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记忆文理 厚重而轻灵的文化烙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记忆文理 厚重而轻灵的文化烙印](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3843224.jpg)
- 夏明宇,陈挚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31409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重庆文理学院-校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记忆文理 厚重而轻灵的文化烙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 篇 文理前身的久远记忆3
第一章 春在青山绿水间3
卫星湖的源头4
桃花岛的传说12
北山上的书院15
五七大学的第一台拖拉机17
沁人心脾的瓜山甘泉19
瓜山之麓的第一个光明之夜22
最早的图书阅览室24
星湖之滨的第一家菜店27
第二章“第三世界”的朋友们30
记忆中的大师风范31
想起“十家巷”35
掀起你的盖头来——刘灿国副书记揭秘“十家巷”40
卫星湖,我的理想我的梦45
我的梦,在卫星湖47
张家院里听莺歌49
丝竹园里鸣丝竹52
“潇湘馆”的兴替54
第一张小报叫《求索》56
原渝州教院的第一份班报——《香樟地》58
《汗简》的故事60
第三章 难忘那一批“老黄瓜”62
熊秉衡:大学里面的平民书记63
黄正禄:黄瓜山麓才是我的家67
蒲天贵:瓜山最老的“老黄瓜”72
胡文良:忆我在学校工作的几件事77
吴汉骧:乐为“四化”献余年83
石天河:笔耕不辍铸师魂90
贺远明:从江北才子到瓜山良师93
田贵书:宽严并济育英才97
赖守国:一个喜欢钻山沟的人100
傅晏风:翰墨无语自飘香103
瓜山,她的下面有一片坟茔107
第四章 橘子红了的时候109
昔年桃李挑大梁 ——对我校部分校友追踪调查后的报告110
这支队伍晒不垮 ——记重庆交院赴永师公路工程测量队125
永师路好梦成真127
《书法教与学》创办始末131
瓜山,请记住这群少男少女 ——我校赴省二届大运会代表团的报告之一134
韩强和何义海:好一对瓜山的虎兄豹弟 ——我校赴省二届大运会代表团的系列报告之二139
不跳狼牙山,也有五壮士 ——我校赴省二届大运会代表团的系列报告之三142
敬礼,我们瓜山的五朵金花 ——我校赴省二届大运会代表团的系列报告之四147
“水”和“毛毛虫”的思与辩 —— 1998年暑期社会实践散记之一152
晒不垮的宣传队 —— 1998年暑期社会实践散记之二155
一鸣惊动汽车城 —— 1998年暑期社会实践散记之三158
“小打油”做成“大买卖”——1998年暑期社会实践散记之四161
勇救车祸重伤员 ——1998年暑期社会实践散记之五164
橘子红了的时候166
驻永川办事处168
“师专报”修成正果170
下 篇 文理现世的深切回眸175
第五章 激情燃烧的岁月175
牟延林:行走在“立言”与“事功”之间176
新千年的曙光187
第一次圆桌会议189
批文下来的那个夜晚191
喜迎“国检”的拉拉队192
第一批“金蛋蛋”学生193
朋友,请不要忘记这个寒假 ——2000年岁首纪事194
“贯标”的那些故事208
学生监考老师212
第六章 山外面有了新家214
回顾:建设新家是又一次拓荒215
初访红河218
沸腾的红河校区221
美丽的红河校区224
梦绕星湖 情牵红河226
星湖红河两相望228
永远的星湖校区230
一位老教师的惊喜232
校园里活跃着一群“海归”235
鱼和熊掌可以兼得——记学业家庭两不误的“妈妈大学生”戴满鸿238
第七章 好一片醉人的葱郁242
我校第一个全国数学建模冠军的自述243
大运会赛场刮起的“十连冠”旋风248
登上央视的大学生舞龙队252
科学征途不畏难——“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谢小平小记255
老板校友张万明的一种状态和几样人生259
拥抱梦想,让心飞翔——残疾学生王俪铮的故事264
仙鹤的歌声在星湖碧波上升起——音乐系学生黄利容获奖记271
他跳着残缺的绿茵之舞圆了奥运梦276
我校师生“6·19”特大暴雨抢险侧记282
第八章 深秋时节的满目金黄284
向祖国报告:以文化传承的使命捧出教育创新的硕果——我校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纪略285
惊喜:我们有了院士的加盟291
“我是文理人,请给我安排工作”294
用我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涂铭旌院士的讲话(摘要)297
金秋,沉甸甸的果实压满枝头——校友、博士生导师杨楹返校讲学记299
后发制胜创佳绩——本科生徐毅文全市创业大赛夺魁记302
展望:深秋时节的满目金黄——孙泽平校长谈学校发展306
后记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