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通讯系统 增订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徐永德编著 著
- 出版社: 徐氏基金会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247页
- 文件大小:3MB
- 文件页数:2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通讯系统 增订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通讯理论之基本概念1
1-1 通讯系统1
1-2 消息之定量4
1-3 消息之传递速度6
1-4 传递速度与频带宽度7
1-5 杂音之影响9
1.5-1 白杂音10
1.5-2 脉冲杂音11
1.5-3 串音11
1.5-5 回音12
1.5-4 串调杂音12
1.5-6 电平之突然改变13
1.5-7 结言13
1-6 消息之分配及交换13
1-7 传输单位15
1.7-1 基本单位16
1.7-2 传输绝对单位17
1.7-3 杂音测量单位19
1.7-4 相对单位21
1.7-5 dB之功率电平的相加22
2.2-1 损失24
2-2 电话线之传输特性24
2-1 概说24
第二章 有线传输24
2.2-2 无限长线25
2.2-3 衰减26
2.2-4 相位27
2.2-5 特性阻抗28
2.2-6 反射28
2.2-7 驻波比30
2.2-8 阻抗31
2-3 电缆32
2.3-1 市内电缆32
2.3-2 长途电缆33
2-4 加荷34
2-5 串音36
2.5-1 磁力耦合36
2.5-2 电力耦合36
2.5-3 串音的测量37
2.5-4 串音减轻方法38
2.5-5 串音衰减量39
2-6 同轴电缆之传输特性39
2.6-1 概说39
2.6-2 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40
2.6-3 同轴电缆的传输特性40
2.6-4 谐振线之应用41
2-7 波导管43
2.7-1 电波在波导管内之型态44
2.7-2 截断波长45
2.7-3 波导波长48
2.7-4 相速与群速49
2.7-5 尺寸选择49
2.7-6 波导管之阻抗50
2-8 光纤维管51
2.8-1 大气层52
2.8-2 光纤维管52
2.8-3 光缆通讯系统简介55
3.1-1 大气层的结构57
第三章 无线传输57
3-1 无线电波之传播57
3.1-2 电波传播方式58
3.1-3 各种电波之特性及其用途60
3-2 自由空间衰耗61
3-3 绕射61
3-4 散射63
3-5 视线内之电波衰落64
3.5-1 K型衰落64
3.5-2 导层型衰落65
3-6 射频与天线之指向性66
3.5-3 大气中之电波衰落66
3-7 消息频带宽度与射频之关系68
3.7-1 发射种类68
3.7-2 频带宽度70
3.7-3 调幅收发讯机71
3.7-4 调频收发讯机72
3.7-5 CCIR对微波频带的指配劝告74
第四章 调变75
4-1 概述75
4-2 振幅调变75
4.2-1 调幅75
4.2-2 调幅波之相量表示78
4.2-3 调幅波之能量80
4.2-4 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82
4-3 角度调度83
4-3-1 频率调变83
4.3-2 相位调变86
4.3-3 调频边带结构89
4.3-4 调相波分析92
4.3-5 调频之频带宽度93
4.3-6 调频与调相之比较94
4.3-7 调频波之相量表示95
4-4 脉波调变96
4.4-1 抽样97
4.4-2 讯号之重建99
4.4-3 抽样定理100
4.4-4 抽样脉波宽度之影响101
4.4-5 实际讯号重造的考虑103
4.4-6 抽样与脉冲104
4.4-7 博幅调度106
4.4-8 PAM之讯号与杂音107
4.4-9 抽样及保持107
4.4-10 平顶抽样109
4.4-11 抽样与保持电路112
第五章 割时多工制113
5-1 概说113
5-2 划频多工制113
5.2-1 频率转换114
5.2-2 CCITT调变计划114
5.2-3 划频多工制之结构117
5.2-4 划频多工制载波机电路说明119
5.2-5 运用方式125
5.2-6 各部份简单说明125
5.2-7 信号方式132
5-3 划时多工制135
5.3-1 PCM系统137
5.3-2 TDM系统在实用上的考虑138
5.3-3 同步141
5.3-4 量化150
5.3-5 PCM输出脉波152
5.3-6 博码调变解调器159
5.3-7 TDM-PCM时间分割多工化160
5-4 博码调变讯号之压缩162
5.4-1 线性量化之缺点162
5.4-2 压伸作用163
5.4-3 对数压伸作用164
5.4-4 压伸量化电平165
5.4-5 压伸後博码调变之信号杂音比166
5.4-6 压伸器166
5-5 博码调变讯号与杂音167
5.5-1 量化误差167
5-6 PCM终端机171
5-7 单极性与双极性172
5-8 再生中继器172
5-9 PCM之特徵174
第六章 数据传输175
6-1 概说175
6.2-1 线上与线外系统177
6-2 数据通信系统177
6.2-2 即时系统178
6.2-3 分时作业系统179
6.2-4 数据通信系统的分类179
6-3 数据之传输179
6.3-1 标准电码179
6.3-2 二元符号之波形180
6.3-3 传输方式181
6.3-4 数据传输速率182
6-4 数据传输电路183
6.4-1 直接式传输184
6.4-3 单工、半双工、全双工电路185
6.4-2 数据传输电路之类别185
6-5 调变器186
6.5-1 概说186
6.5-2 调变器之调变方式187
6.5-3 调幅数据系统187
6.5-4 移频键191
6.5-5 移相键192
6-6 数据传输误差控制197
6.6-1 误差控制的分类197
6.6-2 误差之检出方式198
6.6-3 数据传输之误差控制200
7-1 微波的传播特性202
第七章 微波中继系统202
7-2 地面的反射203
7-3 微波通信之有效距离206
7-4 天线高度的影响207
7-5 中继方法208
7.5-1 主动中继法208
7.5-2 被动中继法210
7-6 卫星转接212
7.6-1 通信卫星212
7.6-2 地球电台216
7.6-3 卫星通信技术之发展217
8-1 概说219
第八章 交换系统219
8-2 交换机的机能条件220
8-3 交换机基本原理221
8.3-1 人工交换机221
8.3-2 自动交换机223
8-4 储存程式交换机227
8-5 用户专用交换机234
8.5-1 用户专用交换机之机能条件235
8.5-2 共电式用户交换机236
8.5-3 按键电话设备237
8.5-4 60门纵横式用户交换机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