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德川日本儒学思想的特质 神道、徂徕学与杨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德川日本儒学思想的特质 神道、徂徕学与杨明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9/33845444.jpg)
- 张昆将著 著
- 出版社: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 ISBN:978986008473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55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德川日本儒学思想的特质 神道、徂徕学与杨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3
第一章 德川儒者对中国儒学道德价值观念的转换:以「仁义」、「忠孝」概念为中心3
一、前言3
二、中国儒者「仁义」与「忠孝」之价值理念5
三、德川学者对「仁义」价值理念解释的政治化:以徂徕学与武士道学者为中心10
四、德川儒者对「忠」、「孝」价值理念解释的宗教化:以阳明学、水户学与吉田松阴为中心20
五、结论34
【德川儒学中的神道思想】41
第二章 德川初期朱子学者的理学神道思维:林罗山与山崎闇斋的比较41
一、前言41
二、理学神道的背景与渊源43
三、罗山与闇斋的理学神道思维之比较54
四、结论:儒学在神道与佛教之间所扮演的角色73
【徂徕学的特质】81
第三章 荻生徂徕「不言」的诠释方法析论81
一、前言81
二、徂徕的学问之道:从「名」(古文辞)、「物」(《六经》)中求圣人之道84
三、徂徕「不言」之意的诠释特质89
四、徂徕「不言」诠释方法论的矛盾及其问题103
五、结论114
第四章 丁茶山与太宰春台的《论语》解释之比较121
一、前言121
二、茶山所认识的日本古学派125
三、茶山与春台的《论语》解释方法之比较128
四、茶山与春台的经典义理解释之比较:以人性论及管仲论为例139
五、「愚民论」与「牧民论」161
六、结论167
【日本阳明学的渊源与作用】173
第五章 晚明《孝经》风潮与中江藤树思想的关系173
一、前言173
二、以「孝」为核心的政治风暴:「大礼议」与「夺情」的政争174
三、晚明《孝经》的编纂风潮与阳明学之关系186
四、中江藤树「孝」的思想与晚明《孝经》风潮的关系206
五、结论222
第六章 幕末维新阳明学的思想内涵及其作用229
一、前言229
二、「亡国」抑或「维新」:阳明学在中日的评价与形象234
三、「士大夫文化」与「武士文化」:中日阳明学在不同历史文化脉络中的作用248
四、中日阳明学思想内涵及其作用:本体论与功夫论观点之比较266
五、结论278
【结论】283
第七章 德川儒学的特质:兼论日本思想研究的展望283
一、前言283
二、德川儒学思想特质举隅284
三、日本思想史研究的方法及其展望290
【附录】303
附录一 近二十年来日本阳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303
一、前言303
二、沟口雄三的中日阳明学研究之综论306
三、关于中江藤树思想及其学派的研究310
四、关于熊泽蕃山与山田方谷思想的研究323
五、关于大盐中斋思想的研究332
六、关于吉田松阴思想的研究338
七、幕末阳明学与明治维新的关系研究345
八、日本阳明学研究的展望:从「东亚」的视野看阳明学研究353
附录二 德川时代书院或私塾学规的特色361
一、前言361
二、「儒兵合学」与「神儒兼学」的书院或私塾366
三、日本阳明学者经营书院的特色:有浓厚的宗教性学规仪式与鞭扑处罚的规定373
四、无科举制度下的品第评比会式:以伊藤仁斋古义堂为中心382
五、结论389
参考书目407
人名索引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