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风险社会立法机制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风险社会立法机制研究
  • 何跃军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2221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86页
  • 文件大小:162MB
  • 文件页数:422页
  • 主题词:立法-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风险社会立法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风险社会立法机制研究综述1

第一节 风险社会理论研究综述1

一、国外风险社会理论研究综述1

二、国内风险社会理论研究综述19

第二节 立法学理论研究综述22

一、国外立法学理论研究综述22

二、国内立法学理论研究综述24

三、立法过程理论研究综述28

四、立法与风险社会研究综述30

本章小结32

第二章 风险社会立法机制现实考量33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中国风险社会的到来33

一、中国风险社会的到来:以SARS和甲流为例的说明33

二、中国风险事件主体观察37

三、中国社会风险现实考察39

第二节 解决路径之争:立法机制的选择51

一、司法路径应对风险社会现状检讨51

二、行政路径应对风险社会现状检讨53

三、选择立法进路的理由53

第三节 立法应对风险:各国的共同努力56

一、各国与欧盟风险立法现状考察57

二、美国风险立法现状考察62

三、小结:当下各国风险立法现状71

本章小结72

第三章 风险社会立法机制理论基础73

第一节 风险概念法学解释73

一、诸学科风险概念与启示73

二、法学风险概念证成与运作78

第二节 立法与立法机制解释84

一、立法84

二、立法机制85

第三节 风险社会法治目标:风险法治国99

一、问题的提出:法治与风险社会99

二、工业社会法治目标100

三、风险社会法治目标:风险法治国105

第四节 风险社会立法机制:回应型立法机制109

一、风险与立法: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109

二、风险社会立法机制:回应型立法机制115

第五节 一个新原则的提出:立法风险原则120

一、立法风险原则释义120

二、立法风险原则的内容123

本章小结125

第四章 风险社会立法机制价值定位127

第一节 基本观念:风险价值与风险立法价值127

一、风险的价值中立性与风险立法的价值倾向性127

二、风险立法价值128

第二节 风险社会立法的安全与秩序价值132

一、安全与秩序价值释义132

二、安全与秩序价值研究综述137

三、风险社会程序安全价值140

第三节 风险社会立法的公平正义价值142

一、公平正义价值142

二、风险社会与公平正义的关联143

三、风险社会分配正义问题144

第四节 风险社会立法价值整合146

一、风险社会立法价值整合解释147

二、安全秩序价值与公平正义价值的整合149

本章小结151

第五章 风险社会立法机制原则选择153

第一节 风险立法基本原则的选择153

一、立法基本原则释义153

二、风险立法基本原则选择标准与理由155

第二节 立法民主原则与基本权利保障原则157

一、立法民主原则157

二、基本权利保障原则163

三、立法民主原则与基本权利保障原则关系167

第三节 立法科学原则与效率原则168

一、立法科学原则168

二、立法效率原则173

三、立法科学原则与立法效率原则关系175

本章小结176

第六章 风险社会立法机制主体制度178

第一节 风险社会立法主体178

一、风险社会立法主体释义178

二、风险社会立法主体功能说解释179

第二节 风险社会立法主体压力181

一、立法决策主体:立法者的压力181

二、立法参与主体:公众的压力182

第三节 立法主体风险认知185

一、立法主体风险认知释义185

二、影响立法风险认知因素187

三、立法主体风险认知路径192

第四节 立法主体风险沟通194

一、立法风险沟通释义195

二、立法风险沟通功能与模式199

三、立法风险沟通制度建构203

四、立法风险沟通与风险可接受性208

本章小结210

第七章 风险社会立法机制权力制度211

第一节 风险社会立法权211

一、立法权释义211

二、风险社会立法权分配体制212

三、风险社会立法权运行体制217

第二节 风险社会立法权决策模式转变224

一、工业社会立法权决策模式224

二、风险社会立法权决策模式228

三、立法权风险决策模式之转变: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230

第三节 风险社会立法公众参与权231

一、风险社会立法公众参与正当性231

二、风险社会立法公众参与功能235

三、当代代议制民主应对风险议题的不足237

四、立法公众参与权实现方式239

五、公众立法决策权可能的实践领域243

本章小结244

第八章 风险社会立法机制程序制度246

第一节 风险社会立法机制程序保障246

一、通过程序塑造立法合法性与正当性246

二、风险立法程序制度的核心:立法风险评估程序247

第二节 立法风险评估阻碍因素257

一、评估立法事实的困难257

二、评估立法价值的困难260

三、立法评估主体因素的不确定性261

第三节 立法风险评估方法选择264

一、立法风险评估方法选择标准264

二、立法前风险评估:法规影响评估机制267

三、立法风险评估一般方法278

第四节 立法风险评估指标体系289

一、立法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功能与变量组划分289

二、立法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特点与构建原则291

三、立法风险评估指标来源293

四、立法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303

第五节 立法风险评估具体程序312

一、立法风险评估普通程序312

二、立法风险评估特殊程序324

本章小结332

第九章 中国风险立法检讨与发展334

第一节 中国风险立法现状检讨334

一、风险管制立法问题分析334

二、管制与服务关系阐释335

三、当下中国风险管制立法现状336

四、个案分析一:由SARS透视影响中国风险管制立法因素341

五、个案分析二:由拆村并居透视当下中国风险管制立法344

第二节 发展道路:风险议题政策与行动基本框架348

一、基本框架释义348

二、基本框架运行的关键问题349

本章小结351

结论353

一、本书研究自我评估353

二、本书结论354

三、本书进一步研究方向358

参考文献359

后记378

Abstract3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