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革命与建设论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革命与建设论纲](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3830482.jpg)
- 曹文光,张留学,原致光等主编;宋俐娟,孙龙国,张巧玲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412620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361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3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革命与建设论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帝国主义侵略是中国近代贫穷落后的根源1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13
二、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22
(一)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的破产22
(二)社会主义是现代中国的必然选择28
三、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37
(一)无产阶级政党诞生的一般规律37
(二)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条件39
(三)在斗争中诞生,在实践中发展47
(四)伟大的意义,光辉的前程51
四、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探索与成就53
(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初步提出53
(二)理论在实践中形成,实践丰富了理论62
(三)学习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大意义70
五、毛泽东与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73
(一)“六大”前后关于革命道路问题的争论73
(二)“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的提出75
(三)坚持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79
(四)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杰出贡献82
(五)有益的历史启示85
六、延安整风与延安精神87
(一)延安整风运动87
(二)发扬延安精神104
七、建国初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基本经验110
(一)建国初期的形势和民主革命胜利后的任务111
(二)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概况113
(三)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基本经验119
八、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及其伟大意义129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和实质129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和主要经验133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141
九、毛泽东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48
(一)毛泽东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过程148
(二)毛泽东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观点151
(三)毛泽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践中的经验及教训165
十、对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0年的再认识171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0年的历史概况171
(二)对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0年的再认识183
十一、“文化大革命”的社会历史根源及其教训193
(一)文化大革命的起因193
(二)文化大革命的性质196
(三)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200
(四)对10年“文化大革命”的评价206
十二、邓小平与当代马克思主义210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四次伟大历史性飞跃210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215
(三)邓小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224
十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31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232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236
(三)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特点238
(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242
(五)认真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246
十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与路线250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250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内涵254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58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伟大意义262
十五、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优越性265
(一)在实践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265
(二)在比较中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275
(三)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和发挥是一个历史的过程283
十六、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与我国第二次革命284
(一)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基本观点及前苏联东欧的初步认识284
(二)建国以来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初步探索288
(三)改革开放后,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认识的飞跃291
(四)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方面的贡献297
十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302
(一)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302
(二)广泛而又深入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306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312
十八、坚持两手抓,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319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319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324
(三)当前精神文明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29
十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338
(一)市场经济的涵义、性质、特征及功能338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347
(三)通向市场经济的道路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