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老医说医 2 外感指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柴中元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978751321240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654页
- 文件大小:201MB
- 文件页数:675页
- 主题词:外感病-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老医说医 2 外感指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温病辨惑1
第一节“条辨”抉疵3
一、《温病条辨》寻源评断3
二、评吴鞠通论诸温大纲之五失11
三、评吴鞠通用桂枝汤治温病14
四、桂枝汤治温病再探19
五、五个加减正气散治湿温之我见24
六、杏苏散治凉燥略评27
七、评吴鞠通运用经方之得失30
八、就《温病条辨》谈同名异方35
九、评吴鞠通“寒温始终不同”的观点38
十、评“复脉为热邪劫阴之总司”41
十一、吴鞠通论燥治燥略评45
十二、吴鞠通论治上犯中药禁殊多矛盾51
十三、论药失真、用药好奇不可取56
十四、《温病条辨·下焦篇》第五十五条之研究61
十五、《吴鞠通医案》冬温门张姓案析评66
十六、《吴鞠通医案》伏暑门周姓案析评71
十七、驳吴又可“妄用下法”说80
十八、从《医医病书》看吴瑭晚年的学术思想85
十九、论秋燥为温病之谬91
第二节 叶学评议94
一、叶天士温热学说存真94
二、叶天士对外感表证定位的贡献98
三、叶天士徙薪救焚治伏温100
四、叶天士用经方治温病之经验102
五、叶天士运用麻杏甘石汤治温病之经验107
六、叶天士用黄芩汤治温病之经验110
七、叶天士治燥案析议113
八、叶天士四时伏温医案选评120
附:叶天士伏气温热学说新探127
九、叶天士《幼科要略》之学术观135
附:评王孟英编《三时伏气外感篇》142
十、肺炎琐谈147
十一、《临证指南》湿门医案之研究151
十二、《临证指南医案》叶氏名言析评156
十三、谈《温热论》的作者、评价和内容164
十四、《温热论》扬稗167
十五、《温热论》扬稗补说173
附:“营分受热,即撤气药”辨175
十六、叶天士的治暑药法178
十七、“夏暑发自阳明”质疑185
十八、对叶、吴温病学说若干问题的看法189
十九、抨击叶派学说医家之源流初探198
第三节 名医论温216
一、王履之外感热病观216
二、缪希雍用石膏医案选议223
三、赵养葵之外感热病观228
四、吴又可下法经验之探讨233
五、王孟英对《温病条辨》的争鸣意见240
六、陆九芝及其《世补斋医书》245
七、叶霖对《温病条辨》的争鸣254
八、柳宝诒《温热逢源》对伏气温病的独特见解262
九、雷丰《时病论》温病初治五法述评269
附:《时病论》辛温解表法治温病之检讨274
十、恽铁樵及其《温病明理》280
十一、章巨膺《温热辨惑》钩玄287
十二、张锡纯之外感热病观294
附1:张锡纯汗法方药理论和经验303
附2:张锡纯运用白虎汤的经验309
十三、谢诵穆与《温病论衡》315
十四、祝味菊《伤寒质难》对仲景学说的独特见解322
十五、杨栗山《寒温条辨》与吴瑭的不同学术观328
十六、徐灵胎对《临证指南》的评点335
十七、高士宗《医学传真》的外感六淫说341
十八、《杏轩医案》特色谈343
十九、姜春华、熊寥笙、王绪鳌《热病衡正·序》349
附:自序353
第四节 老医拙见357
一、略谈对当前温病学说的看法357
二、应为后学指迷,无为贤者讳失361
三、“温病由温邪所致”质疑364
四、太阳中喝用清暑益气汤质疑366
五、论“‘温邪上受’等十二字为温病提纲”说369
六、再驳“温邪上受等十二字为温病提纲”说371
七、葛根桑叶辨377
八、阳暑阴暑辨380
九、银翘散治温疫略评381
十、白虎剂是否阳明病专药之我见387
十一、湿热黄疸面面观389
十二、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的治疗396
十三、剖析伤风谈寒温398
十四、治外感不可偏执用攻法401
十五、“邪未去不可言补”质疑404
十六、伤风误治案析408
十七、若干有关温病概念之我见413
十八、清以后治外感热病之学的流派有三418
十九、略谈前人对传染病的认识及其防治原则420
二十、谈温病病理与伏气428
二十一、谈温病类型与治疗431
第二章 伤寒求真435
一、从伤寒名实谈“仲景书略于治温”说437
二、伤寒正名辨440
三、应重视对张仲景治温病经验的发掘444
四、张仲景治温“七着”——论“温病脉证并治”篇药法449
五、张仲景表里双解三法456
六、《伤寒论》治温病十四法462
七、谈《伤寒论》治温病初起之要方476
八、太阳六淫病,初起有六型484
九、“太阳病为手太阴肺经证”之质疑490
十、对勘寒温话六经497
十一、《伤寒论》第303条之我见503
十二、《伤寒论》第200条释疑508
十三、《伤寒论》中阳明病诸虚证之探讨513
十四、非湿黄疸论519
十五、伤寒六经与呕吐方证527
十六、伤寒六经与黄疸方证536
十七、对经方中“瓜子”的认识543
十八、猪膏发煎并非膏滋剂546
十九、张仲景外治十七法547
二十、《金匮》治瘀十三法557
二十一、《金匮》湿痹的证治564
第三章 医论选评569
一、评《温病条辨》571
二、温病之治法详于《伤寒论》解575
三、论吴氏《温病条辨》二甲复脉三甲复脉两汤580
四、论叶天士《临证指南》伤寒门方583
五、论《临证指南》温热门席姓七案585
六、合论顾景文《温证论治》、吴鞠通《温病条辨》589
七、再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十二字592
八、再论“胃病有神昏肺病无神昏”之理594
九、论章虚谷外感温热595
十、论吴鞠通《温病条辨》596
十一、《增批温病条辨》序600
十二、伤寒书统治六气论601
十三、驳吴鞠通三焦说之谬602
十四、论阳明病在经在腑之证治611
十五、陆九芝论程郊倩麦地治温篇书后613
十六、吴氏《温病条辨》滥用桂枝汤之疑点615
十七、温热之病理与定名617
十八、太阳伤寒关于温热病之分辨622
十九、温病辟谬630
二十、热与燥异治说632
二十一、评叶天士《温热论》633
二十二、近时感证治法偏重凉润之弊635
二十三、温病学说思想变迁考察后之结论636
二十四、叶派温病治术之批评641
二十五、《温病条辨》分三焦立论议650
二十六、三焦分治法651
后记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