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历史与逻辑建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历史与逻辑建构
  • 周伯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ISBN:750341553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06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13页
  • 主题词:进士-人名录-中国-清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历史与逻辑建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现代形态”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科学性1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由“现代形态”向“当代形态”的转变5

三、本书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历史与逻辑建构的“逻辑再现”13

第一章 时代课题19

一、“新全球化时代”呼唤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19

二、“一元多线”现代化实践促进发展理论创新28

三、多种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挑战35

四、社会主义发展实践推动理论实现时代性转换38

第二章 理论源头48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视野中的现代社会发展48

二、东方与西方的不同发展模式51

三、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56

四、预见新的文明转型的广阔道路59

五、阐明协调发展的系统观66

第三章 卓绝探索74

一、社会主义实践对传统发展观的突破74

二、列宁的良好思路和实践80

三、斯大林模式的作用与弊端102

四、毛泽东对中国式发展道路的曲折探索114

第四章 出色建构130

一、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形成130

二、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内容138

三、江泽民对发展理论的新贡献148

四、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163

第五章 成功之道171

一、坚持历史规律论与主体选择论的统一171

二、善于进行科学的“聚宝”187

三、推进理论与实践的辩证运动201

四、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210

第六章 主题转换215

一、以时代主题的转换为历史起点215

二、以理论主题的转换为逻辑起点223

三、由“现代形态”转向“当代形态”228

第七章 视界拓展243

一、在世界舞台上演好本国发展的“活剧”243

二、以多重主体的良性互动促进发展246

三、通过文化转型实现社会现代化256

四、以价值观的重构支撑起发展的大厦268

第八章 把握本质282

一、确定当代社会发展本质的科学方法论282

二、界定当代社会发展的一般本质291

三、揭示发展中国家当代发展的共同本质293

四、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发展的特殊本质299

五、科学确定发展本质的重要意义302

第九章 提升战略307

一、认清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地位307

二、把握社会发展战略演进趋势314

三、正确制定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323

四、中国六项跨世纪重大发展战略330

第十章 创新模式354

一、阐明发展模式多样化的必然性354

二、揭示“模式论”的表现及其危害358

三、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超越“模式论”365

四、以新的实践创造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371

第十一章 运筹机遇378

一、唯物辩证地看待机遇378

二、主体能动性与社会发展机遇382

三、必须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390

四、系统运用机遇推动社会发展398

第十二章 揭示动力403

一、把握社会发展动力的系统结构403

二、增强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411

三、塑造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417

四、凝聚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425

第十三章 突出宗旨435

一、以两个“着眼于”突出社会发展的宗旨435

二、在改革和发展实践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42

三、开拓“四位一体”的文明发展新道路450

四、发挥人的现代化优先的“后发”优势452

第十四章 与时俱进458

一、一个全方位开放的理论体系458

二、在深化改革中拓展成长的空间464

三、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中华巨轮远航474

四、以优良学风保障不断开拓新境界486

参考文献493

后记5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