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 下
  • 汤林华,许隆祺,陈颍丹主编;孙德建,徐之杰,陈兴保等副主编(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部)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044913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533页
  • 文件大小:307MB
  • 文件页数:7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下册815

第三篇 医学贝类、鱼类和节肢动物815

第四十三章 贝类宿主815

第一节 生物学特点815

一、医学螺类的等级分类815

二、医学螺类的基本形态816

第二节 重要的医学贝类817

一、腹足纲817

二、瓣鳃纲827

第三节 防治与研究828

一、血吸虫病有关螺类的研究与防治828

二、并殖吸虫病有关螺类的研究与防治830

三、其他寄生虫病(含其他多种吸虫病及广州管圆线虫病等)有关螺类的研究与防治831

四、新技术在医学贝类研究中的应用832

第四十四章 鱼835

第一节 生物学特点835

一、适应水栖生活的特征835

二、形态835

三、分类837

四、可作为寄生虫第二中间宿主的鱼类837

第二节 我国常见鱼类842

第三节 防治与研究851

一、防治851

二、研究852

第四十五章 淡水蟹类853

第一节 生物学特点853

一、淡水蟹的分类地位853

二、形态特征853

三、与并殖吸虫病的关系863

第二节 防治与研究864

第四十六章 蚊类887

第一节 生物学特点887

一、常见蚊种生活史发育时间与成虫寿命887

二、我国传播疟疾和丝虫病的蚊种887

第二节 主要蚊种888

一、中华按蚊888

二、嗜人按蚊890

三、微小按蚊892

四、大劣按蚊894

五、淡色库蚊896

六、致倦库蚊901

第四十七章 白蛉904

第一节 生物学特点904

第二节 主要媒介蛉种的生物学与防制905

一、中华白蛉905

二、长管白蛉909

三、吴氏白蛉911

四、亚历山大白蛉913

第四十八章 螨、蜱916

第一节 疥螨917

一、生物学特点917

二、与疾病的关系917

第二节 蠕形螨918

一、生物学特点918

二、与疾病的关系919

第三节 屋尘螨920

一、生物学特点921

二、与疾病的关系922

第四节 仓尘螨924

一、生物学特点924

二、与疾病的关系924

第五节 革螨930

一、生物学特点930

二、与疾病的关系930

第六节 恙螨932

一、生物学特点932

二、与疾病的关系933

第七节 蜱935

一、生物学特点935

二、与疾病的关系936

第四十九章 蝇938

第一节 生物学特点938

第二节 主要媒介蝇类939

一、家蝇939

二、丝光绿蝇939

三、铜绿蝇940

四、巨尾阿丽蝇940

五、大头金蝇941

六、棕尾别麻蝇941

第三节 蝇蛆病942

一、按蝇幼虫寄生程度和生物学特性分类942

二、按蝇蛆的寄生部位分类943

第五十章 蚤、虱、臭虫、蜚蠊947

第一节 蚤947

一、生物学特点947

二、与疾病的关系951

三、防制953

第二节 虱954

一、生物学特点954

二、与疾病的关系956

三、防制956

第三节 臭虫956

一、生物学特点和种群分布956

二、与疾病的关系957

三、防制957

第四节 蜚蠊958

一、生物学特点958

二、与疾病的关系959

三、防制960

第五十一章 其他医学节肢动物962

第一节 蜈蚣、马陆、斑蝥962

一、蜈蚣962

二、马陆962

三、斑蝥963

第二节 剑水蚤963

一、生物学特点963

二、与疾病的关系964

三、防制965

第三节 蝲蛄965

一、生物学特点966

二、与疾病的关系966

三、防制967

第四节 桑毛虫967

一、生物学特点967

二、与疾病的关系968

三、防制969

第五节 松毛虫970

一、生物学特点970

二、与疾病的关系972

三、防制974

第四篇 各省(区、市)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979

第五十二章 北京市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979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种类979

一、医学原虫979

二、医学蠕虫979

第二节 重要寄生虫病流行情况980

一、华支睾吸虫病980

二、土源性线虫病980

三、黑热病981

四、疟疾982

五、广州管圆线虫病982

六、两次人体寄生虫病调查982

第三节 防治与研究983

一、黑热病983

二、阿米巴病983

三、蓝氏贾第鞭毛虫病983

四、肺孢子虫肺炎983

五、弓形虫病984

六、阴道毛滴虫病984

七、囊尾蚴病984

八、华支睾吸虫病985

九、旋毛虫病985

十、并殖吸虫病985

十一、寄生虫病监测985

十二、媒介昆虫研究985

第五十三章 天津市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987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种类987

一、主要人体寄生虫调查分布987

二、其他人体寄生虫988

第二节 重要寄生虫病流行情况989

第三节 防治与研究989

一、调查概况989

二、调查结果990

第五十四章 河北省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992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种类992

一、医学原虫992

二、医学蠕虫992

第二节 重要寄生虫病流行情况993

一、疟疾993

二、黑热病994

三、猪带绦虫病和囊尾蚴病994

四、华支睾吸虫病995

五、弓形虫病995

六、全国两次寄生虫病调查995

第三节 防治996

一、疟疾996

二、黑热病998

三、其他寄生虫病防治998

第四节 调查研究999

一、输血型疟疾研究999

二、其他寄生虫病相关研究999

第五十五章 山西省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000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种类1000

一、医学原虫1000

二、医学蠕虫1000

第二节 重要寄生虫病流行情况1001

一、黑热病(内脏利什曼病)1001

二、疟疾1001

三、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1002

四、阴道毛滴虫病1004

五、并殖吸虫病1004

六、牛带绦虫病1004

七、囊尾蚴病1005

八、包虫病1005

第三节 防治1005

一、主要寄生虫病的防治1005

二、常见蠕虫病1006

第四节 调查研究1006

一、黑热病1006

二、弓形虫病1007

三、囊尾蚴病1008

四、并殖吸虫病1008

第五十六章 内蒙古自治区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009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种类1009

一、医学原虫1009

二、医学蠕虫1009

第二节 重要寄生虫病流行情况1010

一、包虫病1010

二、猪带绦虫、囊尾蚴病1012

三、肠道寄生虫病1014

四、弓形虫病1015

五、旋毛虫病1015

第三节 防治与研究1016

一、包虫病防治试点1016

二、学生常见肠道蠕虫病防治1017

第五十七章 辽宁省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019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种类1019

一、医学原虫1019

二、医学蠕虫1019

三、医学昆虫1019

第二节 重要寄生虫病流行情况1019

一、疟疾1019

二、黑热病1020

三、钩虫病1020

四、带绦虫病、囊尾蚴病1020

五、并殖吸虫病1021

六、华支睾吸虫病1022

七、旋毛虫病1022

八、肠道线虫病1022

九、新发寄生虫病1023

第三节 防治与研究1023

一、疟疾1023

二、黑热病1023

三、钩虫病1023

四、带绦虫病、囊尾蚴病1023

五、并殖吸虫病1024

六、华支睾吸虫病1024

第五十八章 吉林省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025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种类1025

一、医学原虫1025

二、医学蠕虫1025

第二节 重要寄生虫病流行情况1025

一、猪带绦虫病与囊尾蚴病1025

二、并殖吸虫病1026

三、华支睾吸虫病1026

四、钩虫病1027

五、旋毛虫病1027

六、全国寄生虫(病)调查1027

第三节 防治与研究1028

一、防治1028

二、调查研究1029

第五十九章 黑龙江省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030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种类1030

一、医学原虫1030

二、医学蠕虫1030

第二节 重要寄生虫病流行情况1031

一、华支睾吸虫病1031

二、并殖吸虫病1033

三、土源性线虫病(蛔虫病、蛲虫病)1034

四、猪带绦虫病和囊尾蚴病1035

第三节 防治与研究1035

一、并殖吸虫病1035

二、华支睾吸虫病1036

三、猪带绦虫病和囊尾蚴病1038

第六十章 上海市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044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种类1044

一、医学原虫1044

二、医学蠕虫1044

第二节 重要寄生虫病流行情况1045

一、血吸虫病1045

二、疟疾1045

三、丝虫病1046

四、并殖吸虫病1048

五、华支睾吸虫病1048

六、弓形虫病1049

七、肠道寄生虫病1049

第三节 防治1050

一、重大寄生虫病防治1050

二、其他重要寄生虫病防治1055

第四节 调查研究1056

一、血吸虫病1057

二、疟疾1058

三、丝虫病1059

四、其他寄生虫病1059

第六十一章 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061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种类1061

一、医学原虫1061

二、医学蠕虫1061

第二节 重要寄生虫病流行情况1062

一、血吸虫病1062

二、疟疾1063

三、丝虫病1065

四、黑热病1065

五、华支睾吸虫病1065

六、弓形虫病1066

七、其他重要寄生虫病1066

第三节 防治1068

一、血吸虫病1068

二、疟疾1071

三、丝虫病1075

四、黑热病1076

五、肠道寄生虫病1076

第四节 调查研究1077

一、血吸虫病1077

二、疟疾1081

三、丝虫病1084

四、华支睾吸虫病1084

五、肠道寄生虫病1084

第六十二章 浙江省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086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种类1086

一、医学原虫1086

二、医学蠕虫1086

第二节 重要寄生虫病流行情况1086

一、血吸虫病1087

二、疟疾1088

三、丝虫病1089

四、卫氏并殖吸虫病1089

五、两次全国寄生虫(病)调查1090

第三节 防治1091

一、血吸虫病1092

二、疟疾1100

三、丝虫病1102

四、其他寄生虫病1104

第四节 调查研究1104

一、血吸虫病1104

二、疟疾1111

三、丝虫病1113

四、其他寄生虫病1113

第六十三章 安徽省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115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种类1115

第二节 重要寄生虫病流行情况1116

一、疟疾1116

二、血吸虫病1118

三、丝虫病1119

四、其他寄生虫病1120

第三节 防治1123

一、疟疾1123

二、血吸虫病1125

三、丝虫病1127

四、其他寄生虫病1128

第四节 调查研究1130

一、疟疾1130

二、血吸虫病1130

三、丝虫病1131

四、其他寄生虫病1131

第六十四章 福建省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133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种类1133

一、医学原虫1133

二、医学蠕虫1133

三、医学昆虫1134

四、其他寄生虫1134

第二节 重要寄生虫病流行情况1134

一、血吸虫病1134

二、丝虫病1136

三、疟疾1138

四、并殖吸虫病1139

五、钩虫病1141

六、肠道寄生虫病1141

第三节 防治研究1142

一、血吸虫病1142

二、丝虫病1143

三、疟疾1145

四、肠道寄生虫病1146

第四节 调查研究1147

一、日本血吸虫病的研究1147

二、丝虫病的研究1147

三、疟疾研究1147

四、并殖吸虫病的研究1149

五、中华按蚊与嗜人按蚊的研究1149

六、广州管圆线虫病原和疫源地调查1150

七、棘口吸虫病的研究1150

八、东方次睾吸虫对人体致病性的发现1151

九、重要寄生虫虫种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1151

第六十五章 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152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种类1152

一、医学原虫1152

二、医学蠕虫1152

第二节 重要寄生虫病流行情况1152

一、血吸虫病1153

二、疟疾1156

三、丝虫病1156

四、弓形虫病1157

五、并殖吸虫病1158

六、华支睾吸虫病1158

七、广州管圆线虫病1158

八、两次寄调1158

第三节 防治1159

一、重大寄生虫病1159

二、其他寄生虫病1163

第四节 调查研究1164

一、血吸虫病1164

二、其他寄生虫病1165

第六十六章 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166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种类1166

一、医学原虫1166

二、医学蠕虫1166

第二节 重要寄生虫病流行情况1167

一、疟疾1167

二、丝虫病1168

三、内脏利什曼病1169

四、华支睾吸虫病1170

五、猪带绦虫病和囊尾蚴病1172

六、肠道寄生虫病1172

第三节 防治1174

一、疟疾1174

二、丝虫病1176

三、黑热病1181

四、华支睾吸虫病1181

五、猪带绦虫病和囊尾蚴病1182

六、肠道寄生虫病1182

第四节 研究1183

一、疟疾主要研究课题及所获得的科研成果1183

二、丝虫病1183

三、黑热病1185

四、华支睾吸虫病1185

五、猪带绦虫病、囊尾蚴病1185

六、肠道寄生虫病1186

第六十七章 河南省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187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种类1187

一、医学原虫1187

二、医学蠕虫1187

第二节 重要寄生虫病流行情况1188

一、疟疾1188

二、丝虫病1190

三、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1192

四、黑热病1194

五、并殖吸虫病1194

六、华支睾吸虫病1195

七、猪带绦虫病与囊尾蚴病1195

八、旋毛虫病1195

九、弓形虫病1195

第三节 防治1196

一、重大寄生虫病防治1196

二、其他寄生虫病防治1201

第四节 调查研究1201

一、疟疾1202

二、丝虫病1203

三、其他寄生虫病1203

第六十八章 湖北省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205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种类1205

一、医学原虫1205

二、医学蠕虫1205

第二节 重要寄生虫病流行情况1206

一、血吸虫病1206

二、疟疾1206

三、丝虫病1207

四、黑热病1207

五、卫氏并殖吸虫病1207

六、华支睾吸虫病1208

七、弓形虫病1208

八、旋毛虫病1208

九、猪带绦虫病与囊尾蚴病1209

十、肠道寄生虫病1209

第三节 防治1210

一、重大寄生虫病防治1210

二、其他寄生虫病1215

第四节 调查研究1216

一、血吸虫病1217

二、疟疾1222

三、丝虫病1223

第六十九章 湖南省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224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种类1224

一、医学原虫1224

二、医学蠕虫1224

第二节 重要寄生虫病流行情况1225

一、血吸虫病1225

二、疟疾1226

三、丝虫病1227

四、并殖吸虫病1228

五、华支睾吸虫病1229

六、两次寄生虫调查1230

第三节 防治1231

一、重要寄生虫病1231

二、其他寄生虫病1241

第四节 调查研究1242

一、血吸虫病1242

二、疟疾1242

三、丝虫病1243

第七十章 广东省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244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种类1244

一、医学原虫1244

二、医学蠕虫1244

第二节 重要寄生虫病流行情况1245

一、疟疾1245

二、丝虫病1248

三、日本血吸虫病1249

四、华支睾吸虫病1251

五、其他寄生虫病1251

六、全国两次寄生虫(病)调查1251

第三节 防治1252

一、重大寄生虫病1252

二、其他寄生虫病1262

第四节 调查研究1263

一、疟疾1263

二、丝虫病1264

三、血吸虫病1265

四、其他寄生虫病1267

第七十一章 广西壮族自治区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268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种类1268

一、医学原虫1268

二、医学蠕虫1268

第二节 重要寄生虫病流行情况1269

一、疟疾1269

二、丝虫病1269

三、血吸虫病1271

四、土源性线虫病1272

五、华支睾吸虫病1273

六、绦虫病与囊尾蚴病1275

七、并殖吸虫病1275

八、广州管圆线虫病1276

第三节 防治1276

一、疟疾1276

二、丝虫病1278

三、血吸虫病1280

四、土源性线虫病1282

五、其他寄生虫病1283

第四节 调查研究1284

一、疟疾1284

二、丝虫病1285

三、血吸虫病1286

四、土源性线虫病1287

五、其他寄生虫病1288

第七十二章 海南省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291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种类1291

一、医学原虫1291

二、医学蠕虫1291

第二节 重要寄生虫病流行情况1291

一、疟疾1291

二、丝虫病1292

三、华支睾吸虫病1293

四、猪带绦虫病与囊尾蚴病1294

五、肠道原虫和土源性线虫1294

第三节 防治1296

一、疟疾1296

二、丝虫病1300

三、钩虫病和其他肠道寄生虫病的防治1302

第四节 调查研究1303

一、疟疾1303

二、丝虫病1303

三、其他寄生虫病1304

第七十三章 重庆市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307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种类1307

一、医学原虫1307

二、医学蠕虫1307

第二节 重要寄生虫病流行情况1307

一、疟疾1308

二、丝虫病1309

三、并殖吸虫病1310

四、华支睾吸虫病1311

五、全国两次寄生虫(病)调查1312

第三节 防治1313

一、重大寄生虫病1313

二、其他寄生虫病1318

第四节 调查研究1319

一、疟疾1319

二、丝虫病1320

三、华支睾吸虫囊蚴存活时限的观察1320

四、肠道线虫1320

五、血吸虫病1321

第七十四章 四川省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323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种类1323

一、医学原虫1323

二、医学蠕虫1323

第二节 重要寄生虫病流行情况1324

一、血吸虫病1324

二、疟疾1324

三、丝虫病1325

四、钩虫病1325

五、包虫病1326

六、华支睾吸虫病1328

七、并殖吸虫病1328

八、黑热病1329

九、旋毛虫病1331

十、全国两次寄生虫(病)调查1332

第三节 防治1332

一、血吸虫病1332

二、疟疾1334

三、丝虫病1336

四、钩虫病1338

五、包虫病1339

六、华支睾吸虫病1339

七、并殖吸虫病1340

八、黑热病1340

第四节 调查研究1341

一、血吸虫病1341

二、疟疾1341

三、丝虫病1342

四、钩虫病1342

五、包虫病1342

六、华支睾吸虫病1343

七、并殖吸虫病1343

八、黑热病1343

第七十五章 贵州省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344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种类1344

一、医学原虫1344

二、医学蠕虫1344

第二节 重要寄生虫病流行情况1344

一、疟疾1344

二、丝虫病1348

三、并殖吸虫病1351

四、带绦虫病1352

五、华支睾吸虫病1353

六、弓形虫病1353

七、肠道原虫和土源性线虫病1353

第三节 防治与研究1356

一、疟疾1357

二、丝虫病1358

三、肠道线虫病1362

第七十六章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364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种类1364

一、医学原虫1364

二、医学蠕虫1364

第二节 重要人体寄生虫病流行情况1365

一、疟疾1365

二、血吸虫病1366

三、带绦虫病1368

四、猪囊尾蚴病1368

五、旋毛虫病1368

六、广州管圆线虫病1369

七、并殖吸虫病1369

八、膜壳绦虫病1369

九、机会性寄生虫病1369

十、土源性线虫病1369

十一、两次寄调1370

第三节 防治1370

一、疟疾1370

二、血吸虫病1373

三、其他寄生虫病1374

第四节 调查研究1375

一、疟疾1375

二、血吸虫病1377

三、土源性线虫1378

四、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调查1378

第七十七章 陕西省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379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种类1379

一、医学原虫1379

二、医学蠕虫1379

第二节 重要寄生虫病流行情况1379

一、黑热病1379

二、疟疾1380

三、并殖吸虫病1380

四、包虫病1380

五、钩虫病1381

六、蛔虫病1381

七、猪带绦虫病1381

八、华支睾吸虫病1381

九、全国寄生虫病调查1381

第三节 防治1383

第四节 调查研究1384

一、疟疾1384

二、带绦虫病1384

三、蛔虫病1385

第七十八章 甘肃省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386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种类1386

一、医学原虫1386

二、医学蠕虫1386

第二节 重要寄生虫病流行情况1387

一、黑热病1387

二、包虫病1390

三、猪带绦虫病与囊尾蚴病1393

四、肠道寄生虫病1394

五、弓形虫病1396

六、疟疾1396

七、并殖吸虫病1396

第三节 防治1396

一、重大寄生虫病防治1397

二、其他寄生虫病防治1399

第四节 调查研究1400

一、黑热病1400

二、包虫病1401

三、广州管圆线虫病1401

第七十九章 青海省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403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种类1403

一、医学原虫1403

二、医学蠕虫1403

第二节 重要寄生虫病流行情况1403

一、包虫病1403

二、人体绦虫病和囊尾蚴病1405

三、肠道寄生虫病1405

四、其他寄生虫病1406

第三节 防治与研究1406

一、包虫病防治1406

二、绦虫病和囊尾蚴病的防治1409

三、其他寄生虫病的防治1409

第八十章 宁夏回族自治区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410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种类1410

一、医学原虫1410

二、医学蠕虫1410

第二节 重要寄生虫病流行情况1411

一、包虫病1411

二、其他人体蠕虫感染情况1414

三、囊尾蚴病1415

第三节 防治1415

一、包虫病1415

二、肠道寄生虫病1416

第四节 调查研究1417

一、包虫病1417

二、其他寄生虫病的研究1418

第八十一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420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种类1420

一、医学原虫1420

二、医学蠕虫1420

第二节 重要寄生虫病流行情况1421

一、疟疾1421

二、黑热病1421

三、弓形虫病1424

四、包虫病1425

五、肠道寄生虫病1428

六、全国两次寄生虫病调查1428

第三节 防治1430

一、重大寄生虫病1430

二、肠道寄生虫病1434

第四节 调查研究1434

一、包虫病1434

二、疟疾1435

三、黑热病1435

四、其他寄生虫病1436

第八十二章 西藏自治区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437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种类1437

一、医学原虫1437

二、医学蠕虫1437

第二节 重要寄生虫病流行情况1439

一、牛带绦虫病1439

二、包虫病1439

三、旋毛虫病1440

四、疟疾1440

五、全国两次寄生虫(病)调查1441

第三节 防治与研究1442

一、不同地区学龄儿童寄生虫感染的调查研究1442

二、旋毛虫幼虫浸出液抗原皮内反应试验实用价值的研究1442

第五篇 展望与结语1445

第八十三章 可控制的寄生虫病1445

第一节 黑热病1445

一、流行态势分析1445

二、达到控制的策略与措施1446

三、防治新技术、新方法与研究展望1447

第二节 土源性线虫病1448

一、流行态势分析1448

二、达到控制的目标、策略与措施1448

三、防治新技术、新方法与研究展望1448

第八十四章 可消除的寄生虫病1451

第一节 血吸虫病1451

一、流行态势分析1451

二、达到消除的策略与措施1454

三、防治新技术、新方法与研究展望1455

第二节 疟疾1457

一、流行态势分析1457

二、达到消除的策略与措施1458

三、新技术、新方法和研究展望1460

第三节 丝虫病1464

第八十五章 重点防治的寄生虫病1466

第一节 包虫病1466

一、流行态势分析1466

二、当前我国防治策略和措施1467

三、重点防治的策略与措施1468

四、防治新技术、新方法与研究展望1468

第二节 食源性寄生虫病1471

一、流行态势分析1471

二、防治策略和措施1472

三、重点防治的策略与措施1472

四、防治新技术、新方法与研究展望1473

第八十六章 新发罕见寄生虫病1479

第一节 流行与防治概况1480

一、流行概况1480

二、防治概况1482

第二节 控制策略和措施1483

第三节 防治新技术、新方法与研究展望1484

一、防治新技术与新方法1484

二、研究展望1485

第八十七章 结语1488

第一节 寄生虫病防治现状1488

一、防治现状1488

二、面临的挑战1489

第二节 防治与科研重点1489

一、防治重点1489

二、科研重点1490

参考文献1491

索引15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