尖牙间的宽度增加52

(四)牙列高度的变化52

(五)上颌中切牙间隙52

(六)切牙拥挤53

六、侧面牙萌出期53

(一)替牙剩余间隙53

(二)替换的时间和顺序53

(三)牙列长度的变化54

(四)牙列宽度的变化54

(五)牙列高度的变化54

七、第二磨牙萌出期54

八、年轻恒牙咬合期54

第三章 牙齿萌出和乳、恒牙替换55

第一节 牙齿萌出55

一、正常萌出55

(一)牙齿萌出的时间和顺序55

(二)牙齿萌出的临床表现56

(三)牙齿萌出的机制56

二、异常萌出57

(一)萌出性囊肿和血肿57

(二)早萌57

(三)迟萌58

(四)异位萌出58

(五)易位萌出58

(六)不萌58

第二节 乳、恒牙替换59

一、正常替换59

(一)时间和顺序59

(二)生理性乳牙根吸收59

(三)临床表现61

二、异常替换61

(一)乳牙滞留61

(二)乳牙早失62

(三)低位乳牙62

第四章 儿童牙齿的解剖生理63

第一节 乳牙的解剖63

一、乳牙解剖的共性特点63

(一)颜色63

(二)数量63

(三)大小63

(四)形态63

(五)相邻关系66

(六)硬组织结构66

二、乳前牙解剖特点67

(一)牙冠67

(二)牙根67

(三)根长与冠长的比值67

(四)髓腔67

三、乳磨牙解剖特点68

(一)牙冠68

(二)牙根69

(三)根长与冠长的比值69

(四)髓腔69

第二节 乳牙生理功能69

一、咀嚼功能69

二、促进颌面部和全身生长发育69

三、诱导恒牙萌出和正常恒牙咬合的形成69

四、发音功能70

五、美观功能70

第五章 口腔病患儿的诊疗行为诱导73

第一节 儿童心理特点73

一、恐惧心理73

二、依赖心理74

三、情绪表现形式74

四、思维方式74

第二节 儿童口腔科医患关系特点75

一、医(护人员)、患(儿)、监(护人)构成三边关系75

二、患儿的合作程度低75

三、医护人员的素质要求75

(一)一忍75

(二)二换75

(三)三勤76

(四)四互76

(五)五心76

第三节 一般患儿的诊疗行为诱导方法77

一、言语交流法77

二、鼓励为主法77

三、示范法77

四、适应法77

五、无痛法78

六、短时操作法78

七、家长陪伴法78

(一)不陪78

(二)陪伴78

八、捂嘴止哭法78

九、观摩交流法79

十、环境感化法79

第四节 不合作患儿的诊疗行为诱导方法79

一、固定法79

(一)定义79

(二)适应证79

(三)方法79

(四)注意事项80

二、药物镇静法80

(一)定义80

(二)适应证80

(三)常用药物80

(四)用药方法80

(五)注意事项81

三、笑气吸入镇静法81

(一)定义81

(二)适应证81

(三)禁忌证82

(四)操作方法82

四、全身麻醉法82

(一)定义82

(二)适应证83

(三)优点83

(四)缺点83

(五)方法83

第六章 儿童牙齿发育异常85

第一节 牙齿数目异常85

一、先天缺牙85

(一)个别牙缺失85

(二)先天性无牙症(外胚叶发育不全综合征)86

二、多生牙88

第二节 牙齿形态异常89

一、畸形牙尖、畸形牙窝89

(一)畸形舌尖、畸形舌窝89

(二)上颌第一乳磨牙颊侧畸形结节90

(三)上颌第二乳磨牙舌侧畸形结节90

(四)中央尖91

二、过大牙、过小牙92

(一)过大牙92

(二)过小牙92

二、双牙畸形92

(一)融合牙92

(二)结合牙93

(三)双生牙93

四、弯曲牙94

五、牙髓腔异常(牛牙样牙)94

六、釉珠95

七、先天性梅毒牙95

第三节 牙齿结构异常95

一、釉质发育不全95

二、牙本质发育不全97

三、氟牙症98

四、四环素变色牙100

第四节 牙齿萌出异常101

一、牙齿萌出过早101

(一)乳牙早萌101

(二)恒牙早萌101

二、牙齿萌出过迟102

(一)乳牙迟萌102

(二)恒牙迟萌102

三、牙齿异位萌出102

(一)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103

(二)恒尖牙异位萌出103

(三)低位乳牙104

(四)乳牙滞留104

四、乳牙过早脱落105

第七章 儿童龋病106

第一节 乳牙龋病106

一、乳牙龋病的发病情况106

(一)患龋率106

(二)好发牙位106

(三)好发牙面106

二、乳牙龋病的好发因素107

(一)乳牙的解剖、组织特点因素107

(二)儿童的生活习惯因素107

(三)监护人的防龋意识因素107

三、乳牙龋病的临床特点107

四、乳牙龋病的特殊临床类型107

(一)奶瓶龋107

(二)猛性龋108

(三)环形龋108

五、乳牙龋病的危害108

(一)对乳牙本身的危害108

(二)对恒牙的危害108

(三)对相邻口腔组织器官的危害108

(四)对全身的危害109

(五)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109

第二节 年轻恒牙龋病109

一、第一磨牙龋病的特点109

二、第一磨牙易患龋病的因素109

三、第一磨牙龋病的危害110

第三节 儿童龋病的诊断110

一、儿童龋病的诊断方法110

(一)问诊110

(二)视诊110

(三)探诊110

(四)叩诊110

(五)去龋探查110

(六)温度刺激检查111

(七)X线牙片检查111

(八)牙线检查111

(九)透照光检查111

(十)龋病检查液检查111

三、儿童龋病的诊断要点111

(一)浅龋111

(二)中龋111

(三)深龋112

(四)继发龋112

(五)猛性龋112

(六)奶瓶龋112

(七)环形龋112

第四节 儿童龋病的治疗112

一、乳牙龋病的治疗112

(一)乳牙龋病治疗的目的和意义112

(二)乳牙龋病治疗的难点113

(三)去龋技术113

(四)治疗方法113

二、年轻恒牙龋病的治疗118

(一)第一磨牙龋病治疗的注意点118

(二)第一磨牙龋病治疗的方法119

第五节 儿童龋病的预防120

一、儿童的系统防龋法120

(一)概念120

(二)依据121

(三)方法121

第八章 儿童牙髓病123

第一节 乳牙的解剖生理特点123

一、乳牙牙体的解剖生理特点123

二、乳牙牙周的解剖生理特点124

三、乳牙与恒牙胚的关系124

第三节 检查和诊断125

一、疼痛125

二、肿胀125

三、叩痛和松动126

四、牙髓敏感测试126

五、X线检查127

第四节 乳牙牙髓病127

一、乳牙牙髓病的分类及其诊断要点127

(一)慢性牙髓炎127

(二)急性牙髓炎128

(三)牙髓坏死129

(四)牙髓变性129

二、乳牙牙髓病的治疗方法130

(一)盖髓术130

(二)切髓术131

(三)干髓术132

(四)去髓术133

第五节 年轻恒牙牙髓病134

一、年轻恒牙牙髓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134

(一)年轻恒牙牙髓病的临床特点134

(二)年轻恒牙牙髓病的治疗原则134

二、年轻恒牙活髓保存治疗的生物学基础134

(一)年轻恒牙牙髓自我修复潜力134

(二)盖髓剂的生物学作用136

三、年轻恒牙的活髓保存治疗140

(一)间接盖髓术140

(二)直接盖髓术141

(三)活髓切断术142

(四)活髓保存治疗的成功因素和治愈标准144

(五)牙本质桥145

第九章 儿童尖周病147

第一节 乳牙尖周病的特点147

一、病因方面的特点147

二、临床表现方面的特点147

第二节 乳牙尖周病的治疗148

一、急性尖周炎的应急处理148

二、根管治疗术148

(一)适应证148

(二)治疗步骤148

(三)注意事项148

(四)现行常用的乳牙根管充填材料149

三、乳牙根管药物治疗术149

(一)适应证150

(二)治疗步骤150

(三)乳牙根管药物治疗的可行性151

四、乳牙牙髓--尖周炎的治疗151

五、乳磨牙髓室底穿通的治疗151

(一)乳磨牙髓室底穿通的常见原因151

(二)乳磨牙髓室底穿通的治疗151

(三)乳磨牙髓室底穿通覆盖的药物152

第三节 乳牙牙髓、尖周病治疗的评价152

一、临床评价和X线评价152

二、乳牙牙髓尖周病治疗的成功标准152

第四节 年轻恒牙尖周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152

一、尖周病的临床特点152

二、尖周病的治疗原则153

第五节 根尖诱导成形术153

一、根尖诱导成形术的历史153

二、牙根未发育完全的年轻恒牙的解剖形态155

三、诱导根尖形成的途径155

四、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特点156

(一)治疗特点156

(二)适应证156

(三)治疗阶段156

(四)治疗步骤157

(五)根管永久充填的时机157

(六)注意事项157

五、诱导根尖形成的常用药物157

(一)氢氧化钙制剂157

(二)抗生素糊剂158

(三)磷酸钙生物陶瓷159

(四)骨形成蛋白159

六、根尖诱导成形术后牙根形成类型和组织学结构159

(一)牙根形成类型159

(二)组织学结构160

七、控制根管感染诱导根尖形成的实验研究160

八、根尖诱导成形术疗效评定的依据和标准161

(一)评定依据161

(二)评定标准161

第十章 儿童牙周组织疾病162

第一节 牙周组织结构特点162

一、牙周膜162

二、牙槽骨163

三、牙龈164

第二节 牙周疾病的病因165

一、局部因素165

(一)牙菌斑和菌斑微生物165

(二)软垢168

(三)牙石168

(四)创伤性咬合169

(五)食物嵌塞170

(六)不良习惯170

二、全身因素171

(一)饮食和营养171

(二)血液病171

(三)药物171

(四)遗传172

第三节 牙龈病172

一、萌出性龈炎172

(一)病因172

(二)临床表现173

(三)诊断173

(四)治疗173

二、不洁性牙龈炎173

(一)病因173

(二)临床表现173

(三)诊断174

(四)治疗174

三、牙列拥挤性龈炎174

(一)病因174

(二)病理174

(三)临床表现174

(四)诊断174

(五)治疗175

四、卡他性龈炎175

(一)病因175

(二)临床表现175

(三)诊断175

(四)治疗175

五、坏死性龈炎176

(一)病因176

(二)病理176

(三)临床表现176

(四)诊断176

(五)治疗177

六、青春发育龈炎177

(一)病因177

(二)临床表现177

(三)诊断177

(四)治疗178

七、口呼吸型增生性龈炎178

(一)病因178

(二)临床表现178

(三)诊断178

(四)治疗178

八、药物性牙龈增生179

(一)病因179

(二)病理179

(三)临床表现179

(四)诊断179

(五)治疗180

九、牙龈纤维瘤180

(一)病因180

(二)临床表现180

(三)诊断180

(四)治疗180

第四节 牙周病182

一、牙周炎182

(一)病因182

(二)病理182

(三)临床表现183

(四)诊断183

(五)治疗184

二、青少年牙周炎184

(一)病因184

(二)病理185

(三)临床表现185

(四)诊断186

(五)治疗186

第十一章 儿童常见粘膜病187

第一节 口腔粘膜的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187

一、一般组织结构187

二、基本生理功能188

第二节 口腔粘膜的基本病损189

一、疱189

二、糜烂189

三、溃疡189

四、假膜190

五、皲裂190

六、丘疹190

七、斑190

八、斑块190

九、角化异常190

十、坏死或坏疽191

第三节 婴幼儿创伤性口炎191

一、病因191

(一)机械性因素191

(二)物理因素191

(三)化学因素191

(四)其他因素192

二、病理192

三、临床表现192

四、诊断192

五、治疗192

第四节 疱疹性口炎193

一、病因193

二、病理193

三、临床表现193

四、诊断194

五、治疗195

第五节 白色念珠菌病195

一、病因195

二、病理196

三、临床表现196

四、诊断196

五、治疗196

第六节 膜性口炎197

一、病因197

二、病理197

三、临床表现198

四、诊断198

五、治疗198

第七节 坏死性龈口炎199

一、病因199

二、病理199

三、临床表现199

(一)坏死性龈炎199

(二)坏死性龈口炎200

(三)坏疽性龈口炎200

四、诊断201

五、治疗201

六、预防202

第八节 地图样舌202

一、病因202

二、病理202

三、临床表现203

四、诊断203

五、治疗203

第九节 口角炎204

一、病因204

二、临床表现204

三、诊断205

四、治疗205

第十节 复发性口疮205

一、病因205

二、病理206

三、临床表现206

四、诊断207

五、治疗207

第十一节 药物性口炎和接触性口炎208

一、病因208

二、临床表现208

三、诊断209

四、治疗209

五、预防210

第十二节 全身疾病在口腔的表现210

一、麻疹210

二、猩红热211

三、白喉212

四、白血病212

五、血友病213

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14

七、先天性梅毒215

八、结核病216

第十三节 艾滋病216

一、发现艾滋病的历史216

二、艾滋病的流行病学217

三、艾滋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218

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219

五、艾滋病病毒的作用途径220

六、艾滋病的口腔临床表现221

(一)白色念珠菌病221

(二)毛状白斑221

(三)牙龈炎和牙周炎222

(四)卡波济肉瘤222

七、艾滋病的病程和诊断222

八、儿童艾滋病223

(一)儿童艾滋病的传染方式或途径223

(二)儿童艾滋病的口腔表征223

(三)儿童艾滋病的预后224

九、艾滋病的治疗225

十、艾滋病的预防225

第十二章 儿童牙齿外伤227

第一节 年轻恒牙外伤227

一、牙撞伤227

(一)临床表现227

(二)检查227

(三)治疗228

二、牙齿折断228

(一)牙冠折断228

(二)牙根折断229

(三)冠根折断231

三、牙齿脱位231

(一)临床表现231

(二)检查232

(三)治疗232

(四)牙齿脱位治疗中的注意事项232

四、牙齿外伤的并发症233

(一)牙髓出血233

(二)牙髓环死233

(三)牙髓钙变233

(四)牙体吸收233

第二节 乳牙外伤233

一、乳前牙脱位233

二、乳前牙牙折234

(一)乳前牙冠折234

(二)乳前牙根折234

三、乳前牙撞伤234

第十三章 儿童时期的拔牙235

第一节 乳牙的拔除235

一、乳牙拔除的适应证235

二、乳牙拔除的注意事项236

(一)麻醉236

(二)拔牙器械236

(三)保护恒牙胚236

(四)防止拔除的乳牙吸入呼吸道236

第二节 年轻恒牙的拔除237

一、第一恒磨牙拔除的时机237

一、儿童时期多生牙的拔除237

第十四章 儿童咬合诱导239

第二节 咬合诱导的检查和诊断239

一、病史采集239

(一)主诉239

(二)现病史239

(三)既往史239

(四)家族史239

二、一般检查239

(一)口内检查239

(二)面部检查239

(三)全身情况检查240

三、模型分析240

(一)模型的制作240

(二)模型测量240

(三)替牙列预测分析241

四、X线片检查244

(一)牙片244

(二)咬翼处245

(三)全颌曲面断层片245

(四)手腕骨片245

(五)头颅定位片245

五、诊断245

第三节 常见的儿童咬合诱导245

一、乳牙早失间隙的保持245

(一)乳牙早失的原因246

(二)乳牙早失后的间隙变化246

(三)间隙保持器的种类和适应证246

(四)间隙保持器的预后249

二、反?的早期矫治249

(一)前牙反?的矫治249

(二)后牙反?的矫治250

三、第一磨牙的早期咬合诱导251

(一)异位萌出的诱导251

(二)近中移位的矫治252

四、前牙拥挤的早期矫治253

(一)定期观察法253

(二)片切法253

(三)系列拔牙法253

五、口腔不良习惯的矫治253

(一)吮指254

(二)吮唇254

(三)咬指甲255

(四)口呼吸255

(五)吐舌(异常吞咽)255

第十五章 弱智、残疾儿童的口腔病诊疗257

第一节 概论257

一、弱智、残疾儿童的定义257

二、弱智、残疾儿童口腔病诊疗的难点257

三、弱智、残疾儿童口腔病诊疗的特点257

第二节 脑性瘫痪258

一、概论258

二、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58

(一)痉挛型258

(二)运动障碍型258

(三)共济失调型259

(四)强(僵)硬型259

(五)混合型259

三、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59

(一)龋病259

(二)龈炎259

(三)牙齿发育异常259

(四)牙列、咬合异常259

(五)牙齿磨损260

(六)外伤260

(七)流涎260

(八)口臭260

四、牙病诊疗特点260

(一)言语交流困难260

(二)缓解肌肉紧张和不随意运动260

(三)注意防止诊疗事故260

(四)重度磨损牙的处置260

(五)全身麻醉的应用261

第三节 智力发育不全261

一、概论261

二、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61

三、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61

(一)龋病261

(二)龈炎262

(三)牙齿发育异常262

(四)牙列、咬合异常262

四、牙病诊疗特点262

第四节 唐氏综合征262

一、概论262

二、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62

(一)智力发育不全262

(二)特殊面容263

(三)并发症多263

(四)头部特点263

(五)手部特点263

(六)皮肤特点263

(七)肌肉、关节263

(八)预后263

三、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63

(一)龋病263

(二)牙周炎263

(三)牙齿发育异常263

(四)牙列、咬合异常264

(五)其他264

四、牙病诊疗特点264

(一)牙周炎264

(二)摄食功能训练264

(三)加强并发症的监护264

(四)防寰椎脱臼264

(五)矫正治疗264

第五节 感觉障碍265

一、盲童265

二、聋哑儿265

第六节 自闭症265

一、概论265

二、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66

三、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66

四、牙病诊疗特点266

第七节 癫痫266

一、概论266

二、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67

(一)大发作(全身性发作)267

(二)小发作267

三、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67

(一)舌咬伤267

(二)牙外伤267

(三)增生性龈炎267

四、牙病诊疗特点267

(一)消除大发作诱因267

(二)大发作时的处置268

(三)增生性龈炎的预防和处置268

第八节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268

一、概论268

二、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68

(一)假性肥大型268

(二)颜面-肩胛-肱肌型269

三、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69

四、牙病诊治特点269

第十六章 患全身疾病儿童的口腔诊疗270

第一节 遗传性疾病270

一、锁骨颅骨发育异常270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71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71

(三)牙病诊疗特点271

二、骨发育不全271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71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71

(三)牙病诊疗特点272

三、无汗型外胚层发育不全272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72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72

(三)牙病诊疗特点272

四、先天性表皮水疱272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72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73

(三)牙病诊疗特点273

五、皮-罗综合征273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73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73

(三)牙病诊疗特点273

六、马方综合征274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74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74

(三)牙病诊疗特点274

第二节 染色体异常275

一、猫叫综合征275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75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75

(三)牙病诊疗特点275

二、特纳综合征276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76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76

(三)牙病诊疗特点276

三、克莱恩费尔综合征276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76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77

(三)牙病诊疗特点277

第三节 感染性疾病277

一、猩红热277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77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77

(三)牙病诊疗特点277

二、风湿热278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78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78

(三)牙病诊疗特点278

三、白喉278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78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79

(三)牙病诊疗特点279

四、先天性梅毒279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79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79

(三)牙病诊疗特点279

五、艾滋病279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80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80

(三)牙病诊疗特点281

六、病毒性肝炎281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81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81

(三)牙病诊疗特点281

七、麻疹282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82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82

(三)牙病诊疗特点282

八、水痘282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82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83

(三)牙病诊疗特点283

九、手足口病283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83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83

(三)牙病诊疗特点283

十、流行性腮腺炎283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83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84

(三)牙病诊疗特点284

第四节 代谢性疾病284

一、糖尿病284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84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85

(三)牙病诊疗特点285

二、佝偻病285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85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86

(三)牙病诊疗特点286

三、低磷酸脂酶病286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86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86

(三)牙病诊疗特点286

第五节 内分泌疾病287

一、甲状腺功能低下287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87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87

(三)牙病诊疗特点287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287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87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88

(三)牙病诊疗特点288

三、甲状旁腺功能低下288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88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88

(三)牙病诊疗特点288

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289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89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89

(三)牙病诊疗特点289

第六节 血液病289

一、贫血289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89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90

(三)牙病诊疗特点290

二、白血病291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91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91

(三)牙病诊疗特点291

三、粒细胞缺乏症292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92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92

(三)牙病诊疗特点292

四、血友病292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92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93

(三)牙病诊疗特点293

五、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93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93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93

(三)牙病诊疗特点293

第七节 循环系统疾病294

一、先天性心、血管病294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94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94

(三)牙病诊疗特点295

二、川崎病295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95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95

(三)牙病诊疗特点295

第八节 肾脏疾病295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295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96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96

(三)牙病诊疗特点296

二、肾病综合征296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96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96

(三)牙病诊疗特点296

三、急性肾功能衰竭297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97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97

(三)牙病诊疗特点297

第九节 变态反应性疾病297

一、支气管哮喘297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98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98

(三)牙病诊疗特点298

二、荨麻疹298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98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98

(三)牙病诊疗特点299

三、湿疹299

(一)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99

(二)口腔临床表现特点299

(三)牙病诊疗特点299

主要参考文献3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