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飞航导弹动力装置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飞航导弹动力装置 上
  • 刘兴洲主编;于守志,李存杰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宇航出版社
  • ISBN:7800345487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55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5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飞航导弹动力装置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 于守志 李存杰1

1.1飞航导弹动力装置特点1

1.2发动机热力循环和性能参数6

1.2.1推力及有关的性能参数6

1.2.2热力循环和效率参数8

1.2.3推进效率12

1.2.4总效率13

1.2.5有效系数13

1.3各类发动机适用范围14

1.4技术发展动向17

参考文献19

第2章 进气道 张传民20

2.1概述20

2.1.1导弹和动力装置对进气道的要求20

2.1.2进气道性能参数21

2.1.3进气道分类27

2.1.4弹用进气道的发展29

2.1.5进气道研究和设计方法31

2.1.6进气道工作状态33

2.2进气道设计问题35

2.2.1进气道类型和布局的选择35

2.2.2设计马赫数的选择36

2.2.3进气道气动设计计算39

2.3亚声速进气道41

2.3.1亚声速进气道设计42

2.3.2进气道与发动机的匹配48

2.4超声速轴对称进气道50

2.4.1内压式进气道50

2.4.2外压式进气道55

2.4.3混合式进气道59

2.4.4等熵锥进气道62

2.4.5超声速进气道的亚声扩压段设计69

2.5超声速非轴对称进气道74

2.5.1二元进气道74

2.5.2颏下进气道85

2.5.3半圆锥进气道85

2.5.4弹体-发动机进气道一体化设计问题88

2.6进气道的附面层92

2.6.1附面层概述92

2.6.2超声速进气道中的附面层93

2.6.3附面层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97

2.6.4弹体附面层排移99

2.6.5进气道附面层吸除101

2.7进气道的不稳定工作103

2.7.1进气道喘振103

2.7.2进气道痒振107

2.8进气道风洞实验与模型设计108

2.8.1进气道风洞实验108

2.8.2进气道模型设计109

2.8.3进气道性能参数的测量和数据处理113

参考文献122

第3章 冲压发动机 刘兴洲 朱美玉等127

3.1概述127

3.1.1冲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127

3.1.2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130

3.1.3冲压发动机的使用范围和应用132

3.2燃料135

3.2.1冲压发动机对燃料的要求135

3.2.2燃料发热量的计算139

3.2.3燃料理化性能对冲压发动机燃烧性能的影响142

3.2.4煤油型燃料及高能、高密度燃料144

3.2.5悬浮燃料149

3.2.6热沉燃料和氢152

3.3燃油的雾化、蒸发与浓度分布154

3.3.1燃油的供给154

3.3.2燃油的雾化165

3.3.3液滴在气流中的运动轨迹和蒸发175

3.3.4燃油浓度分布190

3.4燃气热力性质计算202

3.4.1 Cn Hm Oi Nk一空气系统简介203

3.4.2化学平衡和燃气平衡成分的计算205

3.4.3化学平衡状态燃气热力性质的计算218

3.5燃烧室225

3.5.1燃烧室的工作过程225

3.5.2点火器228

3.5.3预燃室229

3.5.4燃油雾化装置235

3.5.5火焰稳定器237

3.5.6燃烧室的气体动力问题247

3.5.7燃烧室的气膜冷却250

3.5.8燃烧过程的数值计算252

3.6冲压发动机供油系统256

3.6.1供油方案的选择256

3.6.2涡轮泵联动装置263

3.6.3空气涡轮设计292

3.6.4泵的设计311

3.6.5涡轮泵结构设计330

3.6.6涡轮泵试验336

3.7冲压发动机的自动控制339

3.7.1控制系统的要求和设计准则339

3.7.2可控参数及控制方法341

3.7.3控制对象数学模型的建立347

3.7.4冲压发动机的限制351

3.7.5等a、 Ma控制系统354

3.7.6涡轮泵的自动调节系统376

3.7.7几何尺寸可调的冲压发动机控制381

3.7.8冲压发动机控制的发展383

3.8冲压发动机初步设计392

3.8.1导弹对冲压发动机的要求392

3.8.2冲压发动机初步设计的指导思想394

3.8.3冲压发动机初步设计方案的确定395

3.8.4冲压发动机几何尺寸的确定401

3.8.5冲压发动机供油方式和供油规律的确定406

3.9发动机性能和特性计算407

3.9.1发动机特性计算408

3.9.2发动机特性413

3.9.3发动机各截面参数的计算416

3.9.4发动机冷特性计算425

3.9.5有攻角时的抬头力矩计算428

3.10发动机结构设计429

3.10.1发动机结构设计原则429

3.10.2发动机结构设计依据430

3.10.3发动机结构方案设计434

3.10.4进气道结构设计438

3.10.5燃烧室结构设计444

3.10.6尾喷管结构设计457

3.10.7发动机电气系统设计459

3.10.8发动机附件设计459

3.10.9发动机材料的选用461

3.10.10发动机强度计算462

3.10.11发动机静力强度试验463

3.10.12发动机热强度考核试验463

3.10.13发动机制造与验收技术条件464

3.11发动机地面试验467

3.11.1地面试验的任务和分类467

3.11.2直连式试验470

3.11.3自由射流试验497

3.11.4联合动力试验503

3.12飞行试验510

3.12.1飞行试验器的发射方式512

3.12.2飞行试验的燃料输送与调节513

3.12.3飞行试验的有关参数测量514

3.12.4冲压发动机的典型飞行试验515

3.12.5飞行试验发动机系统参数测量519

3.13整体式液体燃料冲压发动机526

3.13.1燃烧室的火焰稳定526

3.13.2燃烧室流场计算531

3.13.3燃烧室浓度场和温度场分析533

3.13.4燃烧室的不稳定燃烧534

3.14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536

3.14.1发动机的原理和基本方案536

3.14.2发动机的燃烧过程537

3.14.3药柱燃速特性538

3.14.4火焰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541

3.14.5燃烧效率544

3.14.6进气道与燃烧室的匹配545

3.14.7发动机性能546

参考文献5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