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研究生教学用书 经济法权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研究生教学用书 经济法权研究
  • 宁立志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09602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73页
  • 主题词:经济法-中国-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研究生教学用书 经济法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经济法权利与义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2

(一)经济法理论中的世界性难题2

(二)经济权利与经济义务的研究路径4

(三)经济权限的研究路径6

(四)权义结构的研究路径6

(五)基本权利范畴的研究路径7

(六)评论与展望8

二、经济法权的确立及其意义12

(一)发现并归纳经济法权是学者的天然使命12

(二)经济法权结构的特色13

(三)研究经济法权的意义15

三、关于经济法权研究的大致梳理17

(一)对经济法权的综合研究17

(二)对权利与权力的分别研究18

(三)对经济法权利研究的梳理20

(四)对经济法权力研究的梳理22

四、经济法权利的特征——与民事权利的比较研究24

(一)经济法权利主体的特征——主体群体性25

(二)经济法权利客体的特征——客体的社会性28

(三)经济法权利内容的特征——社会经济秩序权和社会(国有)财产的所有权28

(四)经济法权利对比的特征——不对称性29

(五)经济法权利性质的特征——社会权29

五、经济法权力的特征——与行政权力的比较研究31

(一)经济法权力主体的特征——主体多样化31

(二)经济法权力客体的特征——客体的二元化34

(三)经济法权力内容的特征——干预权和参与权35

(四)经济法权力范围的特征——涉及地域广泛38

六、本书选择六种经济法权进行研究40

第一章 消费者权研究41

第一节 消费者与消费者权41

一、消费者41

二、消费者权48

第二节 消费者权利的人权维度62

一、消费者权利是人权62

二、消费者权利在中国语境下的人权定位70

第三节 消费者权的保护76

一、消费者权的国家保护76

二、消费者权的政府保护79

三、消费者权的社会组织保护81

四、消费者权的经营者保护82

五、消费者权的自我保护85

第四节 消费者权的救济86

一、消费者权的行政救济86

二、消费者权的司法救济88

第五节 消费者权的限制94

一、消费者权限制的法理基础94

二、消费者权限制的具体分析97

第二章 竞争权研究100

第一节 竞争权的提出及研究现状100

一、竞争权的提出100

二、竞争权研究现状102

三、竞争权研究的路径107

四、竞争权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概念性缺失的意义108

第二节 竞争权的确立110

一、竞争权在权利知识谱系中的地位110

二、竞争权的性质113

三、竞争权权能115

四、竞争权的主体117

第三节 资产竞争权119

一、古代财产法史的三个节点及启迪119

二、近代民法中财产关系法律调整范式在现代的困惑及其原因125

三、中国物权法的取向129

四、资产的含义与资产竞争权的确立132

第三章 信息资产权研究139

第一节 信息资产权概述139

一、信息资产与信息资产权139

二、信息资产权的基本特性143

三、信息资产权的客体146

第二节 信息资产权的权利内容155

一、技术性信息资产权的权利内容156

二、标志性信息资产权的权利内容162

三、经营性资产信息权的权利内容171

第三节 资产信息权的限制174

一、民法基本原则的限制174

二、信息资产权法的限制178

三、反垄断法的限制184

第四章 政府参与权研究191

第一节 政府参与经济活动概述191

一、参与的含义191

二、经济法学界关于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观点192

三、政府参与经济活动比较干预经济活动的异同点195

四、政府作为私权主体和公权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不同198

五、确认政府参与经济法作为经济法部门法的实践与理论意义199

第二节 政府参与权实体问题研究203

一、政府参与权的内容203

二、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213

三、政府参与经济活动权利和权力的来源221

四、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法律责任221

第三节 政府行使参与权程序中的权利(权力)问题研究225

一、公民的权利(权力,下同)226

二、国家机关的权力232

三、社会中介机构的权利和责任242

第四节 政府参与权的理论探讨244

一、关于国有资产的归属244

二、关于国有资产所有权的性质247

三、国有股权行使产生的法律关系属性248

四、法人治理结构理论249

五、质疑国务院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对国家资产所有权249

第五章 市场规制权研究251

第一节 市场规制权的界定252

一、市场规制权的含义和性质252

二、市场规制权的产生及其类型化259

三、市场规制权的法律确认和限制266

第二节 市场规制权的实证研究271

一、市场规制权的实证研究(一):权力的视角271

二、市场规制权的实证研究(二):主体的视角274

三、市场规制权的实证研究(三):个案的视角280

第三节 挑战与回应:市场规制权向何处去281

一、有效运用市场规制权所面临的挑战281

二、科学技术发展与市场规制权284

三、经济民主与市场规制权285

四、构建回应型的市场规制权288

第六章 宏观调控权研究314

第一节 宏观调控权的含义与主体314

一、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权、宏观调控行为的含义314

二、宏观调控权的种类318

三、宏观调控权的主体321

第二节 宏观调控权的性质与特征323

一、宏观调控行为是一种决策行为323

二、宏观调控行为是一种新型的国家行为328

三、宏观调控权与行政权的区别331

四、宏观调控行为的实证辨析332

第三节 宏观调控权的程序保障335

一、宏观调控程序的分类335

二、行政程序不适用于宏观调控权的运作336

三、我国宏观调控程序的现状、缺失及立法弥补337

四、宏观调控程序的整合——宏观调控程序综合立法349

第四节 宏观调控权的监督机制352

一、宏观调控权的可诉性问题352

二、宏观调控行为的责任358

三、对宏观调控权的监督3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