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第三代”诗歌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第三代”诗歌研究
  • 刘波著 著
  • 出版社: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660096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22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34页
  • 主题词:诗歌研究-中国-当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第三代”诗歌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绪论1

一、“第三代”诗歌的命名与兴起1

二、“第三代”诗歌的特点与成就12

三、研究范围、现状与方法22

第一章“第三代”诗歌的诗学资源33

第一节“影响的焦虑”:对朦胧诗的继承与超越34

一、由朦胧诗开始的旅程34

二、“写什么”与“怎么写”之间的转换39

三、突破一种“影响的焦虑”44

四、从“呐喊”主义到“日常生活”47

第二节 现代主义的中国实践:“第三代”诗歌对西方的接受52

一、中国“嬉皮士”的出场52

二、冲破“伊甸园之门”56

三、有意或无意的模仿之路61

四、从“西方思潮”到“中国经验”65

第三节“自我”的创造:时代语境下的“第三代”诗歌69

一、改革开放背景下“现代派”的崛起70

二、思想解冻中的语言狂潮75

三、力比多贯注的年轻群体79

第二章 文化形态中的“第三代”诗歌运动85

第一节“在路上”的“灿烂”:“第三代”诗人的生活现场86

一、诗人聚会:诗意的传达与交流86

二、流浪与行走途中的诗人90

三、段子式的笑话与诗歌的姻缘96

第二节 平民的狂欢:“第三代”诗人的心态分析104

一、青春与激情:“充满犯罪感的乐趣”105

二、平民意识的崛起109

三、焦虑与狂躁叠加的“极端”心态113

四、旁观者心态117

第三节“第三代”诗歌的反叛与解构策略120

一、反叛精神的张扬121

二、主体意识的觉醒126

三、解构的生成与抒情的放逐131

四、口语与书面语:反叛和解构的载体136

第三章 众声鸣唱:“第三代”诗歌群落扫描141

第一节“文化潮”的转向:在传统与历史中寻求诗意142

一、返观传统的经验抒写142

二、在史诗与大诗中接近历史148

三、“非非主义”:“反文化”的文化潮153

第二节“生活流”的彰显:回归日常与当下的生活之诗159

一、俗世美学的批判性呈现160

二、“莽汉主义”:从生活体验开始165

三、想像与俗世的对接172

第三节 身体、黑夜与性意识:女性主义诗歌的崛起177

一、性别经验的彰显177

二、身体的觉醒与性意识的凸显181

三、黑夜意识的出场184

四、女性写作的日常化188

第四章 生存与延续:“第三代”诗歌的传播学考察192

第一节 朗诵和书信传播中的缪斯体验193

一、几种特殊的传播方式193

二、朗诵:诗歌传播的形象之魂197

三、书信:私密交流的诗歌传播203

第二节“第三代”诗歌与民刊传统208

一、80年代诗歌民刊的产生208

二、“第三代”诗歌民刊的发展形态214

三、“第三代”诗歌民刊的价值与局限221

第三节 正规出版形态下的“第三代”诗歌226

一、“第三代”诗歌正规出版的演变227

二、报刊杂志之于“第三代”诗歌的价值230

三、诗歌社团、流派结辑选本:巩固的立场234

四、“第三代”诗歌综合选本的意义237

第五章“第三代”诗歌的转型与影响243

第一节 无奈的告别:经济大潮裹挟下的困惑与选择244

一、诗歌群体的解散:一个案例244

二、诗歌大潮退却后的困惑248

三、商业浪潮裹挟下的选择253

第二节 艰难的守望:“第三代”诗人的持续性写作258

一、进入个人化写作的时代258

二、向成熟写作的转型263

三、新世纪的“归来”269

第三节 价值的“中间物”:“第三代”诗歌的影响与反思274

一、“第三代”诗歌的经典化过程274

二、“第三代”诗歌的精神遗产277

三、“第三代”诗歌的影响缺陷281

四、超越与被超越的现实285

结语290

附录一:论孟浪的“漂流式写作”294

附录二:从“非非”到“废知”——杨黎诗歌论302

参考文献315

后记3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