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精通UG NX 7.0中文版模具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精通UG NX 7.0中文版模具设计
  • 丁金滨,唐家鹏,齐伟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1503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10页
  • 文件大小:160MB
  • 文件页数:521页
  • 主题词: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UG NX 7.0-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精通UG NX 7.0中文版模具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UG NX 7.0入门1

1.1 UG NX 7.0中文版的功能与应用领域2

1.1.1 UG NX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块2

1.1.2 UG NX计算机辅助制造模块3

1.1.3 UG NX计算机辅助分析模块3

1.1.4 “知识融合”应用模块3

1.2 UG NX 7.0中文版的主界面4

1.3 UG NX 7.0中文版常用命令与操作5

1.3.1 UG NX 7.0环境设置6

1.3.2 UG NX 7.0系统参数设置7

1.3.3 工作图层的设置12

1.3.4 常用工具15

1.3.5 坐标系操作21

1.4 本章小结22

第2章 UG NX 7.0建模基础23

2.1 曲线的绘制及操作24

2.1.1 曲线绘制25

2.1.2 曲线操作28

2.2 草图的绘制及操作31

2.2.1 草图创建31

2.2.2 草图编辑32

2.2.3 草图约束33

2.3 实体建模35

2.3.1 基本体素35

2.3.2 特征实体37

2.3.3 参考特征41

2.3.4 扩展特征42

2.3.5 实体布尔运算45

2.4 特征操作46

2.4.1 拔模47

2.4.2 边倒圆47

2.4.3 倒斜角48

2.4.4 抽壳48

2.4.5 引用特征49

2.4.6 螺纹50

2.5 装配功能51

2.5.1 装配简介52

2.5.2 装配导航器52

2.5.3 装配条件53

2.5.4 装配方法54

2.5.5 WAVE几何链接器55

2.5.6 装配实例55

2.6 本章小结59

第3章 UG NX 7.O模具设计基础60

3.1 塑料概述61

3.1.1 塑料的分类61

3.1.2 塑料的性能62

3.2 模具设计简介62

3.2.1 注塑成型工艺原理63

3.2.2 注塑成型件的成型工艺性63

3.2.3 注塑模具的基本结构63

3.2.4 注塑模具的设计步骤65

3.3 注塑模具技术68

3.3.1 模具CAX技术68

3.3.2 注塑模具CAD技术69

3.4 UG模具设计工具70

3.4.1 UG模具设计菜单71

3.4.2 UG模具设计流程74

3.4.3 产品模型的准备75

3.5 本章小结75

第4章 UG模具设计初始化76

4.1 UG注塑模具设计参数的设置77

4.2 装载产品79

4.2.1 MoldWizard的装配克隆80

4.2.2 prod装配子结构80

4.3 模具坐标系81

4.4 模具收缩率81

4.4.1 设置收缩类型的过程82

4.4.2 收缩参考84

4.5 工件设置84

4.5.1 工件类型84

4.5.2 工件库85

4.6 UG模具设计初始化项目实例86

4.6.1 装载产品86

4.6.2 初始化项目87

4.6.3 浏览装配结构87

4.6.4 定位模具坐标系87

4.6.5 设置模具收缩率89

4.6.6 创建自定义工件89

4.7 本章小结90

第5章 分模前的准备工作91

5.1 基于修剪的分型过程92

5.2 工具概述92

5.3 修补93

5.3.1 默认值(自动修补)93

5.3.2 曲面修补95

5.3.3 边缘修补95

5.3.4 现有曲面96

5.3.5 创建方块96

5.3.6 分割实体97

5.3.7 实体修补97

5.3.8 修剪区域修补98

5.4 模具工具栏的其他工具99

5.4.1 轮廓分割(面拆分工具)99

5.4.2 扩大曲面100

5.4.3 修剪实体102

5.4.4 替换实体102

5.4.5 延伸实体103

5.4.6 参考圆角104

5.4.7 投影区域104

5.4.8 线切割起始孔105

5.5 修补设计实例105

5.5.1 装载产品模型105

5.5.2 初始化项目106

5.5.3 定义模具坐标系106

5.5.4 定义模坯107

5.5.5 型腔布局107

5.5.6 模型修补108

5.6 本章小结111

第6章 分型设计112

6.1 分型概述113

6.2 分型工具114

6.2.1 分型管理器114

6.2.2 分型过程的本质115

6.3 设计区域115

6.3.1 MPV初始化115

6.3.2 塑模部件验证116

6.4 提取区域和分型线119

6.5 创建/删除曲面补片120

6.6 编辑分型线121

6.7 引导线设计122

6.7.1 创建引导线123

6.7.2 编辑引导线123

6.7.3 删除引导线124

6.8 分型面124

6.8.1 创建分型面124

6.8.2 编辑分型面126

6.8.3 添加现有曲面127

6.8.4 删除分型面127

6.9 型腔和型芯127

6.10 其他分型工具128

6.10.1 抑制分型和更新分型树列表128

6.10.2 模型比较129

6.10.3 交换模型130

6.10.4 备份分型和补片片体132

6.11 分型实例132

6.11.1 分型设计实例1132

6.11.2 分型设计实例2140

6.11.3 分型设计实例3144

6.11.4 分型设计实例4149

6.12 本章小结154

第7章 多腔模设计155

7.1 多腔模布局设计156

7.1.1 型腔数量和排列方式156

7.1.2 “型腔布局”对话框157

7.1.3 矩形布局159

7.1.4 圆形布局161

7.1.5 编辑布局162

7.2 多件模布局设计164

7.2.1 用初始化项目加载多件模164

7.2.2 激活部件165

7.2.3 初始化项目和模具坐标165

7.2.4 删除多件模成员166

7.2.5 删除单个产品的阵列和删除文件166

7.3 多腔模与多件模设计实例166

7.3.1 多腔模设计实例167

7.3.2 多件模设计实例172

7.3.3 删除一个产品178

7.3.4 删除文件实例179

7.4 本章小结179

第8章 模架库180

8.1 模架标准化181

8.1.1 塑料模标准化181

8.1.2 塑料注塑模标准模架及选用181

8.2 模架设计182

8.3 可互换模架186

8.3.1 编辑模架组件186

8.3.2 安装和配置可互换模架187

8.4 通用模架187

8.5 添加模架实例188

8.5.1 装载产品模型188

8.5.2 初始化项目及定义坐标系188

8.5.3 设置收缩率及定义工件189

8.5.4 模型修补及设计区域190

8.5.5 提取区域和分型线191

8.5.6 创建分型面191

8.5.7 创建型腔和型芯192

8.5.8 添加模架192

8.6 本章小结193

第9章 浇注系统设计194

9.1 浇注系统的组成及设计原则195

9.1.1 浇注系统的组成195

9.1.2 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195

9.2 浇注系统的结构设计196

9.2.1 主流道的设计196

9.2.2 冷料井的设计197

9.2.3 分流道的设计197

9.2.4 浇口的设计199

9.3 浇口设计200

9.3.1 添加或修改浇口201

9.3.2 “浇口设计”对话框201

9.4 分流道设计203

9.4.1 定义引导线串203

9.4.2 在分型面上投影205

9.4.3 创建分流道通道205

9.5 定位环和浇口衬套设计206

9.5.1 添加定位环206

9.5.2 添加浇口衬套208

9.6 浇注系统设计实例209

9.6.1 加载模型209

9.6.2 创建浇口210

9.6.3 分流道设计213

9.6.4 添加定位环214

9.6.5 添加浇口衬套216

9.6.6 修改浇口衬套217

9.6.7 腔体设计219

9.7 本章小结219

第10章 标准件及标准件工具220

10.1 标准件管理系统221

10.1.1 标准件概述221

10.1.2 标准件管理221

10.2 顶出设计227

10.2.1 顶出机构227

10.2.2 顶杆后处理229

10.2.3 顶杆设计实例231

10.3 滑块和抽芯设计237

10.3.1 侧抽机构的分类237

10.3.2 斜导柱侧抽机构237

10.3.3 斜滑块侧抽机构240

10.3.4 MoldWizard滑块和抽芯设计241

10.3.5 滑块和抽芯设计实例243

10.4 镶块设计252

10.4.1 插入标准件252

10.4.2 镶块设计实例253

10.5 冷却设计258

10.5.1 冷却设计原则258

10.5.2 常用冷却回路259

10.5.3 插入标准件方式260

10.5.4 通道设计方式262

10.5.5 冷却设计实例265

10.6 电极设计271

10.6.1 插入标准件方法272

10.6.2 插入电极方法272

10.6.3 电极设计实例275

10.7 本章小结281

第11章 模具的其他功能282

11.1 创建腔体283

11.1.1 建腔的概念283

11.1.2 “腔体”对话框选项283

11.1.3 建腔步骤284

11.2 物料清单284

11.3 模具图纸286

11.3.1 装配图纸286

11.3.2 组件图纸288

11.3.3 孔表289

11.4 视图管理290

11.5 实例291

11.5.1 生成模具推板的组件图纸和孔表291

11.5.2 建立腔体293

11.6 本章小结294

第12章 2板式注塑模工具典型设计实例295

12.1 实例分析296

12.1.1 设计方法分析296

12.1.2 技术难点分析296

12.2 主要知识点296

12.3 设计流程297

12.3.1 初始化项目297

12.3.2 注塑模工具坐标系298

12.3.3 设置收缩率299

12.3.4 设置工件299

12.3.5 布局299

12.3.6 注塑模工具修补300

12.3.7 分型303

12.3.8 添加模架306

12.3.9 添加标准件307

12.3.10 顶杆后处理312

12.3.11 添加浇口313

12.3.12 分流道设计316

12.3.13 子镶块设计319

12.3.14 添加冷却通道322

12.3.15 建立腔体325

12.4 本章小结326

第13章 3板式模具典型设计实例327

13.1 实例分析328

13.1.1 设计方法分析328

13.1.2 技术难点分析328

13.2 主要知识点328

13.3 设计流程329

13.3.1 初始化项目329

13.3.2 模具坐标系329

13.3.3 设置收缩率331

13.3.4 设置工件331

13.3.5 布局331

13.3.6 分型332

13.3.7 添加模架338

13.3.8 添加标准件339

13.3.9 顶杆后处理342

13.3.10 添加浇口343

13.3.11 分流道设计346

13.3.12 镶块设计349

13.3.13 添加冷却通道352

13.3.14 建立腔体354

13.3.15 生成定模座板的组件图纸和孔表355

13.4 本章小结357

第14章 曲面产品模具典型设计实例358

14.1 实例分析359

14.1.1 设计方法分析359

14.1.2 技术难点分析359

14.2 主要知识点360

14.3 设计流程360

14.3.1 初始化项目360

14.3.2 模具坐标系361

14.3.3 设置收缩率361

14.3.4 设置工件361

14.3.5 布局362

14.3.6 产品修补363

14.3.7 分型368

14.3.8 添加模架372

14.3.9 添加标准件373

14.3.10 顶杆后处理375

14.3.11 添加分流道376

14.3.12 添加浇口377

14.3.13 添加滑块379

14.3.14 添加冷却通道384

14.3.15 建立腔体387

14.4 本章小结387

第15章 侧抽芯模具典型设计实例388

15.1 实例分析389

15.1.1 设计方法分析389

15.1.2 技术难点分析389

15.2 主要知识点389

15.3 设计流程390

15.3.1 初始化项目390

15.3.2 模具坐标系391

15.3.3 设置收缩率391

15.3.4 设置工件391

15.3.5 布局392

15.3.6 分型393

15.3.7 添加模架399

15.3.8 添加标准件400

15.3.9 顶杆后处理403

15.3.10 添加分流道403

15.3.11 添加浇口405

15.3.12 添加斜滑块406

15.3.13 添加浮升销413

15.3.14 添加冷却通道417

15.3.15 建立腔体421

15.4 本章小结421

第16章 点浇口模具典型设计实例422

16.1 实例分析423

16.1.1 设计方法分析423

16.1.2 技术难点分析423

16.2 主要知识点423

16.3 设计流程424

16.3.1 初始化项目424

16.3.2 模具坐标系424

16.3.3 设置收缩率425

16.3.4 设置工件426

16.3.5 布局426

16.3.6 分型426

16.3.7 添加模架432

16.3.8 添加标准件432

16.3.9 顶杆后处理434

16.3.10 添加分流道435

16.3.11 添加浇口436

16.3.12 添加冷却通道438

16.3.13 建立腔体441

16.4 本章小结442

第17章 动定位模具典型设计实例443

17.1 实例分析444

17.1.1 设计方法分析444

17.1.2 技术难点分析444

17.2 主要知识点444

17.3 设计流程445

17.3.1 初始化项目445

17.3.2 模具坐标系445

17.3.3 设置收缩率446

17.3.4 设置工件446

17.3.5 修补446

17.3.6 分型454

17.3.7 添加模架457

17.3.8 添加标准件458

17.3.9 顶杆后处理461

17.3.10 添加分流道462

17.3.11 添加浇口463

17.3.12 添加滑块465

17.3.13 添加冷却通道469

17.3.14 建立腔体472

17.4 本章小结473

第18章 多件模典型设计实例474

18.1 实例分析475

18.1.1 设计方法分析475

18.1.2 技术难点分析475

18.2 主要知识点475

18.3 设计流程476

18.3.1 初始化项目476

18.3.2 模具坐标系476

18.3.3 设置收缩率478

18.3.4 设置工件478

18.3.5 多腔模的设置478

18.3.6 手机上盖分型前的相关设置479

18.3.7 布局480

18.3.8 分型481

18.3.9 添加模架491

18.3.10 添加标准件492

18.3.11 顶杆后处理497

18.3.12 添加浇口498

18.3.13 分流道设计501

18.3.14 添加冷却通道505

18.3.15 建立腔体509

18.4 本章小结509

参考文献5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