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人眼中的辛亥革命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方人眼中的辛亥革命
  • 史红帅编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三秦出版社
  • ISBN:755180048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26页
  • 文件大小:119MB
  • 文件页数:454页
  • 主题词:钱鼎(1884~1911)-生平事迹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方人眼中的辛亥革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辛亥革命前西方人视野中的西安城2

第一节 西方人对西安城的总体认识与评价2

第二节 西安城墙与人口规模8

一、城墙规模8

二、人口规模10

1.西安城人口数量10

2.本地灾民12

3.各省移民15

4.多民族聚居15

第三节 西安城市分区与街巷景观16

一、西安城分区16

二、街巷与屋宇18

1.街巷18

2.屋宇19

第四节 西安城经济地位与商贸状况20

一、重要的商贸地位20

1.西北商贸集散中心21

2.亚洲商道节点22

二、繁荣的商贸状况23

1.南、北院门商业区23

2.昌盛的银钱业23

第二章 西安辛亥革命的爆发26

第一节 辛亥前陕西的革命党与哥老会26

一、革命党与哥老会的联合26

二、陕西哥老会的特点30

1.哥老会的支系与宣传方式30

2.哥老会的箴言与含义31

第二节 “疾风骤雨”:西安辛亥革命一触即发32

一、武昌起义后在陕外国人获悉的消息32

1.各地革命消息传至西安32

2.在西安的外国人并无不安33

二、“风雨欲来”:革命爆发前起义者的活动39

三、革命的前兆和准备活动40

1.革命党的宣传活动40

2.官府“亡羊补牢”的措施激发了革命42

第三节 汉城区的战斗44

一、革命的爆发44

二、起义的进展46

1.“陕西辛亥革命第一枪”:36人攻取军装局46

2.向起义民众分发枪支46

3.占领官署、藩库和重要地点48

三、汉城区的混乱状况与抢掠风潮50

1.起义后的混乱局面50

2.高等学堂和教会医院的情形52

第四节 满城攻防战54

一、“雄风不再”:八旗驻防城中的满蒙官兵及其眷属54

1.清初“五千马甲”入驻西安满城54

2.八旗军兵的贫困化与战斗力的削弱56

二、满城攻防战的进程57

1.满城攻防战概况57

2.围攻满城的激战60

3.攻入满城后的巷战62

4.八旗军兵的激烈抵抗63

三、八旗驻防城内的战死者与自杀者65

1.八旗驻防军兵及其眷属在战斗中大量被杀65

2.革命党和哥老会“清剿”八旗军兵的决策与认识66

3.满城八旗军兵及其眷的死亡人数69

4.大量八旗军兵眷属自杀71

5.满城攻防战中八旗军兵眷属的命运73

四、“一线生机”:劫后满人的命运77

1.汉族、回族对幸存满人的保护和救助78

2.教会与传教士收留、救治满人82

第五节 革命爆发后的无政府状态与社会秩序的逐渐恢复84

一、革命后的无政府状态84

1.革命后出现的无政府状态84

2.清朝地方政权的垮台85

3.清军东西两线的夹击87

4.城乡地区的混乱局势89

二、秦陇复汉军政府采取措施恢复社会秩序91

1.新政府各机构的设立与调整91

2.新政府采取措施恢复社会秩序92

3.革命后哥老会码头的取缔97

第三章 革命中在陕外国人的经历100

第一节 西安城内外国人的活动和遭遇100

一、秦陇复汉军政府“保护外人”的原则与措施100

二、革命爆发时西安城区外国人的经历与遭遇101

1.革命前平静的城居生活和出行的英国医生101

2.德国籍邮政局长遇袭102

3.英华医院遭到围攻105

4.日本教习遇袭与瑞挪会传教士被抢105

第二节 英国浸礼会传教士在东关城的遭遇107

一、传教士逃离东关的缘起107

二、两组逃难传教士的遭遇108

三、第三组传教士的遭遇111

第三节 中国内地会女传教士在西安南郊引驾回的经历115

一、“孤独的坚守”:引驾回的女传教士115

二、“惊慌的逃难”:女传教士在当地人的帮助下逃离116

三、“忐忑的隐藏”:女传教士命悬一线117

四、“及时的救助”:女传教士前往西安118

第四节 “有惊无险”:英国传教士与日本教习在三原的经历118

一、英国浸礼会传教士的撤离118

二、日本教习及其眷属的撤离120

第五节 英国浸礼会传教士在陕北的经历与遭遇122

一、荣安居一家从陕北逃难返回西安的经历123

1.从绥德向南前往延安府123

2.在中部县等地的避难活动123

3.荣安居一家返回西安125

二、司慕德一家从延安撤回西安的经历126

1.司慕德一家在延安受到保护128

2.革命党在延安张贴“保护外人”的布告129

3.哥老会占据延安城131

4.延安发生的抢掠行动133

5.司慕德在延安的特殊地位134

6.陕西救援远征队护送司慕德一家返回西安136

第四章 “浴火之夜”:南关瑞挪会“童学”被袭事件第一节 “静水深澜”:辛亥前南关外瑞挪会“童学”的平静生活142

一、辛亥前瑞挪会传教士在西安的活动与南关“童学”的创办142

1.白锦荣夫妇在陕西的传教活动142

2.瑞挪会“童学”的创办143

3.瑞挪会“童学”的景观与规模145

二、“祸起萧墙”:“童学”与民众之间的矛盾145

三、革命当天白锦荣一家的活动148

1.白牧师从西关福音堂返回南关外的“童学”148

2.白牧师夫妇的逃难计划与应对措施150

第二节 “覆巢之下”:瑞挪会“童学”遇袭的过程151

一、袭击瑞挪会“童学”的参与者152

1.袭击行动的参与者152

2.临时起意的袭击152

二、“童学”遭到围攻与焚烧的过程153

1.“生死未卜:“童学”遇袭之初万先生与白茹丹的逃离155

2.“火海求生”:8名师生的逃生之路155

三、“九死一生”:白锦荣和小女儿的逃生之路157

1.“池塘里的一夜”:白锦荣和小女儿死里逃生157

2.白锦荣父女逃往西关161

四、“童学”师生遇难的情形163

1.童学附近的遇难者163

2.西安城南远郊的两名遇难者165

第三节 瑞挪会传教士与陕西陆军小学堂167

一、传教士在陆军小学堂中得到保护167

二、陕西基督徒对白锦荣等人的慰问168

三、传教士在陆军小学堂中的日子169

四、为“童学”死难者举行葬礼172

第四节 西方人对“童学”遇袭事件的反应177

一、遇袭事件逐渐为西方世界所知177

二、受害者亲属的反应182

1.美国人对“童学”男教师万先生被杀的反应182

2.其他遇害学生亲人的反应184

第五节 “童学”被袭事件的解决185

一、处决暴徒185

二、缴付赔款185

第六节 白锦荣父女撤离西安与“童学”遇袭事件的后续争论188

一、陕西外交司人员对“童学”遇袭事件的调查报告188

二、白锦荣等人在汉口和上海的活动191

1.白锦荣向美国驻汉口总领事提交的报告191

2.白锦荣父女在上海受到慰问和关注191

三、温宗尧与白锦荣对“童学”遇袭事件的不同认识192

四、中国亲历者的说法与官方的结论194

1.“童学”袭击者的说法194

2.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的慰问信198

五、白锦荣返回瑞典、美国后的活动与欧美人士的反应199

1.白锦荣返回瑞典与西方人的态度199

2.白锦荣前往美国之后的活动及其影响200

第五章 在陕外国侨民的撤离204

第一节 侨民前往西安等待撤离204

一、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的撤侨行动204

二、外侨被集中至西安206

三、相关交涉210

四、撤离日期211

第二节 撤离前的准备活动212

一、经费借贷212

二、查取信件212

三、交接工作213

第三节 前往沿海的行程213

一、从西安启程213

二、撤离行程214

三、陕西派遣的护卫队220

四、交替护送中暗藏杀机223

五、抵达汉口226

第六章 “千里驰援”:陕西救援远征队营救外侨的行动第一节 陕西救援远征队的组建背景228

一、革命后西方人在陕西的处境228

二、祈仰德营救侨民计划的提出与落实229

1.西安外侨的消息传到北京等地229

2.祈仰德与朱尔典商议营救计划230

3.陕西救援远征队的组建目标与原则231

4.祈仰德从北京前往太原落实营救计划231

5.“穿越火线”:祈仰德与苏柯仁在娘子关的会面233

6.“废墟一片”:祈仰德抵达革命后的太原城236

7.选择太原作为救援队的出发地237

第二节 “以一抵十”:陕西救援远征队的组建及其成员238

一、“苏柯仁轻骑兵队”:救援队员的招募、身份与分工238

二、救援队的护照与经费242

第三节 陕西救援远征队从太原奔赴西安的行程242

一、“生死一线”:救援队从太原出发前往延安府242

1.救援路线的选择242

2.救援队从太原启程243

二、救援队在太原以西的行程247

1.从太原向西抵达汾州府247

2.从汾州府向西行进248

3.乘船渡过黄河249

三、救援队在绥德的行程与活动250

1.绥德州的局势250

2.哥老会的攻击254

3.绥德的英国人255

4.救援队抵达绥德257

5.救援队与传教士撤离绥德262

6.撤离的艰险行程262

7.骡轿的构造、使用方法与缺陷264

四、从绥德前往延安266

1.救援队抵达延安266

2.“忙里偷闲”:救援路上度过圣诞节“平安夜”268

五、“危机四伏”:延安以南的行程270

第四节 陕西救援远征队在西安的撤离抉择273

一、西安的局势与新政府的特点273

二、“去留之间”:西安外侨的抉择274

1.撤离还是留守?谁撤谁留?274

2.留守的浸礼会五人小组275

3.外侨从西安撤离277

第五节 陕西救援远征队从西安撤离的行程280

一、从西安前往潼关280

1.陕西救援远征队护送外侨队伍离开西安280

2.撤离队伍行进中遇到的问题281

3.在潼关商讨撤离路线281

二、撤离队伍经过豫陕交战区282

1.进入豫西:沿着陕西革命军的进军路线行进282

2.艰难的食宿:撤离队伍在庙沟和渑池的经历283

3.在庙沟躲避溃退的军队287

4.协调两军停战289

5.穿越交火战区292

6.在两军之间传递信息293

第六节 陕西救援远征队护送侨民撤回北京294

一、救援队护送侨民抵达洛阳294

二、救援队与外侨返抵北京295

第七节 “声名远播”:欧美媒体对陕西救援远征队的评价300

第七章 东西两线战役304

第一节 东线的战役304

一、陕西革命军士兵304

二、钱鼎在渭南遇害305

三、潼关争夺战307

四、清军抢掠潼关310

五、革命军的挫败与停战311

六、东线的野战医院与医务传教士313

1.罗德存率医疗队前往潼关313

2.在潼关诊治伤兵314

3.医疗队从潼关撤退315

4.缺医少药的诊治活动316

5.罗德存返回西安317

第二节 西线的战役317

一、张云山在西线的领导317

1.陕西省最引人注目的人物317

2.革命后的张云山318

二、西线的革命军319

三、穆斯林为主的甘军320

四、西线的战事323

五、最危急的时刻326

六、毅军进入关中326

1.调转枪口的毅军326

2.被驱逐的毅军327

七、西线议和中的邵涤源328

第八章 “妙手仁心”:辛亥革命中医务传教士的活动与贡献第一节 辛亥革命前医务传教士赴陕工作概况332

一、英国浸礼会在陕医务传教工作的开展332

1.英华医院的创立332

2.医务传教士姜感思的赴陕行程332

3.姜感思抵达西安开始医务工作333

4.英国浸礼会在陕第一位传教士去世335

5.荣安居、贾尔德大夫抵达西安337

6.医院救治的区域范围、诊治病症与人数337

7.英华医院的中国助手与其他人员338

8.英华医院收治的各类病人339

9.医务传教士在陕北地区的工作339

10.医务传教士对陕西社会的认识340

二、医务传教士的行医诊病与社会交往活动343

1.医务传教士为教会学校男女学生诊病343

2.医务传教士为陕甘外侨诊病344

3.医务传教士与陕西高等学堂师生的交往346

4.医务传教士与西安穆斯林的关系346

5.英国浸礼会的阶段性传教成果347

第二节 “医务三杰”:姜感思、罗德存、荣安居的早年经历与在陕活动347

一、姜感思348

1.姜感思的人生轨迹348

2.姜感思在辛亥革命后重返西安349

二、罗德存350

1.罗德存的早年经历350

2.罗德存受派前往陕西的行程352

3.罗德存抵达西安后的学习生活与汉语考试成绩353

4.罗德存的第一次门诊与辛亥革命前的医疗活动354

5.罗德存前往延安府巡诊357

6.罗德存在延安的医务传教工作358

7.罗德存与延安人士的交往360

8.罗德存离开延安361

三、荣安居361

1.从业余医务工作者到训练有素的医务传教士361

2.荣安居奔赴中国的航程362

3.荣安居从上海前往西安的行程363

4.荣安居夫妇的新婚之旅365

5.荣安居夫妇重返西安后的生活、学习与工作366

6.荣安居夫妇前往东部参加汉语考试368

7.荣安居从西安搬往三原368

8.荣安居一家前往绥德的行程369

9.荣安居在绥德和延安的医疗活动370

第三节 西安城内浸礼会医院的救治活动371

一、革命爆发时西安城内的浸礼会医护人员372

二、罗德存从东关越墙入城372

三、医务传教士救助伤员373

四、英华医院各分院的陆续开设379

五、中国医学生的加入和离开381

第四节 医务传教士在东西两线战地医院的救治活动382

一、东线战地医院382

1.东线医疗活动382

2.东线伤员的运输383

二、西线战地医院384

1.荣安居前往西线组建战地医院384

2.革命军中的炸弹队及其伤员387

3.西线伤员的运输388

第五节 医务传教士与陕西红十字会、秦军恤伤院的创立388

一、医务传教士与陕西红十字会388

二、秦军恤伤院的创立及其功能390

第六节 “长眠此土”:医务传教士在西安的相继病逝及其影响392

一、罗德存在革命后的医疗活动、离世及其影响392

1.医务传教士受到陕西官民的赞誉392

2.罗德存赶赴庐山等地的行程393

3.罗德存重返西安后的医疗工作395

4.罗德存的离世397

5.罗德存的葬礼398

6.中外人士对罗德存的评价400

二、姜感思在革命后的医疗活动、离世及其影响404

1.姜感思感染伤寒后离世404

2.中外人士对姜感思的评价404

3.贝金希尔小姐的辞世与贾尔德大夫感染伤寒409

三、荣安居在革命后的医疗活动、离世及其影响410

1.荣安居阑尾炎手术后返回英国休假410

2.姜感思-罗德存纪念医院的落成与荣安居的医疗活动412

3.中国医生的成长413

4.陕西内战期间及其之后荣安居的医疗活动414

5.荣安居前往庐山休假417

6.荣安居在三原医院的工作419

主要参考文献420

一、英文文献420

二、中文文献422

后记4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