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乌鲁木齐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乌鲁木齐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
  • 宋和平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震出版社
  • ISBN:978750283586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04页
  • 文件大小:152MB
  • 文件页数:422页
  • 主题词:活动断层-研究-乌鲁木齐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乌鲁木齐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区域地震地质构造背景2

第一节 区域地质构造概况2

一、区域地层概况2

二、地质构造演化及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2

第二节 区域地球物理场与地壳结构3

一、区域布格重力异常3

二、区域航磁特征7

三、地壳结构与深部(断裂)构造特征7

第三节 区域新构造运动特征10

一、区域第四纪地层概述10

二、第四纪地层分布特征11

三、新构造单元划分12

四、现今地壳形变特征14

第四节 活动断裂、褶皱分布及特征17

一、区域活动断裂特征17

二、区域主要活动褶皱、坳陷基本特征23

第五节 区域构造应力场25

第二章 地震活动性与震源机制31

第一节 北天山、研究区和目标区地震活动特征31

一、地震资料及其完整性分析与地震监测能力31

二、北天山地区强地震活动特征33

三、研究区地震活动37

四、目标区(乌鲁木齐地区)地震活动41

第二节 目标区地震危险性的地震活动性预测49

一、依据震级-频度关系预测49

二、依据应变释放特征的地震预测50

三、依据马尔科夫链的地震预测51

第三节 研究区及目标区震源机制解52

一、资料及分析方法52

二、研究区震源机制解53

三、目标区地震震源机制解研究57

第四节 乌鲁木齐城市活断层地震活动性综合分析68

一、北天山强震活动对乌鲁木齐地区未来地震形势的影响68

二、研究区地震活动特征与地震危险性分析68

三、目标区中小地震活动及地震危险性分析68

四、研究区与目标区震源机制解研究68

第三章 深部构造探测与小震精确定位71

第一节 深地震反射探测71

一、探测原理71

二、测线位置73

三、深地震反射勘探的野外试验与数据采集73

四、深地震反射剖面资料分析与解释81

第二节 流动地震观测与小震精确定位93

一、区域地震台网概况94

二、流动地震台选点、布设和观测94

三、地震定位96

四、地震精定位结果分析与解释98

第四章 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探测106

第一节 地球化学探测106

一、原理与方法106

二、技术思路及测线布设106

三、资料处理及异常判别107

四、异常解释与探测结果108

五、结论与讨论111

第二节 多道直流电法探测112

一、工作方法112

二、测线布设113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114

四、典型探测测线简介115

五、多道直流电法探测小结119

第三节 浅层地震探测119

一、勘探方法119

二、初勘阶段的浅层地震探测127

三、详勘阶段的浅层地震探测(一)130

四、详勘阶段的浅层地震探测(二)136

五、浅层地震探测小结141

第五章 目标区地貌及第四纪地质144

第一节 地貌及第四纪地层划分144

一、目标区地质构造单元划分144

二、地貌及第四纪地层划分原则和方法144

第二节 目标区地貌单元划分148

一、地貌单元划分方案148

二、主要地貌的特征和形成年代148

第三节 目标区第四纪地层与分布155

一、乌鲁木齐第四纪地层标准剖面155

二、目标区第四纪地层及分布159

第六章 目标区断层勘察与活动性鉴定165

第一节 断层勘察与活动性鉴定的技术途径165

一、活动断层的概念165

二、断层活动性鉴定165

三、断层的定位问题165

四、主要活动断层1∶1万带状地质地貌填图166

五、活动断层综合制图167

第二节 目标区断层勘察与活动性鉴定168

一、王家沟断层组169

二、九家湾断层组179

三、西山断层185

四、碗窑沟断层198

五、雅玛里克断层带与白杨南沟断层212

六、红雁池断层226

七、八钢—石化断层234

第七章 全新世活动断层古地震研究254

第一节 古地震研究内容与方法254

一、古地震研究内容及目的254

二、研究现状及方法254

三、主要技术途径255

第二节 全新世活动断层古地震研究255

一、王家沟断层组古地震研究255

二、九家湾断层组古地震研究277

第八章 乌鲁木齐地震危险性评价292

第一节 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的技术途径292

一、地震危险性评价的思路与方法简介292

二、乌鲁木齐地震危险性评价的技术途径293

第二节 强震发震构造模型293

一、区域地震构造特征293

二、北天山山前发震构造294

三、博格达弧西翼发震构造296

第三节 全新世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297

一、断层潜在最大震级评估297

二、断层未来50~200年的发震概率298

第四节 晚更新世断层潜在地震最大震级评估299

一、M-N关系估算299

二、地震构造对比299

三、断层潜在最大震级综合评估300

第五节 主要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综合评价图300

第六节 古地震与地震危险性评估300

第七节 地震危险性综合评价301

一、发震构造及其震级评估301

二、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303

三、未来50~200年地震危险性评价303

第九章 活动断层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变形带预测第一节 预测方法及地震活动断层构造模型306

一、预测方法306

二、活动断层三维地震构造模型及介质参数307

第二节 全新世活动断层地震地表破裂带预测308

一、地表探槽实测数据308

二、地震地表破裂带预测结果312

第三节 晚更新世(隐伏)活动断层地震地表强变形带预测313

一、数值模拟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313

二、地震断层模型、参数及数值模拟预测结果315

第四节 综合评价分析335

一、预测破裂带、变形带的总体概况335

二、特征分析335

第十章 活动断层强地面运动预测及评价分析第一节 预测体系理论基础及方法概述340

一、预测体系概述340

二、统计学的格林函数合成法341

三、三维有限差分法342

四、混合计算方法346

第二节 震源模型的建立347

一、理论震源模型建立的假定条件347

二、凹凸体模型348

三、设定区域的断层震源计算模型349

第三节 区域模型及参数设定349

一、北天山山前构造带断层计算模型349

二、博格达山山前构造带断层计算模型350

三、区域三维地下速度结构模型353

第四节 强地震动计算合成与结果分析363

一、计算与合成363

二、强地震动预测结果及分析365

第五节 活动断层地震危害性评价373

一、地震危害性评价的内容373

二、地震危害性评价的主要结论分析376

第六节 地震危害性评价与相关问题的说明377

一、关于现行法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377

二、关于现行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378

三、关于活断层的计算结果与现行《区划图》的关联378

四、关于模拟计算精度和近场地震动特性379

第十一章 活动断层探测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第一节 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现状及作用383

一、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现状383

二、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的意义及作用383

第二节 活动断层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及原则383

一、目标384

二、原则384

第三节 活动断层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的建库方法及结构内容385

一、活动断层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简介385

二、活动断层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的建库方法386

三、活动断层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内容386

四、活动断层数据库的整合393

第四节 活动断层数据库的应用398

一、活动断层数据库的平台398

二、活动断层数据库的查询与输出398

三、活动断层数据库数据的修改与更新4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