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学理论 下 第6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学理论 下 第6版
  • 乔治·雷瑟,道格拉斯·古德曼著;郑祖邦,柯朝钦,陈巨擘译;陈巨擘校订 著
  • 出版社: 美商麦格罗·希尔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巨流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86157069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24页
  • 文件大小:136MB
  • 文件页数:52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学理论 下 第6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二部分 现代社会学理论:主要的学派14

第十章 符号互动论14

一、主要的历史根源14

实用主义14

行为主义16

介于化约论与社会逻辑论(Sociologion)之间18

二、米德的概念19

「社会整体」( the Social)的优先性19

行动22

姿态25

有意义的符号26

心灵28

自我29

社会36

三、符号互动论:基本原则38

思考的能力38

思考与互动39

意义与符号的学习40

行动与互动42

做选择43

自我与高夫曼的著作43

团体与社会55

四、评论58

五、迈向一个具有综合性与整合性的符号互动论59

对米德的重新界定60

微观—巨观的整合61

《符号互动论与文化研究》63

六、符号互动论的未来66

第十一章 俗民方法论72

一、对俗民方法论的界定72

二、多样化的俗民方法论77

三、一些早期的例子80

破坏性实验(Breaching Experiments)80

性别的造就83

四、对话分析84

电话中的对话:身份确认和识别84

引发笑声86

获得掌声88

发出嘘声89

互动而出的语句和故事91

简要表达(Formulations)92

谈话与非言词行动的整合94

害羞(与自信)95

五、制度研究96

应徵工作的面谈96

主管之间的协商97

紧急求救电话98

在调解听证会中争执的解决99

六、对传统社会学的批评101

七、俗民方法论的压力和包袱104

八、综合和整合106

俗民方法论与微观—巨观秩序107

第十二章 交换、网络与理性选择理论112

一、交换理论112

行为主义112

理性选择理论113

何门思的交换理论115

布劳的交换理论127

理察·艾默森及其学派成员的研究132

二、网络理论141

三、网络交换理论146

结构性权力149

强与弱的权力结构149

四、理性选择理论151

《社会理论的基础》152

第十三章 当代女性主义理论168

一、基本的理论问题168

二、历史渊源:女性主义与社会学171

三、当代女性主义之种种174

性别差异177

性别不平等180

性别压迫185

结构性压迫194

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206

四、女性主义社会学理论210

女性主义的知识社会学210

巨观社会秩序212

微观社会秩序215

主体性217

五、迈向一种整合的理论220

第三部分 新近社会学理论中的整合性发展228

第十四章 微观—巨观的整合228

一、微观—巨观的极端主义228

二、迈向微观—巨观整合的运动230

三、微观—巨观整合的实例231

整合性的社会学典范231

多元面向的社会学235

微观至巨观的模型238

巨观社会学的微观基础242

四、回到未来:伊里亚斯的组构历程社会学245

《举止的历史》(The History of Manners)249

与生俱来的功能252

《权力和礼仪》(Power and Civility)256

第十五章 施为—结构的整合264

一、导论264

二、施为—结构整合的主要实例265

结构化理论265

文化和施为272

惯习和场域276

生活世界的殖民化293

三、施为—结构的探讨文献之主要差异299

四、施为—结构和微观—巨观的连结:基本差异302

第四部分 从现代到后现代的社会理论(及其超越)308

第十六章 当代的现代性理论308

一、古典理论家对于现代性的讨论308

二、现代性的巨怪310

现代性及其后果312

现代性与认同317

现代性与亲密关系319

三、风险社会320

风险的创造322

风险的克服323

四、麦当劳化和新的消费手段324

麦当劳化324

新的消费手段326

五、现代性与大屠杀330

现代性的产物331

官僚体制的角色332

大屠杀与麦当劳化334

六、现代性的未完成计画336

哈伯玛斯vs.后现代主义者341

七、资讯主义和网络社会342

八、全球化理论347

凯尔纳以新马克思主义的论点对全球化的讨论350

纪登斯论全球化底下「失控的世界」351

贝克和全球化的政治352

包曼论全球化对人类的影响354

雷瑟论「虚无的全球化」355

阿帕杜瑞依的「景观」359

第十七章 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后现代社会理论的出现365

一、结构主义365

来自语言学的根源366

人类学的结构主义:李维史陀367

结构马克思主义368

二、后结构主义369

傅柯的概念372

行动者—网络理论385

三、后现代社会理论390

温和的后现代社会理论:詹明信397

极端的后现代社会理论:布希亚403

后现代社会理论与社会学理论407

运用后现代社会理论407

四、评论以及后—后现代社会理论411

附录 社会学的后设理论化与阐析社会学理论的后设理论图式420

一、社会学的后设理论化420

布迪厄的反思社会学425

二、孔恩的理念428

三、社会学:多元典范的科学432

四、迈向一种更为整合的社会学典范434

社会分析的种种层次:全面性的概观435

五、现今社会学的典范地位440

参考书目448

人名及关键词索引507

热门推荐