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审计辅导教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审计辅导教材](https://www.shukui.net/cover/73/33878984.jpg)
- 《审计辅导教材》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27717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27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440页
- 主题词:审计-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审计辅导教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审计环境2
第一章 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特点2
考纲解读2
考情回顾2
知识清单2
重点难点分析2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与发展2
一、西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与发展2
二、启示3
第二节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性质3
一、审计概念——体现在五方面3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种类3
三、审计方法——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3
三年注考4
一年模拟4
第二章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5
考纲解读5
考情回顾5
知识清单5
重点难点分析5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环境5
一、导致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因5
二、注册会计师方面的责任——违约、过失和欺诈6
三、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种类7
第二节 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7
一、事务所侵权责任产生的事由7
二、利害关系人的范围7
三、诉讼当事人的列置7
四、执业准则的法律地位7
五、归责原则、举证责任分配8
六、事务所的连带责任和补充责任8
七、事务所过失责任和过失认定标准8
八、事务所免除和减轻责任的事由9
九、事务所侵权赔偿顺位和赔偿责任范围9
三年注考10
一年模拟12
第二编 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职业道德守则16
第三章 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16
考纲解读16
考情回顾16
知识清单16
重点难点分析17
第一节 职业道德基本原则17
一、诚信17
二、独立18
三、客观和公正18
四、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18
五、保密18
六、良好的职业行为19
第二节 职业道德概念框架19
一、职业道德概念框架的内涵19
二、对遵循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及防范措施19
第三节 注册会计师对职业道德概念框架的具体运用21
一、可能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21
二、应对不利影响的防范措施23
三、专业服务委托23
四、利益冲突24
五、应客户的要求提供第二次意见24
六、收费25
七、专业服务营销25
八、礼品和招待26
九、保管客户资产26
十、对客观和公正原则的要求26
第四节 非执业会员对职业道德概念框架的运用26
一、基本要求26
二、对遵循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26
三、应对不利影响的防范措施26
四、潜在冲突26
五、信息的编制与报告26
六、专业知识和技能26
七、经济利益26
八、礼品和款待26
三年注考27
一年模拟27
第四章 审计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30
考纲解读30
考情回顾30
知识清单30
重点难点分析31
第一节 基本要求31
一、独立性概念框架31
二、网络与网络事务所32
三、公众利益实体33
四、关联实体33
五、治理层33
六、工作记录33
七、业务期间33
八、合并与收购33
九、其他方面的考虑34
第二节 经济利益34
一、经济利益的种类34
二、对独立性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形和防范措施34
第三节 贷款和担保以及商业关系、家庭和私人关系37
一、贷款和担保37
二、商业关系38
三、家庭和私人关系39
第四节 与审计客户发生雇佣关系40
一、一般规定40
二、属于公众利益实体的审计客户41
三、临时借调员工41
四、最近曾任审计客户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员工41
五、兼任审计客户的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42
第五节 高级职员与审计客户的长期关联42
第六节 为审计客户提供非鉴证服务43
一、一般规定43
二、管理层职责44
三、编制会计记录和财务报表44
四、评估服务45
五、税务服务45
六、内部审计服务46
七、信息技术系统服务47
八、诉讼支持服务48
九、法律服务48
十、招聘服务48
十一、公司理财服务49
第七节 收费49
一、收费结构49
二、逾期收费50
三、或有收费50
第八节 影响独立性的其他事项51
一、薪酬和业绩评价政策51
二、礼品和招待51
三、诉讼或诉讼产生的不利影响51
三年注考52
一年模拟54
第三编 审计基本原理58
第五章 审计目标58
考纲解读58
考情回顾58
知识清单58
重点难点分析59
第一节 财务报表审计总体目标与审计工作前提59
一、财务报表的编制59
二、财务报表审计总体目标59
三、审计工作前提59
四、执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60
第二节 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61
一、认定61
二、具体审计目标61
第三节 审计过程与审计目标的实现64
三年注考65
一年模拟66
第六章 审计计划70
考纲解读70
考情回顾70
知识清单70
重点难点分析71
第一节 初步业务活动71
一、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和内容71
二、审计的前提条件71
三、审计业务约定书71
第二节 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73
一、总体审计策略73
二、具体审计计划73
三、审计过程中对计划的更改74
四、指导、监督与复核74
第三节 审计重要性74
一、重要性含义74
二、审计风险74
三、重要性水平的确定75
四、评价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错报76
三年注考77
一年模拟81
第七章 审计证据85
考纲解读85
考情回顾85
知识清单85
重点难点分析86
第一节 审计证据的性质86
一、审计证据的含义86
二、审计证据的特性——充分性和适当性86
第二节 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88
一、审计程序的作用88
二、审计程序的种类——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88
第三节 函证89
一、函证决策89
二、函证的内容89
三、询证函的设计90
四、函证的实施与评价91
第四节 分析程序92
一、分析程序的目的92
二、用作风险评估程序93
三、用作实质性程序93
四、用于总体复核94
三年注考94
一年模拟96
第八章 审计抽样102
考纲解读102
考情回顾102
知识清单102
重点难点分析103
第一节 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103
一、审计抽样的定义103
二、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103
三、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103
四、统计抽样方法103
第二节 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103
一、样本设计阶段103
二、选取样本阶段104
三、评价样本结果106
第三节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107
一、样本设计阶段107
二、选取样本阶段107
三、评价样本结果阶段107
四、在控制测试中使用非统计抽样108
五、记录抽样程序108
第四节 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应用108
一、在细节测试中使用非统计抽样方法108
二、在细节测试中使用统计抽样方法110
三年注考116
一年模拟118
第九章 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121
考纲解读121
考情回顾121
知识清单121
重点难点分析121
第一节 信息技术对审计过程的影响121
一、信息技术概念121
二、信息技术审计的演变121
三、信息技术与财务报告的关系——创建、记录、处理、报告121
四、信息技术对审计过程的影响122
第二节 信息技术审计范围的确定122
第三节 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审计123
一、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控制——手工控制被自动控制替代123
二、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审计123
第四节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和电子表格的运用125
三年注考125
一年模拟126
第十章 审计工作底稿128
考纲解读128
考情回顾128
知识清单128
重点难点分析129
第一节 审计工作底稿概述129
第二节 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129
一、确定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时考虑的因素129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要素130
第三节 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130
三年注考132
一年模拟134
第四编 审计测试流程138
第十一章 风险评估138
考纲解读138
考情回顾138
知识清单138
重点难点分析139
第一节 风险评估概述139
第二节 风险评估程序、信息来源以及项目组内部的讨论139
一、风险评估程序和信息来源139
二、其他审计程序和信息来源140
三、项目组内部的讨论140
第三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140
一、总体要求140
二、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140
三、被审计单位的性质140
四、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141
五、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141
六、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142
第四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142
一、内部控制的含义和要素142
二、与审计相关的控制142
三、对内部控制了解的深度142
四、内部控制的人工和自动化成分143
五、内部控制的局限性143
六、内部控制五要素144
七、注册会计师——在整体层面对内部控制了解和评估149
八、注册会计师——在业务流程层面了解内部控制149
第五节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149
一、评估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150
二、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151
三、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152
四、对风险评估的修正152
三年注考160
一年模拟169
十二章 风险应对174
考纲解读174
考情回顾174
知识清单174
重点难点分析175
第一节 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175
第二节 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176
第三节 控制测试177
第四节 实质性程序181
一、实质性程序的含义和要求181
二、实质性程序的性质181
三、实质性程序的时间181
四、实质性程序的范围182
三年注考185
一年模拟186
第五编 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的审计190
第十三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190
考纲解读190
考情回顾190
知识清单190
重点难点分析191
第一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点191
一、不同行业类型的收入来源191
二、涉及的主要凭证与会计记录191
三、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191
第二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192
一、销售交易的内部控制192
二、收款交易的内部控制194
三、评估重大错报风险194
四、控制测试194
第三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194
一、销售与收款交易的实质性程序194
二、营业收入的实质性程序195
三、应收账款重要的实质性程序198
四、坏账准备重要的实质性程序201
三年注考201
一年模拟204
第十四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215
考纲解读215
考情回顾215
知识清单215
重点难点分析215
第一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特点215
一、不同行业类型的采购和费用支出215
二、涉及的主要凭证与会计记录215
三、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216
第二节 采购与付款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217
一、采购交易的内部控制217
二、付款交易的内部控制217
三、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217
四、评估重大错报风险218
五、控制测试218
第三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218
一、采购与付款交易的实质性程序218
二、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219
三、固定资产的实质性程序220
四、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的实质性程序222
五、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实质性程序222
三年注考222
一年模拟222
第十五章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229
考纲解读229
考情回顾229
知识清单229
重点难点分析229
第一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特点229
一、不同行业类型的存货性质229
二、涉及的主要凭证与会计记录229
三、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230
第二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230
一、生产与存货交易的内部控制230
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230
三、控制测试230
第三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实质性程序230
一、生产与存货交易的实质性程序230
二、存货的实质性程序230
三年注考235
一年模拟239
第十六章 货币资金的审计248
考纲解读248
考情回顾248
知识清单248
重点难点分析249
第一节 货币资金审计概述249
第二节 库存现金审计250
一、审计目标250
二、库存现金内部控制的测试250
三、监盘库存现金251
第三节 银行存款审计251
一、审计目标251
二、银行存款的控制测试251
三、银行存款重要的实质性程序(教材所列2、3、4、5、6、7)252
三年注考253
一年模拟253
第六编 特殊项目的考虑258
第十七章 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258
考纲解读258
考情回顾258
知识清单258
重点难点分析259
第一节 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259
一、舞弊的含义和种类259
二、治理层、管理层的责任与注册会计师的责任259
三、风险评估程序和相关活动259
四、识别和评估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260
五、应对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260
六、评价审计证据262
第二节 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263
一、管理层遵守法律法规的责任——在治理层的监督下确保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263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263
三、对被审计单位遵守法律法规的考虑263
四、识别出或怀疑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行为时实施的审计程序263
五、对识别出的或怀疑存在的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报告264
三年注考264
一年模拟266
第十八章 审计沟通270
考纲解读270
考情回顾270
知识清单270
重点难点分析271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与治理层的沟通271
一、沟通的对象271
二、沟通的事项272
三、沟通的过程274
四、审计工作底稿275
第二节 前任注册会计师和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275
一、接受委托前的沟通275
二、接受委托后的沟通275
三、发现前任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表可能存在重大错报时的处理275
三年注考276
一年模拟278
第十九章 注册会计师利用他人的工作281
考纲解读281
考情回顾281
知识清单281
重点难点分析282
第一节 利用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的目标282
第二节 利用专家的工作283
三年注考285
一年模拟287
第二十章 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289
考纲解读289
考情回顾289
知识清单289
重点难点分析290
第一节 与集团财务报表审计有关的概念290
第二节 集团财务报表审计中的责任设定和注册会计师的目标291
第三节 集团审计业务的承接与保持291
一、在承接与保持阶段获取了解291
二、审计范围受到限制291
三、业务约定条款291
第四节 了解集团及其环境、集团组成部分及其环境291
一、集团管理层下达的指令291
二、舞弊291
三、集团项目组成员和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对集团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包括舞弊风险)的讨论291
四、了解集团及其环境、集团组成部分及其环境的程序291
第五节 了解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291
第六节 重要性293
第七节 针对评估的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293
第八节 合并过程295
第九节 与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的沟通295
第十节 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恰当性296
第十一节 与集团管理层和集团治理层的沟通296
三年注考297
一年模拟298
第二十一章 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301
考纲解读301
考情回顾301
知识清单301
重点难点分析302
第一节 审计会计估计302
第二节 关联方的审计304
第三节 首次接受委托时对期初余额的审计306
一、期初余额的含义306
二、期初余额的审计目标306
三、审计程序306
四、审计结论和报告306
三年注考306
一年模拟307
第七编 完成审计工作与出具审计报告310
第二十二章 完成审计工作310
考纲解读310
考情回顾310
知识清单310
重点难点分析311
第一节 完成审计工作概述311
一、评价审计中的重大发现311
二、汇总审计差异311
三、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和财务报表311
四、评价独立性和道德问题311
第二节 考虑持续经营假设311
一、管理层的责任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311
二、计划审计工作与实施风险评估程序312
三、评价管理层对持续经营能力做出的评估312
四、超出管理层评估期间的事项或情况313
五、识别出事项或情况时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313
六、审计结论与报告313
第三节 或有事项313
一、或有事项的含义313
二、或有事项的审计313
三、获取律师声明书314
第四节 期后事项314
一、期后事项的种类314
二、财务报表日至审计报告日之间发生的事项315
三、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日后至财务报表报出日前知悉的事实315
四、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报出日后知悉的事实316
第五节 书面声明316
一、针对管理层责任的书面声明316
二、其他书面声明316
三、书面声明的日期和涵盖的期间316
四、书面声明的形式317
五、对书面声明可靠性的疑虑以及管理层不提供要求的书面声明317
三年注考317
一年模拟319
第二十三章 审计报告323
考纲解读323
考情回顾323
知识清单323
重点难点分析324
第一节 审计报告概述324
第二节 审计意见的形成和审计报告的类型324
一、审计意见的形成324
二、审计报告的类型324
第三节 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324
一、审计报告的要素324
二、标题324
三、收件人324
四、审计报告的引言段324
五、管理层对财务报告的责任段324
六、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324
七、审计意见段324
八、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325
九、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和盖章325
十、报告日期325
第四节 非标准审计报告325
一、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325
二、审计报告的强调事项段325
三、审计报告的其他事项段326
第五节 比较信息326
一、比较信息的含义326
二、审计程序326
三、审计报告——对应数据326
四、审计报告——比较财务报表327
第六节 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327
三年注考332
一年模拟335
第八编 质量控制340
第二十四章 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340
考纲解读340
考情回顾340
知识清单340
重点难点分析340
第一节 质量控制制度的目标和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340
一、质量控制制度的目标和要素341
二、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341
第二节 职业道德规范341
一、总体要求341
二、具体措施341
三、满足独立性要求341
第三节 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341
一、总体要求341
二、考虑客户的诚信情况341
三、考虑是否具备执行业务必要的素质、专业胜任能力、时间和资源341
四、考虑能否遵守职业道德规范341
五、考虑其他事项的影响341
第四节 人力资源342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要求342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要素342
三、招聘342
四、人员素质、胜任能力和职业发展342
五、业绩评价、工薪和晋升342
第五节 业务执行342
一、指导、监督与复核342
二、咨询342
三、意见分歧342
四、项目质量控制复核342
五、业务工作底稿343
第六节 监控343
一、总体要求343
二、监控人员343
三、实施检查343
四、监控结果的处理343
三年注考344
一年模拟346
全真模拟试题348
A卷348
B卷358
一年模拟答案及解析368
全真模拟试题答案及解析418
A卷418
B卷423
后记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