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化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苏、皖八所医学院合编 著
- 出版社: 八所医学院生化教材编委会
- ISBN: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731页
- 文件大小:109MB
- 文件页数:7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物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生物化学的函义及研究对象1
二、近代生物化学的发展概况3
三、生物化学与医学各学科的关系5
四、本书的内容6
第二章 蛋白质化学7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7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8
二、氨基酸8
第二节 蛋白质分子的一级结构17
一、多肽17
二、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特点18
三、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原理21
第三节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23
第四节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37
第五节 蛋白质三维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40
第六节 蛋白质的变性43
第三章 酶46
第一节 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异同46
一、酶与一般催化剂的不同点46
二、酶与一般催化剂的相同点47
第二节 酶的命名和分类48
一、酶的命名原则48
二、酶的分类法48
第三节 恒态酶动力学50
一、酶浓度对酶促反应初速度的影响50
二、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初速度的影响50
第四节 温度、PH和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56
一、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56
二、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58
三、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59
第五节 胰凝乳蛋白酶原的激活作用66
第六节 L-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作用机理67
第四章 维生素77
第一节 概述77
一、维生素的发现史77
二、维生素缺乏症的原因78
三、维生素的命名与分类78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79
一、维生素B179
二、维生素B281
三、维生素PP83
四、维生素B684
五、泛酸85
六、生物素87
七、叶酸87
八、维生素B1289
九、维生素C91
第三节 脂溶性维生素93
一、维生素A93
二、维生素D97
三、维生素K99
四、维生素E101
第五章 糖的代谢104
第一节 糖的消化和吸收105
一、糖的消化105
二、糖的吸收106
第二节 糖的无氧酵解107
一、糖的无氧酵解途径108
二、糖无氧酵解过程中ATP的消耗和生成113
三、酵母的生醇发酵作用115
四、糖酵解作用的调节115
第三节 糖的有氧氧化和三羧酸循环117
一、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118
二、三羧酸循环的发现121
三、三羧酸循环反应121
四、丙酮酸、有氧氧化与ATP的生成124
五、丙酮酸有氧氧化和三羧酸循环的调节126
第四节 磷酸戊糖途径127
一、磷酸戊糖途径反应过程128
二、磷酸戊糖途径小结132
三、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133
第五节 糖在体内的合成和分解134
一、糖原的合成和分解——循不同的途径135
二、糖原合成和分解的调节139
第六节 糖异生作用140
一、糖异生途径140
二、糖异生作用的调节143
三、糖异生作用的生理意义145
第七节 果糖和半乳糖的代谢147
一、果糖的代谢147
二、半乳糖代谢148
第八节 血糖和糖代谢的调节149
一、血糖浓度的动态平衡和调节149
二、葡萄糖耐量与耐糖曲线151
第六章 脂类代谢154
第一节 脂类的消化和吸收154
一、脂类的消化154
二、脂类的吸收156
第二节 甘油三酯的代谢158
一、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158
二、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170
三、甘油三酯代谢调节177
第三节 磷脂代谢179
一、体内主要的磷脂及其组成成分179
二、卵磷脂和脑磷脂的合成180
三、甘油磷脂的分解182
第四节 胆固醇的代谢183
一、胆固醇的合成代谢183
二、胆固醇代谢调节186
三、胆固醇的转化与排泄188
第五节 血脂189
一、血脂的含量189
二、血脂的运输形式—脂蛋白189
第七章 生物氧化195
第一节 生物氧化的方式与特点195
一、氧化与还原的概念195
二、生物氧化的方式196
三、氧化还原电位197
四、生物氧化的特点198
第二节 需氧脱氢酶类的催化反应199
一、氧化酶类199
二、需氧脱氢酶类199
第三节 不需氧脱氢酶类的催化反应200
第四节 呼吸链的组成及作用机理202
一、呼吸链的组成202
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的组成208
三、呼吸链中递电子体的排列顺序209
第五节 能量的转换和利用212
一、高能磷酸键的形式212
二、高能磷酸键的合成213
第六节 加氧酶类的催化反应220
一、加双氧酶类221
二、加单氧酶类221
第七节 过氧物酶体的催化反应223
一、过氧化氢的生成223
二、过氧化氢的作用与毒性223
三、过氧化氢的分解和利用223
第八节 生物氧化中二氧化碳的生成和利用224
一、二氧化碳的生成224
二、二氧化碳的利用225
第八章 蛋白质代谢227
第一节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227
一、食物蛋白质的生理功用227
二、氮平衡的概念227
三、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量228
四、蛋白质的营养价值229
第二节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230
一、蛋白质的消化230
二、氨基酸的吸收232
三、氨基酸的运输(α-谷氨酰循环)232
四、氨基酸在肠中的腐败234
第三节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236
一、氨基酸在体内的代谢概况236
二、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238
三、氨的代谢243
四、α-酮酸的代谢249
五、氨基酸和糖、脂肪代谢的关系250
第四节 个别氨基酸的代谢250
一、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250
二、一碳单位的代谢254
三、含硫氨基酸的代谢256
四、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258
五、肌酸及磷酸肌酸的代谢261
第九章 核酸的化学和代谢265
第一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265
第二节 脱氧核糖核酸的化学269
一、脱氧核糖核酸的分子量269
二、脱氧核糖核酸的碱基组成269
三、脱氧核糖核酸的一级结构271
四、脱氧核糖核酸的二级结构272
五、脱氧核糖核酸的三级结构277
六、脱氧核糖核酸的变性与复原278
第三节 核糖核酸(RNA)的化学280
一、核糖核酸的种类和分子量280
二、核糖核酸的碱基组成281
三、核糖核酸的一级结构282
四、核糖核酸的二级结构283
五、tRNAPhe与tRNAASP的三级结构286
第四节 核苷酸的代谢288
一、嘌呤核糖核苷酸的合成代谢289
二、嘌呤核糖核苷酸的分解代谢295
三、嘌呤代谢的失常297
四、嘧啶核糖核苷酸的合成代谢299
五、嘧啶核糖核苷酸的分解代谢301
六、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生物合成302
七、ATP是NAD+,FAD和辅酶A的一种前体物质303
第五节 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代谢305
一、DNA的复制305
二、损伤DNA的修复314
三、脱氧核糖核酸在遗传中的地位316
第六节 核糖核酸的生成合成(转录)与化学合成320
一、DNA指导的RNA聚合酶(DDRP)320
二、转录的机制322
三、转录后核糖核酸链的加工325
四、转移核糖核酸的化学合成325
第十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327
第一节 蛋白质合成的基本原理327
一、mRNA的作用原理327
二、tRNA的作用原理328
三、核蛋白体的作用原理329
第二节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331
一、氨基酸的活化与转运331
二、核蛋白体循环332
三、多核蛋白体335
第三节 蛋白质合成的信息处理和合成后的加工修饰336
一、基因重组336
二、mRNA的修饰336
三、肽链合成后的加工和亚单位聚合337
第四节 蛋白质合成的调节339
一、基因操纵子的控制理论340
二、DNA分子上组蛋白的脱落与去阻抑341
第十一章 激素343
第一节 激素调节的作用原理343
一、通过细胞膜受体的作用原理345
二、通过细胞内受体的作用原理351
三、Ca2+与cAMP和cGMP在细胞活化反应中的相互关系354
第二节 甲状腺356
第三节 甲状旁腺360
一、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的化学360
二、分泌及调节361
三、生理作用及对代谢的调节362
第四节 胰岛363
一、胰岛素363
二、胰高血糖素367
第五节 肾上腺369
一、肾上腺髓质激素369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371
第六节 性腺377
一、雄性激素377
二、雌性激素378
第七节 脑垂体380
一、腺垂体380
二、神经垂体382
第八节 下丘脑382
第十二章 物质代谢调节385
第一节 细胞水平的调节386
一、细胞水平控制作用的基本方法386
二、改变酶分子结构的调节392
三、酶含量的调节406
第二节 激素水平的调节410
第三节 代谢的整体调节411
一、饥饿412
二、应激416
第十三章 血液生化417
第一节 血液的化学成分417
第二节 血浆蛋白质418
一、血浆蛋白的分离和组成418
二、血浆蛋白的分类418
三、血浆蛋白的功能421
四、血浆蛋白的代谢概况424
五、血浆蛋白与临床425
第三节 非蛋白含氮物425
第四节 红细胞的代谢特点和意义426
一、形态特点与代谢的关系426
二、糖酵解和2,3—二磷酸甘油酸支路426
三、磷酸戊糖旁路与谷胱甘肽代谢427
四、糖醛酸代谢途径428
五、红细胞代谢特点与红细胞功能的关系429
第五节 血红蛋白430
一、血红蛋白的组成430
二、血红蛋白的结构430
三、血红蛋白的生物合成430
四、铁的代谢434
第六节 血红蛋白在气体运输中的作用436
一、氧的运输436
二、CO2的运输445
第七节 白细胞的代谢特点与功能关系448
第八节 血小板的代谢特点与功能的关系450
第十四章 肝脏功能与胆色素代谢455
第一节 肝脏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455
一、肝脏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455
二、肝脏在糖代谢中的作用456
三、肝脏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457
四、肝脏在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457
第二节 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458
一、肝脏生物转化的概念458
二、生物转化的主要类型458
三、生物转化作用的特点462
第三节 胆汁与胆汁酸464
一、胆汁464
二、胆汁酸464
第四节 胆色素代谢467
一、胆红素的化学、生成和转运467
二、胆红素在肝细胞内的代谢468
三、胆红素在肠道中的变化及胆色素的肠肝循环469
四、血清胆红素与黄疸469
第十五章 水与无机盐的代谢473
第一节 体液473
一、人体体液的分布与电解质含量473
二、体液的交换474
三、体液电解质浓度表示法477
第二节 水、钠和氯的代谢478
一、水的代谢478
二、钠的氯的代谢479
第三节 钾的代谢481
一、钾在体内的动态平衡481
二、钾的生理功能481
第四节 水与电解质平衡482
一、水与电解质平衡的调节482
二、水与电解质平衡的紊乱(脱水)483
第五节 钙、磷及镁代谢484
一、钙磷代谢484
二、镁代谢489
第十六章 酸碱平衡491
第一节 体内酸性和碱性物质的来源491
一、酸性物质的来源491
二、碱性物质的来源492
第二节 正常人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492
一、血液缓冲系统的调节作用492
二、肺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495
三、肾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497
第三节 酸碱平衡紊乱499
一、酸碱平衡紊乱的基本类型500
二、酸碱平衡紊乱与电解质的关系502
三、酸硷平衡的生化检验指标504
四、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断图解506
五、酸中毒治疗中的补液问题506
参考阅读资料1
(一)蛋白质分子结构的研究1
(二)酶促反应的动力学及酶作用机理15
(三)几种维生素辅酶的作用机理53
(四)磷酸戊糖途径的新反应64
(五)糖蛋白78
(六)柠檬酸在动物组织中间代谢中的作用92
(七)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99
(八)复合脂106
(九)生物能量学基本原理115
(十)某些氨基酸的代谢与代谢缺陷病123
(十一)HMG蛋白质129
(十二)染色质结构的亚单位——核小体131
(十三)各种核酸酶135
(十四)DNA序列测定141
(十五)蛋白合成与医学问题147
(十六)基因工程和免疫球蛋白的基因表达问题153
(十七)前列腺素159
(十八)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167
(十九)血红蛋白病177
(二十)免疫球蛋白和补体181
(二十一)微量元素与疾病的关系192
(二十二)神经递质的生物化学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