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合作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合作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3849187.jpg)
- 邸敏学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0666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69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86页
- 主题词:私营企业-劳资合作-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合作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第一编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合作理论3
第一章 非公有制经济的再生3
第一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界定3
一 非公有制经济的内涵3
二 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7
第二节 非公有制企业再生的条件10
一 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低11
二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4
三 党和政府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6
四 推行市场取向改革19
第三节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24
一 非公有制经济的曲折发展24
二 非公有制经济的“再生”、发展28
第二章 非公有制企业的劳资关系35
第一节 劳资关系的概念35
一 劳资关系的含义36
二 劳资关系的特征37
三 劳资关系的类型38
第二节 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理论39
一 劳资关系理论的历史渊源39
二 当代劳资关系理论43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资关系46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资关系思想47
二 我国劳资关系的曲折发展49
第三章 我国实行劳资合作的基础56
第一节 劳资合作的界定56
一 学界关于劳资合作的争议56
二 劳资合作的基本内涵58
第二节 劳资合作的理论基础61
一 毛泽东的劳资合作理论61
二 威茨曼的分享经济理论63
三 李炳炎的分享经济理论66
第三节 劳资合作的制度基础68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劳资关系68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以实行劳资合作70
第四节 劳资合作的主体基础73
一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具有特殊属性73
二 劳资合作是劳资关系主体的主张75
第二编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的状况81
第四章 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地位和权利81
第一节 非公有制企业的劳动者81
一 我国学界关于劳动者的界定81
二 企业主和高管不属于劳动者82
第二节 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实际地位84
一 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在国家的地位84
二 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在企业的地位85
第三节 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合法权利的实现程度87
一 劳动者权利的界定87
二 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集体劳权尚未受到重视88
三 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个人劳权受到侵害93
第五章 非公有制企业主的地位和权利105
第一节 非公有制企业主的界定105
一 关于私营企业的界定105
二 关于私营企业主的界定106
第二节 非公有制企业主的地位和权利109
一 非公有制企业主的经济地位和权利109
二 非公有制企业主的政治地位和权利111
三 非公有制企业主的社会地位和权利116
第六章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的基本态势121
第一节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双方的地位不对称121
一 现实的劳资关系具有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性质122
二 现实的劳资关系是被管理者与管理者的关系122
三 现实的劳资关系是工资享有者与利润享有者的关系123
四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主体不成熟124
五 政府在劳资关系中的角色尚不清晰131
第二节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进入矛盾“凸显期”135
一 劳资关系不稳定隐患上升135
二 劳资冲突日益严重137
第三编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合作的可能性143
第七章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面临的社会文化环境143
第一节 儒家文化143
一 整体主义143
二 家族主义145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48
一 集体主义148
二 共同富裕150
三 和谐社会155
第八章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面临的社会制度环境157
第一节 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157
一 基本经济制度为非公有制企业实行劳资合作奠定了制度基础157
二 基本经济制度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政策依据159
第二节 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60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双重属性160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劳资关系的基础161
第三节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的特殊性质162
一 “自觉”的劳资关系163
二 “受控”的劳资关系165
三 “资方主导”的劳资关系166
第九章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面临的世界经济环境169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169
一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169
二 经济全球化对劳动关系的影响171
第二节 统一国际劳工标准174
一 国际劳工标准的内涵174
二 统一国际劳工标准的趋势175
第三节 推行社会责任标准178
一 社会责任标准的内涵178
二 推行社会责任标准179
第四编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合作试行的条件183
第十章 充分认识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合作的意义183
第一节 劳资合作是劳资关系的最高形态183
一 劳资冲突与劳资合作的原因183
二 劳资合作在劳资关系中的地位186
第二节 劳资合作可以实现劳资关系的帕累托效应188
一 帕累托效应188
二 劳资合作有助于实现帕累托效应189
第三节 现阶段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合作的现实意义191
一 有利于维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191
二 有利于提升劳动者的收入193
三 有利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193
第十一章 借鉴国内外处理劳资关系的先进经验197
第一节 西方发达国家处理劳资关系的经验197
一 德国197
二 日本202
三 美国205
第二节 我国处理劳资关系的经验208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处理劳资关系的经验209
二 改革开放以来处理劳资关系的经验216
第十二章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合作的试行218
第一节 确立良好的劳资关系218
一 消除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存在的不和谐因素218
二 完善“三方协商机制”222
三 逐步与国际劳工标准接轨227
第二节 劳资双方自愿229
一 企业自愿230
二 工会配合231
第三节 政府积极引导232
一 舆论引导233
二 法律引导234
三 政策引导236
附录 有关劳资合作思想的论述238
参考文献261
后记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