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房颤动 基础到临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心房颤动 基础到临床
  • 高修仁,马虹,张萍等主编;梅卫义,王业松,彭龙云等副主编;胡大一,郭继鸿主审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3595304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764页
  • 文件大小:414MB
  • 文件页数:783页
  • 主题词:心房纤颤-诊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心房颤动 基础到临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基础与基础研究1

第一章 钙电流与心房颤动3

一、心房肌细胞钙离子基本概况3

二、心房颤动与钙电流7

三、不同疾病状态钙通道异常与心房颤动的关系11

第二章 钾电流与心房颤动16

一、钾通道概况16

二、心房颤动与钾通道18

三、钾通道编码基因的突变与心房颤动23

四、年老引起的钾通道重构与心房颤动24

第三章 钠电流与心房颤动29

一、钠通道概况29

二、钠电流与心房颤动31

三、钠电流基因突变与心房颤动35

四、衰老引起钠通道改变与心房颤动35

第四章 氯离子通道与心房颤动39

一、心脏氯离子通道及分类39

二、心房电重构41

三、氯离子通道与心房电重构41

四、氯离子通道与心房结构重构44

第五章 离子通道基因变异与心房颤动49

一、心肌细胞离子流、离子通道和离子通道病49

二、离子通道基因变异与心房颤动50

三、展望56

第六章 遗传变异与心房颤动58

一、单个基因的突变与心房颤动易感性58

二、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心房颤动62

三、心房颤动易感性的遗传调节64

四、诱发心房颤动的遗传因素小结64

五、心房颤动的基因治疗65

六、展望67

第七章 心脏传导系统病变与心律失常70

一、心脏传导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检查方法71

二、心脏传导系统生理性变化76

三、心脏传导系统病理改变与心律失常78

四、连接蛋白43与心律失常85

第八章 心房颤动的发生与电学机制89

一、异位局灶自律性增强学说89

二、多个子波折返激动学说89

三、主导折返环伴颤动样传导理论90

四、组织与电学基质90

五、触发因素90

六、肺静脉肌袖性心律失常93

七、交感神经或迷走神经活性改变95

第九章 心房颤动的电重构研究进展99

一、心房颤动发生与维持机制的认识99

二、心房电重构概念的提出及其在心房颤动中的作用100

三、心房电重构中的离子通道改变102

四、心房电重构与缝隙连接104

五、心房电重构与自主神经系统105

六、心房电重构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105

第十章 离子通道重构与心房颤动109

一、钙离子电流、钙离子通道重构与心房颤动109

二、钾离子电流、钾离子通道重构与心房颤动111

三、钠离子电流、钠离子通道重构与心房颤动115

四、氯通道电流与心房颤动115

第十一章 连接蛋白与心房电生理特性研究119

一、正常心房电生理119

二、心房缝隙连接的结构和功能120

三、心房颤动时细胞间连接的重塑122

第十二章 心房颤动与心房结构重构的研究现状127

一、心房结构重构中的形态学变化127

二、心房结构重构的致心房颤动机制129

三、心房结构重构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与心房颤动130

四、改善心房重构-心房颤动治疗的新方向132

第十三章 心房颤动动物模型发展现状137

一、心房颤动动物模型的诱发与维持137

二、心房颤动动物模型发展历史138

三、心房颤动动物模型的选择148

四、心房颤动动物模型研究方向148

第十四章 转化生长因子-β分子通路与心房颤动154

一、转化生长因子-β的结构和功能154

二、Smads蛋白结构和功能155

三、转化生长因子-β/Smads的分子通路156

四、转化生长因子-β分子信号通路与心房颤动158

五、Smad7对TGF-β1/Smad信号的负调节161

第十五章 心房颤动与心房顿抑164

一、心房顿抑的概念164

二、心房顿抑的发生机制164

三、心房顿抑的测定165

四、心房颤动转复为窦律时的心房顿抑166

五、右心房顿抑166

六、心房顿抑的影响因素167

七、影响心房顿抑严重性的有关因素168

八、药物对心房顿抑的影响168

九、心房顿抑的临床意义169

第十六章 炎症和心房颤动172

一、炎症与心房颤动发生和维持的关系172

二、炎症促进心房颤动发生和维持的机制176

三、炎症与血栓栓塞177

第二编 临床与临床相关疾病研究181

第十七章 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及病因和预后183

一、心房颤动的患病率183

二、心房颤动的发病率185

三、心房颤动的病因和相关临床情况186

四、心房颤动预后189

第十八章 心房颤动指南解读191

一、心房颤动的定义191

二、心房颤动的临床分类与评估191

三、指南推荐意见分级192

四、心房颤动的治疗策略192

第十九章 心房颤动相关心电图198

一、心房颤动心电图的一般表现198

二、心房颤动合并房室传导阻滞200

三、心房颤动合并束支传导阻滞202

四、心房颤动合并室内差异性传导203

五、心房颤动合并预激综合征203

六、心房颤动合并室性心动过速206

七、心房颤动合并快速宽大畸形QRS波的鉴别诊断207

八、心房颤动合并安装起搏器208

第二十章 高血压病与心房颤动210

一、高血压病合并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现状210

二、高血压病的临床评估与相关靶器官损害211

三、高血压病与心房颤动的相互作用212

四、高血压病和心房颤动共同的病理生理改变213

五、高血压病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214

六、治疗策略的选择214

第二十一章 孤立性心房颤动219

一、孤立性心房颤动的有关概念219

二、孤立性心房颤动的患病率220

三、孤立性心房颤动的自然病程220

四、病因和发病机制221

五、治疗和预后224

六、今后的研究方向225

第二十二章 瓣膜性疾病与心房颤动228

一、瓣膜病的心房颤动发病率228

二、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230

三、心房颤动的消融治疗231

四、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232

五、风湿性二尖瓣瓣膜病伴心房颤动抗栓的获益233

第二十三章 高龄人群心房颤动的发生及其预后236

一、老年人易发生心房颤动的可能机制236

二、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237

三、心房颤动对老年人预后的影响237

四、心房颤动对高龄患者的危害237

五、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中风的临床高危因素238

六、老年人合并心房颤动的治疗238

七、慢性心房颤动抗血栓治疗中存在的问题242

八、如何根本解决高龄患者抗凝治疗与出血风险的矛盾242

第二十四章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与心房颤动246

一、窦房结的解剖与生理功能246

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48

三、慢-快综合征249

四、快-慢综合征251

五、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发生心房颤动的机制研究252

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与慢性心房颤动252

第二十五章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电学机制255

一、加速旁道及其分支网络的作用255

二、加速旁道的电生理特性256

三、心房结构对旁道的影响及旁道的位置特征257

四、心房肌的电生理特性与多发微折返的作用257

五、程序刺激诱发的有关心房电生理参数259

六、心房重复搏动波(心房回波)261

七、窦性心律状态下异常的心房内电图262

第二十六章 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266

一、有关的病理、生理机制266

二、与预后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267

三、维持窦性心律的意义与思路268

四、控制心室率的意义与思路270

五、针对心力衰竭的治疗策略272

第二十七章 舒张性心力衰竭与心房颤动277

一、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和病生理变化277

二、舒张功能障碍对心房颤动的影响278

三、心房颤动对心脏舒张功能的影响280

四、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研究状况280

五、舒张功能不全合并心房颤动的治疗283

六、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284

七、预后与展望285

第二十八章 心房颤动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287

一、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研究发展史287

二、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288

三、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分型288

四、心房颤动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289

五、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病理生理机制290

六、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诊断294

七、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治疗296

第二十九章 心房梗死与心房颤动302

一、心房梗死的诊断302

二、心房梗死的并发症305

三、心房梗死与心房颤动305

第三十章 急性心肌梗死与心房颤动309

一、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的风险309

二、心肌梗死出现心房颤动的临床预测因素310

三、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对预后的影响313

四、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的治疗317

五、心房颤动血栓栓塞与急性心肌梗死318

第三十一章 迷走神经介导的心房颤动323

一、迷走神经在心脏的分布323

二、迷走神经在心房颤动中的作用324

三、去迷走神经支配对诱发和维持心房颤动的影响327

四、迷走神经介导的心房颤动的临床特点和治疗328

第三十二章 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心房颤动333

一、诱发心房颤动的机制333

二、甲状腺激素与心房颤动335

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心房颤动338

四、甲状腺功能亢进诱发心房颤动的治疗338

第三十三章 特发性心房颤动与幽门螺旋杆菌、肺炎衣原体感染343

一、心房颤动与炎症同时存在的证据343

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心房颤动345

三、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心房颤动的关系347

四、根治感染可能是心房颤动治疗的优先选择348

第三十四章 心房颤动的右心房血栓形成与其相关的肺栓塞352

一、右心房血栓形成352

二、右心及静脉系统血栓脱落所致的肺动脉栓塞356

第三十五章 心房颤动与相关的栓塞性疾病366

一、心房颤动栓塞事件的流行病学366

二、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病理生理366

三、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及分层367

四、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临床类型369

五、心房颤动栓塞的预防370

第三十六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心房颤动374

一、系统性硬化症375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375

三、类风湿性关节炎376

四、炎症性肌病376

五、混合结缔组织病377

六、干燥综合征377

七、抗Ro/SSA抗体与心律失常378

八、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心律失常的治疗378

第三十七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与房性心律失常381

一、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381

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与心律失常382

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治疗383

第三十八章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房颤动388

一、定义、诊断和分类388

二、引起心房颤动的病理生理机制389

三、与心房颤动关联的循证医学证据390

四、与心房颤动彼此对预后的影响392

五、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伴有心房颤动的治疗393

第三十九章 围手术期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及防治397

一、围术期心房颤动的发病率与临床现状397

二、围术期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398

三、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399

四、围术期心房颤动的防治400

五、针对围术期心房颤动发生的治疗404

第四十章 心房颤动的护理408

一、常见的护理诊断、问题及措施408

二、药物治疗的护理及注意事项409

三、非药物治疗的护理411

四、心房颤动的健康指导413

五、心房颤动患者的家庭自我管理414

第三编 临床治疗证据与技巧419

第四十一章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联合抗血小板治疗观点追踪421

一、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血小板治疗的启示与思考421

二、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发生的血液学改变421

三、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传统抗栓措施与观点423

四、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循证医学研究424

五、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栓治疗的现状与未来427

第四十二章 心房颤动的抗血栓治疗430

一、心房颤动抗栓治疗指南要点430

二、心房颤动抗栓指南解读与药物选择432

三、特殊情况下的抗栓治疗435

四、关于新型抗栓药物的研究437

五、左心耳封堵术和闭合术437

第四十三章 维生素K拮抗剂的抗凝治疗在中西方人群的差别440

一、概述440

二、影响华法林维持剂量的因素442

三、临床和环境因素对华法林剂量的影响445

四、国外如何确定合适的国际标准化比值范围446

五、我国如何确定合适的国际标准化比值范围447

六、未来展望448

第四十四章 围手术期心房颤动的抗凝调整思路与技巧450

一、血栓栓塞的风险451

二、出血的风险453

三、是否需要停止抗凝治疗453

四、是否给予过渡性抗凝治疗454

五、如何给予过渡性抗凝治疗455

六、循证依据与未来展望455

第四十五章 心房颤动抗凝药物新动向461

一、心房颤动并发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机制461

二、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462

三、利伐沙班在心房颤动栓塞预防中的作用464

第四十六章 胺碘酮在心房颤动中的应用468

一、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的机制和效果468

二、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证据469

三、临床应用469

四、指南推荐的胺碘酮在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中的应用471

第四十七章 胺碘酮应用与指南解读477

一、在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中的应用477

二、其他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的应用477

三、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478

四、心肌梗死后的应用478

五、缺血性心肌病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479

六、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应用479

七、非缺血性心肌病猝死的一级预防479

八、心脏性猝死的二级预防480

九、肥厚性心肌病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应用481

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的应用481

十一、心跳停止和电风暴481

十二、围手术期治疗481

十三、胺碘酮的副作用482

十四、药物相互作用484

第四十八章 决奈达隆的药理学特点及电生理特性486

一、药理学特点486

二、电生理特点488

三、去碘特性490

第四十九章 决奈达隆的相关临床研究493

一、临床实验一有效性493

二、临床研究——安全性496

三、总结498

第五十章 伊布利特的药理及电生理特点与临床应用501

一、药理学特点501

二、电生理特点502

三、临床应用504

四、临床评价506

第五十一章 伊布利特的临床应用进展509

一、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509

二、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联合应用513

第五十二章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与心房颤动518

一、心脏的交感神经、肾上腺素能受体与心房颤动518

二、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房颤动的作用机制522

三、β受体阻滞剂的药理学522

四、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房颤动的循证医学证据523

五、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房颤动的指南推荐525

第五十三章 索他洛尔在心房颤动中的应用530

一、索他洛尔的电生理特性530

二、索他洛尔的药理学531

三、索他洛尔治疗心房颤动的循证医学证据531

四、索他洛尔治疗心房颤动的指南推荐535

五、不良反应536

六、小结536

第五十四章 洋地黄类药物在心房颤动治疗中的作用540

一、洋地黄类药物的历史540

二、常用制剂和作用机制540

三、药物代谢动力学542

四、洋地黄类药物的临床应用542

五、地高辛血清浓度与相互作用547

六、适应证与禁忌证547

七、副作用和药物中毒548

八、洋地黄类药物应用的特殊考虑549

第五十五章 醛固酮致心律失常作用与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553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概述553

二、醛固酮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机制555

三、醛固酮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与心房颤动的相关研究556

四、醛固酮受体阻滞剂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未来展望557

第五十六章 钙通道阻滞剂在心房颤动治疗中的应用561

一、钙通道阻滞剂的分类561

二、钙通道阻滞剂的药理作用561

三、在控制心房颤动心室率方面的作用562

四、在心房颤动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方面的作用564

五、对几种特殊类型心房颤动的治疗作用565

第五十七章 心房颤动心室率的控制及其联合用药问题569

一、快速控制心室率改善临床状况的方法与措施569

二、长期控制心室率的适应范围与药物选择570

三、长期控制心室率的联合用药问题573

四、心室率控制的标准573

五、特殊情况下控制心室率的药物选择574

第五十八章 心房颤动药物治疗新靶点577

一、开发新型心房颤动治疗药物的现实意义577

二、对超速延迟整流钾电流的认识578

三、Kv1.5钾离子通道的结构和功能调节578

四、延迟整流钾电流的生理学特性及其在心房重构中的作用580

五、延迟整流钾电流阻滞剂的研发581

六、未来展望585

第五十九章 心房颤动的非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588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拮抗剂588

二、他汀类药物与心房颤动591

三、鱼油与心房颤动592

四、热休克蛋白与心房颤动593

五、5-羟色胺受体与心房颤动594

六、其他非抗心律失常药物594

第六十章 他汀类药物治疗心房颤动的机制及临床研究598

一、他汀类药物防心房颤动的可能机制598

二、他汀类药物对心房颤动作用的临床试验与meta分析601

三、对冠心病相关的心房颤动的影响602

四、对心脏转律后心房颤动复发的影响602

五、对射频消融后心房颤动患者复发率的影响603

六、对起搏器植入术后心房颤动的影响604

七、对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的影响604

八、对围手术期患者心房颤动的影响605

第六十一章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性610

一、与心房颤动相关基础研究的证据610

二、与心房颤动相关临床研究的证据611

三、防治心房颤动有效性的可能机制617

第六十二章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改善心房颤动的研究622

一、心房颤动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关系622

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改善心房颤动的相关基础研究624

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改善心房颤动的相关临床研究625

第四编 器械介入与射频消融治疗633

第六十三章 超声心动图对心房颤动患者心房功能与心室舒张功能的评价635

一、心房颤动患者舒张功能不全评估的意义635

二、心房颤动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评估的方法635

三、心房颤动左心房功能评价644

第六十四章 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的心室再同步化治疗654

一、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654

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适应证656

三、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相关技术问题656

四、用于心房颤动伴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657

第六十五章 房室结消融加起搏治疗心房颤动663

一、心房颤动合并慢-快综合征的起搏治疗663

二、心房颤动合并快-慢综合征的消融治疗663

三、房室结消融后的永久性起搏治疗665

四、房室结改良670

五、未来展望671

第六十六章 人工起搏治疗心房颤动的现状与探索675

一、人工心脏起搏预防和治疗心房颤动的机制675

二、不同起搏部位治疗心房颤动676

三、提高心房起搏频率的起搏程序678

四、起搏程序终止心房颤动679

五、心腔内电复律680

六、最大化自身心室传导的起搏程序680

第六十七章 心房颤动的电复律治疗687

一、心房颤动的病理生理机制687

二、电复律/除颤的物理机制688

三、心房颤动与心房扑动电复律的适应证与禁忌证689

四、心房颤动体外电复律的操作规程690

五、并发症及其处理693

六、体内电复律694

七、双相波电击与单相波电击694

八、复律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695

九、心房颤动电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695

第六十八章 肺静脉在心房颤动发生中的作用与电学机制699

一、肺静脉形态与电学机制699

二、肺静脉心肌细胞离子流与电学机制699

三、肺静脉基础电生理特征700

四、肺静脉临床电生理特征700

五、自主神经对肺静脉电学特性的影响703

六、肺静脉致心律失常电特性的促发因素704

第六十九章 环肺静脉消融手术在心房颤动中的应用707

一、肺静脉在心房颤动触发和维持机制中的作用707

二、肺静脉电位708

三、环肺静脉消融709

四、肺静脉影像学710

五、左心房三维重建711

六、消融设置712

七、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肺静脉环状消融712

八、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电隔离712

九、并发症及处理713

第七十章 心房颤动的射频消融治疗718

一、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适应证及禁忌证718

二、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策略718

三、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终点721

四、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三维标测系统722

五、心房颤动消融的并发症723

六、食管-左心房瘘725

第七十一章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从专家共识到临床实践727

一、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727

二、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策略和终点729

三、心房颤动消融的相关技术和工具731

四、心房颤动消融的术前准备733

五、心房颤动消融术中处理734

六、消融术后管理735

七、疗效的判定标准739

八、心房颤动消融的疗效741

第七十二章 心房颤动外科治疗的历史与未来747

一、历史发展概要747

二、心房颤动的分类、机制以及和外科治疗的关系748

三、心房颤动的外科治疗技术749

第七十三章 心房颤动微创外科治疗新进展758

一、心房颤动微创外科消融技术的发展758

二、微创外科消融的适应证760

三、微创不停跳外科消融的能源选择761

四、微创不停跳外科消融的途径7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