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软件工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软件工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6/34200945.jpg)
- 徐仁佐主编;叶俊民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923631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55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7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软件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软件工程概述1
1.1 软件危机1
1.1.1 软件发展远远落后于硬件2
1.1.2 早期出现的软件危机2
1.1.3 软件本身问题严重3
1.2 软件工程4
1.2.1 软件工程的定义4
1.2.2 软件工程项目的基本目标5
1.3 软件生存期6
1.3.1 软件生存期6
1.3.2 软件生存期模型7
1.3.3 软件生存期过程12
习题一14
第2章 软件需求分析16
2.1 分析员和用户16
2.2 软件需求分析任务17
2.3 软件需求分析过程18
2.4 软件需求分析原则23
2.5 软件需求分析方法24
2.6 软件需求分析工具26
2.6.1 SADT27
2.6.2 PSL/PSA29
2.7 在需求难以确定时的对策30
2.7.1 需求工程和确定需求的困难30
2.7.2 面对确定需求的困难应采取的对策31
习题二32
第3章 软件复用技术33
3.1 软件复用技术的概述33
3.1.1 软件复用技术的实际效益33
3.1.2 软件复用技术的发展概况34
3.2 软件开发过程35
3.2.1 以往的软件开发技术35
3.2.2 软件复用需要改变软件开发过程36
3.2.3 领域工程和应用系统工程38
3.3 构件技术40
3.3.1 应用系统和应用系统族40
3.3.2 应用系统软件40
3.3.3 构件系统41
3.4 分层式体系结构44
3.4.1 软件体系结构44
3.4.2 软件体系结构的重要性45
3.4.3 分层式体系结构46
3.5 实施软件复用技术48
3.5.1 实施软件复用单位的组织结构48
3.5.2 渐进、系统地采用软件复用技术49
3.5.3 实施复用技术的要求53
习题三54
第4章 软件测试55
4.1 软件测试基础55
4.1.1 什么是软件测试55
4.1.2 软件测试的目的和原则56
4.1.3 软件测试的对象56
4.1.4 测试信息流57
4.1.5 软件测试与软件开发各阶段的关系58
4.2 黑盒、白盒测试59
4.2.1 白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60
4.2.2 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72
4.2.3 其他的测试方法79
4.3 软件测试的策略92
4.3.1 单元测试93
4.3.2 组装测试96
4.3.3 确认测试104
4.3.4 系统测试105
4.3.5 测试的步骤及相应的测试种类107
4.4 程序的静态分析方法108
4.4.1 对程序的静态分析109
4.4.2 人工测试111
4.5 软件测试工具113
4.5.1 静态分析工具113
4.5.2 动态测试工具114
4.5.3 测试数据自动生成工具117
4.5.4 模块测试台119
4.5.5 测试合成环境120
习题四123
第5章 软件维护与软件再工程127
5.1 软件维护的概念127
5.1.1 软件维护的含义127
5.1.2 影响软件维护工作量的因素129
5.1.3 软件维护的策略130
5.1.4 软件维护成本131
5.2 软件维护活动132
5.2.1 软件维护机构132
5.2.2 软件维护申请报告133
5.2.3 软件维护工作流程133
5.2.4 软件维护档案记录135
5.2.5 软件维护评价135
5.3 软件维护的实施135
5.3.1 分析和理解程序136
5.3.2 修改程序137
5.3.3 重新验证程序140
5.4 软件可维护性142
5.4.1 软件可维护性的定义142
5.4.2 软件可维护性的度量143
5.4.3 提高软件可维护性的方法145
5.5 软件再工程153
5.5.1 什么是软件再工程153
5.5.2 为什么要实施软件再工程156
5.5.3 软件再工程技术158
5.5.4 软件再工程的风险162
习题五163
第6章 软件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166
6.1 软件工具166
6.1.1 软件开发工具167
6.1.2 软件维护工具173
6.1.3 软件管理和软件支持工具174
6.2 软件开发环境175
6.2.1 集成型软件开发环境176
6.2.2 ECMA/NIST集成型软件开发环境参考模型179
6.2.3 PCTE:可移植公共工具环境183
习题六183
第7章 软件质量及管理185
7.1 影响软件质量的因素185
7.2 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规定的软件质量特性188
7.3 软件质量保证191
7.3.1 软件质量保证的主要任务191
7.3.2 软件质量保证与检验192
7.3.3 软件质量保证体系194
7.3.4 软件的技术评审197
7.4 软件可靠性207
7.4.1 软件生存期与软件寿命的关系207
7.4.2 软件可靠性的定义209
7.4.3 软件可靠性的理论依据212
7.4.4 软件可靠性数据214
7.4.5 软件可靠性模型218
7.5 软件容错技术229
7.5.1 什么是容错软件229
7.5.2 容错的一般方法230
7.5.3 容错软件的设计过程233
7.5.4 软件的容错系统结构234
7.6 软件过程改进237
7.6.1 软件过程改进的含义和现有的方案237
7.6.2 软件过程改进模式239
习题七240
第8章 软件文档与软件工程标准化241
8.1 软件文档241
8.2 软件工程标准化246
8.2.1 软件工程标准分类248
8.2.2 ISO 9000国际标准简介250
8.2.3 ISO 9000标准的贯彻254
习题八256
第9章 软件过程能力评估258
9.1 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CMM258
9.1.1 SEI CMM 1.1模型简介258
9.1.2 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的5个等级260
9.1.3 关键过程域及其关键实践264
9.2 CMM的应用269
9.2.1 软件过程评估和软件能力评价269
9.2.2 其他应用271
习题九273
第10章 软件项目、配置及人员组织管理274
10.1 软件项目管理274
10.1.1 软件项目计划274
10.1.2 软件开发成本估算282
10.1.3 风险分析290
10.1.4 进度安排295
10.1.5 软件项目管理302
10.2 软件配置管理306
10.2.1 变更管理309
10.2.2 版本控制和系统建立313
10.2.3 配置审核与配置状态报告317
10.3 软件人员组织与管理319
10.3.1 项目组的组织结构319
10.3.2 人员配备322
10.3.3 指导与检验324
10.3.4 软件产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325
习题十330
第11章 软件知识产权保护332
11.1 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要点332
11.1.1 计算机软件是知识产品332
11.1.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主体333
11.1.3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客体334
11.1.4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权利内容335
11.1.5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归属336
11.1.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行使337
11.2 软件专利权利的限制338
11.2.1 计算机程序可获专利权的条件338
11.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管理338
11.3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与法律保护340
11.3.1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侵权行为340
11.3.2 法律保护340
11.3.3 解决软件著作权纠纷的途径341
11.4 计算机软件的商业秘密与反不正当竞争342
11.5 现代企业制度中的知识产权保护345
习题十一345
附录一 软件工程进展简介347
附录二 英文词汇索引351
参考文献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