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行政改革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行政改革概论
  • 许放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245868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255页
  • 主题词:行政管理-政治体制改革-概论-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行政改革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绪论1

1.1行政改革概述1

1.1.1行政的含义与演变1

1.1.2行政改革的定义4

1.1.3行政改革的内容5

1.1.4行政改革的原因7

1.2行政改革的目标、原则与条件9

1.2.1行政改革的目标9

1.2.2行政改革的原则11

1.2.3行政改革的条件13

1.3行政改革的动力与阻力15

1.3.1行政改革的动力15

1.3.2行政改革的阻力18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府机构及其行政改革21

2.1新中国成立及其国家机构的组成21

2.1.1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成立21

2.1.2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职权范围与工作程序22

2.1.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及其行政区划23

2.2政务院及其组织结构特点24

2.2.1政务院的成立及前身24

2.2.2政务院的性质与职权范围26

2.2.3政务院的组织结构及其特点27

2.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行政改革32

2.3.1改革的起始32

2.3.2改革的内容33

3国家行政管理模式确立及早期行政改革37

3.1当代国家机构的确定37

3.1.1召开第一届人大和制定第一部宪法37

3.1.2当代国家机构的确定39

3.2国务院的组成及特点41

3.2.1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基本形成41

3.2.2国务院的领导体制41

3.2.3国务院的组织结构及其特点42

3.31955~1956年国务院的机构调整46

3.3.1调整的原因与原则46

3.3.2调整的范围与结果47

3.3.3调整的影响48

4 1957~1959年的行政改革51

4.1改革的背景与原因51

4.1.1改革的背景51

4.1.2改革的原因51

4.2改革的准备及启动52

4.2.1改革的酝酿与准备52

4.2.2改革起始的标志55

4.3改革的主要内容56

4.3.1大规模下放权力56

4.3.2精简机构58

4.4改革的评价60

4.4.1可贵的探索60

4.4.2深刻的教训60

4.4.3难以走出的怪圈61

5 1961~1965年的行政改革62

5.1复杂而深刻的背景62

5.1.1从灾难中惊醒的行政改革62

5.1.2在调整中推行的行政改革62

5.1.3处于动荡和紧张国际形势中的行政改革62

5.1.4在“左”倾思想不断发展中坚持的行政改革63

5.2“大收权”——改革肇始的标志64

5.3改革的主要内容65

5.3.1设置中央局65

5.3.2加强集中统一管理65

5.3.3上收下放企业66

5.3.4增设管理机构66

5.3.5削减事业单位和精减机关人员67

5.3.6裁减企业职工和压缩城镇人口70

5.3.7探索工业管理体制改革70

5.4改革的评价72

5.4.1收权是本次改革的中心72

5.4.2改革的被动性和被迫性72

5.4.3增设机构与裁减人员同时进行72

6“文化大革命”期间的行政组织变革74

6.1“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与革命委员会74

6.1.1“文化大革命”的发动74

6.1.2历史怪胎——革命委员会76

6.1.3国务院机构和人员的大削减79

6.2 1971~1973年的整顿81

6.2.1“九一三”事件81

6.2.2艰难的整顿82

6.2.3整顿的成果82

6.3 1975年的整顿84

6.3.1第四届人大的召开84

6.3.2国务院机构调整85

6.3.3整顿的成果85

7 1982年行政改革88

7.1改革的背景与原因88

7.1.1从历史反思走向改革探索88

7.1.2政府机构从恢复走向膨胀89

7.1.3领导层的改革决心92

7.2改革的方针和原则93

7.2.1邓小平对这次改革的论述93

7.2.2本次改革的方针和原则94

7.3国家机关的恢复与调整95

7.3.1国家权力结构的恢复与调整95

7.3.2撤销“革命委员会”96

7.3.3改革党政关系的初步探索97

7.4中央政府的行政改革98

7.4.1国务院的组织形式和领导体制改革98

7.4.2国务院的机构改革99

7.4.3改革干部制度,精干领导班子102

7.4.4紧缩编制,轮训干部102

7.5地方政府的行政改革103

7.5.1省级政府的行政改革103

7.5.2“市管县”体制改革104

7.5.3县级政府行政改革105

7.5.4取消公社,建立乡政府105

7.6改革的评价106

7.6.1改革的成绩107

7.6.2改革的特点108

7.6.3改革的回复与原因108

7.6.4对改革的再反思110

8 1988年行政改革112

8.1改革的背景112

8.1.1政治体制改革的酝酿与提出112

8.1.2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与要求115

8.1.3世界行政改革的潮流及其影响117

8.2政治体制改革蓝图与理想的行政模式120

8.2.1政治体制改革的设想与蓝图120

8.2.2理想的行政管理新模式的提出123

8.3行政改革的目标与原则128

8.3.1改革的目标和要求128

8.3.2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改革的关键129

8.3.3遵循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130

8.4国务院机构的改革与调整131

8.4.1部委机构的改革131

8.4.2办事机构的改革133

8.4.3直属机构的改革134

8.4.4人员的精减135

8.5改革的成效与经验135

8.5.1改革的基本成效135

8.5.2改革的经验与教训138

9 1993年行政改革140

9.1改革的背景与原因140

9.1.1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140

9.1.2国家财政不堪重负的压力140

9.1.3由机构改革向体制改革转变的需要141

9.2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142

9.2.1改革的指导思想142

9.2.2改革的目标和重点143

9.2.3改革遵循的原则143

9.3改革的基本内容145

9.3.1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145

9.3.2地方政府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148

9.3.3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推行152

9.4改革的评价155

9.4.1显著的特点155

9.4.2继续的探索157

10 1998年行政改革160

10.1改革的背景与原因160

10.1.1社会转型面临的矛盾160

10.1.2改革开放面临的困境162

10.1.3行政改革面临的挑战164

10.2改革的目标与原则166

10.2.1改革的目标166

10.2.2改革的原则166

10.3国务院改革的主要内容167

10.3.1转变政府职能167

10.3.2国务院机构改革168

10.3.3国务院机构和人员的精简173

10.4地方政府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173

10.4.1转变地方各级政府职能173

10.4.2调整地方各级政府机构设置174

10.4.3调整地区建制175

10.4.4精简机构175

10.4.5精减人员176

10.5改革的显著特点及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176

10.5.1改革的力度大176

10.5.2改革的难度大178

10.5.3用改革推进制度创新180

10.5.4改革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183

11 2003年行政改革186

11.1改革的背景与原因186

11.1.1国有资产管理关系不清186

11.1.2机构设置不利于转变政府职能186

11.1.3职能部门管理关系分割187

11.1.4国家监管职能不强187

11.2.改革的起点与突破口187

11.2.1改革的开启187

11.2.2继续转变政府职能是改革的逻辑起点188

11.2.3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本次改革的突破口189

11.3国务院机构改革内容及其特点190

11.3.1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190

11.3.2本次机构改革的特点分析192

11.3.3改革后的国务院组成机构194

11.4改革的评价197

11.4.1廉政建设纳入行政改革197

11.4.2高度重视推行电子政务197

11.4.3《行政许可法》的颁布适逢其时197

11.4.4行政改革的重心已实现转移198

11.4.5未来的挑战:适应政治改革需要的行政改革199

12 2008年行政改革200

12.1改革的前提与原则200

12.1.1改革的前提200

12.1.2改革的原则与目标201

12.2改革的主要任务203

12.2.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203

12.2.2推进政府机构改革204

12.2.3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205

12.3国务院机构改革205

12.3.1国务院机构的调整205

12.3.2国务院机构的调整与设置210

12.4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主要成效和特点217

12.4.1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主要成效217

12.4.2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主要特点219

13 30年行政改革的回顾与展望221

13.1改革取得的成就221

13.1.1政府职能转变迈出重要步伐221

13.1.2政府组织机构逐步优化221

13.1.3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222

13.1.4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得到加强223

13.1.5政府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有所提高223

13.2改革的基本经验224

13.2.1紧紧抓住政府职能转变这一重点,才能有效地推进行政改革225

13.2.2统一部署和领导,自上而下,循序推进225

13.2.3积极稳妥,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225

13.2.4注意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226

13.3改革显示的特点226

13.3.1具有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特点226

13.3.2具有不断深化的渐进性特点226

13.3.3具有整体配套、协调推进的特点227

13.3.4具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互动性特点227

13.3.5具有复杂性的特点227

13.4改革存在的不足227

13.4.1没有将机构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很好地结合起来227

13.4.2没有将机构改革与事业单位改革、培育社会组织很好地结合起来228

13.4.3没有将精简机构与调整公务员结构很好地结合起来228

13.4.4没有将行政改革与政府工作过程的调整很好地结合起来229

13.4.5没有将行政改革与行政区划改革很好地结合起来229

13.4.6没有将中央政府机构改革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很好地结合起来230

13.5 21世纪初我国行政改革的主要发展趋势230

13.5.1继续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社关系,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230

13.5.2政府机构设置日趋稳定,优化机构将是未来改革的追求231

13.5.3行政管理过程日渐规范,制定《行政程序法》迫在眉睫233

13.5.4管理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政府信息公开亟待加强234

13.5.5政府运行开始重视成本收益,构建公共财政体制势在必行235

参考文献238

后记2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