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问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问题研究
  • 郑德荣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0982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77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87页
  • 主题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根源与现实依据1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源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12

(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12

(二)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规律15

(三)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继承了新民主主义的“基因”19

二、社会主义中国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基础2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前提21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基础24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物质基石26

三、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来由30

(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尝试30

(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36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依据40

(一)改革开放之前社会主义中国的基本国情41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43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48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48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49

(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63

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先导75

(一)中国式工业化道路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思想先导76

(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矛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78

(三)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思想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思想先导80

(四)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思想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先导83

(五)人民民主专政思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思想先导85

(六)“双百方针”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指导方针88

(七)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原则为实施中国特色的外交与国际战略奠定思想基础89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直接的指导思想9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理论指导91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实践基础97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路径开辟与发展轨迹101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101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101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命题的提出与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07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110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115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与改革步伐的加快116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加强124

(三)邓小平理论命题的提出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形成129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总体推进131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部署的实施132

(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形成135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命题的提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新阶段145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形态与基本特征149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149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150

(二)坚持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内容150

(三)“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及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容和具体展开154

(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宏伟蓝图和最终目标158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形态160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化160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具体体现162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体现169

(一)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169

(二)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172

(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174

(四)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177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179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特征183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改革开放183

(二)通过先富带动后富的共同富裕之路185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86

(四)科学发展187

(五)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89

(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和社会思潮多样性相统一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90

(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191

(八)“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192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战略19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理念194

(一)发展与发展观释义194

(二)科学发展的基本理念196

(三)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203

(四)和平发展的基本理念20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战略210

(一)科教兴国战略210

(二)人才强国战略215

(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219

(四)可持续发展战略226

(五)依法治国基本方略230

三、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与重要措施236

(一)基本要求236

(二)重要措施240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模式比较与相关参照248

一、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突破与扬弃248

(一)苏联模式的功过是非248

(二)苏联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255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苏联模式的突破与扬弃261

二、对资本主义的利用和超越264

(一)合理利用资本主义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264

(二)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显著特征283

三、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辨析与借鉴293

(一)民主社会主义不是科学社会主义293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民主社会主义298

(三)中国不能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301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价值与历史经验307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实现发展进步、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307

(一)最适合中国国情,能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07

(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实现共同富裕311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辉煌成就及亟待解决的问题314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319

(一)中国为第三世界国家开创了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相结合的现代化道路319

(二)中国为第三世界国家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提供经验322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和平发展道路,丰富了世界发展模式324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巨大成功为步入低谷的国际共运注入生机与活力326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紧密结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新路327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注入勃勃生机329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提供有益借鉴331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经验333

(一)“十个结合”实现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334

(二)“十个结合”形成了完整的逻辑体系和系统的理论结构336

(三)“十个结合”的科学概括实现了重要的理论创新337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领导核心与根本保证340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341

(一)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341

(二)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345

二、中国共产党开辟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347

(一)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348

(二)中国共产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并领导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349

(三)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定了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351

(四)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了发展理念与发展战略352

(五)中国共产党制定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保证其顺利完成354

三、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356

(一)新形势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极端重要性357

(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360

参考文献368

后记3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